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有追求的清穿-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六章 懿旨

唐蜜进宫拜见皇后之后,一切又复归平静,五天过去了,没一丝消息传出。

雅朗和四爷仿似凭空消失了一般,没一点音信。

唐家人天天都绷着个神经,唐高林和唐王氏嘴上安慰着唐蜜,但神情却透露出他们内心的焦躁和不安,唐蜜也装不出一张强笑的脸,唐烨也没法淡定,消息严重不对称,想勉强乐观委实有些难为人。

但是,唐烨依旧在为了唐蜜的嫁妆忙碌着,一颗红心,两手准备,虽然没个准信。

唐家如今缺的是现银,因为蜜儿基本上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首饰,也没什么绫罗绸缎,要从头置到脚,所费不菲,但是,兰州的地要换成银子,时间耽搁得有些久,来来回回递信就得耽搁好多时间,而京城李真名下的房产和田庄又是十四王爷送的,因此,也不好变卖,所以,唐烨和李真商量后,便打算将蔬菜铺子转卖了。

“我要不将那一万两白银全买了货物就好了。”唐烨很是懊恼。

要是手头有一万两白银,怎么面临如此窘况。

“谁知道蜜儿会有这福气啊?”李真倒也实事求是,安慰着唐烨,“咱们谁能想到会需要那么多现银啊…你这么想吧,等过个一年半载,货物出手了,咱们没准会赚一千两呢,蜜儿日后用钱的地方多,能多一千两总是好的…”

因此,唐烨和李真合计半天后,只想出一个法子,转卖蔬菜铺。

但这转卖还不能大张旗鼓。做生意的人突然变卖公司,那信誉可就危险了,就等着大家一窝蜂的拿着账单要求立即马上兑现银吧…

而且,唐烨也得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蜜儿没当成庶福晋。以非常低的身份进阿哥所,那么,蔬菜铺可就不需要马上换成现银了。

因此。这笔买卖不好做,谁见过有人吆喝着卖东西,但又加个附加条件。说。如果怎么怎么样,我就不卖了,你不能算我违约…

因此,这些天,唐烨一直在寻找着好说话的潜在客户…

第六天中午时分,唐烨拜访完一最具潜力的客户后,有些疲惫的返回了蔬菜铺子,这是迄今为止。唐烨认为最有可能与之达成协议的客户了,也许就将目标定在这家?…

就在唐烨沉思时,雅朗的侍卫找了过来。“宫里马上就有旨意发出,赶紧回家等消息…”

唐烨一听。立马将蔬菜铺扔到脑后,一边急急朝家赶,一边打发伙计去通知唐高林和李真回家。

雅朗的消息大概送得比较早,反正,当唐家众人聚齐了,全换了拿得出手的衣服后,将打赏的红包也准备好了,热水也烧好了,好茶也放在茶杯里了,宫里传旨的太监还没到。

唐高林和李真坐不住,在院子里来回丈量着庭院面积,院门自然是大大打开的,唐高林和李真不时还会跑到胡同口去打探一番,唐家三位女性则在蜜儿的房间里坐下又站起,站起又坐下…

“对了,接圣旨是不是要设香案啊?”唐烨突然想起了这个严重问题。

唐王氏急忙出去问唐高林。

唐高林和李真面面相觑,戏文里是这么说的,可是现实到底该如何,两人都不知道,半响后,李真才道,“不会是圣旨吧?大概应该是皇后的懿旨?”

那么懿旨该怎么接?

唐高林和李真还是不知道。

“香案咋设啊?”唐王氏决定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家里有香呢,去年祭灶王菩萨的时候买的香…”

虽然有了香,但唐高林和李真还是不知道,这香案该不该设,到底怎么设…

最后唐高林和李真决定先将吃饭桌抬到院子里来,唐王氏将香炉和香准备好,一旦真的需要,不至于乱了分寸。

就在唐高林和李真朝院子抬饭桌的时候,穿着崭新皇子服的德儿出现在了院门口,“你们在干嘛?”德儿身后跟着几个侍卫,安巴也在列。

唐高林不认识德儿,但却认得德儿腰间的黄带子,紧张加激动中,手便不由自主的松开了,措不及防的李真自然狼狈了那么一下下。

“官爷,请,请。”唐高林顾不得李真,冲德儿笑得满脸都是皱纹。

李真这厢也处理好了突发状况,赶了过来,“五阿哥吉祥。”

“五阿哥,五阿哥吉祥。”唐高林更是心潮澎湃了。

德儿笑道,“都起来吧,小爷今儿可是来传旨的,先办正事,家里女眷都出来吧…”

不用人喊,早就躲在房门口偷听的唐家三女眷齐齐走了出来,站在了唐高林和李真身后。

“给五阿哥…”三人同时开口了。

“不忙,不忙,先接旨。”德儿笑眯眯道。

唐家人也顾不上是不是该摆什么香案了,扑通全一溜烟的跪下了。

德儿从一侍卫手中接过一明黄的卷轴,摊开后,清了清喉咙,“皇后懿旨,四川唐高林之次女唐氏,年芳十六,贤德端良,柔顺因心,幽闲表质…为皇四子嫡福晋。钦此。”

唐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嫡福晋?而且还是以唐家女儿的身份?

不光唐烨不敢相信,唐家其他人也不敢相信真的有这等好事,天啊,嫡福晋啊,祖上不知道烧了多高的香啊…一时间没人磕头谢恩,全傻在那了。

德儿咳嗽了一声,“还不接旨谢恩?”

“谢皇上…”

“谢皇后…”

不光谢恩声音参差不齐,就是谢恩内容也不大一样。

德儿倒也不以为意,等唐家人一通忙乱的磕完头后,便笑道,“旨传完了,你们起来吧。”然后便双手将皇后的懿旨交给了唐高林。

唐高林小心翼翼的双手捧着懿旨。手还有些微微发抖,没想到这辈子还能接旨啊,“五阿哥,请屋里坐。”

德儿笑道,“你不用招呼爷。先将懿旨放好吧。”

唐高林不迭道:“是,是,”又对李真道。“真娃子,好生招待五阿哥…”

“恭喜,恭喜了。”德儿则不等李着开口。就笑着对唐蜜道,“四嫂,我可是特意抢了这差事呢…”

唐蜜羞红了脸,低声道:“五阿哥…”

李真忙插话道,“五阿哥,请屋里坐,喝杯茶…”

唐烨则急忙朝蜜儿的房间走,拿红包出来发…好在红包准备够了的。就是里面的赏银大概少了点,没想到是嫡福晋啊,可仓促间身边也没那么多现银。只好将就了。

“不了,不了。”唐烨拿着红包走到院外就听见德儿说,“我今儿可传了两道懿旨呢,时间不早了,眼下得回宫复旨去了…”

唐烨急忙将红包发了出去,没好给德儿,德儿却将手一伸,“小爷的那份怎么能没有呢?”

唐烨只好送了两个荷包出去。

等李真等人送走德儿回到堂屋时,发现,唐高林还双手捧着懿旨在寻放置的地方呢…

内务府

如今的内务府是由七王爷管着,七王爷此时正在挠腮。

储秀宫今儿发了两道懿旨。

一道是朝鲜公主指婚二阿哥弘参为嫡福晋,另一道就是四川唐氏次女指婚四阿哥弘历为嫡福晋,婚礼的筹备工作自然得由内务府负责。

七王爷一看,晕了,朝鲜公主倒好说,四川唐氏是谁?怎么没说抬旗的事啊?

于是,七王爷一面派人去吏部查探四川籍官员,一面往养心殿交请见折子,抬旗一事怎么能忘了呢?

就此,吏部的满汉两尚书自然也就知道了,歪着脑子想了好几个可疑候选人…

然后,朝中几位重臣也渐渐知道了,然后,这消息慢慢扩散了出去,这是喜事啊,大家传播起来没一点压力,不多久,中高级官员基本上都知道了,底层官员也隐约听到点风声,这都是同一天发生的事。

就在大家懵懂时,确切消息传来,一道懿旨去了外城的一家小院,不多久,更详细的资料也汇总了,那家家主以前是卖肥肠的,现在还没放手卖肥肠的营生…

宗室王爷则你瞅瞅我,我瞅瞅你,最后目光全聚集在宗令简亲王雅尔江阿。

雅尔江阿被大家盯得发毛,便邀请大家一起去畅春园谒见太上皇…

宗室王爷遂作鸟兽散,是啊,太上皇还在呢,哪轮得到大家跳起来去当炮灰啊,傻啊…

满朝文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张了张嘴,又闭上了,目光全扫向御史,御史们挺起胸膛,神色坚定的对众大臣颔首…

虽然敦庆帝很讨厌御史,但是,为了不当偏听的昏君,还是忍住内伤点了些不知变通的坚持原则的读书人为御史,大实话也就是有些天真的人,因此,虽然宗室老油条们缩起了头,等着康熙挑大梁,但御史们却义无反顾的冲在了最前面…

第二天早朝时,御史们全跳了出来。

暂时没宗室压力的敦庆帝很牛哄,“汉景帝的王皇后是再嫁女,汉武帝的卫皇后是歌女,朕向他们学习,哪里错了?朕错了?行,先将汉景帝和汉武帝批判了再说…”

有御史说了,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朝廷可有八旗选秀制度呢,帝王的责任是维护制度,而不是带头破坏制度…

“满汉一家,满汉一家,”敦庆帝道,“不能光动嘴皮子吧?”

御史一听,这是要满汉通婚了?书呆子们是天真,但并不傻,马上发现了,唐氏没抬旗,当下都各有了思量,住嘴了。

朝中的汉大臣脑袋都是顶呱呱的聪明,自然是不会再反对了。

满大臣和宗室王爷急了,祖宗之法不可废啊…

大家谁都没想到敦庆帝搬出了多尔衮。

顺治五年,摄政王多尔衮告谕礼部:“方今天下一家,满汉官民皆朕臣子,欲其各相亲睦,莫若使之缔结婚姻,自后满汉官民有欲联姻好者,听之”。

可是,这在多尔衮死后,被视为他的一大罪状啊…

敦庆帝什么意思?要给多尔衮平反?

多尔衮得罪的人不少,可施恩的人也不少,因此,两派开始互掐了,大伙儿已顾不上攻击弘历的婚事了,开始针对多尔衮讨论了。

朝中的纷纷扰扰,唐家压根不知道,也不关心,大家还没从头一天的喜讯中回过神来呢…

请大家多多支持(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七章 忙碌的唐家

皇子岳父啊,皇帝亲家啊,唐高林自打接旨后,连晚上说梦话都在谢主隆恩…

然后,唐高林便突然忙了起来,因为各种应酬如雨后竹笋般涌现。

慈善会的同僚一夜之间全聚在了唐高林周围,小意的说着奉承话。

唐高林只是慈善会的一小办事员,他的顶头上司也只比李真这个未入流的高一级,乃一从九品的芝麻绿豆官,所以,与他打交道的同僚也都是小人物,倒还真不是权贵去锦上添花。

慈善会的高层依旧矜持着,许多人都来自大家族,真正的贵族,势力盘根错节,实在没必要去刻意结交唐高林,当然,人家也不会傻乎乎的去得罪唐高林,就当路人吧,反正日后也不会有太多交集,而中层则比较为难,因为按常理,在四阿哥大婚前,唐高林肯定会得个五品闲职的,届时便跃然跻身中层了,那么是现在就伸出橄榄枝,还是日后再说?这比较为难,不管选哪样都有利有弊…所以,慈善会的中层如今便有些焦头烂额,对唐高林笑得很,很无奈。

唐高林压根就注意不到这些细节,一连好几天都在赴宴,同僚请他的,他请同僚的,那酒喝得叫一个勤啊…

同事间的应酬还只占了一小部分,四川会馆、甘肃会馆的掌柜也是齐齐发了请柬,女眷们更是送了名册,请唐王氏安排拜访日期。

九王爷府的赵林张逊也竞相要约唐高林喝酒,他们的女眷则是没那么讲究,没提前送信便亲自上了门,反正几家女眷关系虽然一直不算特亲近。但是逢年过节还是没少了走动,算是熟人了。

肥肠店和租书店的隔壁邻居们也是纷纷要唐高林务必赏脸和大家一起喝一盅…女眷们更是成天找唐王氏串门…

唐燕的夫家也上了好几次门,并告诉唐王氏,若需要人手帮忙,只管言语…

四川和甘肃籍的重考生也纷纷给唐高林拜贴…

唐高林虽然总觉得白天都好似在做梦。但是,到底不是那没点定力的人,好歹知道唐蜜还没嫁进皇家呢。就算要狐假虎威,也得等生米煮成熟饭再说,因此。唐高林将重考生的帖子全推了。但其他的邀约,唐高林便有点来者不拒的味道,用他的话来说是,大家本来就是有交情的,总不能富贵后眼睛就朝头顶上长吧?但他在酒席间却也没敢放开了喝,因此,这说出去的话,还算有分寸。句句不忘感念皇恩,倒也透着几分谦虚谨慎…

唐高林还担心唐王氏得瑟过头,女的嘛。有时候一显摆就容易忘了分寸,所以。唐高林便要求,唐王氏每次会客,唐烨必须在场,至于唐蜜,那可是皇子嫡福晋呢,怎么能在人前露面太多?打个招呼就赶紧回房绣花去…

唐王氏本来有点不高兴的,不过,唐高林告诉她,“不是看不起你,而是多少人都在眼红咱们,尤其是四川会馆的掌柜,当时还打算和咱们结亲的,你要说错话,被有心人传了出去,那可就误了蜜儿终身了!你一直忙里忙外,交际应酬得少,万一说错了话,那可没地后悔去!”

唐王氏嘀咕着,“你也知道我一直忙里忙外啊?”

“是啊,”唐高林道,“你这个老婆子没功劳也有苦劳的,我记着呢,我叫叶子帮衬你,可不是嫌弃你,你少多想,一切都是为了蜜儿!”

于是,唐王氏便也没再怎么反对,于是,唐烨便又多了份差事。

唐烨这边原本也忙啊,马车行的商业伙伴、蔬菜铺的商业伙伴的邀请函也垒了好高,李真的同僚以及左邻右舍也没少请客………男的在酒馆喝酒,女眷得在家唠嗑啊。

所以,唐烨是忙得分身乏术,不过,为了不在唐蜜大婚前阴沟里翻船,唐烨只好打起精神,几处奔波,而且,应酬之余,还得筹备蜜儿的嫁妆。

按照满族的习俗,结婚时,一切陈设桌椅板凳直到炕席毡条都由女家备办,也就是说,男方提供房子和装修,女方负责家具和家电,喔,没家电,所以女方并不吃亏,没东西是易损耗品,中国人又有些念旧,所以,越是有年头的家具有时候反而更值钱…

但是,弘历如今住在阿哥所,唐家人也不可能进宫去丈量尺寸,所以,李真只好又跑去找雅朗,说能不能问问四阿哥,给个家具尺寸。

弘历虽然已经被指婚了,但是依旧在禁足,因为头发还没长起来,而雅朗也很忙,孔家见弘参已经指婚了,有些讪讪,暂时沉寂了,回山东去了,但敦庆帝却要求雅朗暗地调查孔家,孔广桀如此咄咄逼人,实在不正常。所以雅朗并没因为孔广桀的离开而轻松下来,因此,隔了三五天才给李真回话,说弘历说了,唐蜜的嫁妆控制在100两银子以内,而且不用准备婚床,只需准备两个柜子就好,此外,弘历还指派了一太监和一侍卫负责与唐家的联络,免得唐家回回都要去麻烦雅朗。

100两的嫁妆?怎么听着这么象儿戏呢?

虽然满洲入关前,婚礼真的很简朴,可如今已经是入关差不多100年了啊,大家的经济实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嘛…怎么规定100两银子的嫁妆呢?

100两银子自然能筹办出很漂亮的嫁妆来,想当初,唐王氏的梦想就是给两闺女每人准备10两银子的嫁妆呢…100两,对于小康之家,那是绰绰有余了,但是,如今唐蜜要嫁的是皇子啊,而且还是尚且算是得宠的皇子啊,100两怎么拿得出手?

所以,李真便去联络了弘历指派的侍卫徐嘉,请徐嘉给弘历捎个信,请弘历放心,唐家有能力筹备出比较好看的嫁妆来的…

第二日。徐嘉便带来弘历的回信,说康熙五十五年时,有41位宗室女因贫困无法出嫁,康熙恩赏每人100两银子,以筹备嫁妆。故此可见,100两足够了,要知道。唐家可是少了婚床这笔大开销呢!

唐家人自然立马召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