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大梁做皇帝-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府前宽阔的大道上只剩下那名侍从与萧瑾瑜两人。

迫于王远清的威慑,张有财与李林并没有与萧瑾瑜交谈,张府与李府自然也无人敢对他做些什么。

萧瑾瑜站在原地,微凉的晚风吹乱了他的头发,几缕鬓丝凌乱散落在他稚嫩的面颊上,眉间竟隐现一丝笑意。

是的,他在笑,他赢下了这一场,为何不能笑?

这一场只是他计划的开端,好戏可还在后头!


第六章 唐门典当铺

张府闹婚,萧瑾瑜名声大噪,这位落寞公子哥的大名竟在一个时辰内传遍了湖州城。

走竹木巷,经清水河大街直向南出城,再行十里,这是萧瑾瑜回家的最短路线,但江浙道乡试在即,他也需做些准备,便拐进了湖州城最为繁华的十全街。

十全街之所以敢取名“十全”,便在于此处的商品种类最为丰富、应有尽有。

十全街不算太长,约四百七十几丈,分为前街与后街。

前街占三分之二,摆摊的摊贩集中于此。

后街占三分之一,少有摊贩,以大中型店铺为主,环境也更为安静。

每行几步,便会有一两人与他打招呼,萧瑾瑜也一一回礼,甚至连商贩也来凑热闹。

“萧少爷!我这的鞋可结实了,来看看吧!”

“瞧一瞧,看一看啊!正宗的正兴小笼包,新鲜出炉!……唉,这不是萧少爷嘛,来尝一尝包子!”

“这可是上好的文房四宝,我这毛笔可是以玉林江南岸特殊的竹子……唉,萧少爷,就要乡试了,要不来一套……”

……

……

正兴小笼包,南街烧饼,沛县狗肉,临安醉鸡、玉林酸辣粉,蜀西牛肉面……好多好吃的!

萧瑾瑜使劲咽了几口口水,右手摸了摸自己的怀中,除了一张婚书再无它物,他失望地摇了摇头,只好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欲望。

此情此景,不禁让他想起一首“名诗”:日照香炉生紫烟,李白来到烤鸭店,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带钱。

萧瑾瑜常说,人须及时行乐,钱财不过身外物!

但没有银子,便无乐可寻,无奈之情,大致如此。

走过前街,进入后街,行人一下子减少一半。萧瑾瑜眉头舒展,耳根子总算是清净了。

一眼望去,两排整齐的店铺分列左右,无外是一些珠宝店、古董店、字画店,也有许多豪华酒楼,来此处的人大都非富即贵。

两旁的店铺前停着大大小小的马车,马车样式大同小异,唯有车前的马匹数有些差异。

大多数马车前只有一匹马,仅一辆马车前有两匹马。

按大周礼制,马车前的马匹数代表主人的身份尊贵程度。庶民只可使用一匹马,拥有侯爵、公爵者可乘两匹,拥有王爵者可乘四匹,六匹为天子独享的特权。

几个包子馒头尚且买不起,更莫说这些古代奢侈品了,萧瑾瑜只粗粗看了几眼便欲转身离去。

“给本总管小心些!”

萧瑾瑜心头一凛,这般无礼又这般熟悉的声音,他转过头一瞥,果然是他,李家总管李三!

他顿时来了兴趣,李三在此处作甚?

李三站在马车旁,正指挥着两名李家下人搬运着什么。

“唉,轻点,我叫你轻点听见了吗?这可是老爷的宝贝,弄坏了你八辈子都赔不起!”

下人们小心翼翼的从马车上搬下一个大箱子,看来其中定是什么贵重物品。

萧瑾瑜看向马车所在的店铺,不由得一惊。“竟然是唐门典当铺!?”他嘴微张,双眼扑闪几下。

他立即走近几步,店铺的情况也能看地更为清楚。

店铺门边果然立着两块大木牌,木牌上只有四字,皆用小篆书写。

上书“有当无类”,下书“无所不当”。

萧瑾瑜大喜,看来这真的就是野史中所记载的唐门典当铺!钱,不用愁了!

唐门典当铺隶属于巴蜀豪门唐氏一族。唐氏一族多大才,经数百年奋斗积累,始有巨富,富甲一方。唐氏一族位列唐门富豪榜榜首已有七十年之久。

李三已带着两名下人和那木箱进了典当铺内,萧瑾瑜迟疑了一会,快步走向典当铺。

三人刚进典当铺,便有一位身着素衣的年轻人迎了出来。

李三站定,一脸恭敬,作揖道:“鄙人李家总管,今日特地来找周掌柜。”

李三身后的两名下人皆是十分吃惊,平日里横行霸道的李总管竟然对一个年轻人如此卑躬屈膝。

二人终日困在李家,不知天下事,他们又哪里知道唐门之名,在整个大周帝国都是响当当的,一个李家又算得了什么?

年轻人作揖还礼,“原来是李总管,真是有失远迎。只不过,我家掌柜昨日便去明州了,恐怕要过几天才会回来,不知李总管找他何事?”

“我家老爷要典当些东西,想请周掌柜掌掌眼。”

“不知是何物,能否让我瞧瞧?”

李三点了点头,道“可以,当然可以!”

能入唐门典当铺的都不是一般人,这未曾见过面的年轻人想必也是位典当师。

李三瞬间换了副嘴脸,一双虎眼瞪了瞪两名下人,粗声道:“还不快把箱子打开!动作都给我轻点!”

年轻人眉头微皱,却未直接将厌恶之色表露出来。

两名下人小心翼翼地打开大木箱,木箱之中还有个小木盒。小木盒通身紫墨色,做工十分精致,一般是用来盛放什么极为贵重的物品。小木盒并不在大木箱的底部,其下有东西垫着。

年轻人早已戴好白手套,他缓缓揭开小木盒,一道淡绿又掺杂着丝丝猩红的光芒闪射出来,照在年轻人白皙的脸庞上,两名下人皆是惊的合不拢嘴,李三则是昂首、一脸淫笑。

木盒缓缓被揭开,年轻人眉宇间的紧张神色也愈发明显,直觉告诉他,木盒之中定非俗物。

木盒被完全揭开,木盒中的宝物露出了庐山真面目,一块圆形的大玉佩。

玉佩颜色有些奇怪,淡绿中分布着星星点点的鲜红。

“这竟然是西域玛瑙斯玉!”年轻人惊呼。

李三更是喜悦,嘴笑的似咧开了花。

“玉温而不凉,绿红相间。其上雕有双凤齐飞图案,做工精致,寓意完美……”年轻人手轻轻触碰着玉佩的每一处,眼中满是沉溺之色,额头上竟是出现了汗珠。

忽的,他停下动作,脸凑地更近了些。

又摸了一会后,年轻人唇上笑意尽散,眉头紧锁,他闭上双眸,良久才徐徐睁开。

“唉!可惜了,可惜了!”年轻人双眼有些呆滞,脸色竟有些苍白。

李三不解,赶忙问道:“先生,是什么可惜了?”

年轻人直立起有些僵硬的身子,摘下白手套,摸去额头的汗珠,解释道:“这虽然是西域玛瑙斯玉,只可惜缺了一小部分。用我们这行的话讲,这是件残次品。”

“那能当多少钱呢?”

“若是完好无缺的话,可值五千,可它是个残缺品,只值一千两白银。”年轻人看了那玉一眼,摇了摇头,似是惋惜其不完美。

“才值一千两?!这可是我们老爷的传家之宝啊!”李三显然急眼了,语气变得有些粗鲁。


第七章 当诗

“什么好东西?让我也来瞧瞧。”

典当铺内隔着内堂与外堂的门帘一掀,刮起一阵风,从中走出一位五十上下的中年人。中年人长得虽谈不上英俊,却也不失几分英气,尤其是那一双眸子,如鹰眼般犀利,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他生的极是高瘦,穿着一身半旧常服,只腰间的腰带有些名贵,如此打扮却也掩盖不住那由内而外散发出的雍容气度。

年轻人十分恭敬,朝着中年人作了一揖,道:“先生!”

李三一脸恭敬,跟着向中年人作了一揖,道:“见过唐先生!”

他便是唐门在江南道的负责人,现任唐门族长的次子。

不待唐商多问,年轻人指着那木盒道:“先生,李总管带着这块玉前来典当。经晚辈鉴定,应是西域玛瑙斯玉,只可惜缺了一些部分,您给看看?”

“哦?西域玛瑙斯玉?”唐商一听这名字,顿时来了兴趣。

他套上白手套,仔细观察静静躺在小木盒中的玉。

没一会,他便停止了动作。

“嗯,确实是稀有的西域玛瑙斯玉,”他话锋一转,继续道:“只可惜少了一些部分,还是在关键的凤头处。”

唐商年方四十六,却早已有三十四年的典当师经历,经验丰富,眼光老道毒辣,掌眼过无数奇珍异宝,这一块西域玛瑙斯玉虽缺了一部分,却也并不能激起他多少惋惜之情。

“敢问先生,我家老爷的这块传家玉值多少银子?”

“哦?传家玉?看来李老爷最近是遇上了麻烦事,连传家玉也得拿来典当。”唐商眼光甚是毒辣,这话一针见血。

“若要当的话,一千两的价喊高了,我唐门典当铺只能出八百两。”

李三大嘴微张,虎眼瞪大到极致,这玉的价值竟是越压越低!

唐商平日里本就看不惯李家人的所作所为,他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泄泄愤,“若是不当,请去别家吧!”

“这……这……”他嘴巴抽动,半天说不出话来。

李三一脸苦笑,“八百就八百吧……”

若不是李林要钱要的急,便是打死自己,李三也不敢以这么低的价格将传家宝玉当掉。

他也实在是无可奈何。唐门典当铺乃是典当业的龙头,若是在唐门典当铺鉴定过再拿至别处典当,价格只会低不会高。

谁家愿意因为一块玉而与富可敌国的唐门为敌呢?

谈定价格,剩下的杂事便交予那年轻人去做了。

方才议价时,唐商见离店门不远处一贫苦书生模样的人徘徊不前,以为是个路人,便也不再看他。待他欲转身进内堂时,那人却缓步向店铺走来。

虽是个贫苦书生,唐商却觉得,此人很特殊,隐隐之中竟透着一股贵族之气。他便停下脚步,问道:“这位兄弟是要典当什么?”

“唐门典当铺真的有当无类?”

萧瑾瑜一开口,正在办理手续的李三立刻转过头来,“哟,这不是萧少爷吗?怎么你也来当东西啊?”他一脸淫笑,眉目之间满是嘲讽之意。

不过,由于唐商的存在,李三还是稍稍收敛了些。

可这哪里逃得过唐商的火眼金睛。

既称呼他为萧少爷,又是这般狗眼看人低的表情,再结合今日湖州城热传的风闻分析,这位年轻人恐怕就是今日闹婚的那位萧瑾瑜萧少爷了。

唐商想起三年前的那桩惨案,不禁神情恍惚。

萧南川虽是皇族,却勤奋好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步入仕途后,为官清廉、政绩卓越,至四十岁被提为中书令,又是梁太宗十二学士之首,且登唐门才人榜上榜首,一时名动天下;七年后,主动请辞,担任国子监执酒,广招天下学子,并设教坛于国子监外,广收寒门子弟;又七年,梁周更替,女皇登基,萧南川告老还乡,湖州百姓自发夹道欢迎;十几年后,才有了那桩震惊朝野的灭门惨案。

对于一直没能受教于萧南川,唐商一直引以为人生第一憾事,故而看向萧瑾瑜的眼神变得温和了些,他答道:“物皆有价,唐门自会给出相应的价格。”

这是唐商自出生后便一直听见的话,他对此深信不疑。

萧瑾瑜自动忽略掉李三,挑了挑眉,道:“我要当诗!”

当诗?

若不是唐商在此,李三恐怕是要大笑着在地上打几个滚才会舒坦。

他眼中尽是蔑意,嘴角浮现一抹猥琐淫笑,看你这次怎么丢脸!

“当诗吗?”唐商愣了一下,这他倒是还未遇到过。

“怎么,不能当?”

“能,自然是能的。”

当诗的人唐商虽是第一次遇见,但诗的收藏价值不菲,既然有价值,那便可以当。

“你要当何诗?”

“请您出题!”萧瑾瑜面色不改,负手而立。

出题?!

李三瞪大着眼睛,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萧瑾瑜要当诗,且诗歌还要现作,他把唐门典当铺当成什么地方了?真是个狂妄自***臭未干的小子!等着看好戏吧!

“稍等,来人,取文房四宝来。”唐商微微一笑,真是越来越有趣了,他想看看,萧老先生的孙子究竟有几分才干。

不一会,文房四宝备齐,唐商道:“鄙人刚从渝州老家返湖,途径艰难蜀道,九死一生,不如就以蜀道为主题吧。”

“可有格式限制?”

“是诗即可。”

“好!”

萧瑾瑜可是来自于新世纪的高材生,诗词曲赋样样精通,古今圣贤的典籍更是能倒背如流,区区一首即兴诗怎奈何得了他。

他操起毛笔,嘴角扬起自信的笑容,泼文洒墨,笔走龙蛇,大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之意!

笔停,墨干,意尽,诗毕!

李三摇了摇头,心中骂道,真是装神弄鬼!

“请看!”萧瑾瑜喘着粗气,揉了揉酸痛的手,给唐商让出了位置。

唐商掩住心中的惊讶,走近桌台,一篇长诗映入眼帘。

初看笔法,他震惊了,心中的惊讶再也掩饰不住,完全映在脸上。

“这……这竟然是王羲之的行书笔法,怎么会……怎么会这么像!”

李三也跟着愣住了。唐商可是出了名的书法迷,且尤为推崇王羲之的行书,能得到他的这般评价,看来萧瑾瑜确有几分本事。

“不仅仅是形似,其中意境无穷,竟也不相上下!”

萧瑾瑜没有谦虚,脸上笑意融融。这是他十几年日月临摹揣测的成果,有何好谦虚的?


第八章 一诗千金!

粗看书法,唐商震惊不已。

细看内容,唐商拍手叫绝。

……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

读至最后,唐商负手而立,仰面长叹,久久不能释怀。他的眼前仿佛横垣着千里艰险蜀道,远行的人扶着陡峭岩壁,小心翼翼地走在狭窄的蜀道上,上有成群猿猴哀鸣咆哮,下有毒蛇猛兽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会丢掉性命。

“与你相比,古之曹子建七步作诗亦不过如此!不愧是萧老的孙儿,英才出少年!”

萧南川的子孙能有这等文采,唐商倍感欣慰,萧南川在天之灵也能够安息了罢。

萧瑾瑜躬身施礼,道:“先生过奖了!”

他嘴上这么说,心中却不是这般想的。这首《蜀道难》乃是“诗仙”李白的代表作,若连曹植都比不过,“诗仙”之名岂不白叫了。

此诗以丰富的想象,将蜀道的峥嵘、突兀、强悍、崎岖描写的淋漓尽致。若为描写蜀道的诗歌立一榜单,《蜀道难》当夺魁首。

“敢问先生,此诗价值如何?”

“如此好诗,自然无价!小兄弟,你真的要当吗?”

萧瑾瑜点了点头,“请先生出价!”

“小兄弟,实话和你说吧,鄙人也是爱诗之人,你若当了它,那我便要盖上自己的名印了,你真的要当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