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风云-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从其他各省选出来的四千精兵已经开到广西。在赛尚阿抵达广西前,广西已经有四万的清军了。李星沅已经被打怕了,整日忧惧,既恐惧太平军袭击,又担心咸丰怪罪。没多久,就一命呜呼。
赛尚阿从京城到广西,走走停停,一共花了两个月。这两个月,清军和太平军主要是对峙,双方都忙着修建防御工事,并不急着交战。中途,太平军的将领凌十八率领万人前来会师,结果清军在江上拦截,致使会师失败。这次会师失败,对太平天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他们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战无不胜的。
其中一些教徒开始清醒,清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后悔:“哎呀,我的脑壳出了毛病啊,怎么相信上帝、天堂这些个离谱的东西。”可惜财产都已经充公了,现在肯定是要不回的,一些心怀不满的人于是在背地里搞破坏,抢劫民财、煽动叛乱等,太平天国的军纪开始受到挑战,如果不能果断有力地处理好,很有可能从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再次蜕变为流寇。
这时候,杨秀清站出来了,哐啷一声倒在地上,又噌的一声跳将起来。不得不佩服杨秀清这个人,每到太平天国危难之时,他都不顾脑震荡的危险,模仿僵尸倒地跳起这种非常伤筋骨的行为。杨秀清对大家说了:“我派遣你们的主子为天王,他说的话就是我的命令,你们一定要遵从。你们要全心辅佐你们的天王,不得有任何胆大妄为的行为,也不能有任何怠慢。相信你们的天王吧,我既然让他做你们的真主,你们跟着他一定不会错的。”
杨秀清“清醒”后,萧朝贵也哐啷一声倒地,接着又跳起来,说道:“天国的臣民就应该有天国的风范,要遵纪守法,不要抢劫百姓的财产,打仗的时候不可以临阵退缩。大家要不分彼此,同心协力,打下江山以后,不仅可以上天堂,荣华富贵也享不尽。”
杨秀清和萧朝贵这双簧唱得好,一个是从思想上规整众人,一个是用物质诱惑教众,真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的典范。
清军越来越多了,太平军的日子也越来越难过。这期间,凌十八的部队被清军歼灭,很多人投降了清军,最著名的一个降将就是冯子材,冯子材后来成功击败法军,从一个流寇将领变成民族英雄,这是一个非常华丽的蜕变。
赛尚阿对打仗毫无经验,来了以后也想不出好的战略,只能硬着头皮让向荣和乌兰泰出战。乌兰泰一直掌管火器营,是个火器专家,不喜欢近身肉搏,喜欢搞远程射击。他带着几十个炮手朝对方开炮,双方互有损伤。乌兰泰急着上奏,说自己轰死对方多少多少人,偏偏不提己方损失了多少人。
在小规模交锋中,双方互有胜负。乌兰泰取得小胜之后,第二次跟太平军交手时却被围住了,清军纷纷逃窜。后来,还是向荣赶过来支持,击退了太平军。
赛尚阿到广西后做的第一件好事就是重用在家守丧的举人江忠源,江忠源可谓是湘军团练的祖师爷,当时他负责训练五百个团练。江忠源虽然在镇压太平军过程中名气很大,但一生带兵从没有超过三千团练。
江忠源上前线后,带领五百个衣衫褴褛的乡勇,逼向清军前线。石达开以为江忠源是来送死的,很是轻敌,没想到江忠源带领的这些乡勇全都彪悍勇勐,都是一副拼命的架势。石达开一看讨不到便宜,赶紧下令撤退,结果在逃跑过程中被江忠源砍了几百个士兵首级。
江忠源一出手就让人刮目相看,清军上下都对他相当尊重,职位比他高的将领在行动之前都会先请教他。此后,江忠源一发不可收十,在战争中屡屡挫败韦昌辉、石达开这些人,江忠源收到咸丰的表扬如同雪片一样。
写鸦片战争之时,我们就提到台湾岛姚莹这个人,鸦片战争时,清军全面溃败,只有台湾取得了局部胜利,由此可见姚莹这个人不一般啊!像这样的人才自然要用到刀刃上,这次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也有姚莹的一份。赛尚阿虽然不懂打仗,但还是会用人的,他的任务不在于指挥,而在于协调各路将领。
在赛尚阿的统一调度下,太平军扛不住了。清军步步为营,稳打稳扎,想一步步摧毁太平军。洪秀全危机感重了,打算突围回到金田。回去的路上,洪秀全扫荡了曾经抓捕冯云山的团练头目王作新等人,王作新的亲属有四五人战死,王作新自己则脱身逃走。
太平军转移到紫荆山一带时,与清军又展开了一场血战。赛尚阿拿着尚方宝刀,清军将士们不敢不死战。在统一领导和尚方宝刀面前,向荣的能量得到了释放,他就像一个能量惊人的野兽,在战场上不知疲倦地厮杀着,让洪秀全和杨秀清寝食难安。同时,姚莹和江忠源还不断发起心理战,宣称洪秀全已经被击毙,清军已经在太平天国的防区内埋下了大量的地雷和炸药。
这些心理战术对瓦解敌人的斗志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太平天国中很多人开始想着叛离。到了这时候,又是杨秀清和萧朝贵付出之时了,他们冒着脑震荡和骨折的危险再次玩起了鲤鱼打挺的游戏。可惜,危机时刻,这些旧日的把戏已经不太管用了。
怎么办?杨秀清觉得还是用实力说话吧,打几场胜仗鼓舞一下士气。杨秀清亲自率领部队击溃了乌兰泰的火枪兵,他想多捞几个胜利,稳固军心,可惜还是难敌饿狼一样的向荣,最终被打回来了。萧朝贵和韦昌辉也先后被向荣击败,韦昌辉的两个弟弟战死。向荣将战线推入太平天国的防区,占领了太平军的一些重要阵地。连在战场上一向沉稳老辣的杨秀清也屡屡吃败仗,更让人绝望的是,这时候各省仍在源源不断地往广西运送清兵。
杨秀清一向是个沉得住气的人,这时候也有些发狂了,满腔怒气无处撒。他决定选择达洪阿下手,达洪阿这个人喜欢炫耀,平时没事习惯把皇帝赏赐的黄马褂穿在身上,在战场上也不例外。杨秀清便挑选了一批精干的兵将,袭击达洪阿所在的部队,恰好乌兰泰赶过来支持,都被杨秀清歼灭,仅达洪阿和乌兰泰两人幸免。
尽管如此,也无法扭转太平军的劣势。恰好这时,旗人巴清德嫉妒向荣的功劳,拼命跟向荣作对,给咸丰上书“五不可”,让皇帝好好管教向荣,别让他气焰过于嚣张。结果,在战场上如狼似虎的向荣气得一病不起,赛尚阿充当和事老,过来劝向荣,向荣这才勉强起床。
清军势头很勐,大有一战扑灭起义的架势。
八月二十日,太平军撤到平南县思旺墟,这里是杨秀清处女战的地方。这一次可能不会像第一次那么走运了,清军也尾随而至,和太平军相距不到五里。双方都没有进攻,不久就天降大雨,火器都不能用了。这时候如果打仗的话就完全是拼刺刀了,杨秀清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命令萧朝贵和韦昌辉抓住机会,实时出击。
向荣之前特别拉风,没想到这场雨中之战全军覆没,他本人狼狈不堪地逃走。逃到半路上,江忠源过来接应他。向荣抱着江忠源大哭:“我打了几十年的仗,从来没有受过今天这种耻辱。”
正是这一战,给了太平军喘息的机会,他们收缴了清军的辎重粮草和武器,冲出了清军的包围,向广西繁华地带发展。不仅鼓舞了原本低落的士气,而且士兵很快就发展到八万人。
咸丰派遣钦差大臣赛尚阿,原本是为了扑灭叛乱,没想到叛乱之火越烧越旺。我们只能说,这个钦差大臣不管用。
永安很重要
太平军本来发展有瓶颈,现在清军拱手送给他们一大批先进武器,无疑是给了他们一个克服瓶颈的机会。
武器装备提升了,就有了攻打大城市的本钱。洪杨两人决定兵分两路攻打永安,这对太平军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他们绝不敢掉以轻心。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结果太顺利了。其实,也不奇怪,向荣自从上次大败,迁怒于乌兰泰,认为是他故意不来救援自己。清军内部的分裂越来越严重了,向荣再也不肯出力,所以这么多人看着太平军云集永安,居然都没有反应。
永安的守城官兵不到千人,太平军玩了一个小把戏就把永安城拿下了。他们准备了许多炮仗,点着后扔进城,看到烟雾滚滚,官兵们都非常惊慌,太平军将领罗大刚正好借着机会登城,一举拿下永安城。知州吴江和副将阿尔精阿纷纷投水自杀。
永安城是太平天国拿下的第一座城池,听到这个消息,赛尚阿当即就慌了。不久,他就收到消息,咸丰让刑部给他议罪。
清军那边慌乱了,太平天国这边却忙着确立制度。
洪秀全自诩是上帝的儿子,出于对“上帝”的尊重,洪秀全认为只有上帝可以称得上是帝,自己只能称王,那么杨秀清冯云山这些功臣怎么办呢?这些人个个劳苦功高,洪秀全起于草根,多少讲些义气,如果不给这些人封王他也觉得过意不去。最后还是决定,封杨秀清为东王,九千岁;萧朝贵为西王,八千岁;冯云山为南王,七千岁;韦昌辉为北王,六千岁;石达开为翼王,五千岁。
这次封王有一个重要的地方,洪秀全是最高领导者没有疑问,杨秀清为诸王之首,节制诸王。这实际上是正式赋予杨秀清主持军政大事的权力。让人吃惊的是,太平天国这次封王还真的就是封王,所谓真的封王就是先秦时代的那种王,诸王享有封地,可以在自己的封地里设立行政机构。这完全是模仿周朝的体制,这种体制已经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洪秀全又捡起来用,不知出于何种原因。
这种周朝的分封制度跟清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恰恰是两个极端。分封制过于松散,不利于国家统一;而集权制过于专断,整个国家之中除了皇帝一人是主子,其他人都是奴才。倒是汉唐那样的君主体制是相对成熟的,在专制时代里也是相对人性化的一种制度。汉唐制度规避了帝国两个大的方面的危险,一个是避免像分封制那样引起帝国分裂,一个是避免因皇帝的错误而导致国家灭亡。
这个设计应该还是冯云山的创意,因为从后来历史看,洪秀全对于分封制是不满的,不断地加强中央集权。这一方面说明了分封制已经不再适合历史需要,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分封制并不是洪秀全想要的东西。但分封制不光只是一种理念,更是缓和太平天国高层矛盾的一种策略。
有意思的是,借着这次封王,洪秀全将自己内心骄狂的一面表露无遗。他规定以后只准太平天国的王用“王”字来称呼,历史上其他的王全面要在前面加一个狗尾旁,变成了“狂”。比如,燕王朱棣应该说成是燕狂朱棣,霸王项羽应说成是霸狂项羽。洪秀全的疯狂由此可见,这完全是一个极端专制者的性格。如果说洪秀全是从暴民转化成暴君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说暴民和暴君是同一种东西,唯一的不同是所年的位置,本性是完全一样的。
永安建制之时还颁布了新的历法,称为《天历》。关于这个天历还发生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咸丰四年(1854年),一个叫张炳垣的秀才不满太平天国的统治,纠集一批同样心怀不满的人,准备打开城门,将清军引进来。这事还差点成功,张炳垣竟然联合了六千人。
败露的原因却让人啼笑皆非,张炳垣和清军约好开城的时间,张炳垣一个疏忽,按照天历算的,而清军却是依据旧历,结果相差了六天。开城的那天,清军没来,杨秀清倒是来了。杨秀清亲自审理这个案子,没想到一向精明的杨秀清这次弄巧成拙。
张炳垣不承认自己通敌,说那个告发自己的张沛泽是个瘾君子,因为害怕自己告他吸食鸦片所以诬陷自己通敌。杨秀清最痛恨吸食鸦片的人,居然相信了张炳垣。杨秀清立即放下这个案子,将张沛泽等吸鸦片的人全部处死。在做这件事的时候,杨秀清是带着极大的愤怒的,所以也没来得及问清青红皂白,在痛恨鸦片这块杨秀清跟清朝的统治者态度是一样的。
在太平天国高层的领导者中,杨秀清是最憎恨瘾君子的,不像其他人,觉得这种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后来,韦昌辉审理张炳垣的案子,从后来韦昌辉诛杀杨秀清的手段来看,此人是相当有心计的。韦昌辉很快就查出了实情,张炳垣在内心深处是非常痛恨太平天国的,虽然承认了通敌罪,但诬陷了几十名太平天国的将领,说他们跟着自己一起干这事,韦昌辉也是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些人全部处死。
张炳垣最后也难逃一死,在刑场上他说出了实情,当面嘲讽杨秀清、韦昌辉这样的牛人,让这些人无地自容。
冯云山还写了三篇讨伐清朝的檄文,文采虽然比不上骆宾王,但激烈程度绝对首屈一指,看了这些檄文,当时的民众无一不对清朝产生愤怒。
这些檄文虽然谈不上什么文学价值,但确实打响了与清廷的舆论战。
这次永安建制还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改革,确立了明确的赏罚制度,杀了多少敌人就可以升多大的官,都有明文规定。这就是为什么忠王李秀成说东王在世时赏罚分明了,因为李秀成以前也是个普通士兵,后来成为指挥十万大军的元帅。陈玉成更是如此,二十出头就成了大元帅,没有杨秀清他们都不可能升得这么快,所以他们对杨秀清有所怀念也是可以理解的。
永安对于太平天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革命的第一个大站是金田的话,那么永安就是第二个大站了。正是在永安,太平天国完成了制度性的建设,为后来的战争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通往南京之路
蓑衣渡一战之后,太平军内部人心不稳,就连领导层也不例外,洪秀全一度绝望到要解散太平天国。杨秀清站出来安慰他:“大哥,胜败乃兵家之常事,越是挫折越是考验一个人的时候,大哥一定要挺住啊!”
永安大战
太平军占领永安后,清军坐立难安,既不能坐视不管,又不敢去攻城。怎么办?他们想出了个好办法:下毒。
在武侠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下毒专家,这些人下毒手法极为高明,毒性也非常剧烈。但是真实历史却不是这样的,当时工业不发达,所谓的毒药仅仅取自草药。清军用的是一种名叫烂肠草的毒药,这草里面含有大量的笑气。学过化学的人知道笑气,笑气的学名是一氧化二氮。
赛尚阿和姚莹心想,如果洪秀全和杨秀清中了毒,就会狂笑而死。他们派人从草药中提炼出毒水,让人洒在城里,妄想毒死洪秀全和杨秀清。
下毒毒死几个士兵还行,要想毒死洪秀全和杨秀清简直是做白日梦。姚莹和乌兰泰又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乌兰泰是个火器专家,擅长鼓捣火药之类的玩意儿,他做了个信匣子,在里面放上火药,然后在匣子上面写着:“洪秀全和杨秀清同拆。”摆明了想一起炸死两位领导人,乌兰泰得意洋洋地说:“只要洪秀全和杨秀清一起打开这个匣子,里面就会立刻爆炸,洪杨两人必定命丧当场。”
结果怎么样呢?至少洪秀全和杨秀清都安然无恙,也不知道有没有炸死人。反正乌兰泰为了面子执意说炸死了两个小兵。清军的计谋一个接一个地破产,姚莹仍然不死心,他始终认为如果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洪秀全和杨秀清,太平天国自然破产,那就用不着艰难剿匪。这种思想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投机取巧,如果投机成功了,那便是谋略。
姚莹想到了诈降计,他派了几十个间谍假装投诚,然后找机会刺杀洪秀全。遗憾的是,这些人全都没有见到洪秀全,只是得到一个情报:洪秀全这人不喜欢见人,喜欢睡觉,尤其是喜欢跟女人睡觉。这些人想找到洪秀全睡觉的地方,结果没找到不说,反而全部被抓住,处以极刑。
在战争中,这些动作都属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