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军事战争通史-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日,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兵15万,并借回纥兵4000,再攻长安。二十七日,唐军进至长安西,列阵于香积寺(今陕西长安南)北、沣水之东,与列阵于唐军北面的10万安军展开激战。在唐军两面夹击之下,安军大败,被歼6万余人,当夜撤离长安东逃。唐军没有乘胜追击,于二十八日收复长安(参见唐收复长安之战)。
唐军进入长安三日后,李俶率主力东进,安庆绪为确保洛阳,命严庄率洛阳主力部队西上,与从长安退保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的张通儒部合力阻击唐军。十月十五日,郭子仪部与安军在陕郡城西新店遭遇。安军依山列阵,郭子仪从正面进攻失利。回纥骑兵袭击安军侧后,郭子仪乘机率部出击,安军大败,死伤甚众。安庆绪闻败,弃洛阳逃往邺城(今河南安阳)。十八日,唐军收复洛阳(参见唐收复洛阳之战)。
点评:唐军在收复两京之战中,针对叛军骑兵精悍的特点,采取梯次配置、两面夹击的战术,又充分发挥回纥骑兵勇猛善战的特长,所以接连获胜。然而,唐肃宗急功近利,不采纳李泌先取范阳的建议;又将唐军几十万兵力集中于一个方向,没有多路配合,形成由西向东赶鸭子的局面;攻占长安和洛阳后,主帅又不及时组织追击,因而未能全歼叛军的有生力量,致使战事旷日持久。
中国战争 唐收复洛阳之战
唐至德二载(757年)十月,在唐平安史之乱的战争中,唐军在陕郡(治今河南三门峡市西)城西新店击败安庆绪军,收复东京洛阳的作战。
唐肃宗在安禄山被杀以后,决计收复两京(即西京长安、东京洛阳)。二载九月,命天下兵马元帅广平王李俶、副元帅郭子仪率兵15万,并借回纥兵4000,号称20万,直逼长安。唐军于长安城西香积寺北、沣水以东地区大败叛军,收复长安(参见唐收复长安之战),叛将张通儒、安守忠、李归仁等率残部东撤。唐军进入长安3日后,李俶方率主力东进,以一部趋武关(今陕西丹凤东南),迂回合击洛阳。郭子仪率部追击叛军至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歼其5000余人,又克华阴(今陕西华县)、弘农(今河南灵宝)二郡。王难得率部攻取武关,克复上洛(今陕西商县)。张通儒等收集残部,退保陕郡。安庆绪为阻止唐军东进,确保洛阳,尽发洛阳守军,以御史大夫严庄为统帅,率军进抵陕郡,与张通儒合力阻击唐军。这时,安军兵力尚有步骑15万。十月十五日,郭子仪部与安军在陕郡西面的新店遭遇。叛军依山列阵,居高临下,先以小队轻骑出战,子仪遣兵将其击退。叛军又以200骑出战,唐军迎击,叛军不战而走。子仪率部追击,叛军由两翼包围唐军,唐军与战不利,被叛军赶下山来。此时,回纥骑兵从南山(位于新店南)袭击叛军侧后,叛军畏惧回纥骑兵,立即惊恐溃乱。郭子仪乘机指挥大军出击,与回纥兵前后夹击,杀得叛军尸横遍野。严庄、张通儒率残部弃陕城东逃。李俶与郭子仪进入陕城,命仆固怀恩等分道追击叛军。十月十六日夜晚,安庆绪听说主力战败,率300骑兵和1000多步兵从洛阳逃往邺城(今河南安阳)。十八日,唐军胜利收复洛阳。二十一日,郭子仪派张用济、浑释之率兵攻占河阳(今河南孟县南)、河内(今河南沁阳),迫降严庄。陈留(今河南开封)军民在唐军收复洛阳后,杀死叛将尹子奇,举郡归唐。不久,河东、河南各郡县相继光复。
战评:此战,唐军在初战失利的情况下,稳住阵脚,以回纥骑兵袭击叛军侧后,对叛军前后夹击,因而转败为胜。但唐军收复洛阳后,未乘叛军土崩瓦解之势组织战略追击,给了安庆绪以收集残部,重整旗鼓的机会。
中国战争 唐太宗攻高丽之战
唐贞观十九年(645年),在唐与高丽、百济的战争中,太宗李世民亲率唐军进攻高丽的作战。
贞观十六年,高丽国内发生政变,大臣泉盖苏文杀高建武,立其侄高藏为王。盖苏文自封为莫离支,专擅国政。时朝鲜半岛上并存三个独立国家,北部为高丽,南部偏东为新罗,南部偏西为百济,其中新罗一直与唐保持朝贡关系。十七年九月,新罗遣使入朝,述说百济攻占其40余城,并与高丽联合图谋断绝新罗与唐的通道。唐太宗命司农丞相里玄奖持玺书至高丽,命其与百济停止攻打新罗,否则将派大军征讨高丽,盖苏文不听劝阻。
十八年二月,唐太宗遂不顾褚遂良等大臣的反对,出兵征讨高丽。七月二十日,诏令将作大监阎立德等人到洪(治今江西南昌)、饶(治鄱阳,今江西波阳)、江(治湓口,今江西九江)等州,造船400艘,以供运输征高丽所需军粮。二十三日,诏令营州都督张俭率幽、营二都督府兵及契丹、奚、靺鞨族士卒先行进攻辽东,以观察其形势。任命太常寺卿韦挺为馈运使,民部侍郎崔仁师为副使,节度河北诸州,以供陆军之需。命太仆寺少卿萧锐运送河南各州粮草入海,以供水军。十一月二十四日,唐太宗诏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领江、淮、岭、峡四州兵马4万人和在长安、洛阳召募的3000士兵,战舰500艘,从莱州(治掖县,今属山东)渡海直逼平壤;以太子詹事、左卫率李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步骑兵6万及兰、河二州降胡进逼辽东,水陆两军分进合击高丽。三十日,各路大军会集幽州(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太宗派行军总管姜行本、少府少监丘行淹监督工匠制造云梯,在安萝山练习登高冲锋。十二月十四日,唐太宗诏令各路大军及新罗、百济、奚、契丹分道进击高丽。
十九年二月十二日,唐太宗由洛阳出发,亲征高丽。李勣采用疑兵之计,大造声势称其将从怀远镇(在今辽宁辽中附近)出发,实际上出柳城(今辽宁朝阳),秘密北上直趋甬道,于四月初一从通定镇(今辽宁新民西北辽河西岸)渡过辽水(即辽河),到达玄菟。高丽大骇,各城皆闭门自守。初五,辽东道副总管、江夏王李道宗率数干人马到达新城(今辽宁沈阳东北),折冲都尉曹三良率十余骑兵逼近城门,守军不敢出战。营州都督张俭率胡族士兵为前锋,直趋建安城(今辽宁盖县东北青石关),大败高丽军,斩首数千级。十五日,李勣与李道宗合兵攻打盖牟城(今辽宁抚顺),至二十六日攻取该城,俘虏2万余人,获粮食10余万石。
张亮率水军从东莱渡海后,于五月初二袭占卑沙城(即卑奢城,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俘男女8000人。李勣率军进至辽东城(今辽宁辽阳)下,初八,高丽步骑兵4万余人救援辽东,李道宗率4000骑兵迎击,与高丽军展开激战,行军总管张君义接战不利,败退。李道宗收集散兵,登高观察敌阵,见高丽军阵形混乱,遂率领几十名骁勇骑兵冲击敌阵,左进右出,右进左出。李勣又领兵助阵,大败高丽军,斩首千余级。
初十,太宗御驾渡过辽水,驻扎在马首山(即今辽宁辽阳西南首山),督军昼夜不停地用抛石机、撞车猛攻辽东城。十七日,唐军锐卒登上冲竿顶端,乘风点燃西南城楼,大火漫延到城内,唐军士卒趁势登城,迅速攻占辽东城,杀死万余人,俘获高丽兵万余、男女4万口,以其城置辽州。二十八日,唐军进至白岩城(今辽宁辽阳东太子河北岸)。乌骨城(今辽宁凤城东南)的高丽军万余人前来增援,被唐将契苾何力阻击,双方激战,高丽军大败,被斩千余人。六月初一,李勣率军攻占白岩城西南,李世民亲临城西北,城主孙代音被迫以城降唐。
二十日,唐军进至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下,纵兵攻城,高丽北部耨萨(相当于唐的都督)高延寿、高惠真率15万高丽、靺鞨兵前来救援。唐太宗设计将高丽援军诱至安市城东南8里处,依山为阵,长40里。命李勣率1。5万名步骑兵在西岭布阵,长孙无忌率精兵1。1万做为奇兵从山北穿越峡谷冲击高丽军阵后,太宗亲率4000步骑兵偃旗息鼓登上北山,敕令诸军以鼓角为号,一齐出击。二十二日,高延寿等人见李勣布阵,便集合部队,准备迎战。担任奇袭任务的长孙无忌部率先与高丽军交战,太宗在高处见尘烟骤起,遂命擂鼓举旗,唐军各路兵马即鼓噪并进。高延寿惊慌失色,本欲分兵迎战,但高丽军阵形已被冲乱,士卒四散奔逃,被斩2万余人。高延寿率余众依山固守,唐军四面围攻,长孙无忌将所有桥梁撤掉,以断其归路。高延寿走投无路,遂于二十三日率士卒3。68万人归降。唐太宗坑杀犯阵的3300名靺鞨兵,挑出耨萨以下酋长3500人,授予军职,迁居内地,其余的人皆放还。唐军还缴获马5万匹,牛5万头,铁甲1万领,各种器械若干。高丽举国震惊,后黄城、银城等地军民皆弃城而逃,数百里内断绝人烟。
唐军回师继续猛攻安市城,守军凭坚城固守。安市百姓闻知李勣奏请克城后坑杀全城男女老幼,皆全力支援守城士卒,致使唐军久攻不下。李道宗率部在安市城东南角筑土山,渐渐逼近城墙,城中也不断加高城墙拒战。唐军昼夜不停地加筑土山,共用60余日,土山顶离城只有几丈,可以向下俯瞰城内。但由于驻守山顶的果毅都尉傅伏爱擅离职守,被高丽军乘土山顶端坍塌混乱之机抢占土山,唐军连攻三天未能夺回。此时已近深秋,辽东一带早寒,草枯水冻,军粮将尽,唐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下令班师还朝。
点评:唐廷此次东征高丽,前后一年,攻占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10城,获7万余户,斩杀高丽兵4万余人,唐军阵亡近2000人,战马损失十之七八。唐军虽斩获颇丰,但并未达到预期目的,这对百战常胜的唐太宗来说确是料所不及的。
中国战争 唐讨田承嗣之战
唐大历十年(775年)至十二年,在唐代宗削藩之战中,唐廷命诸镇节度使讨伐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叛唐,而以妥协告终的作战。
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六月,唐延任命田承嗣为魏博节度使。田将辖区内壮丁编为兵士,让老弱耕田,数年间,拥兵十万。从中选出精兵万人作为亲军,称之“牙兵”。二年正月,田奏称其军为天雄军,得到唐廷认可。到永泰元年(765年),田承嗣也同承德、相卫和卢屹等节度使一样,广收安史余党,拥劲卒数万,整治军队。修缮城池,自己任命文武将吏,不交贡赋,与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淄青知留后李正已联姻相互勾结。唐廷专门姑息,不能再制止他们。虽名为唐廷藩臣,实如同异国一样。
大历八年(773年)九月,田承嗣为安史父子建立祠堂。称他为“四圣”,并求为宰相。代宗虽派人劝其毁掉祠堂,但还是封其为同平章事(即宰相)。九年(771年)三月,代宗为笼络田承嗣,又把皇女永乐公主嫁给田承嗣之子田华为妻,而田承嗣更加骄慢。这年十月,刚承嗣诱使昭义所属将吏叛乱。十年正月,昭义兵马使裴志清驱逐留后薛崿,率部归附田承嗣。田以救援勾借口,引兵袭占相州(治安阳;今属河南)。十四日,代宗派内侍魏知占到魏州(治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去劝告田承嗣恪守本封疆土,承嗣不接受诏令。十九日,派大将卢子期攻取洺州(治永年,今河北永年东南),杨光朝攻打卫州(治汲县,今属河南)。二月,田承嗣诱降卫州刺史薛雄,薛不服从。田便指使强盗杀薛雄及其全家。尽占相、卫、洺、魏四州之地,私自设置长吏,把这些地方的精兵良马都掠归魏州,并逼魏知古伴他巡视磁、相二州,指使其将士割耳划破脸,请田承嗣当主帅。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淄青节度使李正己都与田承嗣有矛盾。闻其抗拒朝廷,纷纷上表代宗请求征讨。
代宗利用其矛盾,于四月下令贬田承嗣为永州刺吏,并令河东、成德、幽州、淄青、淮两、水平、汴宋、河阳、泽潞各路节度使派兵前往魏博。如果田承嗣继续违抗朝命,当即进行讨伐,且下令只惩治田承嗣及其侄田悦,其余将士如能归降一概不问。命幽州节度使朱滔与李宝臣及河东节度使薛兼训从北向南攻,李正己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等从南向北攻。五月初三,田承嗣部将霍荣国在磁州投降。十五日,李正己部攻占德州(治安德,今山东陵县)。李忠臣统领水平、河阳、怀、泽等道步骑4万攻打卫州。六月初九,田承嗣派其将裴志清等攻冀州(治信都,今河北冀县),裴志清率部降于李宝臣。十二日,田承嗣亲自率军围攻冀州,李宝臣派高阳军使张孝忠率精骑4000抗御,自率主力继进,田承嗣烧毁辎重逃遁。田承嗣因各大军压境,部将多叛而悲惧,于八月上降表,请求束身归附朝廷。不久又派其将卢子期侵犯磁州。九月,李宝臣和李正己在枣强会兵,进围贝州(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田承嗣出兵解救,二李因担心士卒哗变退兵。李宝臣与朱滔进攻沧州,田承嗣堂弟田庭蚧拒守,未克。十月,卢子期攻磁州,几乎攻破城池。李宝臣和昭义留后李承昭驰援,大破卢军于清水,擒卢子期,送京师斩首。河南诸将又在陈留大破田悦,田承嗣惧怕,便遣使将境内户口、甲兵、谷帛等交给李正己,焚香事其像,使李按兵不进。河南诸道兵也都不敢进攻。
田承嗣解除南顾之虞,专心对付北方官军。田承嗣得知李宝臣家乡在范阳,常欲将其据为已有,乃通过刻石作计,表示愿将沧州让给李宝臣,并与其密图范阳,陈兵境上。李宝臣派兵偷袭朱滔,双方交恶。唐廷围攻田承嗣的北翼亦被瓦解。经过这一系列的分化瓦解活动,是年十二月,田承嗣请求入朝谢罪,李正己也屡次为之上表,请许其悔过自新。次年二月,代宗下诏赦田承嗣,恢复其官爵,听任其与家属入朝,对该部以往的抗命部将一概不究。五月,田承嗣又与汴宋都虞侯李灵曜勾结反唐。七月,又派兵进攻滑州,击败水平节度使李勉。十月李灵曜被唐军击败,田承嗣派田悦带兵救援,在匡城打败水平、淄青兵,后被李忠臣、马燧击败。大历十二年三月,代宗再次下令讨伐田承嗣,因各道皆按兵不动,田又再次上表请罪,代宗只好又一次赦免田承嗣,恢复其官爵,还免其入朝。当时,田承嗣占据魏博、相、卫、洺、贝、澶七州,拥众七万。与其他藩镇既有矛盾又相勾结。表面上听从朝廷实际则不执行王朝法令。官爵、甲兵、租赋、刑杀等自搞一套。唐代宗对此束手无策,藩镇割据的形势进一步严重。
中国战争 唐统一战争
唐武德元年(618年)至七年(624年),隋太原留守李渊击败各割据势力和农民起义军,统一天下,建立唐朝的战争。
隋义宁元年(617年),在全国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下(参见隋末农民起义),隋王朝的统治已名存实亡。一些贵族豪强、地方官吏乘机起兵,割州据郡,称王称帝,企图利用农民战争战果,取隋而代之。其中主要有:虎贲郎将罗艺自称幽州总管,割据涿郡(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朔方(郡治岩绿,今陕西靖边东北白城子)鹰扬郎将梁师都自称大丞相,北连突厥;马邑(郡治善阳,今山西朔县)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称帝,依附突厥;金城(今甘肃兰州)校尉薛举自称西秦霸王,尽据陇西之地;武威鹰扬府司马李轨据河西五郡,称大凉王;巴陵(郡治巴陵,今湖南岳阳)校尉董景珍等拥萧梁后裔萧铣为帝,占据两湖及江西、广东部分地区。突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