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风云-第1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849年,德庇时回国,文翰接替他,再次把这事提出来。
耆英当时答应德庇时,允许英国人两年后入城其实只是缓兵之计,但是在英国人看来,说话就必须算数。他们直接将军舰开进内河,停泊在十三行湾下面,大有强行入城的姿态。
当时,负责广州事务的是两广总督徐广缙和广东巡抚叶名琛。徐广缙和叶名琛的立场是相同的,顺应民心,禁止英军入城。为此,他们增设炮台,加强防守,对众将士下令,如果英军强行入城,立即开火。
文翰得知徐广缙和叶名琛积极备战,便想出一个计策,让徐广缙和叶名琛过来谈判,然后将他们扣押为人质,逼迫清政府允许他们进城。徐广缙接到谈判要求,慨然允许。属下担心他的安危,劝他小心。徐广缙对水师提督洪名香说,没事的,如果他们扣留我,你们立即攻击英国船只,不要因为我在船上而有所顾忌。
徐广缙去了以后,双方还是谈不拢。文翰威胁说,如果不给出一个准确的进城日期,你徐广缙今天就别想回去。徐广缙说,进城之事是耆英答应的,自己是奉皇上的命令来广州,没必要履行耆英的承诺。
文翰对徐广缙使尽了一切手段,最终毫无办法,只能送徐广缙回去。事后,文翰多次催问进城之事,徐广缙都以静候皇上的旨意婉拒。文翰办事不力,引起英国方面的强烈不满。
文翰也急了,说你们大清不能说话不算数啊!徐广缙义正词严地反驳,那是耆英跟你们缔结的契约,跟我没关系,如果你们非要进城,置全城愤怒的百姓于不顾,你们自己去跟百姓较量吧!
广州人民都是英勇爱国的市民,这一点文翰不是不知道。得知英军可能强行入城后,广州全城百姓立即动员,拿起武器,严阵以待。一时之间,十万乡勇个个如临大敌,血气沸腾。到了晚上,乡勇四处巡逻,灯火通明。英国人看到这种场景,也吓呆了,文翰只好退让,暂时放弃入城的计划。
广州人民同仇敌忾的消息传到北京,道光深受鼓舞,对广州人民骁勇爱国的精神进行了高度的赞扬。在这多事之秋有这样的百姓,真是一种福气啊!
反抗英国人进城的斗争能够取得胜利,首先要感谢的是广州人民的团结和顽强,面对英国侵略者,能够保持士可杀不可辱的英雄气概。其次还得感谢徐广缙和叶名琛这样深明大义的领导,没有他们的支持,人民的底气不会这么足。当然,也不能忘记了远在北京城的道光皇帝,虽然他承受了巨大压力,但是他内心依然刚强,从来没有在精神上屈服于外敌。
这是衰落时代、国难时刻鼓舞人心的亮点,也是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所在,中华民族的优秀本色在广州人民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第十七章道光的后宫生活
道光登位如同祖父乾隆一样,无风无雨,顺理成章。在道光统治时期,皇室也还和睦,君臣之间也还融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道光是幸运的,他不必像后来咸丰那样,饱受战乱之苦,连紫禁城也待不住,也没有感受到太平天国如洪水一般扑向清王朝。
皇后暴死之谜
道光一共有四个皇后,第一个是孝穆成皇后,钮祜禄氏,户部尚书布颜达的女儿。她是道光做皇子时的嫡福晋,没有留下儿子,很早就逝世了。道光当上皇帝后,追封她为孝穆成皇后。第二个是孝慎成皇后,佟佳氏,三等公舒明阿的女儿。道光即位后,佟佳氏被册立为皇后,她在道光十三年(1833年)逝世,没有留下儿子。第四个皇后是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郎阿的女儿,道光生前她没有被封为皇后,后来咸丰因她抚育之恩,追封她为皇太后。
我们这里要讲的是第三个皇后——孝全成皇后,她也是钮祜禄氏,三等公颐龄的女儿。这位皇后非常聪明贤惠,小时候跟着父亲在苏州,当时就名扬苏州城,人人都知道颐龄家里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就是这么一个贤惠的皇后,其死因却不明不白,很多人怀疑她是被皇太后杀死的。
皇太后钮祜禄氏虽不是道光的生母,但对道光有大恩,道光的继位离不开她的支持。传言说皇太后在孝全成皇后病重时送给她一杯药酒,导致后者死亡。那么,她们两人肯定有什么矛盾,究竟有什么解不开的梁子,非要置人于死地呢?而且我们知道皇太后是一个非常识大体的女人,也是一个贤惠的女人,两个贤惠的女人本应该相处得很和睦才对,干吗要死掐呢?
我们还是从头说起吧!
皇太后人确实不错,嘉庆暴毙,一时之间找不到密匣子。她没有浑水摸鱼,让自己的儿子当上皇帝,反而力挺道光。道光即位以后,对她也非常孝顺,虽然她没有干政,但是册立皇后等后宫事务道光还是得请示她,对她表现了充分的尊重。
道光非常节俭,皇后和嫔妃们跟着他过苦日子,但是道光对皇太后却不马虎,尽量让她吃喝玩乐,样样遂心。然而,皇太后不干政,整天待在深宫里也无聊啊!人一无聊难免就想找点儿乐子,除了看戏之外,皇太后还染上了吸鸦片的坏习惯。每天吞云吐雾,让她在平庸无聊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些乐趣。
道光禁烟那是非常干净利落的,但再怎么禁烟,也不可能把皇太后给禁了,只能由着她去了。道光禁烟也是用心良苦,嘱咐宫中的太监这事一定要瞒着皇太后,而且特地为她准备了一个秘密的鸦片来源,我们可以称为“特供烟”!
隐患就在这里埋下了。你说这个道光,想政策和孝心两不误,结果呢,也有弄巧成拙的时候。宫里有些人就想了,皇太后可以吸烟,凭什么我们就不能吸烟啊!都是人,烟瘾发作又这么痛苦,干吗搞两套标准呢?有些烟瘾特重的妃嫔弄不到鸦片,只好到皇太后那里诉苦,希望太后能解解她们的饥渴。
太后呢,人不错,心想,我不能光自己一个人享受啊,快乐应该分享嘛!来来来,一人给点儿。这一给不要紧,让中宫的掌门人皇后知道可就不好了,如果孝全成皇后自己吸烟倒也罢了,偏偏她不好这口。她知道了这事能不生气?后宫管理不好可是我的责任啊,得管。
皇后这么一管,严厉地处分了那些吸烟的妃嫔,皇太后可不乐意了。你打狗也得看主人啊,这鸦片烟是我给她们的,你给她们处分这不是打我的脸吗?反了,以为自己是个皇后就谁也不放在眼里是吧!
后来皇太后终于知道,原来全国都在禁烟啊!哎,这可不好,我也得戒啊,否则就是不给道光面子啊,这孩子挺孝顺的,一直瞒着我,怕我心烦。得戒,可惜皇太后戒了好几次,始终没戒掉。
皇太后六十大寿的时候,节俭了一辈子的道光终于狠下心来铺张一回,也学着他父亲嘉庆的样子,减免一部分钱粮。这一天是道光自登基以来最喜庆的一天,妃嫔和宫女们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打扮一番了,她们脱去寒酸的布衣,穿上漂亮的丝绸,努力打扮得花枝招展。
寿宴中有一个环节是在慈宁宫听戏,这一天道光兴致很高,亲自登台唱戏,唱的是“二十四孝”中“莱子娱亲”,道光的动作非常僵硬笨拙,唱腔也经常走调,活脱脱一出小丑剧。皇太后和妃嫔们都笑得前仰后合。
唱完之后,道光学着伶人的样子向太后讨赏钱,太后便让宫女们把瓜果和银钱撒到戏台上去。道光一高兴,让会唱戏的王公大臣们上台表演。一时间,热闹非凡,气氛活跃。
到这里我们仍然看不出皇太后有毒死皇后的动机,事实上,皇太后还是皇后的姑姑。关于太后杀皇后有两个版本。两个版本都认为皇后为太后所杀,但原因不一样,第一个版本是婆媳矛盾,主要过错在太后;第二个版本主要过错在皇后,皇后想毒害其他贵妃生的儿子,太后知道此事后,把她赐死。
我们先看看第一个版本。皇太后是后宫地位最高的人,而皇后却是实际掌权者。换一个比较通俗的说法,太后是最高领导,皇后是实际管事的。皇后管理后宫名义上是不需要什么事都请示太后的,但你不请示人家太后心里不舒服啊!再说,人家本来待在深宫里守寡多年,已经够无聊了,看到什么都你皇后说了算,她能顺眼吗?
据说这个皇后也是相当厉害的一个人,独断专行,连皇帝都管,道光对她宠爱有加,她确实没什么忌讳。皇后对妃嫔管理得很严格,结果她们不敢接近皇帝,这一来大家都有怨言了,纷纷跑到太后那里告状,说皇后嫉妒心很重。太后本来就看皇后不惯,这个小侄女太没女人样了,封建社会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熟读诗书,权欲又强,得给她点儿颜色看看。
太后就找道光谈话,说皇后太年轻了,做事呢经常没分寸,你得好好管教一下,免得以后是个麻烦(后宫干政)。
道光把太后的意思告诉了皇后,皇后很年轻,才三十来岁,听了很不舒服,仍然一意孤行,但从此,在心里开始恨上了太后。加上后来禁烟的事情,其他妃嫔联名在太后面前状告皇后,可能事情真闹大了,否则道光也不会下了一道特别的诏书。
道光的诏书是这样的:“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嗣后无论官私大小事务,有应启知皇后者,除本宫、四阿哥、四公主事务外,其余俱着先行奏闻,皇后遇有交派事件,亦着具奏,候旨施行。”
四阿哥和四公主都是皇后所生,皇后负责管教他们,那意思是其他的事情你就别管了。可能当时婆媳之间的矛盾确实已经呈白热化了,道光不得不作出妥协。也有可能皇后真的有吕后风范,让道光本人也有些受不了。
这事发生以后,皇后在宫中受到空前孤立,道光对她也越来越疏远。多重打击之下,身板扛不住了,病倒在床上。据说在她临死之前的一个晚上,太后亲自过来看望,还送给她一瓶药酒。皇后喝了之后,第二天就死亡了,终年三十三岁。
根据这个版本,皇后死得非常冤,因得罪太后冤死。
另一个版本皇后之死则更多的是咎由自取。
依据《清宫词》的记载,皇后是被太后用家法处死的。钮祜禄氏当上皇后以后,非常希望让自己的儿子奕当上太子,只有这样,自己的地位才能巩固。当时道光有四个儿子,皇四子奕和皇五子奕誴都是十岁,皇六子奕九岁,还有一个一岁的奕。四个皇子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就是静贵妃所生的奕,奕太小,奕誴举止粗鄙,不讨道光喜欢。
奕和奕各有优势,奕是皇后所生,而且年长,人比较宽厚。奕却非常聪明,深得道光喜欢。皇后担心时间一长,奕会后来居上,到时候静贵妃母以子贵,自己这皇后之位就保不住了。
后来,皇后听到传闻,道光想立奕为太子,这正是她最担心的。自己是堂堂皇后,如果不能将儿子扶为太子,颜面何存。皇后熟读史书,深知宫廷斗争的必要性。历朝历代,后宫都是一片血腥的战场,如果自己不争的话,太子之位可能真要旁落到静贵妃那里。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毒死奕,消灭了竞争对手,造成既成事实,道光也不能拿自己怎么样。想好了以后,皇后决定叫奕和奕誴过来吃饭,吃饭之前,皇后对儿子奕说:“待会儿吃饭的时候,上了鱼之后,你千万不要吃鱼。”
“母后,这是为什么啊?”
“你就别问了,只管照母后吩咐的做就行了。”
“母后,你不说我就偏要吃。”
“真不听话,好了好了,母后告诉你。”
皇后对着奕一阵耳语:“明白了吗?”
奕愣住了,他不懂母亲为什么要杀了自己的兄弟,要知道他从小跟他们在一起玩,一起读书,兄弟们的感情很好,怎么舍得兄弟们去死呢?
吃饭的时候,奕誴和奕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有奕闷闷不乐。等到鱼上来的时候,奕两眼发直,神情紧张,他故意用筷子去夹鱼。皇后在桌子底下狠狠地给了他一脚,他只好收回筷子。等到奕和奕誴夹鱼的时候,他也学着母亲的样子,在桌下踢他们。这样一来,哥儿几个都懂了,原来这鱼有毒啊!皇后的阴谋就这样流产了。
太后得知此事后,非常愤怒,下令用家法将皇后赐死。钮祜禄氏犯下重错,连道光也救不了她了。
后妃虽多,子女不丰
道光的妃嫔在清朝皇帝中算是比较多的,但是他的子女却不是很多,这是他不断充实后宫的一个原因。
在道光的妃子中,子女最多的是琳妃乌雅氏,她虽然进宫很晚,但是年轻漂亮,深得道光宠爱,接连为道光产下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而且都长大成人。为了奖励她,道光将她从贵人提拔为妃子。多子多福,道光逝世后,琳妃的待遇也是相当好的,她的孙子光绪当上了皇帝,虽然是个傀儡,至少说明她确实有福。
道光还曾宠爱过祥妃钮祜禄氏,就是她为道光生下了皇五子奕誴,她还为道光生下了两个女儿,其中一个过早夭折。祥妃一直活到同治时期。
彤妃舒穆禄氏,虽没有生育皇子,但生下了两个女儿,一个女儿早殇。道光对她颇为喜爱,将她从贵人的身份提拔为贵妃。晚年,有一次她惹怒了道光,被降为贵人。后来,咸丰同治不断给她加封,临终前终于恢复贵妃的称号。
第一个为道光生孩子的是那拉氏,嘉庆十三年(1808年),她为道光生下了长子奕纬,奕纬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去世,终年二十五岁。那拉氏因为给嘉庆带来第一个孙子,被提拔为道光的侧福晋。但道光对她并无多少好感,登上皇帝后,她的身份还只是一个嫔。后来,还是太后提携,让道光晋封她为妃子。
得到道光宠爱的妃子相当多,她们中大多数没有子女,但很多人都受封了,如佳贵妃、成贵妃、常妃等。这些妃嫔都非常可怜,帝王的宠爱犹如昙花一现,加上没有子女,她们一辈子在深宫里孤孤单单,如同守活寡。
我们再来看看道光的子女们。
皇长子奕纬是不幸的,作为长子,本来他是很有优势的,加上嘉庆特别喜欢这个长孙,他完全有理由活得更好、更开心一些。可惜,道光很不喜欢他,甚至到了厌恶的程度,据说他举止相当粗野,还有吸食鸦片的嗜好。而且他母亲地位太低,所以虽然贵为长子,活得却相当孤独可怜。
临死之前,他的身份还只是一个贝勒,更让人心酸的是这个爵位还是嘉庆封的。道光对他的冷落可想而知,更糟的是他没有留下孩子。论理,作为一个父亲,道光应该安排一个孩子过继给他,以免“绝嗣”,这在清朝皇室中屡见不鲜。但是道光什么都没做,可见父子之间感情的淡漠。
倒是咸丰皇帝有些兄弟之情,当上皇帝后,追封这位长兄为隐志郡王,还将永瑆的后人过继给他。
道光第二个儿子奕纲两岁夭折,第三个儿子奕继三岁夭折。四儿子奕,孝全成皇后所生,也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
皇五子奕誴比奕晚六天出生,但明显更淘气,小时候经常往老师的茶壶里撒尿,长大后也不讲究什么礼仪。道学气息很重的道光自然不喜欢这个孩子,后来直接把他过继给弟弟绵恺。咸丰后来封他为惇亲王,奕誴逝世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终年五十九岁。
皇六子奕比咸丰小一岁,是道光最为喜爱的一个儿子,也是道光唯一主动封为亲王的儿子。在立储的时候,道光在他和奕之间犹豫不决,奕没有表现出一个帝王应有的大度和谦让,最终输给了奕,但道光破例留下两道密诏,一个是立奕为储君,另一个就是封奕为恭亲王。奕是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正是他帮助慈禧太后发动政变,除掉了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大臣,从而创建了“太后垂帘,亲王辅政”的政治模式。
当然,后来慈禧太后一步步剥夺奕的权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