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养子成龙-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老话不还说,有兵就是草头王,枪杆子比笔杆子利落嘛。
“眼下东京城里,都是诸侯们聚堆了。总感觉城外住着,心里踏实些。”杜四喜嘴里这么说,心头也是这么认为的。
想东京城,拢这么多的势力,在杜四喜看来,就跟火药桶一样,指不定一点就炸了。
在东京城外面,就是想跑路,也是想跑就能跑。
在东京城内的话,那城门一关,跟瓮中捉鳖一样,千年王八都没得活路。
“太婆婆,真确定要留了赵府内?”杜四喜见着赵洪英似乎低沉的情绪,忙是又问了话道。
☆、第14章
赵洪英整个人神情肃穆,道:“太婆婆要留下来,我劝了,她老人家主意已定,没得改了。”
杜四喜看着这样的赵洪英,心里头陂不是滋味的,她忙是握住了赵洪英的手,鼓励了话,道:“太婆婆许是年纪大了,我又怀了身孕。她老人家跟咱们到了军营,怕担搁咱们的事儿。太婆婆八成是想给咱们减轻些活。”
“没事儿,四喜,我心头都有数。”
赵洪英笑笑,脸上的眉都是展开了些,道:“太婆婆在京城府上,日子过得舒坦。跟咱们去军营,那是受罪,可不是享福。等着,等我哪日有本事了,总能接太婆婆享享我这个曾孙子的福。”
“苦了你,你当我媳妇,得跟我一起过清贫的日子。”
赵洪英这么一说,杜四喜不乐了,她用手捏捏赵洪英的大手掌,道:“你们男人,跟咱们女人的想法就不一样。瞧瞧,我前面跟你说的话,你是左耳进,右耳出了。”
赵洪英挑眉,杜四喜就是来了气,再是掐了一把,道:“可记牢了。我这一辈子,嫁了你,就不怕吃苦的事。再说,过日子嘛,你在外面累着了,我这当妻的心头能好受?”
“只要咱俩一辈子,你不纳个妾,跟我是一生一世一双人。你就是个扁担,我都挑着走,没半口气的悔字。”杜四喜面提耳语,那就是时刻要赵洪英晓得了,她这个媳妇的心思。
有道是共患难易,同富贵者难。
杜四喜瞅着赵洪英往日的品性,还是相信她现在的丈夫。不过,本着预防嘛,总是多提两回,遇上事时,枕边人也能多思考思考不是。
“太婆婆,就是长一双好眼,给我挑个能干,心疼人的媳妇。”赵洪英哈哈大笑,然后,对杜四喜赞了话,道:“我这个汉子就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媳妇有了,孩儿也有了,我还求啥?过好日子,一辈子就足够了。”
话是如此,赵洪英也是这般想的。
赵洪英时不时的,还是认为,如果不是世道不好,他和媳妇的日子定是满美极了。
夫妻二人商量好后,自然就是收拾了包裹,然后,要出京城,去城外的晋藩军营。
于是呢,带着苦瓜色的赵洪全堂弟,跟着夫妻二人一起离开了京城赵府。
晋藩在京城外的军营,是扎在了城郊二十里外的小镇上。
杜四喜一行人去时,还是坐着赵府的马车。
等到了军营处,赵洪英拿出了归德节度使李仕元给的令牌。还别说,有这令牌后,真是出来了一位步军都头当引路人。
在晋藩的军制中,10人1火,设火长1人;5火1队,共50人,设队正1人。2队1都,共100人,步军设有都头1人,副都头1人;马军设有军使1人,副兵马使1人。
5都为一军,共500人,为一厢军马,设有指挥使1人,副指挥使1人。
赵洪英见到的这位步军都头,姓王,全名王使昭。
有都头王使昭的领路,赵洪英也瞧个明白,感情他到了晋藩投军后,就是归笼在王使昭的都里,任了火长一职。好歹带个“长”,就算不是官,也管了九个人。
“杂营暂时安排在这地方,你安顿好后,记得到我那报到。这些日子没事,闲着有功夫领你去都里,认识认识一起舀食的同僚兄弟。”都头王使昭一说,赵洪英赶忙应了。
谁让这位王都头,比赵洪英连大了三级呢。能给他引个路,算得抬举了。往后搁人手下讨生活,赵洪英自然不想开罪了未来上司的上司。
杜四喜在旁边跟着,一直没开口多话。只待到了杂营时,从包裹里摸出了银子,趁人不注意时递到丈夫赵洪英的手上。小声嘀咕了两句,道:“你看着合适,是不是应该给些打点银子。”有这话后,杜四喜自然不再多事了。
赵洪英在手里掂了掂,对媳妇杜四喜点点头。
当然,都头王使昭可能还有其它的要事,给赵洪英引个路,算得圆满后,自然是先离开了。留下来与杂营吩咐了话的人,是王都头带来的亲兵。赵洪英塞的红包,给的就是这位亲兵。
“请兄弟喝杯水酒。”
赵洪英给了银子,这亲兵手里掂掂,随即,脸上带着笑容,道:“成,有赵兄弟的话,那哥哥是谢过了。”
来一趟,翻翻嘴皮子的功夫,就是得了二两银子的水酒钱。亲兵自然是高兴的。
“还没请教这位大哥如何称呼?”
赵洪英一问,亲兵就忙道:“哥哥姓董,有个大名叫全喜。赵兄弟是有真本事的人,这回一来,王都头都是亲自接人,往后,哥哥少不得要赵兄弟多提拔提拔。”
两人打着哈哈,从亲兵董全喜的嘴里,赵洪英还是掏出些消息。那二两银子的水酒钱,也让他觉得物有所值。
杂营,是晋藩的民夫,还有伙头兵暂时的居处。
虽然如此,那也是布置的陂有些行军营的章法。
杜四喜夫妻分得的住地,就是一间隔断,能做了两间屋的民房。青砖青瓦,瞧着还算得不错。至少,杜四喜的心情还算陂不错。
“洪全堂弟,住咱们隔壁。”赵洪英说得这话时,眼神思量片刻后,又道:“你怀孕了,还要受些累。少不得咱们得给洪全堂弟搭把手。想洪全堂弟初离京城,一切都可能还不太习惯。”
“咱们是兄长嫂嫂,理所应当的。”杜四喜没在意,她道:“倒是军营里,有些什么规距,你可得跟我仔细说说。哪条都不能犯了事。”
对于军中的军规,古今中外,必是严厉的。杜四喜可没有以身试法的意思,她更不想被人当成了杀鸡儆猴中的那一只鸡。
“杂营规距不重,我稍后去跟伙头兵的火长求个话。他那边有些女眷,能给你找来个作伴的。”赵洪英送了董全喜银子,得来的消息里,就有那么一条能给媳妇减轻些麻烦的。
“哦,女眷多吗?都是京城本地人吗?”杜四喜问道。
“到时候,咱们瞧瞧情况,就有数了。”
随后,赵洪英是去了伙头兵的营房,杜四喜是留了屋里,就着赵洪英打来的水,准备把接下来要居住的地方,是好好的打扫打扫。
☆、第15章
赵洪英出马,有都头王使昭的亲兵董全喜当开路人,这一行,还算得圆满。所以,等赵洪英放妥心,离开了杂营的家,去军营里报到时,杜四喜在新生活的地方,也是交到了新朋友。
“四喜,你这是给腹中的孩儿做小衣裳?”问话的人,是一个年纪在十八左右的女子。女子长得柳眉凤眼,看上去白白静静,温婉宜人。只不过,这位女子的发髻,梳得不是少女饰样,而是妇人髻。
杜四喜自然清楚,这女子名叫柳儿,算得一名可怜人儿。丈夫是晋藩打仗的一个小卒,夫妻二人没生得一儿半女,柳氏的丈夫就是丢掉性命。身为寡妇的柳儿,被婆家嫌弃。实无法,托了当初丈夫的同营弟兄帮忙,在杂营里帮忙缝缝补补讨生活。
“是啊,孩儿也不小了,得赶紧做了小衣裳。要不然,肚子大起来,做不了针线等细活。”杜四喜抿嘴笑一下,对柳儿回话道。
柳儿听得这话,眼中有些羡慕。
“不晓得何时拔营?到时候,你跟着夫君,总能奔了晋藩过日子。我却……”柳儿的神色,有些迷茫。
柳儿为何说这一翻话,杜四喜明白一二。不外乎,丈夫赵洪英尚在,杜四喜有前程奔头。而柳儿等人,却是临时雇佣的。等着大军拔营了,他们这些京城附近的闲散人,自然是哪来的,归哪去。
“柳儿,你娘家还有人吗?”想着柳儿宁可奔了杂营里,讨了这等三餐吃食。杜四喜猜测,柳儿很可能是娘家无人出头,要不然,婆家就是想把媳妇扫地出门,也不是没个顾忌的。
“我是命硬,被婆婆嫌弃……”说了一句话,柳儿嘤嘤哭起来。
哎,遇上了哭得楚楚可怜的柳儿,杜四喜一时不晓得说什么了。
杂营里的女眷,说多不多,说少还真少。大多数都是走了关系户,讨得一份工作。
其它的妇人们,五大三粗的跟男人一样干活。杜四喜怀着身孕,人家自然没闲功夫理会得她。也只有柳儿,能缝缝补补的功夫时,跟她说两句话。
“柳儿,你长得容貌出众,真想嫁人,哪会寻不着汉子?”杜四喜看着人如其名,跟弱风扶柳一样牵炕ǖ牧醯谜獾认推蘖寄傅谋赣萌搜。故羌蘖税伞R蝗唬媸俏蚜酥芪У娜耍翟谑懿黄鹆目奁Q�
“到时候有个家,总是一个依靠。”大梁朝的天下,诸侯进京时,杜四喜也没瞧出什么安稳。在这等乱世里,如柳儿一个弱女子,还是寻个孔武有力的丈夫,应该会幸福吧?
杜四喜提个建议,道:“要不,我跟杂营里的娘子们,多寻问寻问没成家的汉子?总能给你找个良缘?”
柳儿摇摇头,道:“命硬之人,哪能去克了好汉子?”
柳儿态度挺坚决的。杜四喜见此,也不好再帮话了。毕竟,牛不喝水,总不能强按人头吧?
到是心里头,杜四喜猜测的想,为何柳儿容貌秀美,在杂营里转悠转悠这么多圈,也没个乐意当红娘的妇人。赶情是襄女无梦,不愿做了流水上飘浮的落花。
“你想开些,命这一回事,那是老天爷说得算。咱们凡人,猜不得,测不得。”杜四喜抬头,眼中是劝慰之意。
柳儿抿紧了嘴唇,最后,还是倔强的摇头,道:“不敢害人,若真是克了亲,还不如不嫁了。”
罢,罢,见此情况,杜四喜也不再劝了。
六月,暑意盛。
赵洪英常在军营里歇下,杜四喜忙碌后,自然也是想了自家的枕边人。
只是,军营之中,自有规距。除了休息日,平时杜四喜还真是见不到丈夫。
十五,月圆之日。
这天,是赵洪英的休息日。杜四喜早早备了细火熬煮的骨头汤。她想着,丈夫归来时,先饮一碗解解意。
至辰时三刻,赵洪英归来。
“刚换了班次,我归来,你不必在营帐外等。”搀了杜四喜的手,赵洪英望着杜四喜凸起的小腹,关切的讲了话,道:“你还有三个月左右,就要生孩儿了,别累着。”
杜四喜笑了,一边与赵洪英回屋里,一边说道:“站上小会儿,不累人。我等你回来,也是想让腹中的孩儿,早些见着爹爹。”
夫妻温情话,自然是说得情谊绵绵。
赵洪英在军营之中,其实是除了操练外,就是拉拢着同营将士们的关系。真可谓是步步心机,想着为将来可能的机会,结下了有用的棋子。
除了身体累,心也累。
回了自家,见着媳妇,见着了要出世的孩儿,赵洪英却是觉得,那点子累,完全值得了。
“来,先喝碗汤,养养胃。”递上了温在灶上的骨头汤,杜四喜笑道:“我现烙鸡蛋饼,配上汤正好。你定是没吃朝食就归来……”
“想早些回来看你和孩儿,营里的朝食,哪还能吃得进味道?”赵洪英边饮了骨头汤,边是笑了。
见赵洪英这么说,杜四喜利落的烙了鸡蛋饼。夫妻二人配着鸡蛋饼,就是搭了汤,一起用罢朝食。
洗好锅碗,再是扫打了一下清洁与卫生。
赵洪英乐得拢了媳妇坐怀里,二人在榻上,慢慢说会儿小话。
“最近,你还习惯吗?孩儿闹人不?”一边抚着媳妇的肚子,感受了腹中的自家孩儿,赵洪英问了近况如何?
杜四喜把手,搭在了丈夫的大掌上,享受着这等静好的岁月与时光,回道:“都挺好,我吃得饱,孩儿不闹人。就是有时候,想你……”
“嗯,腹中的孩儿,也是同样想爹爹。”杜四喜红了脸,又是把思念了丈夫这等事,按到了自家孩儿的头上。
怀中暖的,在暑天,按说是热得慌。可赵洪英拢着媳妇和媳妇腹中的孩儿时,却是没半点燥气。他的心,宁静而快乐。
“我也想你和孩儿。”赵洪英在媳妇的头顶,肯定的说出了他的心里话。
说话之时,赵洪英鼻吸间的热气,吹过了杜四喜的耳朵,让杜四喜的耳坠子,都是滚烫了起来。
☆、第16章
难得相聚一天,杜四喜倍感珍惜这等日子。
不过,在晌午的午饭后,夫妻二人之间的宁静祥和,被打乱了节奏。
“大堂兄,我得回京城一趟。”在杂营里,一直混日子的赵洪全是上了杜四喜家的居所,提了此话道。
“成,你回去的话,看看长辈们也好。”赵洪英没有反对,只是问道:“身上的钱,够花吗?”
嘴上这么一问,赵洪英还是主动拿出了一些自己的积蓄,不算多,亦不算少的五两银子,道:“你回府上,帮我们夫妻二人问个好。给府上的长辈们,代为备份薄礼吧。”
赵洪英这么说,赵洪全高兴的应了,拿了五两银子就是走人。
谢字嘛,这位少爷公子哥就是提脚离开时,顺便给忘记了。
在赵洪全离开后,杜四喜沉默小会儿,还是提话道:“洪全堂弟总是在营里四处游荡,一直没寻着事干,也不是个好法子。要不,洪英,你去给拉拉关系,看看洪全堂弟是不是也进了晋藩的军营内谋份差事?”
杜四喜一提这话,赵洪英就是苦笑。
“洪全堂弟看不上我这等小兵卒的生活。我倒是舍得下脸,就是洪全堂弟那性子,怕是进了军营吃不下苦头。到时候真犯了军规的事,咱们跟京城府上,不好有个交待。”赵洪英吐了为难啊。
杜四喜一听,皱眉的说道:“京城府上给的银子,咱们是没有收下了半两。可瞧着洪全堂弟在杂营里的大方,我是没出门,都有人给递过消息。眼下这世道,总不能……”
瞧着赵洪英的脸色,并没有特难看,而是叹息的模样,杜四喜咬咬牙,接着说道:“总不能咱们将来又养孩子,还得又养了堂弟的日常开销吧?”
作为一名家庭主妇,杜四喜对于家里的日子,可谓是精打细算。
谁让她和丈夫赵洪英已经是吃军粮子,远离了种田的小生活呢。夫妻二人眼下瞅着有结余,可架不住家里要添了丁口。等小孩儿出生,杜四喜又要坐月子,这算来算去,养大孩儿的花销也是不小的。
更何况,赵洪全这位少爷公子哥,真心不好侍候。
杜四喜很后悔,当初在京城赵府寄宿的日子,这不,这位嫡亲的堂弟,就成为他们夫妻二人甩都甩不掉的麻烦跟包袱。
“洪英,我和你都是要面子的人,咱们受过赵府长辈们的恩。洪全堂弟的托负,咱们于亲戚关系与仁义道德上,就一定能照顾好了的。”杜四喜先扬后抑的说道:“只是,洪全堂弟跟咱们出生不同,他是富贵窝里过日子,咱们就是草根里讨生活,拢不到一块儿。”
后面的话,杜四喜无需要讲的太明白,赵洪英心头都有数。
“让你为难了。”赵洪英握住了媳妇的手,除了这句话,他还能讲啥子?
“二叔公们把洪全堂弟托给我,我就得担起了兄长照顾弟弟的责任。”赵洪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