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2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初,李部义军与清军激战,至13日失利,退往青神。骆秉章以少数川军牵制李部,集中湘军转攻丹棱。清军连攻数日未克,便改用坐困战术。起义军粮绝,被迫突围北走,蓝朝鼎在掩护大队撤退时战死,余部由其兄蓝朝柱率领北撤。骆秉章又转攻青神,李永和率部突围,进入犍为铁山地区,深沟高垒,凭险固守。1862年3月底,李部义军断粮,被迫突围,先后进入宜宾八角寨、铁山地区龙究场等地,始终未能摆脱清军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10月18日,李永和在猪市坡战败被俘,后被解往成都英勇就义。
蓝朝鼎死后,蓝朝柱率起义军余部转战川北,仅剩百余人。1862年6月进入陕西后得到发展,并以洋县为中心建立政权。1863年10月,蓝朝柱在配合陈得才部太平军攻克汉中府城后北上,于11月19日攻占熬厔城(今周至),威胁西安,但旋即遭优势清军围攻。起义军多次突围未成,与清军大战数月,毙西安将军多隆阿。1864年3月,起义军战败,撤离熬厘。4月11日,蓝朝柱在安康遭伏击阵亡。长期转战于陕、鄂、豫交界地区的蓝朝柱部将蔡昌龄,率部由鄂入陕,在鄂陕边界与太平军启王梁成富部会师。蔡、梁率部在陕西转战数月失利,9月初进入甘肃,18日一举攻占阶州城(今武都),队伍很快发展至3万余人。1865年6月,阶州城被清军攻陷,蔡昌龄受伤遇害,守城起义军全部战死。至此,李永和、蓝朝鼎起义最后失败。
李永和、蓝朝鼎起义、队伍曾发展到30余万人,活动范围遍及滇、川、鄂、陕、甘5省,坚持6年之久,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客观上支援了太平天国起义。但起义军分区作战,未形成统一的领导核心,各战区缺乏有力的战略配合,绵州、眉州之战又采取长围之策,进行阵地决战,终致失败。
中国战争 马尾海战
1884年(清光绪十年)8月,在中法战争中,法国远东舰队在福建马尾全歼中国福建水师的作战。
位于福州东南的马尾(亦称马江),是闽江下游的天然良港,福建海军和船厂均在港内。从1884年7月中旬起,法国军舰就陆续闯入闽江口,进泊马尾。当时主持福建军务的钦差命办福建海疆事宜大臣张佩纶、闽浙总督何璟、船政大臣何如璋、福建巡抚张兆栋和福州将军穆图善等人,根据清廷“不可衅自我开”的训令,对法舰的侵入不但不予拦阻,反而给以热情款待,同时命令各舰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于是,法舰在马尾港进进出出,自由自在,而中国军舰则处在法舰监视之下,不得移动。8月17日,清政府见和谈无望,下令沿海沿江各省加强防备,但对马尾方面,仅指示法舰在内者应设法阻其出口,其未进口者不准再入,并未解除不得主动出击的禁令。当时,马尾一带有福建水师军舰11艘,江防陆军20余营。但由于清政府和战不定,前敌诸将昏聩无能,水陆各军缺乏统一指挥和协同作战的周密计划,加之装备不良,弹药不足,因此,总的兵力虽然较法国方面占优势,但战斗力却很弱。法舰利用中法双方正在进行谈判之机,以“游历”为名,陆续闯入闽江口,上驶至马尾,伺机启衅。此时,清政府仍幻想议和,传令海陆军不得先发起攻击,使法舰得以在港内与福建水师舰艇首尾相接共泊一处。8月22日,法国政府鉴于进犯基隆受挫,勒索赔款无望,电令远东舰队消灭中国福建水师,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立即决定次日午后退潮时发起攻击,孤拔决定于次日下午趁退潮船身转移方向时开战。当时,泊于马尾的法军舰8艘,1。45万吨,另有鱼雷艇两艘,还有两艘军舰在金牌、琯头一带江面,阻止清军塞江封口,保障后路安全。参战法舰共有重炮77门,总兵力1800人。福建海军军舰11艘,6500吨,炮45门,兵员1100人。从吨位、防护能力、重炮数量、兵员素质等方面比较,法舰占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孤拔选择退潮时开始攻击也对法舰有利。这是由于当时系泊用船首,船身随潮水涨落而改变方向(涨潮时,船头指向下游,落潮时,船头指向上游)。孤拔选择落潮时开战,可使大部分中国军舰位于法舰之前方,暴露在法方炮火之下,无法进行有力的回击。23日晨8时,法驻福州副领事向闽浙总督何璟发出通牒,限令福建水师于当天下午退出马尾,否则开战。何如璋得知后,竟然对福建海军将士封锁消息,并企图要求法方延至24日开战,遭到拒绝后,才匆忙下令进行临战准备。13时56分,孤拔趁落潮之际大部法舰舰首指向福建水师舰艇的有利时机,下令发炮攻击。清军舰艇未及起锚,即被法舰第一阵炮火击沉两艘,重伤多艘。在极其被动的情况下,福建水师官兵义愤填膺,仍然奋起还击。旗舰“扬威”号在驾驶官詹天佑和管带张成带领下,不顾何如璋的禁令,事先作好战备。当法舰开炮时,立即沉着应战,用尾炮击中法军旗舰“伏尔泰”号,击毙法军6名。法军鱼雷艇击沉“扬武”号,中国岸防大炮随即命中这艘鱼雷艇,使之锅炉爆炸,丧失作战能力。“福星”号炮艇在开战时就受了重伤,但它们立即亦砍断锚链,转向冲入敌阵,瞄准敌旗舰猛烈射击,连续命中。后遭敌舰三面围攻,火药库中弹爆炸,全艇官兵壮烈殉国。“扬威”号在法舰开炮后,也立即勇敢回击,当它在两艘法舰的夹击下被打穿船体后,舰上官兵置生死于不顾,仍然顽强发炮挫伤敌舰,直到被敌鱼雷艇击沉前的刹那间,还发射出最后一发炮弹,重伤敌舰长和两名士兵。“飞云”号、“福胜”号也都临危不惧,奋战不已,直到船沉。经过约30分钟炮战,福建水师11艘舰艇除两艘驶向上游搁浅外,全被击沉,伤亡700余人。法军仅有两艘鱼雷艇受重伤,其余为轻伤,死伤30余人。24日,部分法舰乘潮上驶,炮轰福州船政局造船厂,使船厂遭到毁灭性破坏,并击毁附近民船。此后,法舰沿江下驶,逐次击毁两岸炮台,清军再次遭受重大损失。于30日全部驶出闽江口。清廷消极防御的战略指导方针,严重束缚了前线将士的手脚,加之前敌将领昏庸怯战,致遭此败。26日,清廷不得已向法国宣战。
点评:此战,以福建海军的全军覆没而结束,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清政府战略指导上错误。清政府自中法开战以来即存妥协求和之心,和战不定,始终不敢鼓足勇气与侵略者决一死战。在法舰频频进入马尾港的危急情况下,仍死守衅不可自我开的教条,从而丧失了先机制敌的条件。二是清朝前敌官员不谙军事,书生典兵,在法舰进泊港内战争一触即发之际,不预作准备,反而约束将士不准先敌开炮,不能报据战场情况临机处置,结果只能被动挨打。三是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福建海军军舰多系木壳,防护力不强;重炮少,形不成强大火力,在敌人突然袭击下,难以作有效的反击,致使全部被敌击沉。马尾海战是中国近代海军创建以后进行的第一次大的战斗,结果却如此之惨。这里不仅有清朝政治腐败这一根本原因,还有军事思想落后的因素起作用。清军的单纯消极防御思想是马尾海战惨败的不可忽视的原因,值得认真记取。
中国战争 南京之战
1911年(清宣统三年)11月至12月,江苏、浙江革命军联合攻占南京(时称江宁)的作战。
是年11月,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率所部进攻南京失败,遂赶赴上海,与上海都督陈其美及苏、浙起义将领集会,决定组织苏浙联军,再攻南京,以发展东南各省的革命形势。联军以徐绍桢为总司令,设司令部于镇江。至11月20日,集中于镇江一带的参战各军有:朱瑞部浙江军3000余人,刘之洁部江苏军3000余人,黎天才部淞军600人,洪承典部沪军1000人,林述庆部镇江军近2000人。此外还有江阴、淞江等地的巡防营,徐宝山部扬州军和起义海军舰艇14艘,总兵力约万人。时驻守南京的清军有:江南提督张勋部江防营20营,江宁将军铁良部步兵1标、炮兵1营,赵会鹏部巡防军5营,王有宏部缉私队10营等,共约2万人。上述各军分驻城内外各要点,并于紫金山、雨花台以及各城门配备火炮、机枪,防守严密,指挥部设于北极阁。苏浙联军决定兵分三路,先扫清外围清军各据点,夺取各要塞炮台,再攻南京城。24日夜,北路淞军、浙军在清军内应下,首先攻占乌龙山炮台,次日拂晓又占幕府山炮台,炮轰北极阁清军指挥部。同日,担任主攻的中路浙军在东流镇至麒麟门一线发起攻击,突破清军4道防线,歼其千余人,毙缉私队统领王有宏,占领马群至孝陵卫一带高地,前锋直抵紫金山南麓。26日,张勋以3营兵力向幕府山、以5营兵力向孝陵卫实施反击,联军英勇奋战,迫使其缩回城中。此时,南路苏军已占领上方镇、高桥门,进逼雨花台,对南京城形成夹击之势。28日,中路浙军向朝阳门发起进攻,因攻城器械不足失利,伤亡颇重。南路苏军攻雨花台亦受挫。30日,联军决定集中兵力主攻紫金山天保城,另以苏军一部佯攻雨花台。天保城为清军防御要点,上筑炮台,有炮10余门、机枪4挺,由江防军1个营及旗兵400人防守。是日,联军第一次进攻遭清军火力压制,无法前进,随后组织敢死队,从东西两侧同时进攻,激战至12月1日黎明,攻占天保城,歼灭清军700余人。此后,联军一面居高临下,炮击富贵山、太平门、朝阳门等清军阵地,一面组织敢死队分攻通济、朝阳、神策、太平、仪凤各门。城内清军顿时动摇,两江总督张人骏等军政大员弃城逃循,残余清军投降。2日,联军进占南京城。
是役,苏浙联军团结一致,统一指挥,密切协同,集中兵力,攻占要点,终于以少胜多,力克坚城南京,给清王朝以沉重打击,为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中国战争 捻军起义
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发于黄河、淮河流域,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战争。
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党”,以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1851年,河南南阳、南召、唐县(今唐河)等地捻党聚众起义。次年,张乐行、龚得树等复于皖北雉河集(今涡阳西北)一带起义,聚众万余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3年,太平军北伐进入黄河、淮河流域,捻党纷起响应,在豫、鲁、苏、鄂交界地区,形成十余支相对独立的队伍,并逐步由分散、零星的斗争趋向联合。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聚集雉河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建立五旗军制,发布“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的文告,宣布捻军行军作战19条军纪,为进行大规模反清斗争创造了条件。随后,捻军5万余人转战于皖、豫、苏地区,歼灭清军和地主武装,使队伍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但由于组织松散,武器简陋,缺乏训练,因而参战清军由少变多,捻军由进攻转为防御后,只有张乐行等少数几支主力于正面阻击清军,余多守寨自保,致使雉河集根据地被清军攻占。1857年春,张乐行率捻军渡淮南下,与北上的太平军陈玉成、李秀成部会师,接受太平天国领导,与太平军联合作战(参见太平天国运动),在淮河两岸抗击清军围攻,并一度攻入湖北。1858年,捻军主力回到淮北,一面以圩寨战抗击清军进攻,一面以快速的流动作战方式出击豫、鲁、苏,歼灭大量清军,并与太平军配合进行了多次重要作战。1860年冬,清廷调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全权督办攻捻战事。捻军虽数次击败僧军进剿,但因实行消极防御方针,致使雉河集大营于1863年再次失陷,张乐行殉难,皖北根据地丧失。突围而出的张宗禹等部,继续以流动作战方式,坚持斗争。1864年夏,太平天国都城天京(今南京)失陷(参见天京之战),捻军与太平军余部在鄂、豫边界会师,改编组成新捻军,以复兴太平天国为目标,推赖文光为首领,运用新的游动战术,并逐渐易步为骑,使捻军变为一支约十余万人的骑兵武装。1865年5月,于山东菏泽高楼寨取得全歼僧格林沁马队7000余人的重大胜利,阵毙僧格林沁(参见高楼寨之战)。旋击败湘军和淮军,粉碎钦差大臣曾国藩“以静制动”和“聚兵防河”的攻捻方略。次年秋,捻军在河南许州(今许昌)分为东、西两部。赖文光率东捻军留守中原地区,与清军周旋。西捻军由张宗禹率领西进陕西,与陕甘回民军相互配合,取得灞桥伏击战(参见灞桥之战)、进军陕北等作战的胜利,后闻东捻军被围,转兵东进救援,经山西、河南、进入直隶,于饶阳(今属河北)之战失利后,继续转战于山东、河北地区。但东捻军转战于河南、湖北、山东地区,遭李鸿章淮军围追堵截,日趋被动。1868年1月,终败灭于江苏扬州地区。8月,西捻军也于山东茌平徒骇河畔覆没。
点评:此战,捻军起义战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捻军在长期抗清作战中,形成一套独特的流动战法,常能克敌制胜。但捻军领导者政治目光短浅,未能形成集中统一的领导和指挥,军事上实行流寇主义,忽视建立巩固的根据地,后期又将军力分为两支,作战指导盲动,致被清军各个击破,全军覆没。
中国战争 1894年平壤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9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陆军在朝鲜平壤进行的一次重要的大兵团作战。
是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上旬,清政府增派陆军29营抵朝鲜平安道首府平壤。下旬,畏敌北逃的直隶提督叶志超亦率军退至平壤,并被清廷任命为平壤清军总指挥。平壤原是朝鲜旧都,是朝鲜北部水陆交通枢纽和战略重镇,位于大同江西岸,山环水抱,形势险要,城墙高大坚固。共有城门六座:南为朱雀门,西南为静海门,西北为七星门,北为玄武门,东为长庆门,东南为大同门。玄武门跨牡丹台山修筑。驻守清军1。5万人,划为四个防区:城北防区由左宝贵所部奉军和丰升阿所部盛军等驻守;城西防区由牙山军驻守;城南防区由卫汝贵所部盛军和毅军之一部驻守;城东南大同江东岸防区由马玉昆所部毅军驻军;叶志超坐镇城内,居中调度。由于叶志超对敌情了解甚少,临战又突然改变决心,就在其仓卒作出防御部署的同时,日军由陆军大将山县有朋指挥的新建第1军1。6万人已完成对平壤的合围。
日军方面在打败牙山、成欢清军后,即准备北攻平壤。9日2日,在朝日军第五师团长陆军中将野津道贤决定将1。5万日军分作四路进攻平壤。具体部署是: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5000日军由汉城出发,沿大道指向平壤东南,从正面进攻;野津道贯率兵5000渡大同江下游,进攻平壤西南;陆军少将立见尚文率兵2000渡大同江进攻平壤东北,称“朔宁支队”。陆军大佐佐藤正率兵3000自元山登陆(称“元山支队”),攻平壤北部,截断清军后路。四路分进合击,定于9月15日包围平壤,发动总攻。9月13日,四路日军均已逼近平壤,元山支队进至顺安,切断了清军退往义州的后路。14日晨,元山、朔宁两支队一齐发起攻击,攻占城北山顶清军营垒数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