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卓别林-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星热”震动了电影业,可以说卓别林的飞黄腾达是一个典型例子。
这并非只指他跨入电影界便获得空前的高额薪金,最主要的是市场。当时大量的各国移民来到美国这片独立才100余年的辽阔土地上掘金,东南西北中到处都在开发、开拓、建设,连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也不例外。庞大的工薪阶层加上各类其他人士,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低消费人群,需要大众化的娱乐。成千上万家镍币影院应运而生,一个镍币即5分钱就可看一场电影,这是当时最经济又最受欢迎的消遣娱乐方式。1914年起,豪华影院即小型舒适影院又雨后春笋般兴建,吸引了各阶层人士。镍币聚少成多,庞大的、稳定的观众队伍,推波助澜,让影院和电影制片公司赚钱、发展,也使他们不断推出好影片、好演员。
当时美国的报纸报道,卓别林每拍摄一部新片,声望名气便随之提高一级,影片的市价也上涨一位数。在纽约这个世界最大的城市,几乎所有的百货公司、商场甚至药店,都开始出售玩具商模仿卓别林扮演的角色制作的玩具、肖像。一些歌舞团的姑娘们也不怕难堪,贴上小胡须,穿上肥大的裤子和皮鞋,戴上男人的礼帽演出模仿卓别林的节目。如著名的齐格菲轻歌舞团的姑娘们就唱着《那双查理·卓别林的脚》的歌,大跳模仿卓别林走鸭步的舞蹈。
中国有句俗话“人怕出名猪怕壮”。卓别林大名一出,就是各种各样要求做广告的联系函件,也使他应接不暇。如书籍、服装、香烟、牙膏、玩具、蜡烛等,还有今天一叠明天一堆的影迷来信。更有甚者,有次洛杉矶《考察家报》给卓别林打了一个紧急电话,转告一家公司拍来的电报电文:愿出2。5万美元请卓别林来纽约马戏场登台,每晚15分钟,为期两周,此举并不妨碍其正式工作。这,诱使卓别林向安德森先生请假2周而未果;但答应只要卓别林再给埃山奈公司拍一部2本的笑片,就由公司偿付这2。5万元。雪尼与启斯东公司的合同一满,赶紧过来帮弟弟的忙,做他的经纪人。
埃山奈影片公司把卓别林喜剧片的拷贝,成百上千的卖向市场。1915年卓别林在这家公司拍了12部片子,1916年拍了2部,1918年还给他们拍了1部,共15部喜剧片。除了《公园里》《在海边》是一本的长度,《卡门》是四本的长度外,其他均为2本。这其中就有让人笑得肚子痛的《流浪汉》《赛拳》《夏尔洛当水手》《游艺场之夜》等片。
这一年,电影史上另一个重要人物格里菲斯改编导演的《一个国家的诞生》诞生了。它是一部关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家园的故事片,虽然这部影片有严重的种族主义偏见,但西方电影理论家在批判他的种族主义色彩的同时,肯定了格里菲斯对电影成为一门艺术的巨大贡献:影片第一次采用了全景画面、大特写镜头,并对当时能运用的摄影技巧全都加以改革性、创造性的运用。《一个国家的诞生》使电影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获得了承认,它也是好莱坞艺术称雄世界的开端。
卓别林将格里菲斯拍摄的每一部影片都观看了,学习、借鉴他的经验,吸取、注意他的教训,进一步提高自己编、导、演、摄、制的能力。西方有的电影史学权威,把1914~1916年看作美国电影的过渡时期。他们评论:“在这段过渡时期里,格里菲斯和卓别林令人惊奇地掌握了电影的艺术形式。”
“通过格里菲斯和卓别林的作品,电影才开始具有一种语言和结构。”
以卓别林的电影镜头为例:他身体挂在轮船甲板的栏杆上,船在惊涛骇浪中起伏前进。他双脚乱踢,显然是忍受着什么可怕的痛苦,晕船呕吐或是快掉下海去,使人十分担心。正在这时,他转过了身,镜头拉开,原来他用手杖钓起了一条大鱼,拉了半天才拉上甲板。另一部影片中,观众看到他的妻子因为他嗜酒,坚决离开了他。他背对着观众,望着桌上摆着的他妻子的照片,肩膀上下抽动,像伤心至极在哭泣。但镜头移动时,观众却发现他在若无其事地使劲摇动一瓶香槟酒。这种新奇的电影语言,拨弄着观众的心弦,造成他们情绪上的亦悲亦喜,使得他的喜剧片魅力无穷。
更重要的是,卓别林意识到在拍笑片时,如果事先没有一个精心构思、较完整的情节,就不大可能获得成功。启斯东影片公司那种没有剧本的半即兴式创作办法,在电影初期阶段是可行的,再发展下去就不适应观众的需要了。因此,他在动手开拍前,就重视打剧本腹稿;力图设计较多可笑的镜头和情境,尽量把它们形成一个连贯的、严谨的情节。
第八章电影界的打工皇帝
那年底,卓别林与埃山奈影片公司的合同未到期,就有许多公司以优厚条件邀他加盟。这些公司的总部、办事处一般都设在纽约。1916年1月雪尼就到纽约去处理这些事情,最后与当时最强大的独立制片公司之一的互助影片公司达成协议。
卓别林赴纽约之前,他敬佩的莫逆之交、著名演员纳特·古德温忠告他:
“你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功,将来的生活是美好的,只要你知道怎样待人接物……有许多成名的演员都犯了这个错,那就是:他们喜欢出头露面,好听人家称赞,这只会毁灭了他们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动身之前,卓别林给雪尼拍了一个电报,告诉自己动身和抵达的时间,然后上了开往纽约的火车。这是一列慢车,经过几个州、市,5天才能到达终点。火车驶进德克萨斯州的阿马里洛站时,卓别林脸上抹着肥皂沫在刮脸。一群人在车停稳后冲进车厢大喊大叫:“他在哪儿?”“查理·卓别林在哪儿?”“我就是,有什么事?”他应声答道,这一下麻烦来了:“我们代表德克萨斯州阿马里洛市市长和所有崇拜您的观众,请您下去和我们一起喝点冷饮,吃点点心。”
卓别林被这突如其来的“崇拜”吓呆了:“我不能……瞧我这样子。”
“没关系,没关系,查理,只要穿一件晨衣就行了。走,这就去跟大家见见面吧。”
他赶快擦了脸,也不再刮剩了一半的胡子,一面扣衣扣一面下车去。
站台上旗帜、横幅飘扬,人群欢畅,市长尽量提高着嗓门致词:“卓别林先生,我谨代表阿马里洛全体崇拜您的人……”欢呼声一再打断他的开场白,人群把卓别林与市长挤到了火车旁边,警察们过来“营救”;“快退,退后点!”好不容易才回到原地,市长用一个汤匙敲着桌子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继续发表演说:“卓别林先生,您的德克萨斯州阿马里洛市的朋友们,为了表示他们感谢您带给他们的一切快乐,请您跟我们一块吃点三明治,喝点可口可乐。”
卓别林只好站在桌子上,对拥挤的影迷表示感谢,说毕生不会忘记此事云云。
原来,他的电报当时要通过阿马里洛、堪萨斯城、芝加哥中转到纽约。各地邮电局的电报生把这消息透露给了各地的报馆,各报馆又把这消息公开给了各地的读者。
卓别林激动地回到车上,又兴奋和发愁地接到几份电报:“欢迎,查理,我们堪萨斯城居民恭候大驾。”“已备下轿车,供您抵达芝加哥转车之用。”
“可否下榻布莱克斯通旅馆?”
火车驶进堪萨斯城,铁道两边的人们向他挥舞着帽子,站台上警察对水泄不通的人群束手无策。这回他只有爬上车顶去感谢影迷们。更多的电报飞来,邀请他参观学校、工厂、剧院、市政厅……从堪萨斯城到芝加哥,铁路沿线人越来越多。到站后,人们在出口处夹道相迎。他被领上轿车送到布莱克斯通旅馆,稍事休息。又收到一份吓人的电报,纽约警察局拍来的。仔细一看,原来是警察局长请他不要在中央火车站下车,那里已人满为患,提示他改在第125号街车站出站。
卓别林想,这个世界已经疯狂了!如果演几出胡打乱闹的喜剧片就引起如此哄动,那么也许不乏有人利用这种群体崇拜而招摇撞骗吧。他过去老想要人们注意自己,如今却反而感到几分困惑孤独,觉得和群众隔开了。
雪尼来接站,在轿车上压低嗓门告诉查理:“自从你离开了洛杉矶,报馆每天发布新闻简报。”他递过一份报纸,黑体大字赫然入目“他已来到本市!”另一行是“查理在隐蔽中!”他轻声告诉查理他已经和互助影片公司谈妥,从1916年至1917年工作67周,每周报酬1万元共67万元。一俟体验合格,签署合同先付15万元红利。这是电影问世以来,演员第一次拿到这么高的报酬。
签署完合同的那天傍晚,卓别林漫步在纽约时报广场。华灯初上,《纽约时报》大厦楼顶,电灯组成的字幕新闻闪耀在夜空中“卓别林与互助影片公司签订年薪67万美元合同”。他听人们惊奇地发出议论声,已毫不激动,仿佛那是别人的新闻一样。他奇怪一周内发生的事,使他的情感始终处在激动亢奋与不知所措中。现在呢,大厦上的灯光新闻、街头报纸的照片、消息,在提醒他趁早离开这个花花世界,回洛杉矶去履行新的合同、开始新的工作。
互助影片公司在洛杉矶好莱坞中心区租了一个电影制片厂,派考尔菲尔德先生为代表处理日常事务,配合卓别林工作。卓别林组织了一个演员班子,在阳光和煦的1916年4月开始完成一部又一部喜剧片。那是他自认一生工作中最愉快的一段时间。
才27岁的他年轻力壮、无忧无虑,成就、金钱波涌浪叠般向他涌来。他年纪轻轻,从影仅两年就能表现出电影演员、导演、编剧的优秀才能,获得高度的成就与巨大的声誉。这是因为他具备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潜在素质,和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没有那种暴发户心理和短期行为。这样,他在自满意得的情绪刚起之时,就能不被一时的成功和名气冲昏头脑。
他曾谈到,开始拍片时他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要迎合讨好如此爱好他的影片的观众。他只要把自己知道一定有把握成功的那套,把那些准能引起他们感兴趣和开心的笑料,供给他们就行了;即使那些笑料与人物真正应有的动作毫不相干,也不管……
就在1916年夏天,《夏尔洛当救火员》上映的第二天,他本人感觉良好的时候;一个素未谋面的影迷给他写了一封信,意思是以前观众是被他牵着鼻子走,最近是他被观众牵着鼻子走。这位观众坦言道:“我很担心您会变成观众的奴隶。……夏尔洛,观众是喜欢做奴隶的。”
这个意见对卓别林来说,不啻于泼了一盆冷水。他对自己冷静地分析了一番,认识到编剧技巧要提高、发展,但不能纯粹地投一般观众所好。每一个初具雏形的笑料,要将其发展成一部笑片,必须经过合理的归纳。如果笑料不合剧情发展的逻辑,那么不管多么讨笑也不应采用。流浪汉不能一成不变的根据本能、围绕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生活要求进行活动,随着每一部新的笑片与观众见面,他的个性成分就应变得更复杂,并充满了感情。而这样某些打闹动作就受到了限制,因为打闹动作需要绝对符合人物心理。笑料和情节要按事物的逻辑顺序紧密联系着展开,才能“包含着许多思想和新鲜玩意儿”。这样,才能恰到好处给予观众真正期待的东西。
至于幽默,他的见解是“所谓幽默,就是我们在看来是正常的行为中觉察出的细微差别。换一句话说,通过幽默,我们在貌似正常的事物中看出了不重要的事物。幽默还增强了我们生存的意义,保持了我们清醒的头脑。由于幽默,我们在变幻无常的人生中可以较少受到打击。幽默促进了我们调和的意识,同时让我们看到,那些夸大了事态严重性的话中隐含有荒谬可笑的成分。”
他这样解释人的思想的产生和人生,“人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呢?那是经过不断地苦思,直到令人发狂的程度而产生的。你必须能够长期熬受痛苦,并且满怀热情。”这样,脑袋就会“变成了一个瞭望台”。而“人生是由矛盾和痛苦组成的”,他编制笑剧和设计细节即以此为根据。
这时的卓别林,思维如天马行空,一天几部片子的情节与镜头都能想出来。然后进行筛选,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当然,也经常有思路堵塞、江郎才尽之时,演员们看着他干着急,考尔菲尔德先生平静外表下掩盖的暗示:时间过去了,开销又增加了一笔;这使他感到难堪。每当此时他干脆暂停拍摄,把自己关在化妆室里来回踱步,背着手搜索枯肠,要不就坐在布景后面竭力思索、推敲办法。有时候一天白白地泡过去了,考尔菲尔德装出轻松的样子问卓别林:“思路有了吗?”卓别林会嘟哝一句:“糟糕,什么主意也想不出,我这回真是完蛋了!”
有时候一天眼看要过去,卓别林所有的设计、念头都不理想,准备离开制片厂时,仍不甘心就此打道回府。再苦思冥想一次,高招突地跳出,真是“梦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于是考尔菲尔德先生伸出了大拇指,演员、摄影师、工作人员们一扫紧张、焦急情绪,聚光灯亮了,摄影机转动了,笑声传遍了制片厂每一个角落……
《夏尔洛当提琴手》《夏尔洛拍电影》《夏尔洛溜冰》《当铺》《流浪汉》《移民》《越狱》一部一部的精品推出来了。在《夏尔洛在游艺场》一片中,他大胆尝试一身兼演绅士与懒汉两角色。从1916年4月至1917年,他为互助影片公司共创作、导演、主演了12部2本以上的喜剧片。技巧上日渐成熟,对影片结构与影片的社会功能的把握也加强了,历史感与社会批判已渗入到追打笑闹之中,体现在流浪汉与他人的关系上。
第一部片子《百货公司巡视员》主要的进步在技术方面:卓别林将自动扶梯与电梯等现代机械搬进影片中,并设计了两个相貌、身高相像的人物,一个是百货公司巡视员,一个是流浪汉。被百货公司录用的巡视员偷了公司的钱,却不意碰见了混进公司的流浪汉。面对和自己一模一样的人,双方都吓了一大跳。巡视员疑惑面前是否有面镜子,于是举手、抓头、放手、歪脑袋……流浪汉也赶快做出同样的动作,配合得天衣无缝,就像是一个人在照镜子一样。后来公司的一个大块头保安员发现出了问题,把流浪汉当巡视员抓,流浪汉跳着芭蕾舞步避开其袭击。凶神恶煞的大块头在自动扶梯上追赶逃下梯子去的流浪汉。流浪汉好不容易从上升的自动扶梯跑到底部,没劲了停下脚步松口气,扶梯马上又升上去,差点被跑下来的大块头抓住。他一惊又拼命往下跑,大块头使劲追,但总是差一点。流浪汉跑得精疲力竭,动作慢一点扶梯又升上去,吓得又没命地跑……令人捧腹不已。
而《夏尔洛当提琴手》重在感情色彩:流浪汉满怀着希望在城里寻找着温饱,影片开头即是一家大酒店的转动门,门下面可见一双奇大怪异的旧皮鞋。小提琴声传来,暗示流浪汉以拉小提琴谋生。酒店里有5个乐师组成的乐队为人们演奏,获取小费。流浪汉不知其中奥妙,他把帽子伸向一个个顾客乞讨。他被酒店的人赶走后,来到乡下。看见一个被吉普赛人收留的姑娘
(艾娜饰)在洗衣,于是他空着肚子彬彬有礼地为姑娘演奏,博得了其好感。这被其他吉普赛男人视作破坏了吉普赛人的规矩,他们恼怒地鞭挞姑娘,追逐提琴手惩罚他……一座豪宅中,一个贵妇人在看一张小姑娘的照片,面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