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说司马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看献帝终于低下了头,不敢再与自己争辩,虽然这是早已料到之事,但毕竟场面上曹操仍然维持着君臣礼节,“承蒙陛下相劝,老臣感激不尽。”曹操这时才俯腰微微一躬,道,“不过,休言天下儒生一下全炸了锅,他们就是一下炸翻了天,本相也丝毫不怕。此番南征,本相说不得就要用他这孔圣后裔之血来祭一祭旌旗了!”
43 皇权的旁落——曹操力压天子的正误辩这段时间,曹操连续做了许多事情,他的野心越来越显露出来,朝野各方都在暗地里评估曹操所做每一件事情的得失,“曹操做了哪几件失策失算之事?”司马防沉沉而问。
司马家族几乎是每隔几天召开一次家庭研究会,针对曹操的所作所为加以仔细研究,听父亲这么问,司马懿起立答道:“至少有三件。第一,诛杀孔融;第二,南征荆州;第三,偏爱曹植而嫡嗣失衡。”
看到二儿子观察力如此敏锐,父亲司马防很是欣慰,这几个儿子都是他一手栽培起来的栋梁之材啊,“唔……诛杀孔融,确实是曹操一大失策。懿儿,你且给为父细细剖析而来。”司马防微微含笑捋须而道,“为父要听一听你对这些事件的看法。”
在司马懿看来,曹操虽强,但也并非每件事情都做得十全十美,他的失误非常多,我们及时总结,以后可以加以利用,“父亲大人,请恕孩儿献丑了。首先从曹操诛杀孔融谈起,孔融其人,虚名甚高,却并无阴鸷诡变之才。他与曹操交锋,走的全然是光明正大一路。虽然他给曹操制造了不少麻烦,但都是循理而动、遵义而行,不会从背后捅他曹操一刀。然而曹操却不能以光明正大之道而应之,反以阴谋之术而将他置于死地,天下谁人能服?”
反观孔融,他在大是非、大原则方面一向把握得很好,从无谋逆的行为,一直以来都是士林儒家的旗帜人物,司马懿说,“况且孔融实乃汉室不二忠臣、孔氏至诚孝子,四海之内人人尽知。曹操凭着郗虑、路粹罗织的一些不实之词、无稽之谈,哪里就能将他抹黑得了的?所以,他这一次诛杀孔融,罪名太过牵强,手段太过拙劣,流于任刑逞威,天下士民都看破了他虚劲有余而名实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曹操想要杀孔融,在道理上是站不住脚的,他会因此失去天下所有儒家士族的心,曹操企图拿孔融的人头来杀一儆百,就完全成了一句空话。他诛杀孔融,肯定会激起所有读书人的反抗,虽然目前大家畏惧于曹操的权势,不敢在明面上公然反对,但在暗地里的抗争就难说了,估计以后不会再有人愿意帮助曹操,他公然与孔氏圣门为敌,岂非大大的失算?”
44 江东绝非等闲——孙权才是曹操的劲敌司马防听二儿子分析得有理,算是把第一个问题讲解透彻了,那么还有他刚才说的第二个问题,曹操的南征,于是又问:“那么,你为何认为曹操南征也是有问题的呢?荆州地势极为重要,假如曹操占据了荆州,东可以取江东,西可以进益州,四周围可以掌控大片富裕地区,可谓兵家必争之地,若是换成了我司马家用兵进讨,应该也会先行占取此地啊!”
“在我看来,任何地方都没有好坏之分,关键还得看占据这些地方的人,荆州那么好的地利条件,几乎是整个富裕地区的中心地带,北可仰攻中原,东可俯压江南,西可窥伺巴蜀,堪称‘天赐福地’,但是占据此地的人是刘表,刘表拥有这么好的一块土地,几十年下来了,一事无成,根本就没有发挥此地的作用。唯贤俊人杰,方能一尽地利之用也!”司马懿侃然谈道,“现在刘表自己重病在身,身边的人离心离德,家庭内部关于继承权的问题也闹得不可开交,虽有刘备在侧而又怀忌难用,所以他绝不该成为曹操目前的首要大敌。
“反而我认为那个盘踞在江东的孙权,继承父兄的遗志,雄才大略,起用精锐人马,比如周瑜,张昭等人,比如上次孙权派来参加朱雀会的那位鲁肃,那是满腹诡计之人,绝非等闲。因此,江东孙权才应该算是曹操眼下的一大劲敌。
“如果我是曹操,就该兵分两路,一路佯攻荆州,故意让江东与荆州方面联合抗敌,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然后派另一路暗出奇兵,绕道迂回猛攻江东的大本营,打孙权一个措手不及,孙权若降,则刘表不足为虑,届时以江东为根据而乘势溯江西上一压,便足可平定荆州。”
司马防听二儿子关于战争打法的分析,心里赞许,顿时满面笑容,然后转头对司马朗说:“朗儿,你觉得你二弟的分析如何?”
司马朗也非常吃惊于二弟的精妙分析,他敬佩地说:“二弟,你的说法很了不起啊,昨天上午丞相府里讨论进军方案,大家都还停留在如何明攻暗袭荆州的层面上,怕刘表一死,荆州会被刘备占了去,完全没人像你这般想得如此深入,考虑到袭击东吴的方略,没有人提出把江东孙权当作劲敌来看待。”
“刘备是个杰出人物,他现在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假如再能有一块根据地,只怕此人不好对付,但荆州的众人肯定也都在防着刘备,不会让刘备有可乘之机,不过,依懿之见,刘表也应该有些安排的,蔡瑁、张允、蒯越、王粲等荆州重臣都是他用来监控和对付刘备的势力。”
司马懿说到这里,转头看了看父亲,又接着说:“据我所知,蔡瑁、张允、蒯越、王粲等人和韩嵩一样,早就被曹操收买了,曹操的厉害之处就是善于笼络人心。因此在荆州方面,刘备只怕是无所作为。在曹操此番南征的全局谋划之中始终应该是以江东为重,定要雷霆出击、先发而制;荆州虽轻,务必里应外合、借力打力!”
司马防听到这里不禁大为赞叹,他的二儿子竟然对军事战略有如此精妙的分析。司马朗也觉得真没料到儒士出身的二弟竟是这等深晓兵机、精通兵法的奇才!
45 背离了主方向——儒林中人皆自危
司马懿淡淡一笑,对父亲和兄长说道:“曹操是急于称帝,急于取代大汉天子,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完全放弃了本来荀彧为他设计的阳光大道,铤而走险,反而会耽误了他夺取天下的进程。”
“目前曹操失去了天下读书人的支持,失去了正义之师的道义,失去了全国人民的信任,那么,是否意味着曹操自己的基业也岌岌可危了?”司马防沉沉地问道,“曹操本是一代枭雄,且又一统中原、势大根深,怎会如此轻易败亡?懿儿,你这话讲得有些空泛了。”
司马懿又道:“曹操虽然大失民望,偏离了主方向,但以他雄厚的基础,也不至于会很快衰败,而且我们司马家还需要依靠曹操的力量来壮大我们自己的势力,曹操假如彻底完蛋对我司马家扭转乾坤、改易江山的大业而言,反倒是一件有害无益之事。”
司马朗也跟着说:“对我们司马家来说,曹操的势力既不要让他强大到统一天下,也不要让他衰落到一蹶不振,这样我们才有机会逐步控制他,取代他,曹操丧失了天理大道、人情民望之后,他意欲一统六合、靖平四海的帝业,只怕终是难以如愿了。这样一来,他的功业一时难以有所拓展,其间便会出现一段不强不弱、不进不退、原地踏步的僵持期。”
听两个儿子分析得头头是道,父亲司马防也笑着说:“我们可以潜伏在曹操的阵营里,逐步吸收他的人脉和资源,利用他的影响力来扩大我们司马家的势力,这样才能慢慢使他为我所用,我司马氏‘扭转乾坤、一统六合’的伟业就会无形无声地自然而成!”
今天曹丕特地过来看司马懿,“司马兄,父亲就要起兵征伐南方了,本来每次都会搞一个励军诗会,但这次的压力似乎比较大。”曹丕举起茶盏轻轻呷了一口清茶,向司马懿笑道,“听说这一次南征励军诗会,居然因凑不齐人手而有些难办?”司马懿叹了一口气:“是啊!今年的南征励军诗会,气氛是有些冷清啊。”
往常曹操每次出征,所有士大夫都会积极写诗作赋以壮军威,任何一次战争在道义上是否正当都非常重要,曹操杀死孔融之后,大失人心,所有儒林士族的读书人都人人自危。司马懿想要邀请那些名士们前来参加诗会,但无人应答,所有人都能推则推,许都城中,除了华歆、路粹、董昭等少数几个曹府亲信之外,其他人士都闭门谢绝了。
这次励军诗会是否能开得起来,司马懿根本不担心,他早就有所预料和准备,早在十天之前,他就派人去寻找了一些从荆州流浪过来的庶民,名义上由他们联名写一份《欢迎南征万民书》呈送上来。其实这份《欢迎南征万民书》根本就是司马懿自己写的,他当然把昏庸无能的刘表、野心勃勃的刘备说得昏庸无能,人神共愤,把曹操这次南征写得万众期盼,是天命所在、人心所向、万民所盼的。有了这样一份《欢迎南征万民书》,司马懿相信自己是绝对能够得到曹丞相难得的赞赏和夸奖的。
这次曹丕主动来找司马懿,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事情,就是一直以来许都有一个传言,说曹操这次南征若是能获胜回来,就会取代天子自立为帝,并且让三儿子曹植成为太子,这才是曹丕每日里茶饭不思的大事。
46 曹丕与三弟争宠——认司马兄弟为知己曹丕最近一直对此传闻耿耿于怀,父亲对三弟的宠爱有目共睹,三弟的才华也是远高于自己,但毕竟自己是长子啊,难道父亲就真的不顾礼法要把位置传给三弟?这件事情虽然他牵肠挂肚,但还不能逢人就吐露心声,所以就来找他认为较为可靠的司马兄弟倾诉一下,寻找对策。司马朗兄弟毕竟是天天周旋在父相身边的主簿和掾吏,他俩知道的消息一定比自己更快、更多,他俩给出的建议也一定比别人更准、更灵。
“司马兄,我父亲这次出征南方会不会带上曹植一起去啊?”曹丕很关心这件事情,于是乘机向司马兄弟打听。“哦,这件事情大公子你竟然不知道吗?”司马懿显得微微一愕,“这事儿相府上下早就传开了呀,丞相已经点名要三公子陪他一同南下出征啊。”
“是啊,父亲是曾经这么说过,但不知是真是假。”曹丕感觉不好意思,自己在相府里消息其实并不灵通,“是啊,植弟他天资英挺、文武双全,又得父相大人这般悉心栽培与扶持,这个……这个……必定是能在南征之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
司马懿看着曹丕的样子感觉好笑:“假如这次三公子在南征的过程中立了功勋,那么曹丞相对他加以栽培就更名正言顺了,但是我们司马家族向来遵守礼法,认为长幼有序,对曹丞相这些做法也不甚赞同,只是碍于曹丞相偏爱之心太盛而不好明言罢了。”
司马懿这么说,曹丕听了心里大感安慰,心想这司马兄弟可真是我的知己啊,他竟然如此直截了当地表达支持我的意愿,这我得好好加以利用啊。他心中狂喜之下,声音立时都变了调:“司马家不愧为儒林世家名门出身,一抬手一投足都遵循着纲常礼法,实与俗儒庸士之流截然不同。司马家的这一片深心真意,曹某永铭于心、没齿难忘。”
司马懿也赶紧起立向曹丕施礼:“大公子,我们司马一家永远都是你的支持者,我们永久站在你这一边,但此事只能你知我知,不能宣扬出去!”曹丕双目之中泪光盈动,深深地正视着司马懿,暗暗咬紧了嘴唇,默默地、缓缓地点了一下头。
47 曹操出征的前兆——让百姓禁酒,高官不限北方人都喜欢喝酒,尤其在西北出生的人,酒更加离不开身,因为西北苦寒之地,不喝酒无以驱寒。贾诩就在西北的武威郡出生,喝酒是他的喜好之一,但他喝酒主要还是为了理清思路,为了更清晰地思考问题才稍稍喝酒,而绝不像其他凉州人士一样为了寻欢作乐而喝酒。这个“底线”也一直延伸到了贾诩居处进退中的方方面面,只做一切对自己有益的事情,绝不沾染任何对自己有害的事情。
曹操为打仗的需要,颁布了禁酒令,因为酒需要用粮食酿造的,禁酒能节约粮食,但目前只是对老百姓禁酒,对士大夫倒是没这规定。说起来,这还真得感谢那个孔融。他听说曹操想禁止所有人喝酒,就写文章批评这个规定:“古时候很多人喝酒而成为圣贤,喝酒并不是坏事,一个人做事好坏跟喝酒没有关系,不让喝酒是违反人类基本需求的。”虽然贾诩对孔融常常公然讥刺自己为“五姓家奴”而感到十分愤怒,但他也觉得孔融这篇短文讲得没错。禁酒固然在战争期间可以节约粮食,但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曹操当时也是看到了孔融的批评文章,才没有要求士大夫们一律禁酒。
贾诩喝酒其实是在仔细思考目前的局势,当今很多事情错综复杂,行走不慎踏错一步都有可能给自己惹来麻烦。曹丞相终于还是杀了孔融,这样一来他以前所宣扬的种种虚假标签全都失去了公信力,让先前一直半隐半现的汉曹争鼎之局面猝然公开化了。其实,贾诩应该算是最先察觉到这种迹象的名士高人之一,所以此刻他也并不感到突然。
自从官渡之战曹操大胜袁绍之后,曹操的地位早已发生了变化,他已经和汉献帝分庭抗礼了。所以贾诩也顺水推舟地协助曹操朝着自成一家的路上走去,曹操也注意到贾诩的变化,暗中将他视为心腹谋士,时有密函来访。只不过,为了避免汉室诸臣怀疑生变与授人以柄,他和曹操在对外场合中,一直都颇为默契地表现出了一种不冷不热、不远不近的关系。
现在曹操诛杀了孔融,可以说是彻底揭开了原来蒙着的一层遮羞布,一切都算是公开了,我贾诩是否也要表明自己的态度,硬着头皮从幕后走到前台和曹操站在一起?这样做,有没有什么后患?这样做,合不合乎时宜?这样做,到底会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
48 贾诩的算计——出身决定立场
贾诩一边喝酒一边思考,对朝廷的种种人事与曹操的现状都做了分析。对于朝廷,对于天子他根本就没有什么感情,其一,他出身不高,本来只是普通一个文人,跟汉朝的士大夫差得很远,一点也没沾到朝廷的光;其二,他的仕途也不是靠朝廷或者制度提拔起来的,在朝中他也没有任何靠山。他当年在雍州当上讨虏校尉,竟是那个被骂为“国贼”的董卓破格提拔的。
贾诩本来想在西凉军中安身立命,结果董卓被王允的美人计给搞死了,贾诩接下来本想投靠朝廷,结果王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下令杀光所有从西凉来的人,为了自保,贾诩才鼓动李傕郭汜起来反攻长安,杀死王允,为曾经给了自己知遇之恩的董卓报了仇。
但是进入长安后,贾诩第一次如此接近朝廷与天子,但他发现这个外表光鲜的地方,里面竟然千疮百孔,根本就给不了他施展才华的空间,贾诩知道跟着李傕郭汜根本就不是个事,但自己手中无兵无权,想自立门户也难。汉献帝固然待他不错,但他跟了汉献帝一段时间之后,觉得这个皇帝水平其实也一般,根本难成大事。最终,他还是舍弃了长安城里的一切,抛离了那一片喧嚣,在中原大地上混战不休的各个诸侯中间,犹如一头孤狼般穿梭游走着,寻找着那个属于他自己的“真命之主”。
在遇到曹操之前,他也见过了许多诸侯,一个个看下来,真的是没有合适的人选,君主选人才和人才选君主道理是一样的,对于人才来说,选对了君主前途无量,选错了君主白忙一场。直到遇见曹操,他才察觉这个负有“阉宦遗丑”之骂名的曹将军,实际上是一位世所罕见的大英雄!那个郭嘉一见曹操便兴奋得跳了起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