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义社会,但这已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
列宁在阐述他的合作社计划时,揭示并论证了在无产阶级政权和生产资料公有的条件下合作社的性质问题。在《论合作社》中,列宁改变了过去把合作社看做是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观点,认为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他指出,〃在我国的条件下合作社往往是同社会主义完全一致的〃 。合作社的发展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列宁还批评了进入新经济政策时期,对合作制的意义估计不足的现象,强调了在苏维埃制度下合作制的重大意义。实行新经济政策,允许贸易自由,调动了小农的生产积极性,活跃了经济,为恢复国民经济和大生产准备了物质条件。但是它并没有解决小农经济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而通过合作社,就可以把俄国的小生产者吸引到合作社这种集体经济中来,在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克服小生产的自发趋势,并使小生产者过渡到社会主义。由于合作社占用的土地和使用的生产资料是属于工人国家的,因此这种集体企业就同社会主义企业没有区别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强调新经济政策下的合作化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就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而且足够的一切〃。
列宁在这篇文章中还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组织小生产者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好形式,这种形式解决了过去许多社会主义者没有解决的如何把小生产的个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结合起来的难题。列宁明确指出:〃现在我们发现了私人利益即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合适程度,发现了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合适程度〃 。由于实行新经济政策,农民已经成为做买卖的农民,对于他们来说容易接受合作社这种买卖机关,而不愿意立即走上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列宁提倡创办多种形式的合作社,如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等,争取经过整整一个历史时代,使全体居民都参加合作社。
在《论合作社》一文中,列宁曾经说过:〃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从文章的上下文来看,列宁这里是指工作重心的改变和转移,重心从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转到和平组织工作方面了。如果根据列宁在文章中提到的合作制问题是至少能与国家资本主义相比拟的东西这种意思,那么〃根本改变〃似乎可以理解为国家资本主义和合作制是进入社会主义的两个入口,而不只是国家资本主义一个入口,从而改变了他自己在十月革命前直至新经济政策初期的社会主义只有一个入口的看法。由于俄国当时所处的孤立的特殊的国际环境,以租让制为中心的国家资本主义并没有得到多大发展,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所起作用不大,而合作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阔的前景,所以列宁认为能促使俄国进入社会主义的主要经济形式是合作制。在像俄国这种小生产经济占多数的国家只有通过合作制建成社会主义,从而使他对社会主义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在他对俄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道路的看法上。新经济政策前直接过渡的方法脱离了俄国的国情,没有找到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实行新经济政策后找到了通过商业适应和支持小农生产力去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又找到了通过合作社引导小农走向社会主义的途径,这样,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就建立在现实而可靠的基础上了,这是列宁对他开创的通过新经济政策建成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列宁还阐明了实现合作化的重要原则:建立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用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坚持自愿的原则使每个居民都参加合作社买卖,国家对合作社进行指导,并在经济、财政、银行等方面给予切实的支持。
列宁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科学地分析了国际形势,指出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国家已经卷入了全世界革命运动的总旋涡,世界斗争的结局正是取决于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东方各国人民的解放斗争。列宁认为,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是完全和绝对有保证的〃《列宁全集》,中文2版,第43卷,391页。。同时,列宁清醒地估计到仍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中的苏维埃俄国面临的困难和危险,告诫全党要极其慎重地维护工人政权,加强工农联盟,注意并防止工人阶级同农民之间可能产生的任何分裂。这是苏维埃俄国整个战略策略的根本出发点。
第七章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年代。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十分严峻,国内斗争异常复杂。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在无所前鉴的情况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列宁提出的一些理论设想,结合苏联的具体实际,领导苏联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作了长期的可贵的探索,提出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运行体制,形成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这一基本框架在苏联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20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无论是理论的还是实践的、成功的还是失败的,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宝贵财富,都为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各种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益经验和深刻教训。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
从1924年1月列宁逝世一直到1929年,围绕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斯大林先后同托洛茨基、布哈林等人展开了激烈的理论争论,争论所涉及的问题非常重大而又极其广泛。理论争论的主题涉及列宁主义问题、新经济政策问题、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问题和如何选择社会主义建设方式和道路问题等。这些理论争论,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选择和对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产生了直接的、重要的影响。
1。关于列宁主义的争论
1924年列宁逝世后,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国家面临着种种理论的与实践的难题,需要对列宁留下的珍贵理论遗产进行梳理,从中寻找解决这些难题的方法和途径。当时俄共(布)最高领导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俄共(布)的主要领导人都力图从对列宁留下的理论遗产的解读中阐明各自的观点,解决存在的分歧。于是,对什么是列宁主义的理解就成为激烈争论和思想理论交锋的焦点。在这一交锋中,斯大林对列宁主义作了许多独特的理解,后来成为俄共(布)关于列宁主义的权威阐释。
在关于列宁主义定义的阐述中,斯大林提出:〃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确切些说,列宁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策略,特别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和策略。〃《斯大林选集》,上卷,18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斯大林认为对列宁主义这一阐述的正确性,首先在于它指出了列宁主义的历史根源,确定了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正和某些批评列宁的人相反,他们错误地认为列宁主义是在帝国主义战争以后产生的;其次在于它指出了列宁主义的国际性质,这正和社会民主党人相反,他们认为列宁主义只适用于俄国一国的环境;最后还在于它指出了列宁主义同马克思学说的有机联系,确定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正和某些批评列宁主义的人相反,他们认为列宁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进一步的发展,而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恢复,是马克思主义在俄国实际情况下的应用。
3。斯大林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选择
随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凸现,在对这些社会矛盾原因的理解及其解决方案上,斯大林与布哈林发生了分歧,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案上逐渐远离布哈林的方案,在许多思路上和原来的反对派似有接近。例如,斯大林的农业〃贡税论〃,似乎有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规律〃的影响;全盘集体化运动与托洛茨基所谓在农村进行第三次革命理论接近,而高速工业化理论则与〃超工业化〃计划类似。当然,斯大林的思路与托洛茨基的方案在形成的根源上是不同的。
首先,出发点不一样。在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问题上,托洛茨基的高速发展工业的主张是同战胜国内日益增长的小资产阶级势力相联系的。托洛茨基是出于对国内农民阶级的不信任,以同国内小资产阶级进行斗争,限制国内私人资本发展为目的。斯大林的高速发展工业思想是同战胜国外资本主义列强相联系的。斯大林是出于苏联是处在资本主义重重包围中遭受战争威胁的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以必须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国家,求得经济独立,使苏维埃政权处于不败之地为目的。在工业化发展的资金来源问题上,两者都有从农业筹措资金的方法,但托洛茨基方案是在不相信工农联盟,不相信农民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上,把新经济政策时期成长起来的较富裕的农民等同于富农,认为农民是威胁苏维埃政权的定时炸弹,要求通过税收和价格政策尽可能地对富农加以剥夺,将资金无限制地从农业抽到工业领域;而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是在始终坚持工农联盟的基础上,反对放手剥夺农民,只是认为从农业中抽调资金以支援工业化的政策是不可避免的,应当继续执行,不能立即取消,尽管这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甚至讨厌的事情,并强调从农业中筹措资金应当掌握好分寸,切忌过度。从道理上说,在一个农业国中进行工业化建设,不从农业领域中筹措资金是不可能的,关键在于如何筹措,筹措多少。斯大林在工业化初期,对农民的政策还是十分小心谨慎的,但是粮食危机爆发后,加上战争的威胁,斯大林对农业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偏差,实际上造成了挖农业补工业、剥夺农民的做法。但是这与托洛茨基派从一开始就对农民抱有戒心而主张剥夺农民的出发点是根本不一样的。
其次,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不相同。托洛茨基提出〃超工业化〃主张时,资本主义世界正处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暂时稳定〃时期,它们正一致虎视眈眈地对着新生的唯一无产阶级政权,托洛茨基主张剥夺农民的〃超工业化〃方案必然会危及工农联盟的稳定,破坏这一坚固的防御资本主义进攻的堡垒,继而危及初生的苏维埃政权,自然遭到多数人的反对。而1929年斯大林实行工业化〃大跃进〃政策时,正是西方国家发生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从稳定进入严重危机的阶段,这给苏联领导人造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即将迅速崩溃的错觉,他们以为,实现工业突飞猛进,跻身先进强国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于是苏联领导人和广大群众革命热情迅速高涨,斯大林的超高速工业化思想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成为当时情理之中的事情。因此,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和托洛茨基派的〃超工业化〃方案虽然做法相似,但理论出发点和政策背景是全然不同的,我们决不能将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与托洛茨基派的〃超工业化〃主张混为一谈。
有人将斯大林的工业化思想与布哈林的工业化方案进行比较,认为布哈林的工业化方案更适合苏联的发展,甚至提出,倘若苏联党和国家选择了布哈林方案,苏联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很可能走上另一条道路,如果历史选择了布哈林模式,就可以避免斯大林模式所造成的弊病了。这种判断实际上是脱离现实的臆想。历史毕竟是不能假设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制定也不例外。虽然布哈林所阐述的发展方案在理论上更接近于列宁晚年思想,是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国民经济较为综合平衡发展的方案。但是要使布哈林方案在当时的苏联顺利地实施下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实际上,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从来都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布哈林的方案仅仅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和分析问题,没有将当时严峻的政治环境因素考虑进去。有时在历史的关键时候,即使将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同等看待也要犯错误。早在1921年列宁就批评过布哈林,说他把从政治上看问题和从经济上看问题等同起来,在理论上堕落到折中主义立场上去了。列宁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与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要地位。〃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 纵观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政治形势,国际政治环境十分险恶,帝国主义疯狂扩军备战和歇斯底里地叫嚣战争,不断对新生苏维埃发动武装干涉,稍事歇息又挑起残酷的战争,历史并没有给斯大林和苏联留下多少和平的时间。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苏联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战略是完全必要的,从而形成了特定时期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形成的社会主义建设方式、道路,是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具体实现形式。包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以及制度、体制,这些内容既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共同规律,即社会主义的共性,又反映了在苏联具体历史条件下实现社会主义的特殊形式,即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斯大林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创立者。1924年1月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步确立了在苏联共产党内的领袖地位。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长达30年,建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实施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其大致的历史过程是:在斯大林领导下,从1928年10月至1936年底,苏联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在这一期间,苏联消灭了城乡资本主义经济,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制度的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消灭了所有的剥削阶级,剩下的只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苏联的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经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工业…农业国。1936年12月,苏联制定和颁布了新宪法。这部新型的社会主义宪法,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用法律形式规定了下来,标志着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关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方针政策方面的内容,如优先发展重工业,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处理农轻重关系等;一是有关制度方面的内容,即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具体的政治经济体制、运行机制。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苏联的政治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斯大林领导时期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框架即1936年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依然沿袭下来,直到80年代中期。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1。苏联模式形成的国际背景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险恶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斯大林执政时期,苏联所处的国际形势十分险峻,一直处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