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大舰,建议采用火攻。朱元璋采纳了这一建议,乃命用7艘船满载火药,扎上草人,穿上甲胄,并持兵器,由勇士驾驶,偷袭陈军。黄昏时,火船趁东北风逼近敌舰,顺风纵火,风急火烈,扑入陈军阵内,焚陈友谅巨舰数百艘,一时,烈焰飞腾,湖水尽赤,陈军死伤过半。陈军骁将、陈友谅之弟陈友仁、陈友贵及平章陈普略等均被烧死。朱元璋又乘势挥军猛攻,毙敌2000余人。朱军也有损失,5名将领战死。
二十三日天明,双方再一次交锋。陈军步步紧逼,四面围攻朱元璋的坐舰。在此危急之时,亲兵将领韩成换上朱元璋的冠服,伪装成朱元璋,以迷惑敌军。韩成更衣后,当着陈军投水自溺。陈友谅以为朱元璋已死,便稍向后退军。朱元璋乘机换乘他舰,刚换乘完毕,他的坐舰便中炮起火,朱元璋又一次幸免于难。
二十四日,陈军先头部队的战船由于机动困难,遭到朱军围攻,全部被毁。朱军俞通海、廖永忠、张兴祖、赵庸等将领乘快船6艘,突入陈军船队,陈军联巨舰迎战。这6条小船势如蛟龙,纵横驰骋,出没于陈军巨舰之间。朱军见此情景,士气大振,发起猛烈攻击。双方自清晨激战至中午,陈军终于不支,向后败退,遗弃的兵器旗鼓,浮蔽湖面。陈友谅企图退守鞋山(今江西湖口南大孤山),但出口已被朱军扼住,只得收拢部队,进行防御。当晚,朱元璋为控制长江水道,率军移驻左蠡(今江西都昌西北),陈友谅也移泊渚矶(今江西星子南)。
双方相持三日,陈军屡战屡败,形势更加不利。陈军左、右金吾将军见大势已去,相继投降朱元璋,陈军士气更趋低落。朱元璋乘机致书陈友谅劝降,陈友谅为泄其愤,尽杀俘虏。而朱元璋则尽放俘虏,并医伤悼死,以分化瓦解陈军士气。朱元璋判断陈友谅可能突围退入长江,乃移军湖口,在长江南北两岸设置木栅,并做火筏置于江中;又派兵夺取蕲州(治今湖北蕲春县境)、兴国,控制长江上流。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陈军归路被切断,粮食奇缺,部队饥疲。陈友谅无计可施,便于八月二十六日率楼船百余艘,冒死突围,企图经南湖嘴进入长江,退回武昌。陈军行至湖口时,又陷入朱军的包围,朱军乘机以舟船、火筏四面猛攻。陈军一片混乱,争先奔逃,又遭到泾江口朱军伏兵截击,陈友谅中箭而死,军队溃败,平章陈荣于次日率残部5万余人投降,太尉张定边同陈友谅子陈理逃回武昌。朱元璋获得水战胜利。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二月,朱元璋攻下武昌(参见武昌之战),陈理投降,朱元璋的势力扩大到原陈友谅所属的地区。
点评:此战,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南部中国在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在中国水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此战前后历时37天,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投入兵力、舰支之多、战斗之激烈都是空前的。从双方兵力对比来看,陈军号称60万,朱军仅有20万;陈军的战船大多是新造的,形体高大,装备精良,朱军的战船主要是收编和缴获的,以小船居多,但机动灵活,进退自如。两相比较,陈军居优势。但交战的结果却是朱军以劣势兵力战胜了优势兵力的陈军。战后,朱元璋在分析胜利的原因时指出,“陈友谅兵虽众,人各一心,上下猜疑,矧(何况)用兵连年,数败无功”,而我“以时动之师,威不振之虏,将士一心,人百其勇,如鸟鸷搏击”,所以取胜。朱元璋取胜的另一个原因是,部署得当,指挥正确。朱元璋在进入湖口之初,就在武阳湖与鄱阳湖,长江与鄱阳湖各隘口,层层“派兵扼守,一则切断陈军归路,二则限制陈军兵力展开,阻止其发挥兵多舰大的优势。然后,集中兵力,逐次打击陈军。陈军战船高大,稳性好,载兵多,可以居高临下地打击朱军。但其致命弱点是机动性差,加之又联舟布阵,这就更加“不利进退”了。朱军船小,机动性好,便于灵活地打击陈军,但有仰攻困难,不耐冲击,难于正面突防等弱点。针对这一情况,朱军采取扬长避短,以长击短的战法,先是以分队多路进攻,充分发挥火器作用,连续突击陈军,后又火攻破敌。在康郎山水域一战,毁陈军大舰数十艘,首战告捷;湖口一战又毁陈军大舰数百艘,使陈军大部就歼。成为中国水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其统一江南,进而建立明王朝奠定了基础,因而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陈友谅的失败,首先是由战略上的错误造成的。本来,朱元璋率主力北救小明王,造成应天空虚,这是战略上的失着。如果陈友谅乘机以主力顺流东下,直攻应天,朱元璋便会处于陈(友谅)、张(士诚)夹击,进退失据的境地,形势将发生有利于陈友谅的变化。可是,陈友谅却没有这样做,而是把进攻矛头指向小而坚的洪都城,致使数十万水陆大军被置于狭小地域,难以展开;且又没有派兵扼守江湖要津,置后路于不顾,结果被朱元璋堵歼于鄱阳湖内。此外,陈友谅刚愎自用,暴躁多疑,内部分崩离析,士气低落;指挥笨拙,战法单一,联舟布阵,机动困难等等,也都是陈友谅失败的原因。
中国战争 金仆散安贞南下攻宋之战
宋嘉定十四年(金兴定五年,1221年)正月,在宋金战争中,金以仆散安贞为主帅向宋发动的一次作战。
十三年十二月,宋军北上攻金无功还师后,金为加强南部边防,集中兵力对蒙古的作战,遂于十四年正月,集诸道兵于蔡州(今河南汝南),以仆散安贞为统帅兴师攻宋。二月十六日,仆散安贞率兵出息州(今河南息县),驻军于七里镇,败宋军于净居山,乘势攻黄土关(今湖北麻城北)。黄土关地势险要,宋军依险拒守,金军屡攻不克。仆散安贞遂遣轻兵分为左右两军,从黄土关两侧潜登,另以兵3000直逼关门。翌日,正当宋军全力防守正面金军之时,从关之两侧登上山巅之金兵突然出现在关上,上下夹攻,宋军大败,黄土关逐为金军所破。尔后纵师深入,拔麻城(今属湖北),围黄州(今湖北黄冈),同时,分兵攻汉阳军(今武汉汉阳)。宋命淮东、京湖诸路兵马增援淮西。三月初一,鄂州副都统扈再兴率部攻唐州(今河南唐河)。扈再兴率部进到三家河,金以骑兵2000、步兵7000出城迎战,扈再兴挥师击败金军,乘胜追至唐州城下。金将从义率残骑300余返城,被扈再兴击败,杀从义。围唐州。继而得知金军北撤,分兵焚荡唐州境内州县,遂率部邀击金军归路。金军撤至天长镇(今安徽天长)被扈再兴部击败,余部北还。
中国战争 金仆散揆南下攻宋之战
南宋开禧二年(金泰和六年,1206年)十月至开禧三年十一月,在宋金战争中,金军在陕西、河南、两淮等广大地域与宋军进行的一场规模较大的作战。
开禧二年六月,宋北上攻金兵败后(参见韩侂胄攻金之战),金朝以宋背盟为由,于十月,以仆散揆为帅兵分九路大举攻宋。仆散揆率军3万出颖上(今安徽颍上西北)、寿州(今安徽凤台);统军使纥石烈子仁率兵3万出涡口(今安徽怀远东北);右副元帅完颜匡率兵2。5万出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今属河南);左监军纥石烈执中率兵2万出清河口(今江苏淮阳市西南);右监军完颜充率兵1万出陈仓(今属陕西宝鸡南);右都监蒲察贞率兵1万出成纪(今甘肃天水市);蜀汉安抚使完颜纲率兵l万出临潭(今属甘肃);都总管石抹仲温率兵5000出盐川
中国战争 乞瓦之战
元太宗十二年(1240年)冬,在蒙古第二次西征中,蒙古军在乞瓦(今基辅)击败斡罗斯军的一次作战。
乞瓦位于第聂伯河中游西岸,是第聂伯河通往黑海的水上交通要地,有过“城市之母”的称号。是蒙古西征进攻南斡罗斯,必须首先攻占的战略要地。为此,拔都确定先扫外围,后攻中心。按照这个方略,蒙古西征军分成三路:一支从伏尔加河下游出发,向南斡罗斯进军;另一支北上,先征服莫尔多瓦和奥卡河上游的穆罗姆城;再一支由拔都率领攻克佩累雅斯拦夫、契尔尼克夫等城;同时,蒙古军向东北掠下加娄牙城,东至顿河,切断乞瓦援路,使其变成孤立之地。蒙古军扫清外围之后,于十二年秋进至乞瓦附近,发现第聂伯河河防甚严,且未冻冰,不能渡过,遂驻师河东。蒙哥派使者谕降,遭杀害。但守城主将德米特尔惧祸弃城出逃,由斯摩棱斯克大公罗斯迪斯拉夫入守,其人有胆勇。加利西亚大公派其部属狄米脱里守城。冬,第聂伯河冰冻,拔都亲率大军发令攻城,全军从冰上渡河,抢筑长堤,缮备攻具,利用火炮不停轰击城墙,昼夜强攻,至十二月初六攻破城墙,打开突破口,进入市区。城内守军顽强抗击,双方进行激烈的巷战,终日不休,守城军失去旧寨又筑新塞,虽然节节败退,连夜又在城中心筑起木桩栅。第二天清晨,工事又被蒙古军夺取。守军退入教堂,有的登楼乘屋抵御,因人多墙崩柱折,死者甚众。最后守城军全部覆没,狄米脱里负伤未死,被俘,拔都见其忠勇,释而不诛。
是役,拔都西征军夺取了征服南斡罗斯的战略要地,为其全面进攻南斡罗斯奠定了基础,也为进军中欧做了准备。
中国战争 秦州之战
南宋开禧三年(金泰和七年,1207年)五月,在宋金战争中,金军在秦州(今甘肃天水市)附近击败宋军的一次作战。
三年三月,李好义收复吴曦降金所献四州之地后,乘胜率部攻秦州。五月,率军3万进围皂郊堡(今甘肃天水南)。金命都统术虎高琪率部驰援。李好义布阵于山谷,将军车分为左右翼,伏弩于车下,自率军一部与金军战,佯退,诱金军入伏,将金军击退,李好义乘势追击,金军结阵防御。交战中不分胜负,术虎高琪乃将骑兵分为两部轮番出击,暗遣精骑一部自山驰下合击宋军,宋军阵动,伤亡惨重,遂解围而退。
点评:此战,金军在被动的情况下,积极创造战机,采取正面牵制,利用骑兵轮番出击,尔后分兵一部绕至宋军侧翼,实施突然攻击,最终击败宋军。
中国战争 饶凤关之战
金天会十一年(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在川陕之战中,宋军在饶风关(今陕西石泉西北)与金军进行的一次作战。
和尚原之战后,金陕西经略使完颜杲率军10余万,继续在川陕向南宋大举进攻,企图避开和尚原从宋军防守薄弱的饶风关入川。天会十年十二月金军攻破商州(今陕西商县)(参见商州之战)后,又于次年正月初九,破金州(今陕西安康)(参见金州之战)。宋知兴元府刘子羽急派统制官田晟率兵扼守饶风关,以阻金军来路,并驰报吴玠请援。吴玠当即率部、自河池(今甘肃徽县)日夜兼程300里赶至饶风关。二月初五,金军在完颜杲督令下,人披重甲,登山攻关。吴玠令所部及前来增援的洋州(今陕西洋县)义士与金、均、房州安抚使王彦所率八字军,共3万余人,凭借险要地势,以强弓劲弩,轮番发射,顽强坚守六昼夜,金军伤亡惨重,顿兵关下。十一日,吴玠部下一军校降金,引金军自蝉溪岭绕出关后,夜袭宋军郭仲荀部,占领山寨,尔后乘高下瞰饶风关,以一部精兵攻宋军背后。宋军腹背受敌,被迫败退,吴玠收余部退守西县(今陕西勉县西),王彦率军奔达州(今四川达县市)。十三日,金军攻入兴元府(今陕西汉中)。刘子羽焚其城,率余部退至三泉(今陕西宁强西北)。吴玠料金军粮草难继,不能久驻,遂回师河池,准备断其归路。果不出吴玠所料,金军因野无所掠,粮草不继,加之疾病流行,于四月初引兵北撤,吴玠乘机派兵于武休关(今陕西留坝东南)袭击金军后队,金军不备,被斩及坠涧死者数千人,丢弃所获辎重而去。王彦乘势收复金州。
中国战争 撒麻尔干之战
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五月,在河中之战中,蒙古军在撒麻耳干(亦称寻思干、薛迷思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城)击败花剌子模军的一次战斗。
撒麻尔干位于利水(今泽拉夫姜河)上,距不花剌五日程,是花剌子模王国的新都。北面为基吉尔库姆沙漠,南凭铁门关(今乌兹别克斯坦南部杰尔宾特西)天险,再远北有锡尔河、南有阿姆河,地势天成,又当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摩诃末为了抵抗蒙古军的进攻,并为在此进行决战,修筑了工程浩大的城防工事,命阿尔泼汗统帅由康里、塔吉克等部族兵组成的11万军队。(一说6万)驻守。十五年五月,成吉思汗自不花剌,驱签军东进,行五日,骑兵先至撒麻耳干城下,他自结营于郊外的库克撒来。一、三路军前来会师。成吉思汗先分军扫清撒麻耳干外围,令阿剌黑、毕速尔率兵一部攻占铁门关、塔里寒,以切断其外援。成吉思汗获知摩诃末已离开撒麻耳干,立即派出哲别、速不台和脱忽察儿三将,率军3万人,追击摩诃末。随后,蒙古军开始包围撒麻耳干城,守将阿尔泼汗、匈赤汗、巴郎汗三人乘蒙古军合围未成,尚在展开之机出击,以善战的塔吉克兵为先锋,被蒙古军设伏歼灭。康里兵自以与蒙古同族,事亟则降,故不支援,城人为之夺气。蒙古军攻城两日,康里兵纷纷投降。接着城内宗教领袖亦到成吉思汗军营投降。成吉思汗均善遇之。越日,城内军民停止抵抗,开城投降。蒙古军进入城内,全歼内堡的守军。拆毁城堡,填平战壕,尽屠3万康里兵,只有阿尔泼汗率干人,乘夜潜逃。撒麻耳干城陷后,成吉思汗乃命太师国公耶律阿海,组建军政府,以降官巴克曷勒篾里克、牙剌瓦赤等主收赋税,兼辖降长。选取工匠3万人,分给各营,选拔壮丁3万人为签军,补充攻城队。
点评:是役,成吉思汗采取除翼孤首的战法,攻克重镇撒麻耳干,保证了蒙古军继续向纵深发展。
中国战争 元宋沙洋、新城之战
元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在忽必烈灭宋之战中,元军沿汉水南下,攻破沙洋堡、新城(均在今湖北钟祥南)的作战。
元至元十一年九月,元荆湖行省左丞相伯颜率元军主力,自襄阳(今属湖北襄樊)出发,沿汉水南进,绕过郢州(今湖北钟祥)后,于十月二十二日进至沙洋堡。伯颜遣断事官杨仁风去招降,宋守将不肯与之对话,又遣一降将持黄榜和檄文,带上赵文义人头入城招降。宋守将王虎臣、王大用斩使焚黄榜,坚壁不降。时宋裨将傅益带水军17人乘船降元,继而又有7艘战船降元。王虎臣等将欲降而未及者全部处死。相恃至日幕,伯颜命新军万户忙兀台架设巨炮12座,准备攻城。二十三日,伯颜命参知政事吕文焕至城下招谕,又不应,遂命诸军发起强攻。知印百家奴立云梯于东角楼,登城力攻,夺其旗帜、弓矢、衣甲;新军万户忙兀台也竖云梯登城,焚其楼橹,拔羊角坝;易州等处管军总把巩信,率勇士50人,纵火焚寨,宋军大乱。日暮,北风大起,伯颜命炮水手元帅张荣等人顺风发金汁炮,焚其庐舍,烟焰燎天,城中房舍几尽,沙洋被攻破。守将王虎臣、王大用等人被忙兀台俘获,其余全部被屠。沙洋堡南五里为新城,由善于守城颇得人心的京湖制置帐前都统边居谊戍守。二十四日,元军至新城。吕文焕以为小堡,可不攻而破,乃遣人招降。边居谊拒绝招降,率舟师拒战。伯颜命万户帖木儿、史弼列沙洋所斩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