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马鸣等五菩萨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呢?天神说,我的一只眼睛被你挖去了,现在我要向你讨还。提婆问,那我怎样偿还呢?天神说,也用你的左眼,就看你有没有勇气!提婆说,这有何难!当即把自己的左眼挖下奉给天神,天神赞叹说,你这真是无上的布施啊!
狮子国与龙树菩萨所在国仅一水之隔,提婆闻龙树之名,少年气盛,自持学问渊博,又长辩才,心中不服,就想去与龙树辩论。龙树也听到提婆的名声,闻他前来,就叫一个弟子端了一钵清水,不许说一句话,出来相迎。提婆见到迎者手捧一钵清水,不吭一声,心中会意,就从身上取下枚针来,投入钵中,也不说一语。这两人打的是什么哑谜呢?原来,龙树的意思是我的胸怀似清水一般,满而不溢,提婆的意思是,我的见解如针沉水,一探到底。那弟子回到里面,龙树见到水底一根针,又闻不说一句话,佩服提婆十分聪明,就亲迎入内。提婆原来是来辩论的,但一见到龙树面容慈详,出言和善谦逊,已是敬佩了三分,就不言辩论之事,先和龙树交谈起来。两人交谈了一整天,提婆凡有所问,龙树必有所答,而且答的十分圆满。提婆深为折服,自觉远非龙树对手,难探其源,感到佛法博大精深,远超婆罗门学说之上,遂放弃了原来信仰,甘拜龙树为师。而龙树自感已届暮年,大乘学说还没有满意的弟子继承发扬,今见提婆聪明盖世,足堪传灯,十分欣慰,于是悉心传授。从此以后,提婆放弃了骄慢之心,如饥似渴地随师学了数年。
中印度摩揭陀国原是盛行佛教,此时却被其它外道势力侵占,压制佛徒,不得在寺院击打犍椎集众,这实际上是禁止佛徒活动,企图扼杀佛教。此事被龙树闻知,心中不适,就想到摩揭陀国去找外道辩论,挽回颓势。提婆自告奋勇,劝说,师父年纪老了,不堪跋山涉水,还是让我去吧。开始龙树不怎么放心,就自扮外道,叫提婆先与他学习了好几天,龙树见屈不了他,心颇满意,便放心地让他去了。提婆到了摩揭陀国,立即在王城寻址论坛,写明了辩论的主题:一、一切诸圣中佛为第一;二、一切诸法中佛法为第一;三、一切道人中僧为第一。又说,八方论士若能辩胜此者,我愿斩首以表屈服。摩揭陀国的婆罗门和诸外道论士,听到龙树的弟子敢来论坛辩论而且发出豪言壮语,便都赶来参加盛会。有的论士看到提婆的誓约,不甘示弱,也立誓道,你既敢拿性命打赌,那我们也照章办理,如果我们辩不过你,也愿杀头!提婆笑道,我要你们的脑袋何用,我只要剃除你的须发,老老实实的做我的弟子就可以了。那知经历了三个多月,没有一个人能辩得过他。不但如此,有不少论士虽然输了,但都心眼亮了,情情愿愿拜提婆为师。更有许多没有参加辩论的外道,听到提婆的论点圆满有理,得到开悟,也自愿归依正法。前后化度了近百万人。从此,佛教在摩揭陀国又重新兴旺起来。人们为了纪念此次盛会,特地建了一座犍椎塔,来颂扬提婆的功勋,玄奘大师到摩揭陀国时,还瞻仰过此塔。之后提婆又到中印度及北印度诸国弘传大乘佛法,收了不少弟子。晚年他回到南印度去,其时龙树大师已经离世了。南印度有一国王不信佛教,提婆也亲自前去教化了他。提婆在晚年隐居山林,专门著书立说,弘扬大乘佛学。他一生中曾和不少外道进行过辩论,晚年亦不放弃口诛笔伐。有一个心胸狭隘的婆罗门年轻外道,见师被提婆屈服,心里很不服气,屡想报仇,他发誓说,你提婆以口胜我师,我要以刀胜你。一直暗暗跟踪提婆,找机会行刺提婆。但提婆弟子众从,无从下手。一日,终于被他得到了机会,看见提婆在大树下坐禅,他就纵身跳到提婆跟前,忿怒地说,提婆,你这老瞎子,你知道吗?我已经跟了你很久了,过去你以利口战胜我师,而今我要以快刀劈开你腹,看看谁的历害!说罢举刀就砍。但提婆没有就死,他心无怨恨,反而怜悯那年轻人的鲁莽行为,诚恳地对他说,年轻人啊,学术上的争论那有用刀剑来代替的?你毁了我肉体毁坏不了佛法。你是被无明烈火燃烧得神智昏迷了,我可以原谅你的愚昧无知,你快逃到山上去吧,暂时不要下来,我的弟子们快要回来了,他们中有不少人还没有获得法忍,他们必不饶你。那年轻人听了,愕住了!提婆接着说,你这所作所为,是没有受过佛法教化,个人情见太重,为愚痴所欺,为狂心所惑,我不会计较你,快逃命去吧。那青年外道见提婆竟如此宽恕他,怎忍再砍第二刀,反而跪下来忏悔认罪,提婆催他快走,他只得逃上山去了。不一会,众弟子回来,见师倒于血泊之中,大吃一惊,捶胸号啕,要追赶贼子报仇,此刻提婆尚未气绝,竭力地用微弱之声劝阻道,行刺者早已远去了,我已到了暮年,终有一死,怨怨相报,必无了期,佛法讲的是无我、能忍,我要你们宽恕他吧!说毕,瞑目而寂,面无一点憎恨之色。
提婆著作甚多,流传后世的有《百字论》、《广百论》等,最后的著作是《百字论》,传说是提婆被刺以后,在未死之前,用自己鲜血写下来的,它的内容是破除各种邪见,是一卷最概括,最扼要的著作,懂了他也就懂得了他的其它著作的基本精神了。
无著、世亲菩萨传
公元第五世纪,中期大乘佛学出了两个了不起人物,是兄弟两人,均名婆薮般豆(译为世亲)。以后兄改为无著,弟单独名天亲,后来改为世亲,二人对发展大乘佛学起了巨大的作用。他们是北印度犍陀国人,原从父信婆罗门教,后归依沙门,均在有部(小乘之一)出家,不久二人就分开传道去了。
无著天资独厚,具有甚深夙慧,凡所修学经论,过目即能理解,后潜修禅定,而得离欲,曾反复思维空义,总不能深解辩析,恨不得要自杀。有一位宾头庐阿罗汉,闻知此事,特来找他,给他说小乘空观,他依教修观,便得深入。无著虽学得了小乘空观,但是还不满意,因为还有不少疑团,仍未得到圆满解答。一日,他在定中用神通力上升到兜率天,见到了弥勒菩萨,于是虔诚求教,弥勒甚是欢喜,给他讲解大乘空观,这使他如拨云见日,许多疑点尽释了,从此,他就根据弥勒菩萨的教导,专修大乘空观,遇到自己不可解时,便上升到兜率天,向菩萨顶礼请教,弥勒一一为他开示,还给他详细说大乘经义,他随听随悟,把大乘经论基本上通达了,就正式开始宣讲大乘。可是有不少人不相信他,认为是他胡编自造的,他感到自己的威信不够,发愿要让人家深信不疑,就再升到兜率天,力恳菩萨下界宣讲,弥勒为了开导众生,立即同意了。自此,每到黄昏过后天空黑下来时,只见天上大放光明,弥勒菩萨脚踏五彩莲花,冉冉而下。菩萨来到说法堂上,每夜开讲《十七地经》,连续讲了四个多月,没有中断,奇怪的是只有无著可以接近菩萨,其他人只能听到菩萨的声音,偶尔也可见到一下菩萨的慈容。晚上由菩萨开讲,白天则有无著再为大家解释不明白的地方,数月之后,终于使广大佛教信徒接受了大乘学说。无著大师以后又进一步修习“日光三摩地”,经刻苦地修学,得于得到了胜果。自此,凡过去不能了悟的,皆能通达,凡所见所闻的经典,悉能永记不忘。对当年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华严经》等诸部大乘经,尚有未彻底明瞭的,经弥勒在兜率天一一再为他解说,使他完全了解,并能记忆受持,他在本国造了一个大讲堂,专门为众宣讲一切大乘经义。话说佛灭度后五百年,有个阿罗汉名迦旃延子,先在有部出家,本是天竺人,后往北印度宜宾国传道,集五百罗汉及五百菩萨合造有部《阿毗达磨》(译为对法,以智慧对观诸法真理的意思)。造论时曾宣告远近佛徒,凡有人听闻过《佛说阿毗达磨》者,不管记得多少,即使是一言半语,都请记了送来,并且只要义理与有部精神不违背,即可采纳。凡所采纳的文句根据其内容分类,若是阐述慧义的,则列入慧的结目中,若是阐述定义的,则归入定的结目中,化了很长时间,共造了八结,有五万偈,此项工作完成后,又想另造《毗婆沙》释文。当时有位马鸣大师,,是中印度舍卫国人,精通《八分毗伽罗论》(;比伽罗译为声明,是言语文字之学)及《四皮陀六论》(皮陀译为明智)能解十八部三藏,文才甚好,是位德高望重的圣僧。迦旃延子竭诚请他主持撰写。马鸣到了宜宾国,被迦旃延子礼为上宾,依次由他解释先前所造的《八结》,之后便与各位大师共同研讨释文,只要达成结论,便由马鸣撰写成文,如此经历了十二年,完成了《毗婆沙论》(“毗婆沙”译为广解),约百万偈。论著完成后,迦旃延子即命刻上石碑。订出制度,凡学得此法之人,就不得离开宜宾国,凡《八结》及《毗婆沙论》,乃至每一部分摘录,均不得流传到国外,以免被其他部派与大乘学派歪曲损坏。制度订立后,就奏明国王通过。宜宾国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国,王城只有一门可通,迦旃延子等法师命令夜叉神守护,凡慕名前来学法的,不予拦阻,并给供养,但是学得后就不准出国了。阿逾舍国有一位极有学问的法师,名叫婆娑须跋陀罗,他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好,他很杨学《八结》与《毗婆沙》义理,并想到其他国家弘传,他为了不被识破,伪装成一个半疯半癫的邋遢和尚,来到了宜宾国,混在人群里听法,遇到集中讨论的时候。他的举止言谈,故意装得高题出格,使大家疏忽他,把他不放在眼里,他在宜宾国待了十二年,听讲了《毗婆沙》数遍,把义理学得精熟,且能背诵,便想回本国去了,他来到城门,被夜叉神发觉,将他送回讲堂,迦旃延子亲自质问,见他说话颠颠倒倒,一像一个真正学法的比丘,问他义理毫不了解,就把他放了。他再到城门。夜叉神又把他押回,他装腔作势,吵吵嚷嚷,盘问时语无伦次,一问三不知,仍把他放回,他又欲出城,夜叉神继续把他押回,这一次国王命令集合大众进一步盘问,他更装得疯疯癫癫,问非所答,且手舞足蹈地唱起来,大众见他这般模样,身上又发出一股汗臭味,心上早已讨厌,只略问几句又放了,如此数次三番,第四次他出城时,夜叉神已失去信心了,就不再予以拦阻,让他大摇大摆的出城。他回到本国,立即宣告远近,说明他在宜宾国已经学得了《毗婆沙论》义理,定期开讲,凡愿学习的即可前来听讲,一时四方学子,云集而来就学,此时这位法师年已衰老,他恐在世不久,就一面抓紧讲学,一面叫弟子立即记录,随讲随记,他再抽空整理,等到讲完,书稿也已完成了。不久宜宾国诸法师闻知此事,《毗婆沙论》已经流传到其他国家,而且没有走样,对昔日这位装疯之比丘的弘法精神为之嗟叹不已!
佛灭度后九百年,出了一个婆罗门外道,当时有个龙王住在频舍诃山的池中,他善《僧去论》(译为数论)那外道欲学此论,就去找他,龙王常变作仙人,住在山上茅屋中修道,外道找到跏趺而坐的龙王仙人,说明来意。他来时采了一满篮鲜花,头顶花篮,绕龙王仙人一周,便掷一花,并作一偈,赞叹龙王的美德,龙王听了他的偈句,也作一偈,来破他的偈义,并拾花还掷外道。于是外道又立偈语,把蓝里鲜花掷于龙王,如此,且立且破,一篮花尽,咏叹的偈文也完成了。龙王便服他的诚恳和聪明,终于同意给他讲说《僧去论》。但感到他相当骄傲,就预先立下誓约,声明我说的《僧去论》不得任意改动,外道连口答应。于是龙王一面讲,外道就一面记录,凡龙王未讲及义理不清楚的,外道便一一予以补充改正,等到龙王讲毕,外道的记录也完成了。龙王取过稿件审阅,发现有稿被改动处,不愉快地说,我叮嘱过你不得任意改动,你为什么不守诺言?外道巧辩说,师是嘱我论完成后不要改动,未嘱我在说论时不要改动,而且请师仔细察看,我在论义上根本没有改动,又说,请师放心 吧,以后决不会再改了,只要我本人在世,也决不让任何人损毁此论,龙王听了他的保证,同意他将论稿带去。那外道得到僧去论后,真是趾高气扬,他夸口说,而今盛行于世的莫过于释迦法了,可是如今我已得了〈僧去论〉,可以叫他们让位于我了,他踌躇满志,来到了阿逾舍国王城,闯进论议堂,头击论议鼓,大声地喊道,我要与沙门弟子辩论,假使我输于沙门,可以斩我脑袋,可是假使沙门输我,亦须斩首。国王召见外道,外道说,您是一国之方,应该心无偏向,对沙门与婆罗门牌一视同仁,对两家所传之法,要站在公正的立场,辩别一个高下。如今我要与沙门学子辩论,决一胜负,各须以头为誓,陛下须要公平作证,国王本来偏向沙门,见这外道这般傲慢,知他不是沙门对手,当即同意。那知著名的天亲法师等恰好到外地去了,只有佛陀蜜多罗法师在国内,他虽然学识渊博,但年已老迈,智力迟钝,不堪胜任辩论。老法师想,我沙门健将都不在,而这外道又如此骄横,只有我来应战了。他奏明国王,国王也有些担心,问道,长老,你年迈了,能胜任吗?老法师说,不妨。于是定下日期,召集沙门外道于论议堂上,展开辩论。那外道问,老比丘,还是你先立义,还是先破我义?老法师说,我佛法浩如烟海,无所不容,你外道犹如泥块,入海使沉,随你自己意吧。外道说,别夸口了,是我挑战的,让你先立义,由我来破吧。老法师就立无常义说,一切有为法,刹那刹那灭,你且破来。外道冷然一笑说,这有何难,当即破之,接着便朗诵自己〈僧去论〉,叫老法师破,长老没有见过〈僧去论〉,又前听后忘,答不上来,结果负了。外道装作宽地说,你原是婆罗门种,我怎忍杀你头,可是又誓约在先,不得不罚,这样吧,你让我鞭挞数下,权作表示一下吧,说罢举鞭就打,打罢大笑而去。那外道得此胜利,以为折服了沙门,洋洋自得!他来到频舍诃山,没有找到龙王,就走进一个石窟内,用咒言召来夜叉神女,吩咐道,我将身变岩石,永不毁坏,你给我将巨石封闭石窟吧。神女唯唯应命,那外道遂舍命变石,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原来他曾经向龙王表示过,只要我身不坏,我所学得的〈僧去论〉亦不让毁坏。不久,天亲法师回到阿逾舍国,闻知此来,十分气忿,他将刚传世的〈僧去论〉阅了一遍,即派弟子到频舍诃山,寻找外道,准备展开辩论,挽回沙门影响,并雪长老受辱之耻。使者打听到那外道已化成石头,回来禀告,天亲法师知道之后,就着手撰写了〈七十真实论〉,专破外道的〈僧去论〉,论著从头至尾,把〈僧去论〉的论点驳得体无完肤,著作完成,广为流传,公开号召婆罗门与诸外道,大胆出来辩论,并声明我们是学术上的争辩,目的是搞清孰是孰非,不必以性命赌赛,天亲法师是当时沙门权威之一,诸外道见〈僧去论〉已破,那傲慢的婆罗门又离去了,还有谁敢出来辩论。国王欢喜,赏天亲法师三万金钱,法师就在国内起造三寺,并将〈僧去论〉及自己所破之论著,刻印流传。接着,法师就在国内开始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