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风云-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不仅缺乏母爱,还嫉妒其他女人爱护孩子。同治向她请安时,她经常板着脸孔,教训这调皮的孩子。同治从小就不喜欢这个母亲,反而跟慈安要亲近一些。
一个没有母爱的孩子也就是今天人们说的缺乏家教,叛逆是理所当然的。
同治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跟太监鬼混,不喜欢读书,上课的时候调皮捣蛋,眼里毫无师长。这些老师谁都不敢教训他,清朝主子与奴才等级分明,老师再有学问也是奴才,奴才怎么能打主子呢?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像张居正那么牛气。
在这些老师之中,同治最喜欢的是翁同和,不光因为翁同和年轻,只有三十多岁,更因为这个老师讲课比较生动,能够讲出引人入胜的道理。翁同和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老师,他每天都准时上课,准时下课,无论寒暑,从不间断,除非生了大病。
而且翁同和这个人很正直,有什么说什么,就是对慈禧也不例外。像这样的老师,想不尊重都难。
好老师不一定能教出好学生,同治小时候可能患有多动症,这个也不能怪他,宫里规矩太多,而他又缺乏母爱,难免需要一些发泄。同治最喜欢玩的游戏是摔跤,及至年长,对男女之事的兴趣也越来越浓。
皇帝要泡妞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同治身在皇宫里,对宫女兴趣不大,倒是喜欢逛民间的花街柳巷。生活极不俭点。
母子博弈
这慈禧是个什么样的女人啊,说一不二、唯我独尊。同治虽然是她的儿子,好歹也是个皇帝,甭说是皇帝,就是任何一个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都要挣脱家长的控制,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成长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挣脱家长的控治,就意味着在形成独立人格的过程中受挫。
慈禧是一个相当自私的女人,这一点大家不用怀疑。所以她看到同治越没出息,她就越高兴,这意味着她能够长久地把持政权。但同治迟早都是要长大的,政权迟早都是要放手,慈禧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但是她希望尽量延缓这一天的到来。
我们知道,早期慈禧身边有一个红得发紫的太监叫安德海。有传言说,这个安德海虽然是个太监,但并不是货真价实的太监,只能算是半个太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安德海净身之时并没有“连根铲除”,而是留了半截。咸丰去世之后,慈禧孤枕难眠,又看到同治天天巫山云雨,难免心里越发痒痒,于是就跟安德海搞在一起。
安德海由此成为清朝第一个弄权的太监,朝廷大事要想在慈禧那儿通过,首先得在安德海这里通过。在这个过程中,安德海的控制欲望越来越强,收取的贿赂也越来越多。
如果说在嘉庆、道光、咸丰的手中朝政衰败的话,那么在慈禧手中,朝政已经开始腐化阴暗了。
同治虽然顽劣,也不是傻瓜。他非常痛恨安德海,很小的时候就痛恨,他知道这个阉人不但跟自己的母亲走得近,而且还把持朝政,为所欲为。这个安德海也确实过分,他不光弄权,还在慈禧的面前教训同治。太监教训皇帝,这皇帝长大后如果不杀了他倒是怪事了。
同治十四岁时,慈禧开始为他操办婚事。皇上结婚意味着啥,意味着他长大了,虽然慈禧暂时还不想让他亲政,但这一天正在逼近。
安德海还没有意识到死神已经逼近了,那些日子以来同治绞尽脑汁设计捕杀安德海。他首先要做的是搜集安德海的罪证,这个不难做到,安德海仗着慈禧这棵大树为非作歹有恃无恐,留下了太多的犯罪证据。最关键的是如何过慈禧这关,要杀安德海,慈禧如果不同意就会很难办,而且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慈禧肯定是不同意的。
同治从外围开始做工作,他首先把安德海的不法行为告诉王公贵族和军机大臣们,大臣们也早就看安德海不惯,只是碍于慈禧的面,不便杀他。要杀这样一个人,必须等待机会。
机会很快就来了。
有一次,安德海奉慈禧之命,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去江南采购服装。同治得到这个消息,紧急联系慈安太后,告诉她,只要安德海出京城,立即将他斩首。慈安知道安德海与慈禧苟且之事,所以力挺同治。慈安给了山东巡抚丁宝桢一个密折,让他见机行事,一有机会立即除掉安德海。
根据清朝祖制,太监不准出京,更不可以勾结外官。安德海虽然是奉慈禧之命出京,但是也应该低调,可惜他完全不懂这个道理,他一出京就场面吓人,好像要告诉全天下的人他就是太后身边的红人,甚至是情人。
安德海到达德州后,丁宝桢立即命人将他逮捕,审问之后将安德海斩首,一同处斩的还有安德海的二十多名同党。
这次事件我们可以看做是慈禧与同治母子之间的博弈,也可以看做是一场政变的前兆。慈禧不想放权,同治想掌控大权。在这场博弈中,慈禧是孤独的,站在她这边只有一些太监,而她的对立面有同治、慈安、奕。尽管从势力上来看,慈禧好像要更弱一些,但是她更有手腕,也更狠毒,所以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同治一直在京城里等好消息,他有种预感,安德海这次一定会人头落地,想到慈禧栽在自己手中他很高兴,再说他事前已经跟军机处打招呼,事发之后军机处肯定也是支持自己的。慢慢的,大权自然会回到自己的手中,同治的如意算盘打得太好了。
慈禧听到安德海被杀的消息后,一张保养很好的脸立刻变得铁青,刚想发怒,同治就把安德海的罪行全盘托出,然后说:“额娘,为这些混账东西发脾气不值得啊,额娘要注意身体啊!”慈禧准备传谕恭亲王奕和军机大臣,同治又说:“六叔和军机大臣已经知道了,大家都说安德海恶贯满盈,死有余辜,额娘,奸人除掉,你该高兴才对。”
慈禧唯一的成人用品被同治干掉了,不可能高兴得起来,不过木已成舟,也只能这样了。奴才没了,可以再挑,成人用品没了,天下男人多的是。
慈禧看同治人虽小脑子却贼灵活,担心他结婚之后,就得归政,归完政之后自己就得在一边晾着。怎么办呢?只有推迟他结婚的时间,因为一旦他结婚,势必会殃及自己的权威。
泼辣母PK不孝子
慈禧原本是打算让同治在十四岁那年结婚,没想到同治还没大婚就想揽权。慈禧觉得不能这么快,婚事一拖再拖,拖到同治十七岁的时候,她才不得已给同治议婚。
选择皇后是一门大学问,这个选择权不在同治手中,自然由两宫太后裁决。如果两宫太后意见一致,那就没问题了,一次通过。关键是两个太后意见相左,慈安喜欢崇绮的女儿阿鲁特氏,慈禧则喜欢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
阿鲁特氏出身名门,祖父是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家教方面是很ok的。这个阿鲁特氏一举一动都显得端庄典雅,很有大家闺秀的风范。富察氏容貌更艳丽一些,同治嫌她举止有些轻浮,母仪天下的功夫不够,所以决定立阿鲁特氏为皇后。
听说同治做出的决定,慈禧火冒三丈,这兔崽子,咋就处处跟亲娘作对。没办法,同治就是跟慈安要亲一些。慈禧只好退而求其次,要求同治封富察氏为慧妃。
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说同治这家伙特别喜欢皇后阿鲁特氏,根本原因就是此女是一个才女。洞房花烛夜那晚,同治心血来潮,考她唐诗,没想到皇后背得一字不差。这个说法我们不能当真,同治不学无术是真的,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真的看重才学吗?说白了,他就是为了给自己亲娘添堵,他的快乐是创建在慈禧的痛苦之上的。同理,慈禧的快乐也是创建在同治的痛苦之上的。
在权力的顶峰上,这母子俩注定不能和平共处。
史书记载,慈禧不喜欢阿鲁特氏,不准同治跟皇后同房,让他多陪陪慧妃,慈禧苦口婆心地说:“慧妃是个贤惠的女人,论才干不应该屈居在妃子的位子上,你要对她好点,多去她那儿坐坐。皇后年纪比较小,不太熟悉宫里规矩,应该劝她好好学习。皇上你不要老是留在中宫,耽误了政事。”
慈禧是一个可以睁眼说瞎话的女人,线装书看多了就是这种结果。皇后明明比同治还大两岁,而慧妃比同治还小,她居然说皇后年纪小,不懂事。同治有很强的叛逆心理,慈禧越讨厌皇后,他跟皇后的关系就越好。如果说他有多爱皇后,倒也不至于。
同治跟他娘抬杠倒也罢了,偏偏这皇后也跟着同治一个鼻孔出气。
大家都知道,慈禧很喜欢看戏,作为皇后,阿鲁特氏不得不陪她。慈禧是个欲望女人,喜欢看一些情情爱爱,带一些色彩的戏。每到这时候,阿鲁特氏就回头闭上眼睛,一副不忍看下去的样子。慈禧心里当然很不舒服了,心想同治那小子天天陪你,你自然不缺那种安慰。但是一个寡妇就不一样了,天天守着空床孤枕难眠,想从文艺中寻求一些安慰,你倒好,装清高,把人家慈禧衬托得就像个女流氓。
婆媳关系很紧张,身边的人就劝皇后,你还得跟老太婆搞好关系啊,否则将来吃不了兜着走。没想到,皇后倒是底气十足:“敬则可,昵则不可。我乃奉天地祖宗之命,由大清门迎入者,非轻易能动摇也。”
一个小女生,说出这么大义凛然的话,现在的90后是该好好学习。话说回头,这皇后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她也不看看,连肃顺的尸体都踏在这个西太后的脚下。再想想看,人家慈禧可是偏房出身,这本是她的心病,你这么说她她受得了吗?
得罪慈禧,一定要付出代价的。
皇后很快就尝到苦果了。同治生病了,慈禧不准皇后去看他,然后大骂皇后是个妖妇,没有夫妻之情,连皇帝生病了都不去看。同治弥留之前,皇后痛哭流涕地去看他,还为同治擦血,慈禧大骂她是妖妇,到了这地步还狐媚惑主,是不是想把皇帝给害死啊?
有一天,皇后实在受不了,偷偷去探视同治,两人说了些悄悄话。阿鲁特氏向同治诉苦,同治安慰她说:“你先忍耐下吧,将来肯定会有出头之日的。”
没想到这话传到慈禧那里,慈禧立即赶到皇后面前,对她破口大骂。皇后气不过,当面顶撞了一句:“媳妇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请太后给媳妇点面子。”
慈禧一听这话,更加冒火,动不动就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这不是明摆着鄙视我吗?慈禧一怒之下,直接揪住皇后的头发,把她拖出来,大刑伺候。同治听说这事,吓晕过去,慈禧怕同治反应过头,这才停止对皇后动刑。
慈禧要求宗人府的老大惇勤亲王奕誴废掉皇后,奕誴回答说:“要废皇后没这么简单,不是从大清门进来的人不能废大清门而入之人,所以奴才不敢遵命。”
听到这话,慈禧都快疯了,没办法,只能忍。
有同治和那帮拥护皇帝的人在,慈禧处处感到深受制掣,所以她要不遗余力地阻挠同治掌权。而大臣们纷纷以康雍干的祖制为由,要求慈禧撤去帘子,放权归政。
1873年2月23日,同治皇帝终于举行了亲政大典。为了摆脱垂帘听政的阴影,同治将办公地点从养心殿移到乾清宫,在那里单独召见大臣,独立裁决军政大事。
同治跟他的列祖列宗们一样,刚登基都想有所作为。同治认为,只要自己把心血都放在国事上,慈禧一定会认同自己的。他虽然不喜欢这个亲娘,但还是想当然地认为哪个亲娘不希望儿子好呢?
慈禧是这样想的吗?根本不是,慈禧非常迷恋权力,所谓归政其实是说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慈禧最不希望看到的是同治励精图治,他希望同治还像以前那样,吃喝嫖赌,即使要处理国事,也得事事请示自己,继续让自己垂帘听政,只不过这次帘子要垂得更深。
和慈禧相比,同治还太嫩了,厚黑学远远不够。如果同治再成熟一点的话,就应该做做样子,每天向慈禧汇报政事。可惜他完全无视慈禧,只不过把岁贡银从十万两提升到十八万两。没过多久,慈禧便忍无可忍了。
她随便找了个借口,把同治叫来,臭骂一顿。同治莫名其妙被老太婆骂,自然很不爽,心里十分厌恶慈禧,但慑于她是自己的母亲,不好发作。
看同治不敢抗辩,慈禧的气焰更加嚣张了,明目张胆要求干预政事。母子俩又斗了起来,慈禧要干政,同治坚持要独立裁决。同治忽然有种感觉,这个女人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一条缠绕在自己权柄之上的毒蛇。
同治很想将她支开,但如何支开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机会总算是来了,同治从太监口中得知,慈禧想重修圆明园,把那里当成修养身性的地方。在同治七年(1868年)的时候,慈禧就想动用国库的钱修筑圆明园,当时清军刚好平定捻军起义,慈禧觉得天下太平了,可以好好享受一番了。这个提议遭到了恭亲王奕强烈的反对,自此以后,慈禧知道,重修圆明园不得人心,不敢再公开提倡此事。
不过人的本性是改变不了,虽然没有重修圆明园,后来慈禧还是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直接导致甲午战争中国的惨败。
此时,同治探知慈禧想重修圆明园,想到终于可以送走瘟神,全心理政了,他很高兴。这是一个对双方都有好处的决定,慈禧是一个极爱享受的女人,现在同治修园,既可以了却自己的心愿,又不用自己承担骂名。如果能在圆明园里纸醉金迷、花天酒地,不干政就不干政吧!
同治一提出重修圆明园,大臣们几乎是一片反对的声音。一个叫游百川的御史,他提出的反对意见非常有意思,他说皇帝想尽孝心无可厚非,但重修圆明园很可能再次引来洋人啊!同治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严词质问游百川:“你没有父母吗?父母想要什么东西,难道不应该给吗?”
游百川这个人胆子也大,回答说:“紫禁城里的西苑也不错啊,风景秀丽,花不了多少钱就可以修得很好。这地方也可以用作太后颐养天年的地方啊!”
同治一听,脑子转了一会儿,心想西苑花销虽小,但是离紫禁城太近,如果让慈禧住在这附近的话,估计她还是要干政。
最后,同治把游百川革职。同治十三年(1874年),重修圆明园的工程终于启动。但是国难刚刚过去,国家百废待兴,此时斥巨资修圆明园简直是公开与人民为敌,要剥天下百姓的皮。同治十二年(1873年)十月,左宗棠西征取得胜利。在前方出生入死的将士们听说慈禧想重修圆明园,都有罢工的冲动。左宗棠也很不爽,他决定暂时缓报胜利的消息,让高层多担点心,或许能打消修园的主意。
左宗棠的想法也很天真,或者说把自己太当回事了。真正给修园制造难题的不是人,而是钱。此时,国家财政肾虚,拿不出那么多钱。同治也没办法,只好发起募捐活动,号召大臣们一同为国家分忧排难。大臣们当官为的啥?谁愿意掏钱?但是又不能不给皇帝面子,只好象征性地拿出一点。
恭亲王奕虽然极为反感修园,但为人还不错,带头贡献了两万两银子。奕的话说得很有意思,他说自己受恩深重,不敢妄图嘉奖。尽管有恭亲王带头,但是捐款的数目还是很小,不到五十万两,这些钱只够修墙。
最后修园之事不了了之。
断背皇帝患上风流病
本来为娘的应该希望看到儿子幸福,天下的事如果都这么简单就好了。
同治新婚之后,慈禧不喜,反而吃醋。作为一个寡妇,她看到同治很幸福,受不了,同治跟皇后的关系越好,她心里就越不爽。心想我就这么一个儿子,现在这个狐狸精把儿子的爱全部夺走了。以前儿子就不怎么喜欢自己,自从沉溺在女色中,来看自己的次数就更少。
慈禧心里对皇后极为不爽,总想好好虐待一下她。每次皇后见她时,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