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洲华侨史话-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设旧金山的奠基者。到达较荒芜的旧金山后,华人便运土填海、建深水码头、筑房屋仓库,为建设旧金山贡献力量。最初,华人商店大都开设在萨克拉门托街,后来逐步发展到都板街及朴次茅斯广场。到1853年,华埠范围南起萨克拉门托街,北至杰克逊街,东起卡尼街,西到斯托克顿街。这里有华人开设的杂货店、药材铺、餐馆等74间,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华人最集中的华埠。1877年由南至北发展至七个街区、东西有三个街区。1892年华埠商店增至674间。从1890年起,该华埠虽然逐渐萧条,特别是1906年大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但从1908年起又开始复苏。
旧金山重建后,面貌为之一新。当时美国基督教科学杂志发表的《三藩市华埠写真》一文中,描写了当时华埠的概貌:
“新华埠市容,不甚雅观,沿街全系铺户,间有餐馆或咖啡室一二所;街道窄狭,行人挤拥,孩童则嬉戏于污秽楼梯之下……然华埠中最悦目者,厥惟古玩、顾绣、瓷器、茶具、皮箱、及雕刻精细之象牙与古铜器具,颇足引起游客之兴趣。
华埠之中,杂货店门前吊以草绳者,或姜或果,或草药,或腊鸭咸鱼。店内暗翳之处,则有屠夫,或切肉,或打算盘。其伙伴,至多只有一人能说英语,其余则否,与新客无异。间有改穿西装者,惟多数人仍足穿布鞋,头戴黑色便帽。华人虽久居美国,仍不同化,一若生活在广州市者然。彼辈远适异域,挟固有文化习俗以俱来,而不愿放弃,以故虽在外国,自成风俗。华人处此环境,有历二十年至四十年者。街道两旁,铺户之楼上,乃住眷之所,一家数口同住一房,或分住数房,所住地方之宽狭,非以人数为标准,但以贫富而悬殊;埠中某些住区,则透露最穷苦之状者有云。总而言之,华埠内之生活状态,乃新旧交替东西混乱之结果。”①
以上文章以简洁的笔法,叙述了当时旧金山华埠市容、店铺、文化习俗以及贫富悬殊等等情况,反映了当时旧金山华埠的真实面貌。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旧金山华埠更有大的发展,华人团体筹建的会所、富丽堂皇的具有民族形式的楼房拔地而起。到1940年,旧金山华侨、华人总数已增加到20000多名。除各种商店、餐馆外,还有戏院、电影院、古玩工艺店、医院、邮电局、银行、轮船公司和铁路公司的办事处以及书店、报馆、印刷所等等,已建成一套完整的生活体系。
拉丁美洲地区的秘鲁利马,也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华埠。19世纪下半叶,秘鲁契约华工契约期满并获得一定自由以后,部分华人陆续流入城市,或作雇工、或作小商小贩。其中有许多华人进入了利马,在利马的秘鲁财政部和意大利公园附近的加邦街、爱育街和巴鲁卢街一带,逐渐形成了秘鲁最大的华埠,即利马华埠。华人在秘鲁利马华埠内开设商店、餐馆和旅店等等,从事各种商业活动。后来,秘鲁华侨团体的领导机构中华通惠总局和八大会馆,亦设在这里。住在此华埠内的绝大部分是广东人,故华埠内通用粤语。从该华埠的建筑形式到居民习惯,都具有中国民族特式。旅游者置身利马华埠,犹如在中国一般。
加拿大较早的华埠是维多利亚华埠。维多利亚是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一个港口。加拿大出现“淘金热”后,维多利亚成为华人赴加拿大产金区的第一个落脚点,也就成为加拿大第一个出现华埠的城市。最初,由美国来的华商在约翰逊街和考伦街开设商店,以后逐渐扩展到赫洛德街、政府街和道格里斯街。建筑太平洋铁路时期,华埠内有1000—3000人,占全市人口的1/3。在该埠菲斯加德街南端设有中华会馆和华侨公立学校。在19世纪,维多利亚华埠是不列颠哥伦比亚华人社会的中枢,各种华人团体最先在这里设立,并一度成为华侨团体的总部所在地。进入20世纪以后,维多利亚华埠的规模略逊于多伦多,但在加拿大华埠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
注释:
①转引自刘伯骥:《美国华侨史》续编,第3—4页,台北市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1年印行。
第三节 早期的华侨组织
美洲侨团组织产生很早,几乎随华侨进入美洲的同时产生。一城组织侨团,各城仿效,很快遍及北美,后又发展到整个美洲。美洲侨团种类繁多。有以按姓氏关系建立的侨团,有以原籍地区组织的侨团,有以政治原则结合的政党派别,亦有以职业组织的各种会社。其数量之多,简直难以统计,至今还没有见到有关美洲侨团组织任何完整可靠的数据。
美洲侨团组织产生如此之早,发展速度如此之快,既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现实原因。从历史上探究,中国属于封建社会,向来宗族和地域观念较强,长期存在着反映地域观念的会馆和同乡会组织,反映宗族观念的宗亲会组织,同时,亦存在着各种反清的秘密会党;从现实原因看,远离祖国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面对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歧视和迫害,腐败的清政府又不愿或无力保护华侨,迫使他们组织起来,团结互助,反对迫害,以求得生存的权利。
从美洲侨团建立的先后来说,美国最早,加拿大其次,拉丁美洲最后。早在1849年,原籍广东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四县侨民就在美国旧金山成立了“四邑会馆”,这是美国,也是美洲的第一个华侨组织。“四邑会馆”一成立,其他会馆亦应运而生,并很快发展到美国北部、东部的华人聚居区内。到1863年,加拿大华侨在巴克维尔成立洪门组织“洪顺堂”,这是加拿大第一个华侨团体。自此以后,加拿大其他华侨组织亦不断出现。拉丁美洲出现侨团组织最晚,最早的华侨组织是在1867年古巴华人钟熙等人在哈瓦那建立的“结义堂”。到1893年,拉丁美洲几乎所有华人聚居的主要城镇都建立了会馆和堂号。
整个美洲的华侨组织,无论是美国和加拿大,还是拉丁美洲,因为这些华侨都是从中国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一带地区去的,所以这些侨团的组织原则、作用乃至名称都几乎一样。这样,就为我们研究美洲名目繁多的美洲侨团组织提供了有利条件。
美洲侨团组织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种是姓氏组织的宗亲会社。受中国人宗族观念影响很深的美洲华侨,虽不同宗,只要姓氏相同,就被认同,就亲密起来。这些同乡同宗族的华人周末相聚、相互投靠、贫病相扶,互相传递消息。久而久之,便构成同姓团体,例如黄姓的“江夏堂”、李姓的“陇西堂”、余姓的“风采堂”,等等。在此基础上,姓氏相同、人数较多的华侨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单姓制公所,例如黄姓的“云山公所”、李姓的“李敦宗公所”、余姓的“武溪公所”等等。同时,那些姓氏相同、人数较少的华侨则联合起来建立联姓制“堂号”或“公所”,例如陈、胡、袁的“至德堂”,后改为“至考笃亲公所”;蔡、胡、周的“至考堂”,后改为“至德三德公所”。这些以姓氏为基础组织的宗亲社会,实际上是美洲华侨中较原始的基层华侨组织。
另一种是同乡会性质的地区华侨组织。早期加拿大华侨多为广东“四邑”人,往往一村一乡的人相约一同工作,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帮助,从而组成地区性基层组织——房口(由三五个人自愿组成)。加拿大华侨后来又以县为单位组成为善堂,而以几个县联合组成为“公司”或“会馆”。例如广东南海、番禺和顺德组成的“三邑会馆”,广东台山、新会、开平和恩平组成的“四邑会馆”等等。从1849—1876年,美洲华侨组织的发源地旧金山先后共建立了七大会馆。这些会馆曾吸收了所有美国的华侨,并成为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带有普遍性、地区性的华侨组织。组织会馆的目的,是帮助华侨寻找工作、抵御敌对势力的侵犯、为属下侨民排忧解难、提供慈善和福利设施、解决华侨之间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纠纷。在众多会馆的基础上,美洲各国又成立全国统一性的华侨组织,一般称之为“中华会馆”。代表全国华侨处理对外事务及全国性的重大侨务事宜。不过,美洲各国建立中华会馆的时间并不一致,有早有迟,相差甚远。美国早在1853年当四邑、阳和、三邑、人和四大会馆成立后,即在旧金山联合组成中华会馆,作为代表全美华侨的正式组织。墨西哥则到1918年才在墨西卡利市成立了中华会馆。拉丁美洲国家除采用“中华会馆”的名称外,在秘鲁则称为“中华通惠总局”、委内瑞拉则称为“民惠总局”,等等。其名称相异,而实质是一样的。
在美洲,还有以不同的政见组织起来的华侨政党组织。从时间上来说,致公堂(三合会或中国共济会)是所有堂号中最老和最富于政治色彩的堂号,实际上是个政治组织。致公堂原是清末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称作“天地会”(或三合会)的反清复明的群众组织,曾与北上的太平军遥相呼应,打击清军。太平军失败后,天地会遭到镇压,于是其中一部分人便移入美国和加拿大。1907年美国致公堂属下的华侨达72819人,总部设在旧金山,各地设有分支机构。1946年,在上海召开了海内外洪门组织代表大会,决议建党,从此美洲致公堂改称为致公党。该党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设立总支,在一国的若干地区设立分支机构。除致公党外,辛亥革命以后,国民党也开始在古巴、秘鲁等美洲国家建立总支或支部,其下属还有若干分支机构。
除此之外,美洲还有以职业类别建立起来的华侨组织,例如美国的华侨商会和种种同业会;有华裔组织的华人组织,例如同源会;有以性别组织的华人组织,例如妇女会等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华侨会社等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照姓氏、乡籍组织起来的华侨会社日益趋向衰落,有的如“龙冈公所”已停止活动了。而那些全国性的统一的华侨组织则日趋发展。此外,其他一些华侨组织亦随着不同的需要,正在不断地产生、发展,例如协会或联谊会等。
第五章 美洲华侨地位的变化
从大批华工踏上美洲土地时起,华侨就遭受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歧视,排华事件不断发生。随着挖矿和筑路工程的结束,其排华运动的规模愈来愈大,性质也愈来愈严重。从少数白人种族主义者挑起排华事端发展到政府制定排华法案,从个别排华事件发展到全国性的排华运动,从驱逐发展到大规模杀害。然而,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美洲各国政府逐步取消了排华法案,排华运动逐渐停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洲华侨社会出现了新的变化,华侨在各侨居国的经济、教育、文化事业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一节 从排华到废除排华法案
拉丁美洲地区的契约华工,其地位类似奴隶,劳动和生活之苦自不待说,其性命亦操纵在主人的手里。古巴契约华工每日劳动达12小时以上,有的甚至长达18—20小时,可谓是:“日未出而起,夜过半而眠。”1921年,国民党《外交部公报》第四卷第七号、第八号曾清楚地记载了古巴华工的真实生活:“猪仔衣食又菲薄不堪,衣则短褐敝褛、食则粗粟大蕉,终日操作于骄阳之下,汗流遍体,而迫于监工之淫威不敢稍懒,盖偶失其欢,鞭挞随之,甚或置于死地。”①契约华工到古巴时大都年轻力壮,“但经过八年奴役幸存下来的只占25%”②。可见拉丁美洲种植园主对契约华工的苛刻剥削与残酷压迫的程度。当时清廷腐败、国力衰微,政府自身不保,根本无力问津这些“海外孤儿”的生死。
如上所述,华工出国的外部原因是为了满足侨居国开矿、筑路、挖运河等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侨居国的企业主、种植园主和店主作为对付本国工人不断要求增加工资的一种手段。正因为这样,必然会存在着排华的潜在危险:即一旦矿源衰竭、铁路和运河已经开通,华工便会面临大量失业的可能性,并同侨居国的白人工人发生尖锐的矛盾。这样排华现象就会随之产生,而且会日益严重。
一般而言,侨居国对华工和华侨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从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前为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侨居国对华工普遍抱着欢迎的态度,尽管当时个别地区出现反对华工的言论和现象,但只是个别问题。早期华工,特别在开挖金矿和筑铁路期间,受到了各侨居国的普遍欢迎。正如罗伯特·温在他的《对西北太平洋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华人的反应》一书中所说:“(铁路)工程显得如此急需,各个集团和各个地区都争相在本地区修筑一条铁路。只要曾经修过铁路的,哪怕魔鬼他们也欢迎。白人劳动力的供不应求实在太明显了,以致连最狂热的反华分子也对雇佣华人干这种活毫无怨尤了。”以勤劳、刻苦著称的华工有时还受到侨居国政府给予的特殊荣誉。例如,在1850年,旧金山的华工曾被邀请参加泰勒总统的隆重葬礼。1852年,旧金山的华工还被邀请参加庆祝华盛顿生日大会。正如一位费城人(居住于旧金山)所描写的那样:“今天的庆祝会各国侨民都参加了。法国人、西班牙人、希伯来人的队伍走过之后,大约两百名中国人打着‘旧金山的中国青年’的旗号出现在观众眼前。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中国官员(按指商人)和乐队,后面就是本市最为勤劳刻苦、奉公守法的居民的代表。”③这位费城人反映了早期华工受到美洲政府官员和群众欢迎的心态,也充分揭示了早期华工“勤劳刻苦、奉公守法”的优良品质。但在盛赞华工的同时,美国个别地区亦不时发生排华现象。早在184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金矿区的都鲁尼县,就有一群白人把英国公司的60名华工从营地赶走,掀起排华事端。自此以后,旧金山的华埠便经常遭到袭击和围攻。华盛顿州塔科马和西雅图的排华暴行亦先后发生,对当地华侨进行围攻和枪杀。据统计,1855年被杀害的华侨有32人。到1862年华侨被杀者达88人,这些人据说都是被白人杀害的,其中11人是被依法宣誓任职征收淘金执照税的官吏所杀。然而,只有两名杀人凶手被法院判定有罪,并处以绞刑。一般说来,这些白人罪犯都受到了美国司法机关的包庇,有许多人杀了华侨或是议而不决,不了了之;或是重罪轻判,很不公平。所以,杀害华侨的事件在美国屡见不鲜。据1856年沙斯塔县《共和报》报道,在过去五年之中,就有数以百计的华侨被杀害。屠杀华侨事件,几乎天天可见!
进入19世纪70年代,美洲各国随着不同地区的不断开发,美国和加拿大横贯全国铁路的开通,以及各国移民的不断入境,劳动力逐渐出现表面过剩的现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美洲各国特别是美国,在国会、以及各种报刊上出现了连篇累牍的反华言论,什么中国移民促使白人工人工资下降,什么华工有吸毒、偷盗等恶习,不易被教化,什么华工不讲究卫生习惯,容易造成流行病产生及传播等等,诸如此类的反华工言论,严重地损害了华工在侨居国的形象。正是在反对华工的各种舆论的影响下,各地排华运动达到一个高潮,美国先后出现了无故屠杀手无寸铁的华侨的惨案。1871年10月,在洛杉矶有墨西哥人、黑人杂居的一条街上,一名白人突然死亡,其死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