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升职记-第5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现在天主教自乱阵脚,德蒙斯就觉得应当是好好享受一下美酒、美食、美景与美人,只是聂川就没有象德蒙斯这么轻松,他以慎重的角度告诉德蒙斯:“虽然我也从三个渠道证明了这个消息,但是你想明白,这是一场战争……”
“战争吗?”
聂川给出了肯定的答复:“没错,就是战争,一场没有正式宣战的战争!而战争是不可能双赢的!”
只是旁边的邓肯已经插嘴说道:“可是现在上上下下紧张了这么久,是应当稍稍放松了一下,不然肯定会出大问题!”
事实上,研习院已经是半个标准的官僚机构,如果不是邓玉函团队突然加入到这场科研竞赛之中,研习院绝对不会发扬这种没日没夜的拼搏精神,而会是采取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政策,甚至在邓玉函到达海北之前,他们已经在搞技术垄断了。
正是有邓玉函带来的冲击,研习院不但被迫加入了这场科研竞赛,而且发挥出刺刀见红的精神,邓玉函团队研究的每一个方向他们都主动参与进去,并企图用人力优势与资源优势压跨邓玉函。
而现在邓玉函团队既然可能要挂出免战旗,那么研习院这边也觉得应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好好休息休息,邓肯就提出这个要求:“我觉得可以分批休息,给最辛苦的那批人放一个月或半个月的假去吹吹海风,不然他们很难有坚持下来的动力……”
“半个月吗?”
聂川直接就否决了放一个月假的提案,而且是考虑半个月的方案:“也不是不行,但是必须在放假之前把一切事情做好!”
柳鹏每年夏年都有到海边度暑的习惯,而海北镇傍山临海,各个单位自然也跟着柳鹏到海边度假,但是一般都不会有半个月这么久,顶多也就是十天左右。
邓肯之所以要放半个月的长假,不但是为了自己争取,也为研习院的各位科技人员争取。
毕竟由于与邓玉函的这次科研竞赛,研习院已经好几个年头没组织到海边放假度暑,邓肯只能向下面的这些科研人员开空头支票,答应一次性给他们补齐假期。
既然现在邓玉函这边可能主动投降,那么邓肯就觉得自己应当实现当初的承诺才行,不然这队伍就没法带下去了。
“半个月时间不会太长!”德蒙斯也在为邓肯帮腔:“我们不会把全部人员都带出去,还会留着人继续跟踪下去!”
聂川答应了德蒙斯与邓肯的请求:“半个月,这件事下不为例。”
只是对于丁宫来说,别说是半个月,就是一刻钟的假他不会放,恰恰相反他觉得这是最难得的机会:“研习院那边确定要放假了?”
“对,确定要放假了,跟我们工矿学校对接的人员都已经在谈论放假这件事了,说是分四批放假,每批半个月……”
既然是集体放假到海边度暑,虽然聂川与德蒙斯很想搞成嘉奖形式,但是到了最后却变成了整个研习院都会享有的一份福利,整个研习院分成四批到海边度暑,而且还可以带家属过去。
只是对于丁宫来说他却是看到了机会:“那就是说,接下去将有整整两个月,研习院几乎干不了任何事情!”
对面的王真慧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应当是三个月才对,现在邓玉函那边人心不定,研习院又主动放弃三个月的时间,这正是我们兖州工矿学校迎头赶上的最佳机会,而且我已经联络好了学习院那边,他们也准备借着这三个月的时间做几个大项目!”
虽然兖州工矿学校与研习院之间的合作还算愉快,但是丁宫与兖州工矿学校始终没有放弃后来居来的念头。
毕竟谁都知道在海北镇的体制之中,谁能在科研竞赛占据优势谁获得无穷无尽的好处,目前在海北镇内部就是研习院吃肉,而兖州工矿学校只能喝口汤而已,而且这口汤还是研习院赏给兖州工矿学校喝的,但是丁宫也想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因此现在聂川与德蒙斯只是准备让研习院稍稍放松一下,但是丁宫却看到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这边会有整整三个月的时间:“为什么是三个月时间?而不是两个月时间。”
研习院只是放了两个月的假而已,怎么会有三个月时间什么事情都干不了,只是王真慧却是笑了起来:“别忘记了春节,事实上放假之前与放假回来都有一段适应期,他们受影响的时间可不止三个月……”
虽然德蒙斯与聂川想得很美,他们觉得一次只放四分之一人员去度假应当没有什么大问题,不会影响整体的科技进度。
但是不管是丁宫还是王真慧都明白,少了四分之一的可战之兵,研习院这边的科技进度即使不是全面停进来,但也是处于半瘫痪状态,毕竟科研竞赛不是过家家,更不是带兵打仗,关键位置上缺了人是没法弥补的。
因此丁宫一下子就打了鸡血:“行,既然王仙子这么说,那么咱们兖州工矿学校接下去就不放假了!”
不但教师与科研人员不放假,而且学生也不准备放假,原来秋收农忙期间是放学生农忙假,但是丁宫现在已经决定连春节都不放假,更不要说什么农忙假了。
唯一的问题是只有这三个月时间够不够用,毕竟过去这些年研习院的底蕴太深厚,优势实在太大,他们即使是睡着了,说不定跑得还是比兖州工矿学校快。
毕竟兖州工矿学校的历史实在太新了,谁都不知道这一批自己培训出来的留校生到底好不好用,但是王真慧却是给丁宫吃了定心丸:“我已经跟学习院打过招呼了,他们愿意全力配合我们,而且登州总医院也会全力配合我们!”
登州总医院虽然比不上龙口总医院,但也算是海北镇内部数得着的医学科研机构,因此王真慧这么一说,丁宫觉得自己应当发挥一下主观能动性:“嗯,我跑趟青州,跟杨广文借点人马过来!”
丁宫这算是病急乱投医,杨广文在青州办的是商业学校,技术力量并不是青州商业学校的优势,但是既然下定决心要赶过研习院与海北研习学校,丁宫就觉得自己要用尽一切力量。
只是王真慧却能明白丁宫这番良苦用心:“行,我也想想办法,这次机会太难得了,我不信找不到可用的人才!”
对于丁宫与王真慧来说,他们总希望兖州能在这次科研竞赛中有一个质的飞跃,但是兖州府的另外一批人却认为从西方引进的这些技术纯属奇淫巧技,根本不值一谈,天下的根本还是在于儒学,在于尊孔。
这种看法最初是由孔府提出来的,但是很快就得到很多“有识之士”的赞同,他们觉得现在的海北镇虽然是强力藩镇,但是没有道德文章的支持就注定成不了大事。
他们认为海北镇“中学为体,西学用学”、“中西兼顾”的**犯了方向上的错误,必须走到独尊儒术的道路上来,特别是魏忠贤针对东林党的追杀开始之后,许多天下闻名的学人为了避祸来到山东之后,他们的嗓门一下子就变大了。
当然“独尊儒术”的说法太直接,而且他们也知道“中学为本,西学为用”、“中西兼顾”的说法是柳鹏亲自提出来的,不能直接否认,因此他们觉得应当用更巧妙的方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只是现在丁宫主政兖州,一门心思是想把兖州搞上去,很大心思都在抓兖州工矿学校,所以这些名动天下的当代大儒只能注定失望而归。
只是他们的嗓门既然越来越大,那么自然不可能放弃任何希望,而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时机。
“王老巡抚,这件事只有你出面才合适啊!”
“是啊,王老巡抚,你办这件事是人地两宜,再合适不过!”
“现在能只手补天裂的只有王老巡抚您一人而已!”
“王老巡抚,东省文脉就尽系于您一人了!”
现在被大家包围的不是别人,正是王继光王老巡抚。


第970章 复圣府

王老巡抚与柳鹏都是地地道道的黄县人,而且两家之间的亲密关系已经维持了足足十几年之久,虽然说海北镇一飞冲天,但是柳鹏什么时候都没有冷落过王继光王老巡抚,哪怕是这几年辽南军务急如星火,但是柳鹏还是时不时上门拜访王继光。
即使柳鹏来不了,但柳鹏还是常会派自己的一位夫人代替自己上门拜访王老巡抚,因此大家一致认为王继光老巡抚对柳鹏有着惊人的影响力。
而正是这种惊人的影响力,让大家对王继光寄以了厚望,认为只要王继光开口,山东的文脉传承就能延续下去了。
只是王继光的看法却与大家不同,他笑着说道:“老夫已经在野已经快四十年了,已经老朽不堪了,你们与其找我,不如找招远的杨氏兄弟……”
问题在于杨氏兄弟虽然是出了名的道学先生,但是他们既然是道学先生自然就滑头得很,从来给句承诺。
虽然他们兄弟的身家性命都是道学本领打拼出来的,但是在这件事情却从来没真正松过口,顶多是旁敲侧击提醒柳鹏两句,却从来不肯在这个问题上与柳鹏进行任何对抗。
因此大家觉得王老巡抚当年敢把张居正拉下马,是大明有名的刚烈臣子,现在让他出面劝说柳鹏是最合适的选择:“王老巡抚,这件事情恐怕是非你莫属,杨氏兄弟份量不够啊!”
“是啊!杨氏兄弟实在上不了台面啊,非得您亲自出马不可!”
“只有王老巡抚才有资格好好劝一劝柳督抚,毕竟除了您,恐怕谁也劝不动柳督抚。”
对于这群人的恳求,王继光这位老巡抚当然答应下来了:“大家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大家请放心好了,你们说的一切我都会转达给柳督抚,让他明白大家的心意!”
“我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不会忘了本,大家关代的事情我都会记得心底,当作自己家里的事情!”
“我与柳督抚都是黄县同乡,只要有机会,我会跟他好好说一说!”
只是嘴上这么说,王继光却没把这些人的请求放在心底,现在说什么道德文章关键时刻能顶什么用处?
一点用处也没有!对王家毫无好处。
他们只说自己当年参倒了张居正张太岳,但是他们却忘记了王继光也是被人参倒以致在野近四十年,现在的王继光就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考虑更多的是家族的存承问题。
要知道,柳鹏当初让黄县人打大眼井,王继光可是县内第一个站出支持柳鹏的名门大族,而这些年海北镇蒸蒸日上,王继光作为黄县老乡也是水涨船高。
朝廷固然需要王继光这么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巡抚在地方上牵制柳鹏,但是柳鹏也非常需要王继光这么一位老巡抚站出来点缀一下场面,所以海北镇把王继光捧到很高的地位,但是王继光很清楚什么话应当讲,什么话不应当讲。
王继光不认为自己如实转达这些所谓事关“天下文脉”、“山东文气”的言语会让柳鹏心花怒放,海北镇找个点缀场面的老进士、老举人还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因此他考虑的是更深层次的问题。
既然这些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公然反对柳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兼顾”的思想体系,那么自己应当如何巧妙利用自己与柳鹏之间的良好关系,把这套理论体系披上一个高大上的旗号重新吸收一批读书人过来支持海北镇。
虽然王继光接受的是最传统的旧式教育还中过进士当过言官,但是王继光并不认为这些读书人所谓“尽罢西学”的主张能获得成功。
至于原因自然很简单,柳鹏之所以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海北镇之所以蒸蒸日上独霸辽海,就是因为引进了大量的西学知识与西洋作物,没有西学建立的这套知识体系就没有今日的海北镇。
如果“尽罢西学”,就象让普通的农夫不再种植花生、玉米、番薯这种西洋作物一样,已经是不可能的一件事,不管以后如何风云变幻,西学肯定在海北镇的官方体系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至不济也有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
因此王继光现在考虑的问题并不是象这些有心人那样如何劝说柳鹏独尊儒术,而是怎么样将柳鹏这一套“中西兼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体系与中国最传统的道德文章结合起来,最后他突然一拍大腿想到了什么。
“既然都说自己是读圣贤书长大的?那让圣人府出面不就行了!”
他知道孔府在最近这种“尽罢西学”的思潮之中绝对出了大力,孔府对于西学这种入侵性的知识体系特别敏感,但是这并不代表孔府就是真正的圣贤之家。
王继光做过给事中也做过一省巡抚,对于孔府的底细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知道孔府这种圣贤之家有太多见不得光的事情,有些事情甚至在孔府内部都是天大丑闻,不敢公开给族人知晓。
何况金人南侵跟着宋室一起南渡的是南孔,北孔可是给金人与蒙古人摇旗呐喊的存在。
只是孔府既然把事情闹得这么大,他们开出的价格恐怕也不会低,恐怕海北镇很难接受。
只是很快王继光就笑了起来,孔府固然是在其中推波助澜,想重建至圣先师在海北镇的唯我独尊地位,但是海北镇却并非只有孔府这么一个选择而已。
别的不说,现在在山东境内有着圣人府、亚圣府与复圣府这三家,即使孔府开价太高,海北镇完全可以找亚圣府与复圣府这两家合作。
事实上海北镇还有更多的选择。
要知道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其中最知名有“十贤”、“四配”,但是现在地位最尊贵的除了圣人府之外,世代富贵的只有亚圣府与复圣府这两家而已,“宗圣府”与“卫圣府”都是图存其名,“十贤”、“四配”的其余几位更是没有他们的好运气。
想必他们的子孙想到这件事情,再想到天差地别的待遇,肯定会有所想法,而王继光怕就是他们没有什么想法,只要有想法就可以分别对待各个击破。
嗯,这才是自己要提给柳鹏的金玉良言!
现在海北镇确确实实需要大义名份点缀一下,即使是孔府不愿意出面,有的是人愿意出面支持海北镇。
一想到这一点,王继光越发轻松起来,要知道不管孔府还是亚圣府、复圣府都在兖州地面上,或者说是丁宫的管辖范围内,而丁宫可以说是把柳鹏“中西兼顾”方针贯彻得最好的海北镇地方大员,到时候向柳鹏进言,再让他出面肯定就有收获。
对于孔府以及地位稍逊于孔府的亚圣府、复圣府来说,今天不是一个好年头,兖州工矿学校与姚晓方开办的兖西预科学校风头大劲,不但夺走他们的风头,而且更让他们无法容忍的是这几所学校教授都不是圣贤书。
即使柳鹏说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兼顾”,但是这两所学校教授的西书数量几乎等同“中学”,已经快到喧宾夺主的地步。
即使是所谓“中学”主体仍然是海北镇自编的材料《山东风土记》、《从龙口到复州-海北军光辉战史》、《本国简史》之类,与圣人圣言圣贤书并没有任何关系。
至于传统的圣贤书虽然也出现在这两所学校的课堂之上,但顶多只占了课程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这还是这两所学校找不到足够的西学教师与新学教师,只能用“旧学”凑数的结果。
长久下来必然国将不国,天下人都不把圣贤书当作一回事,但是海北镇的崛起之势已经是无法阻挡的事实,因此孔府带头发动了无数读圣贤书的读书人向海北镇的方面大员进言。
只是这些进言并没有取得多少成效,恰恰相反从兖州工矿学校传来了一个真正的坏消息,那就是丁宫突然准备寻找子思、曾参等前辈圣贤的后人。
海北军虽然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但是这个中学实际是经世致用之学,所以圣贤书在学校这个至为关键的上升途径只占了至多三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部分,而且这所谓圣贤书甚至还混入了一些诸子百家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丁宫出面寻找子思、曾参等先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