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渭麉兩胶U剑J彼拇ㄒ嗥健D纤瓮觥#ú渭霰亓颐鹚沃剑�

    点评:蒙(元)宋战争持续46年,忽必烈总结前两次攻宋的经验教训,适时改变主攻方向和发展水军,采取牵制两翼、集中兵力中间突破、浮汉入江、直捣临安的方略,缩短了战线,割裂了南宋的东西联系,致宋军被动挨打。同时,实行招降安抚之策,形成政治、军事优势,终于灭亡南宋,结束了唐末以来37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中国。

中国战争 纳忽山、不黑都儿麻之战

    宋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4年)春,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战中,与乃蛮部太阳罕、屈出律不欲鲁(北乃蛮部首领)在纳忽昏山之察乞儿马兀特地区(今蒙古哈剌和林北纳莫合山)的战略决战。

    铁木真灭克烈部之后(参见合兰真沙陀、折折运都山之战),为统一蒙古,即谋灭乃蛮部。乃蛮部是蒙古高原上最大的一个突厥语系部族,势力雄厚。自从乃蛮部亦难赤必勒格汗死后,长子台不花,号称太阳罕,继承其父汗位占据了乃蛮南部(本部),次子古出古敦不欲鲁占据乃蛮北部。整个乃蛮地区西邻康里地区、北接谦谦州、东邻蔑儿乞惕部,南接哈剌鲁、畏兀儿两部,东南与西夏国接壤,东部与克烈部为邻。乃蛮与蒙古有世仇。铁木真灭克烈部之后,边界直接与乃蛮相接,使太阳罕深感到威胁,同时,他觊觎已久的克烈牧地,已被铁木真占领,不甘罢休,欲决雌雄。

    嘉泰四年(金泰和四年,1204年)春,铁木真正猎于帖蔑延之野时,得知太阳罕准备进袭的情报后,立即召集诸将商议。铁木真采纳别勒古台(铁木真之弟)主动进击的建策,并把军马集中在合勒河畔,进驻客勒贴该合答,对军队进行整顿;将所有军队按十户、百户、干户统一编制,委派各级诺颜(指挥官);组建了“扯儿必”官(统领),任命其亲信那可儿(伴当)6人为扯儿必;成立护卫军。设80宿卫,70散班,400箭筒士,以及轮番宿卫制度。

    整军结束,于四月,祭旗出发。沿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西行,以哲别、忽必来为前卫,进至萨里川(今杭爱山之西南)与乃蛮前哨接触。双方前哨遭遇交锋后,铁木真军一匹青白马被乃蛮前哨夺去,乃蛮认为蒙古马瘦,无力作战。铁木真率大军到达萨里川之后,为使乃蛮太阳罕产生错觉,以便延缓其进攻时间,恢复蒙古远征军的疲劳,不仅用“瘦马骄敌”之计,而且采纳朵歹扯儿必的建议,又用“增火惊敌”之计,白昼多设疑兵,夜令每人各烧火5处,以示蒙古兵众势强。

    乃蛮前哨秉报说:蒙古军已满集于萨里川之野,且似日增无已,其火多于星辰。太阳罕听后,准备后撤,诱蒙古军到阿勒台山(今阿尔泰山)南麓,再行决战。由于其子屈出律和大将豁里速别赤的坚决反对,勉强率军进至纳忽昏山(今巴颜乌拉山)东麓的察乞儿马兀特地区(今西库伦北200里)。

    铁木真得知情报,立即向乃蛮军发起进攻。这次铁木真采取了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凿穿而战的新的战法,向太阳罕大本营冲击,并迂回包围分割歼灭守卫在各山头的乃蛮军。双方鏖战于纳忽昏山峡谷,救援太阳罕大本营的乃蛮军被铁木真军迂回分割,分别在各山头被歼。太阳罕看到援救无望,便乘夜率军突围,因通路被蒙古军封锁,只好攀登山涧陡崖,人马多半失足坠落山涧陡崖,死伤甚众。太阳罕在突围过程中受箭伤而死。

    太阳罕之子屈出律和一部蒙古叛逃者札木合、脱黑脱哈等率残部奔乃蛮北部的不欲鲁汗,企图重整旗鼓,共同设防。铁木真乘胜分南北两路追击,他引西路军追至阿勒台山征服太阳汗所属部众后,继续北追古出鲁克,进至不黑都儿麻源头,设哨对峙。铁木真大军因冬季作战不便,在汗呼赫岭(今科布多乌布苏诺尔湖西南之汗呼赫山)以南过冬。

    开禧二年(1206年)春,冬雪尽融之后,铁木真率大军越过汗呼赫岭向乃蛮北部军进攻。此次作战中,乃蛮北部首领不欲鲁汗等被杀死。蒙古军追击乃蛮军至额儿的失河(即今流入乌布苏诺尔湖的帖斯河)全歼溃军,只有屈出律渡过河,后逃亡西辽国。至此,强大的乃蛮部灭亡。北路军由沈白率领,进攻逃至台合勒山(今库苏泊之北的比勒斯基果尔勒赤山)的麦古丹、脱里孛斤、察浑诸种蔑儿乞,亦获全胜。铁木真统一蒙古的大业至此完成。

    点评:此战,是统一蒙古诸部战争中的规模最大的一次作战。铁木真以4万人的劣势兵力,战胜太阳罕8万之众的优势兵力,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围歼战。铁木真在这次作战中,总结了以往的作战经验,改革了军制,提出了“凿穿战”的三原则和“攻心为上”、“穷寇必灭”的作战指导思想,对其独特的战略战术思想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战争 你沙不儿之战

    元太祖十六年(1221年)四月,在蒙古第一次西征中,蒙古军在你沙不儿(今伊朗东北部呼罗珊省内沙布尔)击败呼罗珊军的一次战斗。

    元太祖十五年六月初五,哲别、速不台奉命追击摩诃末,兵临你沙不儿城下。他们遣使至呼罗珊的宰相处谕降,抹智儿·木勒克派遣8人,携带着酒席、礼物表示同意供给饲料、给养。哲别颁发盖有红印的畏吾儿、蒙古公文和成吉思汗诏书的副本。哲别、速不台继续追击摩诃末。是年拖雷奉命往攻呼罗珊,拖雷军先锋脱忽察儿连续攻下奈撒、马鲁(今土库曼马里西)、哈连答儿诸城之后,进至你沙不儿,攻城三日不下,被撤职的脱忽察儿(大汗驸马)中箭而死,所部的蒙古军引退,与拖雷主力会合。拖雷率后续军至你沙不儿城下,先扫荡四周山地,然后攻城。守城军民严阵以待,城上置发弩机3000,抛石机500。蒙古军也备有大量攻城器具,有发弩机3000,抛石机30,火焰放射器700,云梯400。自附近诸山取石,集积大量砲石于城下。守城军民看到蒙古军兵力雄厚,围得水泄不通,丧失战斗信心。遂遣呼罗珊大断事官,率教长、绅士同赴拖雷营请降,并许纳岁贡于蒙古主。拖雷不许。十六年四月初七,拖雷下令攻城,弩机齐发,昼夜不息,至初九晚,堑壕已平,城墙裂70余处,蒙古军从四面登城而入,街巷屋舍皆成战场。脱忽察儿之妻(大汗公主)率万人入城,见人就杀,如是4日,毁城,屠城,惟工匠4000人充军。

中国战争 纽粦攻四川之战

    蒙古蒙哥汗七年(宋宝祐五年,1257年)至八年,在蒙哥攻宋之战中,都元帅纽璘率军进攻南宋四川地区的作战。

    蒙古总督军事兀良合台打通云南至四川道路后,蒙哥于七年春,再次诏命诸王、众将出师攻宋。命纽璘将兵万人攻掠四川。纽璘自利州(今广元),下白水(今白龙江),过阆州大获山(今阆中东北),出梁山军(今梁平),直抵夔门(今奉节瞿唐峡)。蒙哥又命万户刘黑马、夹谷龙古带率蒙古汉军,乘宋西川防务空虚之际,一举占领宋已废弃的成都城(今成都市),七天修复该城,并遣都元帅阿答胡戍守。八年春,宋理宗以成都关系全局安危,命四川制置使蒲择之率驻蜀诸军攻取成都。蒲择之遣都统杨大渊率一军守御剑门关,以断北援;遣安抚刘整、都元帅段元?率一军守御东西川要道灵泉山(今遂宁东)城、箭滩渡(今遂宁东涪江渡口)以阻其东援;自率诸军攻成都。时纽璘已由夔门还至合州(今合川),欲引军西进,至成都会合守将阿答胡部。军至箭滩渡受阻,纽璘军与刘整军激战一天,突破宋军防线,斩首2700余级;部将石抹按只率汉军攻灵泉山,大败宋军,乘胜追杀都统韩勇,宋军溃,纽璘军长驱入成都。时守城主帅阿答胡死,诸将遂推纽璘为长,纽璘率军据城坚守多日。五月,成都突有暴风骤雨,且霖雨连绵,地面泥泞,对宋军攻城不利。纽璘乘机突围,与前来增援的汪德臣部内外夹击,败蒲择之军。纽璘率军进围成都府治所云顶山(今金堂南)城,守将惶恐失计,不久,城中食尽,纽璘部将彻理率兵一部由水门先登,破其壁,宋将姚德以城降。于是西川州县相继降蒙,致使宋军全部退出西川。是年冬,为配合蒙哥攻蜀,纽璘以部将拜延八都鲁、刘黑马等率兵5000守成都,自率1。5万兵,号5万,战船200艘,并以降将张威所部500人为先锋,水陆并进,经简州(今简阳西北),沿内江水(今沱江)入长江,趋重庆。军至资州(今资中),缚桥济师,分兵两路而进:千户暗都剌率舟师顺内江水而下,纽璘将步骑而南,军至泸州,遇宋军以战船500艘控扼江渡,乃令长于水战的将领石抹按只,仅率7艘战船向其冲击,步骑鼓噪而进,将宋军击败,遂顺江而东。蒲择之以兵分道截击,均被击败。纽璘军顺利进至涪州(今涪陵),造浮桥,屯军桥南北,以绝宋援。

    点评:此战,纽璘充分发挥骑兵优势,转战东西川,消耗宋军实力,攻取了西川,并封锁江面,阻绝宋援,为蒙哥攻占四川,沿江东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战争 朱元璋灭张士诚平江之战

    元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至二十七年(1366年一1367年)九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军在平江(今江苏苏州)消灭张士诚军的作战。

    朱元璋剪断张士诚两翼,再断两臂后,对平江已形成北、西、南合围之势,为贯彻其围困平江,攻其腹心的战略方针,于十一月二十五日,完成了围困平江的战略部署:徐达屯葑门、常遇春屯虎丘、郭兴屯娄门,华云龙屯胥门,汤和屯阊门,王弼屯盘门,张温屯西门,康茂才屯北门,耿秉文屯城东北,仇成屯城西门,何文辉屯城西北。朱元璋军在整个部署中,秋毫无犯,民大悦。徐达部相继在鲇鱼口(今江苏吴江县西北)、尹山桥(今江苏吴县南)击败张士诚外围军,并在官渎(今苏州娄门外官渎桥)焚毁张军战船千余艘。在朱军的威慑下,松江(今江苏松江)府、嘉定(今江苏嘉定)州,于二十七年正月,相继投降,使平江更加孤立。朱军在城外构筑长围,又搭起木塔、筑敌楼三层瞰城中,每层配备弓弩、火铳和襄阳炮,日夜攻击。围攻八个月,张士诚军不支,将士多降。张士诚先后两次突围不成。六月初七,张士信被炮炸死。九月,徐达部攻入葑门,常遇春部攻入阊门,张士诚部将唐杰,潘元绍等降。张士诚率余兵巷战失败,自杀未成被俘,朱军遂占平江。通州(今江苏南通)、无锡(今江苏无锡)等地相继投降,大周政权灭亡。

    点评:此战,朱军对已成孤势的平江,采取长期围困的“锁城法”使张军陷于粮尽兵疲,束手待毙的困境,一举攻克平江,尽得苏。浙、皖,为北上灭元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中国战争 鄱阳湖之战

    至正二十三年(宋龙凤九年,1363年)七月,在朱元璋统一江南之战中,朱元璋率军在鄱阳湖(今江西鄱阳湖)击败陈友谅军的著名水战。

    是年二月,张士诚派吕珍军围攻小明王的最后据点安丰(治今安徽寿县)。安丰粮尽援绝,刘福通战死,安丰告急。朱元璋虑及到安丰系应天(今南京)屏障,救安丰就是保应天,遂于三月率兵渡江救安丰。三战三捷,吕珍败逃。陈友谅江州(今江西九江)兵败后,伺机收复江西,乘朱元璋率主力往救安丰,江南空虚之机,于四月亲率主力号称60万,水陆并进,于十一日围攻洪都(今江西南昌)。占领吉安、临江、无为州。洪都地处赣北平原,位于赣江下游,由赣江向北经鄱阳湖与长江相连,军事地位甚为重要。为了进攻洪都,陈友谅特地制造了数百艘巨舰,外饰红漆,舰高数丈,上下三层,每层都设置有上下相通的走马棚,下层设板房作掩护。有橹几十只,橹身裹以铁皮。上下层住人,互相听不见说话。(《续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据传,大的可载3000人,小的可载2000人。陈军登陆后,即对洪都发起猛攻。朱元璋军都督朱文正与参政邓愈、元帅赵德胜、指挥薛显、元帅牛海龙等诸将拒守各城门。陈友谅军全力攻城,赵德胜、牛海龙等先后战死,朱元璋军伤亡惨重,但城中军民死守洪都。洪都被围累月,与外阻绝,消息不通。六月,朱文正派千户张子明向朱元璋告急。

    朱元璋得报后,急命正在围攻庐州(今安徽合肥)的右丞徐达、参知政事常遇春回师驰援,并于七月初六,亲领帐前亲军指挥使冯国胜、同知枢密院事廖永忠、俞通海等,与之会合率舟师20万,往救洪都。七月十七日,朱元璋率军进至湖口(今江西湖口),为了把陈友谅困于鄱阳湖中,以便与之决战,朱元璋派指挥戴德率部屯于泾江口(今安徽宿松南长江边)。复以另一部屯南湖嘴(今江西湖口北),切断陈友谅的归路。同时派人调信州兵守武阳渡(今江西南昌东南)以防陈军逃跑,朱元璋则亲率舟师由松门(今江西都昌南),进入鄱阳湖。

    时陈友谅已围洪都85天,久攻不下,士气沮丧。得知朱元璋大军来援,即于十九日撤洪都之围,东出鄱阳湖迎战,一十日,两军在康郎山(今江西鄱阳湖内康山)水域遭遇。陈军“舟大,乘上流,锋甚锐”。朱元璋告谕诸将说:“两军相搏勇者胜。友谅久围洪都,今闻我师至而退兵迎战,其势必死斗,诸公当尽力,有进无退,剪灭此虏,正在今日。”诸将受命之后,均奋勇作战。陈军以巨舰列阵,迎战朱军。朱元璋对诸将说:“彼巨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可破也。”(《续资治通鉴》卷二百十七)于是,把水军分成11队(一说20队),每队配备大小火炮、火铳、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枪、神机箭和弓弩等。并令各队接近敌舟时,先发火器,再射弓弩,靠近敌船时则短兵格斗。

    七月二十一日,双方主力开始交战。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廖永忠等率军进击一时“呼声动天地,矢锋雨集,炮声雷鞫,波涛起立,飞火照耀百里之内,水色尽赤,焚溺死者动一二万”。激战中徐达身先士卒,率部勇猛冲击,击败陈友谅前军,毙敌1500人,缴获巨舰1艘,军威大振。未几,俞通海乘风发炮再败陈友谅军,焚毁陈友谅战船20余艘,陈军被杀及溺死者甚众。朱元璋军也伤亡惨重。这时,徐达座舰着火,陈军乘机猛攻,幸赖朱元璋及时派舰支援,才将陈军击退。陈友谅军骁将张定边,为扭转不利战局,率部猛攻朱元璋所乘指挥船,指挥船规避时,忽然搁浅,陈军乘机围攻,朱军士兵竭力抵抗,陈军不能靠近。激战中朱军指挥韩成、元帅宋贵、陈兆先等相继阵亡。危急中,常遇春射中张定边,俞通海、廖永忠又以轻舟飞速来援,张定边见朱军来势凶猛,引军后退,朱元璋才得以脱险。廖永忠见张定边后退,便率轻舟追击,张定边又一次中箭受伤。战至日暮,双方鸣金收兵。

    朱元璋初战获胜之后,恐张士诚乘虚进袭后方,命大将徐达回应天坐镇,以防不虞。

    二十二日,朱元璋亲自布阵,准备决战。陈友谅率全部巨舰出战,联舟布阵,旌旗楼橹,望之如山。而朱军舟小,不能仰攻,连战三日均受挫。激战中,右军被迫后退,朱元璋连杀队长10余人,仍不能止。这时,部将郭兴向朱元璋说,并非将士不用命,而是由于舟小敌不过陈军大舰,建议采用火攻。朱元璋采纳了这一建议,乃命用7艘船满载火药,扎上草人,穿上甲胄,并持兵器,由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