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280人,毙敌8780人,有力地配合了辽沈战役的进行。

中国战争 长春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3月至10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东北人民解放军对吉林省会长春国民党守军的围困战。

    东北人民解放军的1947年冬季攻势,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于长春、枕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参见东北冬季攻势)。3月,解放军先以5个独立师对长春形成初步包围;4月增加兵力,并组成围长指挥所;5月,集中两个纵队及3个独立师攻击长春,未克,遂实行长围久困,展开政治攻势和经济封锁。至9月,解放军多次粉碎长春守军突围和抢粮的企图,共歼其4000余人,并争取1。8万余人投降。10月14日,解放军攻克锦州,东北战局发生急剧变化,困守长春的国民党第60军军长曾泽生将军于17日率部起义。解放军控制长春东城。19日,西城防区内的新编第7军官兵也纷纷投诚。随后,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部放下武器。至此,长春和平解放。

    点评:此战,解放军争取国民党守军1个军起义,1个军投诚,创造了长围久困、和平解放大城市的典型范例。

中国战争 陈官庄战役

    1948年(民国三十七年)12月至1949年1月,在淮海战役第二、第三阶段,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村落攻坚作战。

    黄维兵团在双堆集地区陷入人民解放军包围后(参见双堆集战役),蒋介石为保存其嫡系主力,决定放弃徐州,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邱清泉、李弥、孙元良3个兵团,避开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以南的正面防御,绕经萧县、永城,先解救黄维兵团,然后一齐南撤;令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到蚌埠,指挥李延年兵团、刘汝明兵团再次北进,接应杜聿明集团和配合黄维兵团的突围。1948年11月30日,杜聿明集团沿徐(州)永(城)公路,多路纵队,蜂拥向前滚动。

    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治委员粟裕,立即令渤海纵队占领徐州,令第12、第1、第4、第9、第8、第3、鲁中南、第10、第2、第11等纵队展开跟踪追击、平行追击与迂回拦击。2日晚,邱、李,孙3个兵团到达大回村以北孟集、青龙集、李石林、张庄寨、山城集、洪河集地区。人多车多,路途拥塞,部队建制混乱,前进缓慢,杜聿明决定就地整顿。3日上午,杜聿明收到蒋介石空投的亲笔倍,令其改向濉溪口方向攻击前进,协同李延年兵团,南北夹击,以解黄维兵团之围。杜聿明即重新调整部署,采取东、北、西三面掩护,南面突击,逐次跃进的战法,向南攻击前进。华东野战军针锋相对,从东、北、西三面攻击,南面阻击,对杜集团发动猛攻,终于4日将其合围在徐州西南65公里的陈官庄;青龙集、李石林地区内。

    6日晚,杜聿明决定各兵团分路突围,孙元良兵团在突围中被全歼,仅孙元良侥幸逃脱。邱、李两兵团害怕被歼,未敢突围,转为就地固守。华东野战军适时调整部署,集中10个纵队紧缩对杜聿明集团的包围。

    黄维兵团被歼灭后,杜聿明集团已成瓮中之鳖,为配合平津战役,华东野战军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决定,从12月16日至1949年1月5日,对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打,转入战场休整,开展强大的政治攻势,瓦解被围的杜聿明集团。毛泽东为中原、华东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写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规劝杜聿明等人“立即下令全军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在20天中,陆续投降的国民党军官兵达1。4万余人。

    为最后围歼拒不投降的杜聿明集团,华东野战军又一次调整部署。决定以第3、第4、第10、渤海纵队及冀鲁豫军区部队编成东集团;以第1、第9、第12纵队编成北集团;以第8、第2、第11纵队编成南集团,分别担任主要突击。特种兵纵队的炮兵分别配属3个集团。并采取各个歼灭与割裂突击相结合的战法,割裂邱、李两兵团联系,首先歼灭较弱的李弥兵团,尔后再歼邱清泉兵团。另以第6、第7、第13、鲁中南、两广纵队为外围拦截部队。

    1月6日16时,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经半小时至两小时的战斗,即攻占何庄、豆凹、李楼、郭营、李明庄等13个据点。7日,李弥兵团向西撤入邱兵团防区。华东野战军各纵队乘机发展进攻,又攻占青龙集等据点23处。杜明集团的防御体系至此全部瓦解。9日,国民党军统帅部出动20余架飞机并施放毒气,掩护杜聿明残部向西突围。华东野战军乘其混乱,于当日黄昏全线猛攻,多路突入,分割围歼,激战至10日16时,全歼杜聿明集团,俘虏杜聿明,击毙邱清泉。

    点评:陈官庄之战取得了巨大的胜利,这在中国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罕见的,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3个兵团部;10个军;25个师、1个骑兵旅,共26万余人,其中毙伤6万余人,俘虏17。7万人,投诚2。4万人;缴获各种火炮1699门、坦克107辆、装甲车26辆,及其他大批武器弹药,取得了淮海战役的最后胜利。

中国战争 成都战役

    1949年12月,在西南战役中,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对国民党军的大规模围歼战。

    8日,第二野战军主力进抵(四)川东万县、广安,川南铜梁、荣县一线,并解放了名城重庆;第四野战军已歼灭了逃往广西境内的白崇禧集团(参见广西战役)。此时,蒋介石授权川陕甘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指挥川西所有国民党军在成都地区组织抵抗。在此情况下,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即以第3兵团主力由川东前出成都以东,并抢占成都以西的邛崃、大邑;以第5兵团主力及第10军由川南经乐山向成都以南挺进;第18兵团由陕南、陇南前出川北,以求聚歼国民党军于成都地区。11日,第3、第5兵团开始西进。第16军于19日在峨眉县金口河俘川湘鄂边绥靖公署主任宋希濂。至20日,第16军、第10军、第18军分别进占浦江、丹棱和眉山;第11军、第12军进占双流、新津以东及彭山。第18兵团在第7军、第19军配合下,自7日分3路猛迫由秦岭南撤的胡宗南部。至11日,第62军进占武都,争取国民党第119军起义,第60军、第61军等部进占略阳、勉县、城固、汉中。随后,第7、第19军留置陇南和陕南,第18兵团越过摩天岭、米仑山向川北疾进,先后前出到江油、绵阳、巴中一线,至此完成了对成都地区数10万国民党军的包围。21日,刘邓指示各兵团:追击阶段已结束,对被围敌军,仍先打弱点和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并大力瓦解敌军。当日,国民党军第16兵团在金堂地区宣布起义。22日,胡宗南决定以主力分路向西昌方向突围。24日,其第5兵团由崇庆、新津分两路向南突围,当即遭到解放军的阻击。战至26日,第5兵团司令以下官兵5万余人被俘。少数逃往西昌。在此前后,由于解放军的有力争取和形势所迫,国民党军第15、第20、第7、第18兵团,先后于什邡、彭县、德阳与成都东南地区宣布起义。27日,解放军解放成都。至此,国民党军在大陆上最后一支主力战略集团数10万人宣告覆灭。此战,起义、投诚、被歼国民党军共30余万人,打破了国民党蒋介石企图盘踞川西,待机反攻的企图。

中国战争 翠微峰战斗

    1949年(民国三十八年)8月至9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4师在江西省宁都县翠微峰进行的剿匪战斗。

    翠微峰,位于宁都城西北5公里处,山峰陡峭,道路崎岖,易守难攻。以原国民党豫章山绥靖区司令黄镇中为首的股匪约2000人盘踞此山,构筑坚固工事,并将发电厂、修械厂设备及大批粮物搬进翠微峰金精洞,企图据险顽抗。8月29日,解放军第46军第144师解放宁都后,奉命围歼该股土匪。30日,解放军第144师完成包围部署,随即展开外围战斗。进攻部队采用小分队夜间突袭战术,逐个夺取匪外围据点。该师第432团的几个连队先后攻占菜子山、莲塘凹、太阳山、美抗、赤足寨,歼匪一个团部及各据点土匪大部。该师第428团强攻朝阳山,经一小时战斗,全歼顽匪。至9月19日,翠微峰的外围据点被全部攻占,余匪被压缩在翠微峰等几个孤立山峰上。9月23日6时30分,该师在军山炮营、战防炮营的支援下,向匪核心据点发起总攻。第428团第1连首先攻上翠微峰;第423团消灭母狮峰、三献峰的土匪后,迅速增援第428团,将匪首黄镇中围困在金精洞内。至下午3时,黄镇中被迫率残部投降。

    点评:此战共歼匪1960余人,消灭了赣西南地区最大的股匪,被华中军区誉为剿匪战斗中攻坚战的范例。

中国战争 大别山反清剿战役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12月,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陈粟、陈谢三路大军粉碎国民党军对大别山区清剿的作战。

    自高山铺战役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惧怕刘(伯承)邓(小平)大军在大别山区立足生根,或渡江南进,乃于11月从胶东、陇海路(天水至连云港)、豫西抽调6个整编师,连同原在大别山区的部队共33个旅,由国民党政府国防部长白崇禧坐镇九江指挥,对大别山区刘邓大军进行重点清剿,企图以6个整编师自孝感、武穴、霍山一线,由南向北压缩推进,以两个整编师进到商城地区配合,以9个旅位于光山、罗山及信阳一线堵击,待刘邓大军向西、向北转移时合力围歼。同时,以整编第5军(辖3个整编师)在淮河以北钳制陈(毅)粟(裕)大军,以第5兵团在豫西钳制陈(赓)谢(富治)大军,作战略上的配合。为坚持与巩固大别山区根据地,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指示刘邓大军以主力坚持大别山区内线斗争,陈粟、陈谢两军向平汉(北平至汉口)、陇海铁路展开大规模破击战,寻机歼敌,调动围攻大别山区的国民党军回援,以粉碎蒋介石对大别山的清剿企图。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和大别山区不利于大兵团机动作战等情况,由刘伯承率第1纵队和中原局、野战军后方机关于12月11日向淮河以北、沙河以南地区转移,至月底创建了淮西根据地;以刚进入大别山区的第10、第12纵队,分别于12月上、中旬向平汉路西的桐柏、江汉地区实施再展开;经过作战与开展地方工作,创建了新的根据地,迫使国民党军从大别山区调出1个整编师往援。邓小平率第2、第3、第6纵队在地方武装和广大群众配合下,采取“敌向内,我向外;敌向外,我亦向外”的方针,坚持在大别山区内线斗争,在一个月内,连续取得宋埠、固始、广济、上巴河、圻春等战斗的胜利,共歼灭国民党军1。1万人,收复县城10余座。陈粟、陈谢两军,于12月13日发起平汉、陇海路破击战,歼国民党军2万余,随后,于西平地区歼灭第5兵团部及整编第3师,并围攻确山,先后迫使国民党军从大别山区抽调3个师回援。三路大军经一个月内外线协同作战,共歼灭国民党军6。9万人,粉碎了蒋介石对大别山区的清剿。

中国战争 大别山剿匪

    1949年9月至195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鄂豫皖三省部队在大别山地区联合进行的剿匪作战。

    以汪宪为首的鄂豫皖边区人民自卫军活动于以金寨为中心的大别山地区,辖14个支队;18个自卫团,共1。7万余人。是年8月,解放军华中军区任命湖北军区第二司令员王树声为鄂豫皖边区剿匪指挥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统一指挥三省武装,进剿鄂豫皖边区股匪。10日,指挥部决定以第24军第71师、皖北军区两个警备旅,第42军第126师、河南军区地方武装3个团,湖北军区独立第3师、黄冈军分区部队,分别组成东、北、南3个剿匪集团。各部队于9月5日统一行动,当日一举解放金寨。匪为逃避打击,采用化大为小,分散游击的战术与解放军周旋。剿匪部队以重点攻势与全面清剿相结合,集中兵力于金寨县两畈区、商城县青区、麻城县木子店等匪中心区,捣毁匪巢穴。东线部队重点清剿金(寨)商(城)固(始)地区之匪。30日,第71师一部于金寨以南30公里之帽顶山发现汪宪司令部;当即展开围歼,活捉汪宪及第一副司令樊迅等重要匪首。之后,又于该区歼匪支队司令张连合、汪耀南等以下1700余人。同时,北线部队集中兵力于商南地区;歼匪支队司令冯春波以下1000余人。南线部队于金(寨)麻(城)罗(田)地区围剿周香波、饶国栋等股匪,歼匪1200余人。至11月底,共歼匪1。2万余人,区内100人以上股匪基本消灭。此后,部队转入清匪反霸,对潜藏分散的土匪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各剿匪部队除以少部兵’力于重点区继续搜剿残匪外,大部兵力实现工作队化,分散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政权,以求彻底清除匪患。至1950年3月,大别山会剿结束,共歼匪15400余人,缴获各种炮81门、枪13883支,其它军用物资一大批。

中国战争 大同集宁战役

    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7月至9月间,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部队,在山西省大同和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一部)集宁地区对国民党军的攻城打援作战。

    大同为平绥(北平至归绥)、同蒲(大同至风陵渡)两铁路的交会点,是国民党军巩固华北,屏障绥宁,呼应热察,支撑太原的战略要地。守备大同及其外围的国民党军为第43军暂编第38师,东北挺进军骑兵第5、第6师及晋北挺进总队等部,共约1。9万余人。为拔除大同国民党军据点,进一步孤立绥远国民党军,求得与晋绥解放区更广泛的联成一片,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共同组成大同前线指挥部,由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张宗逊任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副政治委员罗瑞卿任政治委员,统一指挥两军区主力和地方部队各一部共30个团的兵力攻取大同。

    7月31日,大同前线指挥部以5个旅及地方武装一部向大同外围发起攻击。战至8月5日,除白马城、卧龙湾、陈家庄、沙岭子及北关、西关车站外,其余外围据点均被肃清。我军经一周准备,攻城部队于14日向大同城郊和四关发起攻击。但由于攻城兵力、火力不集中,部队又缺乏攻坚经验,进展缓慢,形成拉锯。直到9月4日,攻城部队才分别攻占了北关车站及东大街、南大庙、周家店、西关车站、晋北学院等地,进逼城下。

    8月10日,蒋介石为促使傅作义增援大同,将原属第二战区阎锡山所辖的大同划归第十二战区管辖。9月3日,傅作义集中第35军3个师、暂编第3军两个师和4个骑兵纵队(师)共3万人,沿平绥路分南、中、北3路向集宁前进,企图经集宁南援大同。

    我军大同前线指挥部根据上述敌情变化,决心首先消灭敌增援部队,然后转移兵力攻取大同。遂以3个旅和地方武装一部继续围困、监视大同之敌,抽调第358旅北上集宁参加打援。9月5日,敌占我卓资山。我军判断敌人可能沿铁路进犯集宁或沿公路向新堂、丰镇进犯,又增调晋察冀野战军第四纵队1个旅、第一纵队2个旅,连同第358旅,分别集结在丰镇、麦胡图地区。至此,集宁方向我军已增至25个团。

    7日,敌人从卓资山东犯集宁,我军以3个团守城,主力5个旅集结在集宁以南,拟乘敌进攻集宁时突击其侧背,以丰镇之第一纵队2个旅为预备队。10日8时,国民党军暂编第11、第17师和新编第31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