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知道点世界名人-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16年4月,享有盛名的现象学哲学创始人胡塞尔来到弗莱堡大学担任哲学讲座教授。这时海德格尔得以有和胡塞尔直接交流的机会,这对海德格尔对存在问题的思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相互的学术交流中,他们两人都得到了思想的发展,以至于胡塞尔说出了“现象学,这就是海德格尔和我”的话。
1925年冬,马堡大学提名海德格尔担任该校的教授,但教育部没有批准,理由是他没有正式的著作出版。于是,海德格尔便将他对存在的多年思考所得,选其中成熟的部分写了出来,整理发表了。这就是使海德格尔一举成名的、20世纪划时代的哲学巨著——《存在与时间》。在这本书中,海德格尔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存在是什么的问题,和存在与时间的关系问题。这本书在出版时有40多万字,但只是原写作计划的1/3。由于种种原因,后面的部分没有续补。但海德格尔宣称他后来发表的一些研究成果,已基本展现了他哲学思想的全貌。由于这本书,海德格尔被视为现象学学派的发展者、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随着《存在与时间》的发表,海德格尔声名大振。在胡塞尔的力荐下,1928年,海德格尔接替了老师,任弗莱堡大学哲学讲座教授。在这段时间,海德格尔发表了一系列的著作和讲演,对存在与时间的问题进行诠释和展开。正在此时,海德格尔的政治生活中发生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大事。
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取得了政权。而差不多就在同时,风华正茂的海德格尔当选为了弗莱堡大学的校长。和许多正直科学家不同的是,海德格尔采取了和纳粹政权合作的态度,并在公开场合为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鼓吹。这直接导致了文章开头一幕的发生。
海德格尔的这些行为,虽然与他的种族主义情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也同他的哲学思想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因为他的哲学思想中一个最为核心的因素,便是宣称存在与时间的密不可分,存在本身就包含了一个无法剔除的时间维度。作为一种“生存哲学”,它意味着人的戏剧性——此在的“现实的”到达在场——不只是出现在历史中,它本身就是历史。“历史性”是海德格尔创造的一个术语,用以描述人生在世的固有历史特征。然而,如果真的是这样,这种纯粹的生存哲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就变得彼此远离,或者说变成了一种无足轻重的“理论哲学”。但这种结论却非常适合于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因为在他的哲学中,克服“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这两者在传统哲学上的划分,已转化为一个有计划的理论目标。所以,海德格尔总是不断地告诫我们,在慎重地面对世界时,“此在”就已经是哲学性的了,而“思”本身也已是实践性的了。著名思想家哈贝马斯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海德格尔1933年校长就职演说开始,他的哲学本身就经历了重要的转变:这一哲学不再是一种原来的“第一哲学”,而是变成为一种真正的世界观。至此以后,人们就越发难以为海德格尔那种假定的纯粹性或“哲学自足”加以辩护,相反,这些思想却逐渐与某些意识形态和历史哲学的考虑融合起来了。
众所周知,哲学和生活行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是直接性的,而是必须借助于某些中介性因素。在海德格尔这一个案中,它的中介性因素便是由他的“政治哲学”所提供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他的那种纳粹化的“国家社会主义政治思想”,为他对这个世界的政治形势的理解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托。在他的“西方——日耳曼历史此在”的单一性理论中,海德格尔的哲学信念是,只有日耳曼人“此在的复兴”,才能把西方从持续的虚无主义没落中挽救出来。但是,他并没有想到,这一信念不仅很快灰飞烟灭,而且还给全人类的存在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存在主义大师萨特
1980年4月15日,萨特逝世于巴黎鲁塞医院,终年75岁。当时的法国总统德斯坦发表谈话:“我们这个时代陨落了一颗明亮的智慧之星。”唁电像雪片一样从法国各地飞来,世界各国的舆论也纷纷表示哀悼。4月19日,萨特遗体下葬蒙巴那斯公墓,数万群众自发跟随灵车,哀荣之盛,无疑是法国20世纪最隆重、最触动公众感情的一次葬礼。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20世纪世界思想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在数十年多方面创造性的活动中,他完成了卷帙浩繁的哲学著作、政治评论和文学作品的创作。他在政治上倾向进步与革命,属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中的左翼;在哲学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在思想上,肯定人的价值,努力探索人在荒诞世界里的出路与归宿,主张人道主义思想。萨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领袖。
萨特出生于巴黎,父亲是海军军官,在他一岁多时就去世了。萨特的童年是在外祖父家度过的。外祖父是一位语言学教授,家中拥有大量藏书,使儿童时代的萨特受到了良好教育,也获得了大量丰富的知识。1915年,他考入亨利中学,学习成绩优异,期间他接受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哲学影响。1924年至1928年萨特在具有现代法兰西思想家摇蓝之称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攻读哲学,1929年,他在全国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中获得第一名,并结识了一同应试、获得第二名的西蒙娜·德·波伏娃。此后的岁月中,波伏娃成为萨特的终身伴侣与战友。
1933年萨特赴德留学,悉心研读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哲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这就是一切从人的意识出发来研究人和这个世界,把人的主观意识的存在看成是一切存在的根本。但当时萨特关注的“人”仅仅局限在学术研究中。与此同时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二战爆发后,萨特应征入伍,次年在洛林地区被德军俘虏,随后在战俘营中度过了10个月的铁窗生涯。
战争与现实使萨特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从战前的个人主义和纯粹个人转向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开始用文学干预生活。1941年获释后,他继续从事教学和创作活动。40年代是萨特创作的黄金时期,有大量作品问世。1945年与他人合作创办了《现代杂志》,评论当时国内外重大事件,并从此成为职业作家。
萨特是法国战后重要文学流派存在主义的倡导者。他的代表作《恶心》是存在主义的著名小说。小说通过一个神经质的、孤独的知识分子洛根丁的眼睛透视了一个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到孤独、空虚荒谬的现实世界,揭示了自己早期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虚无的,人的努力终究是徒劳无益。小说通过洛根丁对人生目的的怀疑和探索,概括了一代人的感受,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洛根丁也因此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存在主义人物。
萨特主张“介入文学”,也就是作家要投身到改造社会的活动中去,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文学作品要干预社会现实。在创作方法上,他主张写真实,不讲究艺术雕琢和浮华的辞藻,但求文字朴质自然。他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法国文学有重要影响。
作为精神文化领域里的一位巨人,萨特留下了丰厚的业绩,其论著、作品有50卷之多。在哲学上,他是20世纪存在主义首屈一指的代表,其专著《想象》、《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与《方法论若干问题》等,已成为20世纪西方哲学思想发展史中的经典。
哲学家萨特的非凡之处在于,他不仅是体系与思辨的大师,而且善于把他的哲学带进人的生活,与人的生存状态活生生地结合起来。他哲学思想的核心“自我选择”已发展成为一种生活哲理,影响着二战后一代又一代人,在法兰西乃至全球范围,生命力都强盛不衰。
萨特可谓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了一生。在20世纪的思想史、文学史上,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能在生前不断地享受着巨大的社会轰动效应,也没有人像他那样善于制造社会轰动效应。例如,在战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他的哲学思想与文学作品大为流行,风靡欧美以及日本等国,狂热的青年甚至在服饰与语言上都力求标榜出对萨特的信仰。此时,萨特俨然一代宗师、一朝教主接受着青年一代的膜拜,虽然他在1945年的一次会上还这样宣称过:“存在主义,我不知此乃何物。”
1964年,瑞典皇家学院决定授予萨特诺贝尔奖,他坚决予以拒绝,表示“谢绝一切来自官方的荣誉”,诺贝尔奖的授奖台这个高不可攀的地方有史以来竟头一次受到了轻视与冷落。萨特的缺席比他的出席更引起全世界的惊愕与震动。
·第四篇 文学大师·
承前启后的伟大诗人但丁
但丁是欧洲由中世纪过渡到近代资本主义时期的文学巨匠、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神曲》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恩格斯这样来评价他:“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1265年6月,但丁诞生在佛罗伦萨的一个没落小贵族家庭。当时,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最繁荣的手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但丁在少年时代就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对当时的各个学术领域无不研究,这使他在青年时就成为一个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人。
但丁少年时曾在一次宴会上见到一位容貌清秀、美丽动人的姑娘贝阿德丽采。但丁非常喜欢她,宴会后常找机会去看望她。随着年龄的增长,但丁把贝阿德丽采当作自己精神上的爱慕对象。这种爱情给但丁以神奇的力量,他为她写下了一系列抒情诗篇。但不幸的是贝阿德丽采却与一位银行家结婚,不久死去。但丁为此悲伤万分,又写了一系列的悼念诗。但丁把为贝阿德丽采写的诗收集在一起,用散文串连起来,说明每首诗的写作动因,取名《新生》。诗中但丁追求纯洁的爱情,把贝阿德丽采看作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天使,一个神化的女性。从此之后,贝阿德丽采成了但丁作品中一个象征性的理想人物。
13世纪的意大利,在政治上处于分裂状态。24岁时,但丁开始参加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后来,他所支持的党被打败,但丁因拒不认罪,被判没收全部家产,终身流放。在此后的近20年里,但丁虽然也作过多次努力想重返故里,但都没有成功,最后终于客死他乡。但丁在流亡过程中,周游了许多城市,广泛接触到意大利动乱的现实和平民阶层的困苦生活,加深了对意大利的认识,坚定了自己的政治理想。他的重要作品几乎全部是在流亡中写成的,其中以《神曲》最为著名。
《神曲》是一部比较特殊的史诗,因为诗中叙述的是诗人自己想象中的经历。全诗分《地狱》、《炼狱》和《天堂》三部,每部由33首“歌”组成,加上全书的序曲,总共有100首歌之多,计一万四千多行。后人为了表示对诗人的崇敬,称这部作品为神圣的《喜剧》。
这部长诗采用的是中古时期所特有的梦幻文学形式,通过但丁的自叙,描述了他在1300年复活节前的那个星期五凌晨,在一座黑暗的森林里迷了路。黎明时分,他来到一座洒满阳光的小山脚下。他正要登山,却被三只张牙舞爪的野兽(豹、狮、狼,象征淫欲、强暴、贪婪)拦住了去路,情势十分危急。这时,古罗马时代的伟大诗人维吉尔出现了。他受但丁青年时期所爱恋的对象贝阿德丽采的嘱托前来搭救但丁,然后又作为他的向导带他游历了地狱和炼狱。
地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在狄斯城内,分成五层,分别收容一些异教徒的灵魂、好色之徒、犯饕餮罪者、贪婪挥霍者、生前动辄发怒的灵魂,这些人在这里受尽了各种煎熬。第二部分在狄斯城内,也分成三层,收容的都是罪孽深重的灵魂。第三部分是一个分成四层巨大的深井,其底部是个冰湖,凡生前有残杀亲人或各种背叛罪行的灵魂都给冻在湖里。
能够进入炼狱的,是那些生前的罪恶能够通过受罚而得到宽恕的灵魂。这里的刑罚不像地狱里的那样残酷,并且带有一种赎罪的性质,因此灵魂们比较乐于接受。炼狱山共分七级,分别洗净傲慢、嫉妒、忿怒、怠慢、贪财、贪食、贪色七种人类大罪。灵魂在洗去一种罪过的同时,也就上升了一级,如此可逐步升向山顶。山顶上是一座地上乐园。维吉尔把但丁带到这里后就离开了,之后但丁就由贝阿德丽采前来引导了。他们经过了构成天堂的九重天之后,终于到达了上帝的面前。这时但丁大彻大悟,他的思想已与上帝的意念融洽无间。整篇史诗至此也就戛然而止了。
《神曲》深刻地反映出从封建的中世纪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的历史变革,透露了新时代的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同时又广泛地描绘了当时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各个领域的状况,故又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巨著。但丁谴责教会干涉世俗政治、破坏意大利统一的罪恶,批判僧侣阶级的贪婪、骄横和腐败。他摒弃中世纪一切归于神的观念,强调人赋有理性和自由意志,应该奋发向上去创造自己的命运。《神曲》批判中世纪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追求美德和知识,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诗人对鱼肉人民的封建领主、横行不法的贪官污吏、重利盘剥的高利贷者、追逐金钱的市民阶级,也提出了严厉的批判。不仅如此,他对新兴市民阶级的自私以及正在形成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弊端也作了指责。诗中也反映出但丁没有彻底摆脱中世纪思想和神学观念的羁绊。
《神曲》中既写了人世的黑暗现实,也写了对来世的美好憧憬。这种既非纯粹的现实主义,又非纯粹的浪漫主义写法,是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但丁观察细致,想象丰富,描写准确鲜明,比喻贴切生动。因此,尽管《神曲》中人物众多,场面千变万化,但诗人往往寥寥数笔,就把人物刻划得栩栩如生,把场景交待得清清楚楚,而所描绘的那些来世景象读来也颇有真实之感。但丁就是靠许许多多写得这样生动的细节,把自己的爱国热情、宗教感情、内心经验以古往今来的各种事物组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大侠塞万提斯
1605年,世界文坛发生了一件重大事件:西班牙“超群的小说家”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吉诃德》上卷出版了。小说出版后马上风靡全欧,在不到三星期的时间,西班牙就出了三种盗印本,正版在一年内也再版了六次。1614年,有人出版了一部伪造的续篇,站在教会与贵族的立场上,肆意歪曲、丑化小说主人公的形象,并对塞万提斯本人进行了恶毒的诽谤与攻击。塞万提斯义愤填膺,他赶紧彻夜创作,终于,第二部小说于1615年出版了。
《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德·拉·曼却》,主要描写一个瘦弱的没落贵族堂吉诃德因迷恋古代骑士小说,竟像古代骑士那样用破甲驽马装扮起来,以丑陋的牧猪女作美赛天仙的崇拜贵妇,再以矮胖的农民桑丘·潘札作侍从,三次出发周游全国,去创建扶弱除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