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在大梁做皇帝-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拱着手,微微躬身,朗声道:“那便多谢各位的信任与支持了!举贤盟的未来还需靠大家的力量,请大家继续努力!”
众人齐声应道:“是!”
无尘没有说话,也没有任何动作,而是呆呆地看着萧瑾瑜。
这是他见过先生最潇洒、最帅气的模样,比那日在堂审时还要威风!
……
……
邺云领着萧瑾瑜来到一间敞开着门的屋子,莫天则继续带着其余人进行日常的训练。无尘没有跟来,而是听从萧瑾瑜的命令,留在外边训练。
“这屋子是副宗主日常办公的地方。”
一边带着萧瑾瑜走进屋子,邺云一边解释道。
屋子并不大,再加上外边阳光明媚,屋内的情况尽收眼底。
屋内的摆设十分简陋,只有三个大书架和一张木案。书架上放满了书籍、竹简和一些用盒子装着的东西。东西既多且杂,摆放地却是十分整齐。
屋内环境十分的干净,书架与地上没有落灰,墙角也未见蜘蛛网,空气尚算得上清新,显然是有人经常来打扫此地。
“萧公子,需要喝茶吗?”
萧瑾瑜摇了摇头,道:“谢谢,现在不用。邺云,麻烦你帮我找些东西来。”
“萧公子请吩咐!”
萧瑾瑜将事先想好的东西一一报出,“麻烦你先将盟里人员的信息名单、盟内的收支账簿找来给我。”
邺云道:“诺。”
邺云的年纪比萧瑾瑜大上好几岁,但萧瑾瑜却直呼他的名字,没有使用尊称,这并非不礼貌,也并非不符合萧瑾瑜人人平等的理念。
举贤盟就如同一家大公司,萧瑾瑜是这个公司的董事长,而邺云只是他的一个部门经理。即使邺云长他十岁,萧瑾瑜仍旧应该直呼其名。
因是事先作了批注,邺云很快找到了萧瑾瑜要的两样东西。
五本厚厚的册子被邺云搬至木案上,他拍了拍手,问道:“萧公子,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多谢,暂时不用了。”
“那行,萧公子,那我便先出去了,莫胖一个人可能忙不过来,你若有事,喊我就是了。”
萧瑾瑜点了点头,道:“好,多谢了,你去吧。”
邺云拱了拱手便快步向屋外走去,萧瑾瑜的视线则又移回至五本册子上。
五本册子的封面已是泛了黄,想来应是使用了许久。五本册子堆叠在一起,犹如一座小山,几乎与跪坐着的萧瑾瑜胸部平齐。
放在最上面的是举贤盟的收支账簿,萧瑾瑜费了些劲将它抬下,重重的册子与木案相碰,发出砰的一声响。
翻开账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时间,黄兴十年四月二十一日。
黄兴十年?距今已七年有余,这本账簿的年龄还真不小啊。
抛开这个念头,萧瑾瑜细细读了下去。
第一页被划分成了两部分,用粗粗的红线隔着,一半的抬头上写着大大的“收入”二字,另一半的抬头上则写着大大的“支出”二字。记录者的字迹虽当不起书法二字,却也是简洁整齐,饶是过了七年,一眼望去,内容依旧清楚且有条理。
第一页上的收入为十两,支出则是一百二十四两。
第二页上的收入为六两,支出则是降低了许多,仅为三十七两。
……
……
直到第六十七页时,收入终于变得高于支出。收入为四十一两,支出为三十九两。
之后的几百页也都是这样的情况,这本账簿最后一页记载的时间为黄兴十一年十月三十日。
合上第一本账簿,萧瑾瑜拿下第二本账簿,账簿的时间是衔接在一起的,并没有发生断代的情况。
根据之后一千多页的记载,直到黄兴十四年八月二十,举贤盟附属产业的运转情况皆为盈余。
在黄兴十四年六月十九日,举贤盟附属产业的收入达到四年来的最高值,为八百五十三两。
黄兴十四年八月二十一日,举贤盟附属产业收入骤降,仅为一百一十二两,而支出则是一百四十七两,再次出现亏损。
自这日起,举贤盟附属产业的收入一降再降,亏损也仍旧在持续,直至黄兴十五年三月九日,收入一栏变成了空白,收入的数额也变成了零。
与收入情况略有些不同,支出的数额在短时间内呈直线上升,之后才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直至黄兴十六年九月,跌破了个位数,仅仅为七钱银子。
账簿最新记载的时间为十月十二日,也就是昨日,收入一栏仍旧为零,支出则是四钱银子,并不算多。
账簿之所以出现这样大起大落的情况,与举贤盟的发展密切相关。
举贤盟先是在萧南川的统领下,渐渐羽翼丰满,收入自然也在增加,支出同样在增加。直到那件事后,萧南川被害,萧忠远走大秦,举贤盟群龙无首,内乱纷生,收入开始直线下降,支出则是先增加后下降。直至如今,举贤盟只剩下十几人待在这偏僻的院子里,收入为零,支出也只是十几人的日常生活费。
看来,这便是萧忠所提问题中的一个。
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解决举贤盟的收入,解决钱。
至于说到钱,湖州城中又能有多少人比的过萧瑾瑜呢?
闲了喝喝茶、读读书,倦了往床上一躺,兴致来了打一套拳,生活无比舒适惬意,每日还有十二家开足马力的赚钱机器为他赚银子。他什么也不用做,每日便会有足足四千多两银子进账,这是多么令人羡慕令人仇恨啊!
诚然,只需萧瑾瑜的一句话,萧忠便会拱手送上银子,举贤盟的经济问题也会立刻得到解决。
但这样并不好,也并不利于举贤盟未来的发展。
如今的举贤盟只有十几人和一间偏僻的宅院,日常所耗不大。可若是几年后,举贤盟飞速发展,江浙道各地皆有分部,成员逾千人,届时日常消耗巨大,若遇事端,所耗更甚。
更何况,经商从来都不是一本万利的事,经商也有风险,若是十二家商铺不幸出了事,以致资金链断裂,那举贤盟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极大影响。
综合分析,自给自足才是王道,才是举贤盟的发展之道。
可如何做到自给自足,这是个极为棘手的问题。
第九十二章 办法
钱的问题不仅棘手而且迫切,但萧瑾瑜却是没有急着去想解决办法。他拿起那本被四本账簿压在最下面的举贤盟人员名册,准备开始阅读。
这本名册不是很厚,至少比那四本账簿要薄许多,名册封面虽泛着黄却也算不上太旧。萧瑾瑜粗略的翻了翻,只有十六页上记录了信息,记录的笔迹还很新,应是最近才写上去的。
萧瑾瑜细细地看了看,发现第一页靠近书脊处还残留着三三两两齿轮状的碎纸边,看来这本名册先前已经被人撕去了一些内容。
他稍稍一想,便想明白了其中缘故。被撕掉的那些,定是记载着那些叛变者的名字。
因是所需记录的人数不多,成员的信息写地十分详细。除了姓名、年龄、籍贯、职位等必要信息,特长、家庭信息、个人爱好甚至连忠叔的评语也都记录在其上。
翻回第一页,萧瑾瑜开始进行仔细地阅读。
第一页上,“邺云”两字赫然映入眼帘,这是邺云的个人信息。
……
邺云,严武七年生人,籍贯江浙道明州淇县,无家室,黄兴十年入举贤盟。
……
黄兴三年,考得秀才。黄兴六年,参加乡试不中,遂弃文从武。
……
习武十二年,尤善腿法,轻功亦是了得。
……
为人冷静,处变不惊,有忠心,武学修为尚可,有领导之才,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
对于萧忠的评语,萧瑾瑜颇为赞同。
仅从方才的比试来看,邺云即使心有不甘也不折不扣执行着萧忠的命令,的确是个沉着冷静且忠心的人。
至于他的武学修为,还需自己亲眼看过或是亲自试过才能知晓。
第二页,则记录着莫天的个人信息。
……
莫天,严武六年生人,籍贯陕甘道河阳郡三门县,无家室,黄兴十一年入举贤盟。
……
自幼习武,拳脚兵器样样精通,尤善拳法。
……
行事光明磊落,性情暴躁,易怒,武学修为尚可,有忠心,若能收敛性情,必能有所大成。
……
读至萧忠的评语,萧瑾瑜微笑着摇了摇头。
他的点评极为恰当。莫天这个西北汉子的性子实在是过于彪悍,仅与无尘一言不合便要大打出手这一处便能体现的淋漓尽致。
萧瑾瑜继续翻着。
第三页记载的是一个名叫李铁牛的个人信息。
李铁牛的经历平平,武功也不怎么出众,令萧瑾瑜奇怪的是他的个人爱好与萧忠对他的评价。
李铁牛的个人爱好是打铁。
而萧忠对他的评价是:为人热情,有善心,乐于助人,武功平平,武学天赋不足,但打铁技术一流,若是有施展之地,当是个技艺高超的兵器铸造师。
打铁?打铁技术一流?
萧瑾瑜嘴角抽动,举贤盟的人才可还真是技能全面啊。
往后的几人大多天资平庸,没有太多的闪光点,倒是有许多与武者并不相干的技能。
比如这位柳四川,擅长做饭,所烧川菜味道一流,可比老川蜀的大厨。
比如这位闵书棋,围棋棋术一流,虽称不上国手,在江浙道中也算是排的上名号。
又比如这位单雷,尤擅作画,据说他所作的画曾得到大画家秦道子的称赞。
……
秦小羽是十六人中最后一个入的盟,他的个人信息自然是在最后一页。
……
秦小羽,黄兴元年生人,孤儿,籍贯不详,黄兴十五年入盟。
……
性格内向,不喜言语。天资平庸,但异常勤奋用功,若能遇名师点化,仍有大好前途。
……
从秦小羽在与无尘对战中的一招一式,萧瑾瑜便察觉出,秦小羽的武道天赋十分平庸。不过,这孩子善良又勤奋,即使无尘不来求他,他也定是会寻找机会对秦小羽进行指导。
详细地读完每一个人的个人信息,萧瑾瑜对这十六人已有了初步的了解。
邺云、莫天、李铁牛、柳四川、闵书棋、单雷…………秦小羽。
他又认识了十六个人,十六个值得认识的人,萧瑾瑜既喜,却更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许多。
合上名册,萧瑾瑜开始思考第一个问题,盟里的收入应该如何来?
联想到举贤盟的性质,萧瑾瑜忽然有了想法,既然都是习武之人,那发挥特长总是可以的。
比如,街头卖艺,什么胸口碎大石、单手劈砖,相信对于莫天与邺云二人来讲,定是十分容易。
但细细一想,萧瑾瑜却是立即否定了这个想法。
街头卖艺这想法虽好,却不怎么符合举贤盟的身份。
举贤盟是江湖帮派,以前便有过名声,只是现在没落了,尚待复兴。若是让别人知道,举贤盟的舵主在街上卖艺,岂不丢脸?
想到习武,萧瑾瑜便想到教授武学的武师。凭莫天与邺云的功夫,做一名教授武学的武师那绝对是绰绰有余了。其余的十四人中也有三四人武功尚可,足以胜任武师的职位。如此算来,他便可凑齐六名武师,六名武师足够他开设一个小学院了。
巧的是,大周尚文也尚武。大周朝廷并不推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习武亦可参加科举,习武亦是正途。
有条件,有市场,那这事自然水到渠成。
等他从萧忠那要些启动资金,选好地址,学院很快便可以落成,再配上得力的宣传,相信很快便能招到学生。
只不过,一个学院,光教武学,是不是太单调太单一了些?
想新世纪里的那些综合性大学,哪一个不是拥有十几个学院,哪一个不是拥有百来门学科?
萧瑾瑜忽然想起木案上这份颇为有趣的名册,想起了那些拥有特殊才能的人,举一反三,嘴角咧起一个喜悦的弧度。
柳四川擅长做饭,所烧川菜味道一流,可比老川蜀的大厨,那便可以招生教授厨艺。
闵书棋,围棋棋术一流,那便可以招生教授棋术。
单雷,尤擅作画,那便可以招生教授作画。
至于那位李铁牛打铁技术一流,那便可以开设一家兵器铺,由李铁牛担任铸造师,打造兵器。
想法如潮水般涌来,萧瑾瑜生怕自己忘了什么重要的细节,赶紧找了纸笔,一一将它们记录下来。
第九十三章 沟通
萧瑾瑜将想法一一梳理,仔细推敲了数遍,将那些尚不成熟的想法剔除,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切准备妥当,他这才起身,走出屋外,喊了邺云与莫天的名字。二人闻声,放下手头的事,向屋子走去。
萧瑾瑜跪坐在木案前,两人则是站着。
邺云拱了拱手,问道:“萧公子,召我们二人来,是有什么事吗?”
莫天也拱着手,站在一旁,神色十分恭敬。
“是这样的,我刚才将账簿粗略的看了一遍,发现从黄兴十四年起,盟里便断了收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知你们两位有没有什么办法?”
邺云与莫天对视一眼,皆是面露难色,摇了摇头。
“萧公子,我俩实在才疏学浅,的确是没有什么好办法。”
这个回答,萧瑾瑜大致猜到了。若是这二人有什么好办法,也不至于现在盟里依旧没有收入。
此事,倒还真不能怪邺云与莫天才疏学浅,实在是术业不对口,你让两个武夫去经营商铺,这不是要他们命吗?
萧瑾瑜道:“我倒是有个办法,只是不知你们二位觉得如何。”
邺云眼中光芒一闪,道:“萧公子,你有什么好办法,还请示下!”
“盟里十六人的详细信息我都看了,皆是人才。依我之见,我们不如创办一个学院。你们俩、张思明、李胜奇、王泽栋和牛丰六人武功尚可,可以教授武学;至于剩下的人中,柳四川可以教授厨艺,闵书棋可以教授棋术,单雷可以教授作画。剩下的六人则可以处理学院日常的事务。你们觉得如何?”
萧瑾瑜将已经思考成熟的方案详细地说了出来。
邺云顿觉眼前一亮,这倒真是个好办法,只不过,这个办法有些奇特。
之所以说是奇特,便在于学院教授的这些科目。武学还好,尚算正途,可厨艺、棋术和作画,他还未曾听说过,哪家学院会教授这些东西。也许萧瑾瑜心中有别的考虑,邺云也便忽略了这个不算大的问题。
莫天则是掰着手指头,数着什么,数到最后,他似是发现什么问题,奇道:“萧公子,按你刚才说的方案,只有十五个人啊,我们可一共有十六个人,还有一个人呢?”
萧瑾瑜继续解释道:“还有一个是李铁牛。李铁牛打铁技术一流,自然是不能浪费了,我想为他单独开设一家兵器铺。”
“哦……原来如此,”莫天点了点头,似恍然大悟,“这方案听着挺不错的,我觉得可行。”
邺云也点头道:“萧公子,我觉得这方案也的确可行。只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
“开办学院需要大量的银子,账簿您也看过了,我们盟里可是拿不出。”
莫天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做这事初期确实很耗银子。学院的场地、用具什么的,我估计得好三四百两呢!”
萧瑾瑜微微一笑,道:“钱的事你们不用担心,交给我了。就方案而言,你们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
钱的问题自然不用考虑,届时他与萧忠打一声招呼便是。
莫天想了想,觉得方案没有什么问题,便道:“方案挺好,没有什么问题。”
邺云则是沉吟半晌,没有即刻回答。
这事本就需深思熟虑,急不得,是以无人催促他。
“对了,”想了十几息的功夫,邺云终于开了口,“我总觉得,一个学院光教这些似乎还有些偏。依我看,学院还应该聘请几位学识渊博的教书先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