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队长丁纪徐率机3架起飞迎击,缴战10分钟将日机驱逐。

中国战争 漳州战役

    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4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央红军(即红一方面军)东路军在福建省漳州地区对国民党军的进攻战役。

    3月18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会根据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坚持以赣江流域为中心,向北发展的方针,发出中央红军今后行动方向的训令,以红1军团、红5军团组成中路军,以红3军团组成西路军。稍后,又将中路军改称东路军,并令其先期入福建活动,尔后集中全力夺取赣江流域中心城市。东路军由江西进至福建长汀后,随队行动的毛泽东根据闽西地区两军形势及漳州易攻难守的特点,于30日提出夺取漳州,以调动和歼灭国民党军,开展新局面的建议,为苏区中央局采纳。随即,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身份,于4月3日率东路军分由长1丁及信丰之新田向龙岩、漳州挺进,执行夺取漳州的计划。漳州位于九龙江下游,濒临东海,水陆交通便利,贸易发达,是闽南重镇,守军为国民党军第49师2个旅6个团及直属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特务营、独立营及地方保安队、靖卫团等约1万人。19日晨,红军开始向漳州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以红1军团第4军在左翼担任主攻,第15军在右翼担任助攻,红5军团第3军于南坪附近为预备队,第13军于龙岩保障主攻部队侧后安全,并维护龙岩至漳州交通,闽西军区红12军于上杭、武平、永定地区监视国民党粤军行动。9时许,红军突破漳州外围国民党军阵地十二岭、风霜岭、榕子岭、笔架山,并进占天宝、南靖后,继向漳州市区追击前进。当日下午,国民党军一部由漳州出援,红军于漳州以西之茶铺将其击溃,并乘胜向漳州市区发起攻击,守军见败局已定,其残部乘夜暗向漳浦、诏安方向溃逃。20日,红军攻克漳州。其后,在当地中共组织和游击队配合下,红军又相继占领石码、海澄、漳浦、平和、山城(今南靖县城)、长泰、角尾等城镇。

    点评:此战,红军攻占城镇10余座,歼国民党军第49师大部,俘1674人,缴枪2140余支、炮6门、飞机2架,筹款百万元。

中国战争 直罗镇战役

    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11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陕西省鄜县(今富县)境内对国民党军的进攻战役。

    10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率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甘苏区,红15军团(总指挥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总指挥兼参谋长刘志丹)取得劳山战役之胜利。11月初,两支红军胜利会师,并恢复红一方面军(总指挥彭德怀、总政委毛泽东、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参谋长叶剑英)的番号,将原三军团并入一军团,下辖红1军团(军团长林彪、政委聂荣臻)、红15军团。国民党“西北剿匪总司令部”以5个师兵力,首先构成沿葫芦河东西封锁线,尔后打通鄜县、甘泉、延安之间的联系,构成沿洛水南北封锁线,限制红军向南发展,采取南进北堵,逐步压缩的方针,企图将红军消灭于洛水以西,葫芦河以北地区。为此,国民党军第57军军长董英斌指挥4个师,由甘肃庆阳、合水经太白镇沿葫芦河东进;第67军第117师由洛川北进鄜县。红一方面军在中国工农红军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即中央军委)主席、方面军政治委员毛泽东、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中央军委副主席、方面军司令员彭德怀指挥下,首先集中兵力歼灭沿葫芦河东进之国民党军1至两个师,再视情况发展,各个歼灭国民党军,以打破围剿。11月19日前,红军第1、第15军团分别进至直罗镇东北和东南地区,隐蔽集结待机。同时,以红15军团第81师1个团继续围困甘泉县城守军,以调动国民党军第57军东进;1个团在羊泉镇地区准备阻击东路之国民党军第117师。19日,国民党军第57军第108师留守太白镇,第109、第106、第111师沿葫芦河向直罗镇前进。其先头部队第109师进到黑水寺、安家川地区,军部率另两个师进到张家湾东西地区。红一方面军决定,乘第57军第109师麻痹骄纵和比较冒进的有利时机,求歼该师于直罗镇西北地区。20日16时,第109师在红军警戒部队节节抗击下被诱进直罗镇。红军当夜将其包围。21日拂晓,红1军团由北向南,红15军团由南向北,对国民党军发起攻击,战至14时,歼其大部。余部退入土寨顽强抵抗。接着,红军以少数兵力围困第109师余部和阻击由鄜县西援之国民党军第117师;集中主力向西迎击黑水寺向直罗镇增援的国民党军第57军主力两个师。23日下午,该军两个师见势不妙沿葫芦河西撤,红军于24日上午追至张家湾地区,歼其1个团。余部仓皇退回太白镇。西援之第117师见第57军主力后撤,也急忙撤回鄜县。被围困于直罗镇土寨的第109师余部见待援无望,在突围中于24日上午被歼。

    点评:此战,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第一仗,对立足陕北至关重要,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下奠基礼。作战中,红军共歼国民党军1个师又1个团,击毙其师长牛元峰以下官兵1000余人,俘其5300余人,缴获各种枪3500余支。

    

中国战争 中东路战争

    1929年(民国十八年)8月至12月,中国东北边防军在黑龙江、吉林省与原苏联边境接壤地区,对苏联军队进行的一系列防御作战。

    1905年日俄战争后,中东铁路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据。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长春以北段由中苏合办。1929年7月,中国东北地方当局,以中东铁路苏联职员有宣传赤化嫌疑为名,驱逐中东路苏联职员,并查封哈尔滨苏联商业机构。7月18日,苏联政府宣布对华断交。同日开始,中苏边境黑龙江、吉林段,苏军一再挑起武装冲突。8月6日,苏联建立远东特别集团军,以布柳赫尔(加伦)为司令官,所辖兵力约5万人,分向绥芬河、绥远(今抚运)、黑河、满洲里中国边境一线集中,准备发动全面进攻。14日,苏军侵入中国黑龙江省绥滨县,吉林省密山县(今属黑龙江)境。中东路战争爆发。15日,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集中东北军13个旅,约8万余人,任命王树常为防俄第1军军长兼东路(哈尔滨至绥芬河一线)总指挥,胡毓坤为防俄第2军军长兼西路(哈尔滨至满洲里一线)总指挥。防俄第1军、第2军分别进至哈尔滨与昂昂溪一线,担任第2线防御,满洲里、绥芬河、绥远前线,分由黑龙江、吉林地方部队梁忠甲、丁超、李杜部与东北江防舰队担任。17日,苏军万余人向满洲里发动猛攻。9月6日,苏军分东西两面向绥芬河、满洲里发动猛攻。8日至9日,苏军再次分东西两面发动进攻。10月1日,苏军继续向满洲里发动进攻。10月12日,苏东军攻陷三江口、同江。至10月底,中苏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百余次战斗,东北军虽进行了节节抵抗,苏军仍侵入中国内地达百余公里,占领黑龙江省胪滨、室韦、奇乾(以上今属内蒙古自治区)、鸥浦、爱辉、呼玛、萝北、绥滨、漠河;吉林省同江、富锦、虎林、绕河、绥远、密山、东宁(以上今属黑龙江省)汪清、珲春等18个县的部分地区。同时侵占了绥远县乌苏里江口上的黑瞎子岛。后因封江苏军在10月底不得不从上述大部分地区退出中国境内。11月初,苏军集中兵力3万人于满洲里一线。17日,苏军步骑兵在坦克20辆、飞机27架的掩护下,向满洲里一线扎赉诺尔地区发动猛攻。中方军队15000余人经顽强抵抗后被全歼,西线战局出现严重逆转,东北军在中东路战争中遭到惨败。张学良被迫同意以苏联提出的条件为基础举行和谈。12月22日,中苏双方在伯力鉴定《中苏伯力会议议定书》,议定恢复苏联在7月10日前在中东铁路的一切权益,并决定双方同时撤兵。但苏联占领的黑瞎子岛至今未退还中国。

中国战争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秋至1936年10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苏区向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屡战失利,最后被迫退出中央苏区开始战略转移。在此之前,红6军团(总指挥肖克、政委王震)奉令撤离湘赣苏区,到湖南中部发展游击战争,并同红2军团(当时称红3军,军长贺龙、政委关向英)取得联系(参见红六军团西征)。1934年10月下旬,红6军团到达黔东印江县木黄,与红2军团会师。

    10月10日晚,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率领中央红军5个军团(红1军团,总指挥林彪、政委聂荣臻;红3军团,总指挥彭德怀、政委杨尚昆;红5军团,总指挥董振堂,政委李卓然;红8军团,总指挥周昆、政委黄功、政治部主任罗荣桓;红9军团,总指挥罗炳辉、政委蔡树藩)及军委第1、第2纵队共8。6万余人,从江西瑞金等地出发,开始长征。留红军第24师和地方武装等少数部队,坚持原地斗争。

    随后,中央红军主力先后突破国民党军的四道封锁线,付出惨重的代价,红军折损过半,只剩下3万余人(参见湘江战役)。渡过湘江后,中央红军进入西延山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察觉中央红军要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企图,立即以重兵布置在红军北出湘西的路上张网以待。

    在此危急时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力主放弃原定的与红2、红6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国民党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决定中央红军向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地区前进,从而使红军避免了覆灭的危险。20日,中央红军西进,抢渡乌江天险,并于1935年1月7日,军委纵队司令刘伯承指挥红1军团2师6团(团长王集成)智取贵州省遵义城。

    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纠正了中共党内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军事上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央红军进占遵义后,蒋介石调集重兵,分路向遵义地区逼进,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边境地区。据此,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中央红军北渡长江,进至四川西部或西北部创建新苏区。1月19日,中央红军分三路向土城、赤水前进,于29日一渡赤水河进入川南。这时,国民党军分路对红军进行尾追和堵截,并加强长江防御。为此,中央红军暂缓执行北渡长江计划,改在云贵川边境地区机动作战。红军为摆脱川军和滇军的夹击,于2月11日,突然转向东进,二渡赤水河,重入黔北,在遵义地区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两个师又8个团,取得了长征以来第一次重大胜利(参见遵义战役)。之后,国民党军政取堡垒主义和重点进攻相结合的战法,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狭小地区。红军为寻求新的战机,向西转进,三渡赤水河,再入川南。当蒋介石急令其所部向川南进击时,红军突然折返贵州,四渡赤水河,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分兵黔东,调出滇军来援。当各路追剿军纷纷向贵阳以东开进时,中央红军主力乘虚进入云南,直逼昆明,当滇军急忙增援昆明时,红军又乘虚直抵金沙江畔。5月初,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在乌江北岸牵制国民党军而单独活动的红9军团也渡过金沙江并与红军主力会合。至此,中央红军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胜利(参见四渡赤水战役)。

    中央红军为执行在川西或川西北创建新苏区的计划,继续北上,通过于大凉山彝族地区,于24日晚攻占大渡河右岸的安顺场。25日,红1军团一部乘船强渡成功,击溃左岸守军1个营,巩固了滩头阵地。但此处无法架桥,又缺少渡船,在追兵日益迫近的情况下,中革军委决定,以红1师及干部团由此继续渡河,沿左岸北上,主力红军沿右岸前进,直取泸定桥。沿右岸的前卫红4团,多次击溃川军的拦阻,兼程急进,于29日晨夺占了泸定桥西桥头。经激战红军夺桥成功(参见泸定桥之战)。6月2日,中央红军全部通过天险大渡河。接着,中央红军翻越了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12日,与前来迎接的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懋功东南的达维会师。

    两军会师后,红军总兵力达10万余人。红四方面军,从嘉陵江战役始,实际上开始了长征。1935年4月初,红四方面军取得嘉陵江战役的重大胜利,为向川甘边发展,配合中央红军长征,造成了有利形势。但川陕苏区和红四方面军主要领导人张国焘,又擅自决定放弃川陕苏区,向西转移。在转移途中,进行了土门战役,突破子国民党军的封锁,于6月初到达理番(今理县),12日到达懋功地区。在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中共中央根据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形势,提出于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张国焘却主张向青海、新疆或西康(今四川西部、西藏东部)等偏远地区退却。为统一认识,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6日在懋功以北的两河口举行会议。会议制定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的战略方针。据此,中革军委制定了夺取松潘战役计划,准备从松潘北上甘南。7月18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任命张国焘为红军总政治委员。21日,中革军委决定以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部为红军的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徐向前(兼),政治委员陈昌浩(兼),参谋长叶剑英,另将中央红军第1、第3、第5、第9军团依次改为第1、第3、第5、第32军。但由于张国焘的作梗,松潘战役计划未能实施。

    8月上旬,中共中央决定恢复红军第一方面军的番号,周恩来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为继续贯彻北上的方针,中革军委决定进取甘肃南部的夏河、洮河流域。15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张国焘率领由第5、第9、第3l、第32、第33军组成的左路军,从卓克基向阿坝开进。18日,前敌总指挥部率领由第1、第3、第4、第30军组成的右路军,从毛儿盖向班佑、巴西开进。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随右路军行动。右路军于8月底全部到达班佑地区。左路军先头部队于20日到达阿坝地区。两路红军先后通过了人迹罕至的水草地。29日至31日,右路军红30军和红4军第10师,在四川省包座地区歼灭国民党军胡宗南部1个师,打开了红军北上甘南的门户。中共中央为抓住甘南国民党军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再次致电左路军迅速出班佑,向右路军靠拢。但张国焘以种种借口,不执行中共中央的指示,令右路军南下青海、新疆等地,并企图以武力要挟中共中央。为贯彻北上川陕甘的方针,中共中央率红1、红3军及军委纵队先行北上,并再次电令张国焘率部北上。9月12日,中共中央在甘肃省迭部县俄界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将北上的红军改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之后,红军一部攻占天险腊子口(参见腊子口之战),乘胜占领哈达铺,突破国民党军的渭水封锁线,越过六盘山,于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至此,红一方面军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11月初,红一方面军主力与红15军团(总指挥徐海东、政委程子华、副总指挥兼参谋长刘志丹)会师,合编为红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