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叶甫盖尼·奥涅金-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我们已经该去看歌剧:
正演奥尔菲⒁,欧洲的宠儿,
还有那迷人的罗西尼⒂。
对于批评家他从不理会;
他永远不变,又永远新鲜。
乐声流出来:有时候沸腾,
有时候燃烧,有时如清泉。
它象是青春少女的吻
充满了情焰,异常温柔,
又象是酒沫咝咝的“阿伊”⒃
倾出飞溅的金色的清流……
然而,诸位先生,您可允许
我把乐声用酒来比拟?然而,何只是音乐美妙动人?
您可带着搜索的望远镜?
您可到幕后去会过情人全
还有芭蕾,还有主演的女伶!
您可看见坐在包厢里的
那个年轻美貌的商人妇:
多么风流自赏,缱绻多情,
包围着她的有多少忠仆?
而她只是半有心、半无心地
听着歌曲,听着一群追逐者
对她的恳求和戏谑的阿谀,
而她丈夫,坐在后面角落,
偶尔从朦胧中喝一声“好”,
打个呵欠——又呼呼地睡觉。终场的乐曲轰响起来,
歌剧散了。观众匆匆忙忙
离开剧院,喧哗的人群
伴着星星和灯光奔向广场,
快乐的意大利人轻轻地
哼着他们早已谙熟的调子,
愉快的歌曲在黑夜激荡,
而我们则大声念着台词。
但是夜深了。敖德萨在安睡。
寂寥的夜是那么温暖、静穆,
没有一丝风。月亮升起来,
一层透明的轻柔的帷幕
笼罩着天空。一切沉静,
只有黑海的水在翻腾……就这样,我生活在敖德萨……
注释
①高加索北部的河流。
②高加索民族。
③西伯利亚的蒙古游牧民族。
④高加索南部的两条河。这里俄国正在从事征服高加索的战争。
⑤地名,靠近莫斯科,
⑥比拉德和阿特里德是古希腊史诗《伊利亚特》中的人物。前者是阿伽门农的儿子,后者是他的侄子。米特里达是纪元前一世纪时克里米亚的国王,为罗马大军战败。自刎而死。
⑦密茨凯维支(1796………1855),波兰伟大的诗人。
⑧佛兰德斯派的油画。画面明朗灿烂,流行于十六、十七世纪的荷兰。
⑼普希金早年曾游克里米亚的古迹,可汗的王宫中的巴奇萨拉的喷泉。并写有长诗《巴奇萨拉的喷泉》一首。其中的一个女角即莎丽玛。
⑩摩拉里是普希金在敖德萨结识的人,出生于埃及。传说他是退隐的海盗。
⑾杜曼斯基(1802…1860)俄国诗人,和普希金同时(1823)住在敖德萨。
⑿沙列格勒,君士坦丁堡的古称。
⒀敖德萨的著名餐馆。
⒁奥尔非,希腊神话中的歌者。这里指德国作曲家格留克(1714一1787)所作的歌剧。
⑥罗西尼(Rossini1792…1787)意大利的名作曲家。
⑩“阿伊”,一种法国香槟酒。
后记
《欧根。奥涅金》
〖俄〗普希金著
查良铮译
后记
今天,《欧根·奥涅金》改定本终于和读者见面了,可是它的译者查良铮,已经离世将近五年。
良铮,每当我拿起你修改后的那本一九五七年上海文艺出版的《奥涅金》,看到上面几乎每行都用铅笔做的修改和新加上去的注释,往事就象昨天一样浮现在眼前。
一九七七年初,赶在去医院治疗伤残腿之前,你将《奥涅金》最后修订完。在去医院的公共汽车站上,你说:“这一年做了不少工作,《普希金抒情诗集》、《拜伦诗选》、《奥涅金》都搞完了。”你好象如释重负。谁知第二夭,突发的心脏病就夺去了不满六十岁的你《奥涅金》竟成了你最后的译作!
良铮,朋友们都惊叹你是在何等的状况下完成这些巨大工程的。一九五八年以后的道路坎坷不平,你的译著绝无出版希望;但是你为繁荣祖国诗歌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却始终坚定不移。二十年来几乎所有节假日和业余时间你都是在诗歌翻译工作中度过:溽暑的傍晚,我和孩子们都在室外乘凉,你独自一人仍在室内电灯下伏案工作,常常是汗水湿透了衣裳,数九寒冬,你坐在那张冰冷的木椅上长时间工作,炉火熄了,屋内寒气逼人,你好象全无感觉。一九七六年,你不慎摔伤了腿,考虑当时全家的处境,你宁可自己忍受痛苦而延误治疗,伤痛稍减又开始了工作、这以后你更是拚命地译作,象是在抢时间,一拿起笔就好象进入了另外的世界。
良铮,人们知道,四十年代你在昆明西南联大读书时以及以后的时间里曾以穆旦为笔名,发表了许多新诗,出版了诗集,已是一个有名望的青年诗人;一九五三年从美国芝加哥大学回国至一九五八年,你先后翻译出版了十多本普希金、拜伦、雪莱等的诗集。读者说你译诗似有传神之笔,可是你从来也不满足。你常对人讲:译诗要有诗味,要忠于原意,不仅要对中国读者负责,更要对外国作者负责。出牛棚回家以后,你立即拿出已经出版的译诗,一字一句对照原文琢磨,常常为了一个疑点,查阅大量书籍,思考几个小时,吃饭走路都心不在焉。孩子们说你生活在云雾中。我知道,只要有一句话以至一个字不译好,一你是不会罢手的。晚餐是你和全家坐下来团聚的唯一时间。你喜欢喝一小杯酒,谈笑几句,或是叫来小女儿弹一曲琵琶。可是你最愉快的时刻,莫过于恰当漂亮地译好一段诗,这时你会情不自禁微笑着朗读起来。
良铮说过:“凡是读过《欧根·奥涅金》的人,就象孩子尝过味道极浓的蜜糖一样,有谁不想再读两遍三遍呢?”译诗是良铮晚年最大的乐趣,为了译诗,他献出一切以至他的生命。今天,在他毕生热爱的祖国迎来的文艺春天里,让我们珍借他用生命换来的这蜜糖吧。
周与良
一九八二年元旦于南开大学
解读达吉亚娜的形象
《欧根。奥涅金》
〖俄〗普希金著
查良铮译
解读达吉亚娜的形象——重读《叶甫盖尼·奥涅金》孙金美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 200234)
摘 要:本文通过对奥涅金与达吉亚娜的“忧郁”的不同表现、性质的比较,分析了这两个人物所体现的不同社会、文化内涵,并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揭示了达吉亚娜这个男权社会中的理想女性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性别文化内涵。
关键词:奥涅金;达吉亚娜;忧郁;性别文化内涵 普希金在1823年春写下了《叶甫盖尼·奥涅金》最初的草稿,“他要通过俄国青年中的三个典型人物来展现当代文明俄国的广阔图景。这三个人物是:一个冷漠的否定一切的人物,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者和一个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少女”。①无疑,奥涅金和连斯基确实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尤其是奥涅金,已被公认为“多余人”的鼻祖。赫尔岑说:“奥涅金是俄国人,只有在俄国才可能有;在俄国他是必不可少的,到处都可以遇到这类人……”② 诗人以奥涅金为例,对“多余人”的社会处境及身心感受进行了细致客观的描绘,对他们的处境抱以深深的理解和同情,从而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社会批判态度。然而;“达吉亚娜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而是作者塑造的理想形象”。③在小说中,达吉亚娜这一人物形象代表了普希金对俄罗斯文化及社会现实的出路的探索。她是浪漫主义艺术手法的产物,是普希金心目中的理想女性的投射。在她身上,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文化追求和审美理想,也体现了诗人的男权思想。
达吉亚娜的形象主要是在与奥涅金的形象相互辉映、相互衬托的过程中凸现出来的。同是出身贵族之家,奥涅金成长于繁华喧嚣的都市彼得堡,达吉亚娜则生长于幽静偏僻的村落。奥涅金在浮躁、喧哗的社交生活中无聊度日,而达吉亚娜的心灵则受到了静寂、神秘而辽阔的大自然的熏陶。奥涅金的家庭教师是一个敷衍了事的法国人,达吉亚娜则从奶妈那儿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两人都接受了来自西欧的先进文化和思想,奥涅金喜欢读亚当·斯密、拜伦的著作,而达吉亚娜则对感伤主义作家理查逊、卢梭的小说情有独钟。两人同为对现状不满的先进贵族青年,“忧郁”是他们共同的个性特征,但在“忧郁”的表现、性质中却又体现着性别的差异。首先,奥涅金的忧郁是男性的、不安分的,它透着空虚、浮躁和烦闷,像一座看似沉闷实则活跃的火山,总在寻找喷发的出口。在这股力量的驱使下,奥涅金无故杀死了好友连斯基,从而在良心的谴责下选择了四处游荡。达吉亚娜的忧郁则是一个女人的忧郁,它在压抑中透着宁静,像一条小河,满载着少女的心事和梦想,渴望流向一个未知的、幸福的海洋。奥涅金的忧郁是指向行动的,因此常意味着破坏力;而达吉亚娜的忧郁则是指向精神的,它预示着主人公精神的继续成长、发育。其次,奥涅金的忧郁是后天形成的,是作为一个社会个体的人在失落其价值、找不到出路后内心的压抑、躁动的表征,它反映了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具有典型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达吉亚娜的忧郁是与生俱来的,它具有极少的社会性,仅仅是个人的幻想、渴望的情愫。“很久以来,柔情和苦痛一直在燃烧着她的想象,渴求那命中注定的食粮;很久以来,她年轻的胸中,一直深深地感到苦闷;心儿在盼望……那么一个人”。④显然,少女的忧郁的河流一直在渴望流向幸福的爱情。因此,当孤傲、狂妄、忧郁的奥涅金出现的时候,达吉亚娜就毫不犹豫地爱上了他。在写给奥涅金的情书里,达吉亚娜的内心感情暴露无疑,在仍未确知奥涅金对她的爱情之时,她就敢于大胆向他表白:“从此把命运向你托付”。她期待着奥涅金的爱,盼望他就是那个使她幸福且值得她终生依靠的人。 对于达吉亚娜,别林斯基说道:“达吉亚娜是一个特殊的造物,有着深刻的、善于爱的、热情的天性。爱情在她会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也会是最大的灾难,毫无任何调和的折衷可言。”⑤可以想象,如果达吉亚娜嫁给了一个她所向往的丈夫,那么她将会像《战争与和平》中的娜塔莎一样,完全把自己奉献给丈夫和孩子,并从中得到最大满足和享受。而在当时的俄罗斯社会,这种幸福也是女性可能得到的最大幸福了。达吉亚娜把自己的梦想托付给了奥涅金,但奥涅金是不可能给她这种幸福的,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在社会上找不到立足之处的“多余人”。他的浮躁的心境使他无法安于传统的、也是达吉亚娜所向往的家庭生活。因此,尽管他也被少女的纯洁感情深深打动,但他还是拒绝了达吉亚娜。如果说奥涅金的悲哀的本质在于找不到自己的存在,而不在于无法得到家庭的欢乐;那么,达吉亚娜的悲哀则在于爱上的是奥涅金,一个无法负担自己的命运、也不能负担她的命运的人。两相对照,便不难发现萦绕在两人心头的各自的愁结所在,也更能清楚地透视奥涅金和达吉亚娜这两个人物形象背后的社会内涵和文化内涵。 “如果说少女达吉亚娜从心灵到外在形态确实体现了某种现实可能性,那么,贵妇人达吉亚娜则更少某种现实因素,这是普希金的理想,是俄罗斯的灵魂”。⑥达吉亚娜在爱情受挫后,内心依然保存着对奥涅金的爱情,却身不由己被母亲带到了“未婚妻的集市”,成了一名贵妇人。她很快就适应了上流社会社交场中的角色,并以高贵、优雅的言谈举止博得了社交界的青睐和尊敬。尽管她对身处的浮华生活极其厌恶,内心依然渴望从前宁静、素朴的乡村生活,“情愿马上抛弃这些假面舞会的破衣裳;这些乌烟瘴气、奢华、纷乱,换一架书,换一座荒芜的花园,……”但由于她的高贵的精神,她的隐忍和自我牺牲的天性,她在上流社会保持了一个贞洁女人的体面形象。她的忧郁的河流默默地流向了道德。可想而知,如果达吉亚娜听从内心感情的召唤,接受了奥涅金的求爱,那么她就绝不会成为“俄罗斯的灵魂”,而是成为男性文化视野中面目可憎的“妖妇”了。 成为贵妇人后,达吉亚娜的本性虽未改变,依然纯洁、朴实,但她的形象却经历了一次蜕变。仔细分析达吉亚娜的生活,则会发现她在感情上忠于奥涅金,而在身体上和社会关系上忠于自己的丈夫。在她身上,灵与肉已彻底分离,“欲”已不复存在。她已不再是一个现实的女人,而是一个“女神”。正如《第二性》中所描绘的圣母形象:“基督之母的面部被光轮环绕。她是罪人夏娃的反面,她踩死了脚下的蛇;她是救世的调解者,而夏娃却是该罚入地狱的。”⑦此时的达吉亚娜,凭借其高贵的精神和隐忍的天性,已使爱情的痛苦和婚姻的无奈在道德中求得了平衡,她优雅的仪容举止无不显示出精神的超脱与在现实中的和谐,而这正是奥涅金所缺少和梦寐以求的。无怪乎在外漂泊了两年而终无所获的奥涅金一见到她就疯狂爱上了她。正如小说所说:“叶甫盖尼孩子般地爱上了达吉亚娜。”在内心的狂热激情的驱使下,他终于按捺不住地写信向她表白:“一切都已决定,一切随您处理,我决心一切都听天由命。”同是向对方表白自己的心迹,同是无条件地献身爱情,但达吉亚娜的爱情怀有对一个男子托付终生的希望,它的目的是得到对方的爱,进而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而奥涅金的爱情是盲目而狂热的,它没有什么理智的引导,甚至也没有什么直接的目的,它是奥涅金自我救赎的一种冲动与需要,具有深刻的文化意蕴。在奥涅金心中,达吉亚娜是他获救的希望,是他痛苦灵魂的唯一避难所,他对她产生的是一种迷途的羔羊对“圣母”的依恋。而达吉亚娜则摆出一副道德训诫的架势,她称奥涅金的爱情为“令人羞辱的激情”,她甚至怀疑奥涅金狂热追求她的目的,尽管她仍然爱着奥涅金。此时的达吉亚娜,俨然成了道德的化身。 “我爱您(何必对您说谎?),但现在我已经嫁给了别人;我将要一辈子对他忠贞。”这是达吉亚娜最后的心迹表白,也是解读她形象的一把钥匙。别林斯基曾对此表白发问:“一辈子忠诚,——对谁?在什么事情上忠诚?对这样一种关系忠诚,这种关系是对感情和女性纯洁的亵渎,因为不为爱所尊重的那些关系,就是最大程度上的不道德的关系……”继而又指出达吉亚娜“服从另一种更高的律法——自己天性的律法,而她的天性——恰也是爱情和自我牺牲。”⑧然而,这种自我牺牲精神是违反人的本性的,它不可能是天生的,而只是父权制社会通过其文化传统长期以来对女性无形奴役的结果。父权制社会通过压抑女人的天性来维持社会的伦理与道德,从而维护其赖以存在的基础,这是自我牺牲精神的来源,它作为社会的文化代码在妇女身上代代相传。因此,自我牺牲对女性来说并非是幸福的天堂,而只是在父权制文化长期的扭曲下或主动或被迫牺牲自我的一种现实境遇。“自我牺牲精神并非是高尚的精神,它是一种死亡的表现。缺乏故事的生命,如同歌德笔下的玛甘泪的生命那样,实际上也是一种死亡的生命,一种生命中的死亡。‘祈祷纯洁’的理想,最终只能召唤天堂和地狱”。⑨归根结底,无论是自我牺牲,还是道德,都是男性强加于女性头上的律法。作为普希金理想的达吉亚娜实际上是被客体化了的,带有明显的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