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湖战役)。哈桑湖地域战斗结束后,根据工农红军总军事委员会1938年8月31日决定,远东方面军领率机关被撤销。在方面军基础上组建了红旗独立第1和第2集团军。由于日本加紧战争准备和日军在苏联边境地区进行挑衅,1940年7月,远东方面军领率机关在赤塔方面军军队集群领率机关(辖红旗独立第1和第2集团军、第15集团军和北方集团军群)基础上重新组建。到1941年7月,远东方面军增编诸兵种合成第25和第35集团军,到1942年8月,又编入由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和方面军航空兵组建的空军第9和第10集团军。1943年7月起,诸兵种合成第16集团军亦属该方面军建制。1941—1945年,远东方面军所属部队和太平洋舰队经常处于战备状态,进行军政训练,并根据国境掩护计划构筑了防御地区。在日本发动战争的威胁最严重的时刻(1941—1942),方面军第1梯队各兵团占领防御,准备抗击日军入侵。卫国战争年代,远东方面军向苏德战场抽调23个师(其中步兵师16个,骑兵师2个,坦克师4个,摩托化师1个)、19个旅(其中:步兵旅3个,空降兵旅3个,炮兵旅13个)和航空兵部队,总兵力约2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约3300门、坦克约2000辆和其他技术装备。此外,开赴前线的补充兵员有10万余人。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5年3月19日训令,将滨海军队集群(红旗第1集团军、第25和第35集团军、空军第9集团军、机械化第10军)调出远东方面军建制。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5年8月2日训令,远东方面军8月5日改称远东第2方面军。
方面军领导成员:司令——1938年7—8月为苏联元帅布柳赫尔,1938年8月和1940年7月—1941年1月为什捷尔恩(军级),1941年1月—1943年4月为阿帕纳先科上将(1941年2月22日晋升为大将),1943年4月—1945年8月为普尔卡耶夫上将(1944年10月26日晋升为大将);军事委员会委员——1938年7—8月为马泽波夫(师政委级),1940年7月—1941年8月为热尔托夫(军政委级),1941年8月—1945年8月为雅科夫列夫(师政委级,1041年12月9日起为军政委级,1942年12月6日起为少将,1944年1月19日起为中将);参谋长——1938年7—8月为什捷尔恩(军级),1940年7月—1943年6月为斯莫罗季诺夫中将(1941年10月12日晋升为上将),1943年6月—1945年8月为舍甫琴柯少将(1944年9月13日晋升为中将)。
名师劲旅 '苏联'远东第1方面军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远东战役战略军团。1945年8月5日由滨海军队集群(下辖诸兵种合成第25、第35集团军,红旗第1集团军,空军第9集团军,丘古耶夫战役集群,机械化第10军和从东普鲁士移防远东的第5集团军)组建而成。远东第1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是在卡累利阿方面军野战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的。远东第1方面军所属兵团和部队在从古别罗沃车站南至苏朝边界的滨海地区布防。1945年8月9日至9月2日,远东第1方面军在哈尔滨—吉林方向参加了远东战役(1945)。在此次战役中,远东第1方面军与外贝加尔方面军、远东第2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协同作战,在山林地条件下,突破敌筑垒地带,粉碎当面日军第1和第17方面军,解放了东满广大地区、辽东半岛和朝鲜三八线以北地区,并在自己作战地带接受日军投降。1945年9—10月,在远东第1方面军基础上组建了滨海军区。
方面军领导成员:司令——苏联元帅梅列茨科夫;军事委员会委员——什特科夫上将;参谋长——克鲁季科夫中将。
名师劲旅 '苏联'远东第2方面军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苏军远东战役战略军团。该方面军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5年8月2日决定,由远东方面军改变番号(8月5日)组建而成。下辖红旗第2集团军、诸兵种合成第15、第16集团军、空军第10集团军、独立步兵第5军和堪察加防御地域。8月9日至9月2日,远东第2方面军在远东战役(1945)进程中实施了松花江战役(1945),同时与北太平洋区舰队协同作战,8月11—25日实施了南萨哈林岛战役(1945),8月18日一9月1日实施了千岛群岛登陆战役(1945)。远东战役中,远东第2方面军所属部队在松花江(协同红旗阿穆尔河区舰队),齐齐哈尔和饶河方向作战。战役进程中方面军军、兵团在山林沼泽地条件下发展进攻,重创当面日军独立第4军团和第3军团一部,至8月19日,在齐齐哈尔方向推进100—150公里,在松花江方向推进约300公里;红旗第2集团军进至科洛屯和龙镇地域,第15集团军进至三姓屯地域,而在饶河方向作战的独立步兵第5军进至勃利地域。8月19日起,日军开始大批投降。遵照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945年9月10日决定,远东第2方面军被撤销。在该方面军基础上组建了远东军区。
方面军领导成员:司令——普尔卡耶夫大将;军事委员会委员——列昂诺夫中将;参谋长——舍甫琴柯中将。
名师劲旅 '苏联'预备队方面军
苏德战争的苏军战役战略军团。预备队方面军于1941年7月30日在西方向组建以便联合在西方面军后方勒热夫—维亚济马防御地区展开的各预备队集团军的行动。预备队方面军辖第34、第31、第24、第43、第32、第33、第49集团军(第49集团军自8月7日起)。1941年8月底至9月初,预备队方面军所属军队顺利实施了叶利尼亚战役(1941),在此战役中粉碎了德军重兵集团,消除了叶利尼亚突出部。在莫斯科会战(1941—1942)之初,预备队方面军的任务是在德军一旦突破西方面军防御时,击退其突击。它的两个集团军(第24和第43集团军)展开在西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之间的第一梯队。根据最高统帅部大本营10月10日训令,预备队方面军与西方面军合并成为西方面军。1943年3月,预备队方面军曾在沃罗涅日—库尔斯克方向组建,存在了很短的时期,随后又于4月在该方向组建。4月15日,改编为草原军区。
方面军的领导成员:司令——1941年8—9月为朱可夫大将,1941年9—10月为苏联元帅布琼尼,1943年3月为列伊捷尔上将,1943年4月为波波夫中将;军事委员会委员——1941年8—10月为克鲁格洛夫(国家安全内卫部队三级政委),1943年3月苏赛科夫中将,1943年4月为梅赫利斯中将;参谋长——1941年8月为利亚平少将,1941年8—10月为阿尼索夫少将,1943年3月为桑达洛夫中将,1943年4月为扎哈罗夫中将。
名师劲旅 '苏联'中央方面军
苏德战争中西部方向上的苏军战役战略军团。1941年7月24日,由西方面军分编组建而成。中央方面军领率机关在第4集团军野战领率机关基础上组建。方面军编有第13、第21集团军,8月1日又编入第3集团军。7月24日起,中央方面军参加斯摩棱斯克战役(1941),交战中,苏军粉碎了德军统帅部向莫斯科长驱直入的企图。1941年8月25日,中央方面军被撤销,其野战领率机关和所属各集团军转隶布良斯克方面军。
1943年2月15日,中央方面军在顿河方面军基础上再次组建。编有诸兵种合成第21、第65、第70集团军,坦克第2集团军和空军第16集团军,上述集团军均在库尔斯克西北展开。尔后,中央方面军时间长短不等地编有诸兵种合成第3、第13、第48、第50、第60、第61、第63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1942—1943年间的冬季进攻中,中央方面军主力于2月25日至3月28日,在谢夫斯克方向实施进攻战役,向前推进30—60公里,进至谢夫斯克,并切断了布良斯克—科诺托普的铁路线。方面军主力各集团军由奥廖尔方向发起的进攻是由第70集团军负责保障的,该集团军在奥廖尔以南和谢夫斯克接近地正面向北展开,截至1943年7月,第70集团军的战线是稳定的,并形成了库尔斯克突出部的北部正面。库尔斯克会战(1943)进程中,中央方面军于7月5—10日实施防御战役。方面军以有计划的坚守防御,阻击敌军进攻,予德军突击集团重大杀伤,为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7月15日,中央方面军右翼各集团军转入反攻,对敌奥廖尔集团南翼实施突击,并协同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面军左翼各集团军,在奥廖尔战役(1943)中全歼奥廖尔集团,从而消除了德军奥廖尔突出部。1943年夏秋两季,中央方面军在苏军战略总进攻中,于8月26日—9月30日实施切尔尼戈夫…普里皮亚季河战役(1943),战役中西进300公里,进至第聂伯河、普里皮亚季河和索日河,夺取上述河流登陆场,并为收复白俄罗斯和右岸乌克兰创造了有利条件。1943年10月20日,中央方面军改称白俄罗斯方面军。
方面军领导成员:司令——1941年7—8月为库兹涅佐夫上将,1941年8月为叶夫列莫夫中将,1943年2—10月为罗科索夫斯基上将(1943年4月28日晋升为大将);军事委员会委员——1941年7—8月和1943年3—4月为白俄罗斯共产党(布)中央委员会书记波诺马连科,1943年2—10月为捷列金少将(1943年8月24日晋升为中将);参谋长——1941年7—8月为桑达洛夫上校,1941年8月为索科洛夫中将,1943年2—10月为马利宁中将(1943年9月18日晋升为上将)。
名师劲旅 '苏联'第1集团军
苏军战役军团。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于1918年6月19日,由东方面军在塞兹兰—辛比尔斯克方向对反革命捷克斯洛伐克军和白卫军作战的志愿部队组建而成。陆续编有沃利斯克步兵师,土耳其斯坦第1师,辛比尔斯克铁军第24师,步兵第15、第20、第25、第31、第49师、土耳其斯坦骑兵第1和第3师。
1919年春夏两季,第1集团军4月10日编入东方面军南方军队集群后,在南乌拉尔参加东方面军的反攻(1919),对高尔察克军队作战,(先后参加布古鲁斯兰、别列别伊和乌法战役)。遵照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1919年8月11日命令,集团军编入新编土耳其斯坦方面军,并且是该方面军在阿克纠宾斯克战役(1919)中的主力(步兵2。7万人,骑兵3000人),此次战役中,集团军歼灭别洛夫将军指挥的高尔察克军队南方集团军优势兵力(约6万人)有功,为此,工农国防委员会做出决议,并由列宁签署,对集团军全体官兵予以通令嘉奖。第1集团军兵团和部队解放了外里海区(1919年10月—1920年3月),帮助希瓦(1920年4月)和布哈拉(1920年8—9月)各族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参加恢复国民经济和在土库曼居民中开展了政治教育工作。1921年1月,改编为步兵第1师。
历任司令:1918年6月为哈尔琴科,1918年6—12月为图哈切夫斯基;1918年12月—1919年6月为加伊;1919年6月—1920年11月为季诺维也夫;1920年11月为扎哈罗夫(代司令);1920年12月—1921年1月为布拉热维奇。
名师劲旅 '苏联'第2集团军
1918年6月组建。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在东方面军编成内,对捷克斯洛伐克叛乱军和高尔察克海军上将指挥的白卫军作战。第2集团军编有:混成第2师,尔后为步兵第28师(1918年7月—1919年7月);维亚特卡特种师(1918年10—12月);乌拉尔第5师(1919年1—7月);彼尔姆第21师和步兵第7师(1919年2—7月)。
1918年7—11月,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域作战。9月10日,与第5集团军共同作战,收复了喀山。1918—1919年间酌冬季,参加彼尔姆防御战役,并镇压了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地域的富农—社会革命党人的叛乱。1919年5—7月,在东方面军北方集群编成内,进行收复普里卡米耶和中乌拉尔地区的战斗。第2集团军部队先后收复伊热夫斯克、沃特金斯克、克拉斯诺乌菲姆斯克、昆古尔、叶卡捷琳堡(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等城(参见东方面军的反攻)。1919年7月,第2集团军被撤销,其领率机关和所属兵团被调往南方面军。
历任司令:1918年6—7月为马欣;1918年7月哈尔琴科;1918年7—9月为布洛欣;1918年9月—1919年7月为绍林。
名师劲旅 '苏联'第3集团军
1.1918年6月首次组建,在苏联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由东方面军在彼尔姆、叶卡捷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伊希姆地域对捷克斯洛伐克叛军和白卫军支队作战的兵团和部队组成。第3集团军陆续编有乌拉尔步兵第1、第2、第3、第4、第5师,步兵第29、第30、第51、第62师,乌拉尔步兵师,骑兵第10师等以及1个特务旅。
1918年夏秋两季,在东方面军进行顽强的防御战斗。1918年11月至1919年1月,实施彼尔姆防御战役(1918—1913)。尔后,参加东方面军的反攻(1919)和彼尔姆进攻战役(1919)。1919年下半年,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叶卡捷琳堡、车里雅宾斯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和鄂木斯克进攻战役中连战皆捷(参见东方面军的进攻)。1920年1月,改为从事生产建设,称第1革命劳动集团军。
东方面军第3集团军历任司令:1918年6—11月为别尔津;1918年11月—1919年3月为拉舍维奇;1919年3—8月为梅热尼诺夫;1919年8—10月为阿拉富佐;1919年10月—1920年1月为马季亚谢维奇。
1920年6月,第3集团军在西方面军的第15集团军南方军队集群基础上再次组建。陆续编有步兵第2、第5、第6师、彼得格勒步兵第11师、步兵第16、第18、第21、第27、第56师,骑兵第10师、库班骑兵师和独立内卫步兵师。第3集团军在组建期间,即负责掩护斯绍和佩利克两湖间地区。尔后,参加七月战役(1920)和华沙战役(1920)。1920年12月末被撤销。
西方面军第3集团军历任司令:1920年6—10月为拉扎列维奇;1920年10—12月卡库林。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业经爆发,面临德国侵略的威胁的情况下,第3集团军在白俄罗斯特别军区维捷布斯克军队集群基础上组建。1939年9月,参加红军对西白俄罗斯的进军。
卫国战争爆发后,第3集团军(辖步兵第4军、机械化第11军、第68筑垒地域、炮兵及其他兵团和部队)在西方面军编成内,于格罗德诺、利达、新格鲁多克地域进行艰苦的防御战斗。1941年6月底,德军优势兵力突入明斯克地域,切断了第3集团军与西方面军的联系(参见比亚韦斯托克—明斯克战役)。7月8日以前,集团军兵团和部队在敌后英勇奋战,箝制了德军大量兵力。尔后,集团军多数兵团和部队几经艰苦奋战,突出重围,少数部队留在敌后开展游击运动。第3集团军突围后,留最高统帅部大本营预备队整补,8月初转隶中央方面军,8月25日编入布良斯克方面军,在两方面军编成内,先后参加斯摩棱斯克交战(1941)和维亚济马—布良斯克战役(1941)。11月,集团军兵团和部队(11月11日编入西南方面军)继续实施防御战斗,12月5日,撤至米哈伊洛夫卡(博戈罗季茨克东南40公里)和叶夫列莫夫以东地区。苏军在莫斯科城下转入反攻(参见莫斯科战役)后,第3集团军奉命参加叶列茨战役(1941),战役中收复叶夫列莫夫(12月13日)。集团军(12月24日起在布良斯克方面军编成内)继续发展进攻,12月末进至奥廖尔以东祖沙河右岸,就地转入防御。尔后,坚守已占地区,直至1943年夏季,在此期间实施有限目的的阵前出击,从而改善了许多地段上的防御态势。
7—8月间,集团军参加奥廖尔战役(194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