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家庶女-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明珍后来的算计,说不得还有别的缘故。明玉甩开这些心思,就好比她,因出了那事,四太太才对她的亲事十分着急,生怕及笄前还没能定下来。
韩大人的做法,她还真有些不能理解。
“万一没有合适婚配的,难道一直等下去么?韩大人能等,韩姑娘也未必等得起啊!”
“十三妹妹在京都待的时日不长,那时咱们又不常出门走动,许多事都不晓得。韩姑娘年纪虽大了一些,却没人说她不好。也有不少人家想与韩家做姻亲,可惜韩大人一概回绝了,韩大人成亲前已是两榜进士出身。”明菲喜道,“倘或韩姑娘真成了咱们的嫂子,太太也能省不少心呢!”
甘夫人脸色已有些挂不住,甘姑娘更是满脸尴尬,垂着头绞手里的帕子。
明玉很想亲眼见见韩姑娘,就是不晓得眼下有没有机会。不过,是四太太看准的人,一定错不了的。想到六哥要成亲,明玉不由得笑起来。果真能娶了韩姑娘,不晓得韩姑娘会不会觉得陈明贤闷?
四太太见了韩家打发的人,留下顾妈妈作陪吃午饭,才回到正屋来。看她脸上的神情,就晓得她心情很不错。
时辰已差不多快午时,外头男人们已开席,儿子女婿、准女婿都聚集在外院,里面女眷摆了两桌,主桌自然是几位夫人,蔡姨娘领着丫头在主桌服侍。明菲、明玉、明芳、潘大奶奶等小一辈的一桌,自然还有那位至始至终都没好生说一句话的甘姑娘。
午饭后,甘夫人就带着甘姑娘先一步告辞了。其他人都不急着走,说起韩家。四太太起身朝姨太太福了一福,道:“贤哥的事,还要劳烦姐姐保媒了。”
姨太太当即笑着点头,道:“贤哥如今已是钦点进士出身,虽没有挤入一甲,二甲中成绩靠前,韩大人那老顽固如今也没话说了,寻个时机把贤哥带去叫他瞧一瞧,看他还能说出什么话来!”
莫非……
明玉低声问明菲:“之前太太就请姨妈出面说媒了?”
明菲也不确定,可姨太太这话,分明之前就提过。
这件事明芳略有所知,低声道:“听姨娘说,太太还没见过韩姑娘、韩夫人,姨太太就与太太说过这事,只是那时六哥还没大比。想来,大概是姨妈还没与太太商议,就和韩夫人说过这话吧。”
不管怎么说,四太太是有意要陈明贤娶韩家的姑娘,今年陈明贤也已二十岁,到了成亲的年纪。姨太太保媒成功,她们就有嫂子了。
有一位靠谱的嫂子,比什么都强。
她们姊妹这厢说话,姨太太已与四太太商议起细节来,陈家百年侍书,门楣也与韩家匹配的上。陈明贤相貌堂堂,用明菲的话,也匹配的上韩姑娘。韩夫人性情和顺,在京都贵府中评价也好,是个好说话的。最难说话,又顽固的韩大人开出择女婿的条件,陈明贤也达到了。因此,商议的细节最后变成了如何翻修宅子。
陈明贤是四房“明”字辈唯一的儿子,四太太陪嫁的宅子自然是他继承,这座宅子也是他的。他殿试成绩靠前,选入翰林的可能性极大,在翰林学习这三年,自然要住在京都。
明菲见她们说得热闹,笑道:“至少要等换了庚帖吧,这么早就翻修,等六哥成亲时又旧了。”
姨太太对此十分有信心:“现在预备一点儿也不早,想来半年内定能吃上贤哥的喜酒。”
刚说到这儿,陈明贤陪同赵承熙进来向众人告辞,大家伙齐齐将目光落到陈明贤身上,他面色如常,好似没听见。
明菲见丈夫进来,才晓得时辰不早了,忙和明玉道:“二十八这天,咱们要早些出城,就在城门口汇合,可别忘了。”
明玉点头应下,起身送明菲夫妇先走一步。
日落时分,方上了马车回去。晚间,明玉忍不住和楚云飞说起韩大人来,“……不晓得有没有机会在离开京都之前见见未来嫂子。”
楚云飞却微微蹙了蹙眉头,问道:“今儿应该还有一位甘夫人造访吧?”
明玉点头,一时也没多想,反问道:“你认得甘大人?”
“今儿才见了,瞧着和泰山交情不错。”楚云飞沉吟道,“那人我不大喜欢,不过,泰山大人也委实莽撞,听他们今儿说话,好像……”
该不会是四老爷与那甘大人口头上已定了陈明贤与甘姑娘的婚事?所以,今儿甘姑娘见了她们才那样尴尬?
明玉盯着楚云飞,根本不用怀疑,楚云飞的神情是肯定的。
明玉笑容淡下去,气道:“父亲还真是糊涂!”
楚云飞反笑起来,道:“话说回来,大舅子的婚事,也要老太太点头不是?泰山大人也不过口头上说了一说罢了。一无文书,二无庚帖,不过议亲,双方不合意也就罢了,算不得丢脸的事。”
再想想今儿甘夫人吃了午饭就匆匆带着甘姑娘走了,想必她也明白这亲事是做不成的。还有那位甘姑娘,怎么说也是官家小姐,没见过大场面,性子羞涩,外加紧张也不至于吃一顿饭连句话也不敢说。
该不会那姑娘……明玉仔细回想,她唯一说过的一句话还是见四太太时,结结巴巴的问好请安,那倒可以理解成是她紧张,但后来……果真是甘姑娘自身的问题,甘夫人此举就是欺瞒了!
瞧着甘夫人那样子,也是个难缠的主儿,倘或她的猜疑是真的,也就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不是看不起有不足之症的人,关键在于态度,结亲是结两家之好,可不是为了结怨。
明玉脸上又恢复了刚才的轻松,楚云飞盯着她,笑道:“岳母的性子,是容不得欺瞒的,这一点儿咱们都一样。”
容不得欺骗么?明玉忽地想起议亲前,四太太找她说话,问她要不要将所有一切都告诉楚云飞和秦氏,明玉当时丝毫没有犹豫。现在想想,倘或那时稍稍犹豫一下的话,也就没有今天的她了。
明玉抬头迎上楚云飞的目光——他们都是容不得恶意欺瞒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活的自在。
只是……
“你如何晓得这些?莫非你见过甘姑娘?”明玉蹙起没有,一脸阴沉。
楚云飞没好气地翻白眼,道:“之前你不都说了么?再说,我如何能见着什么甘姑娘?”
“这也不一定,当初我没见过你,你却已见过我了!”
楚云飞汗颜:“你怎么晓得的?”
明玉冷哼一声:“是你自个儿说的,别不承认!”
楚云飞长舒一口,道:“罢了,我那时也不过见了你的背影而已。”
“我尚且没嫁给你,你却不晓得回避,就算是背影,那也是失礼!”
“反正如今你是我老婆,全身下上还有哪里是我没见过的?何必追究从前呢?”
说罢整个人都倾斜过来,明玉身子一闪,站在楚云飞跟前,指着他鼻尖,咬牙气呼呼地道:“今儿是我,谁晓得明儿是谁?!”
楚云飞望着她,半晌,靠着引枕哈哈大笑起来。
窗外传来周嬷嬷的声音:“姑爷、姑奶奶时辰不早了,该歇下了。”
可惜这话尚且没说完,楚云飞单用左手就轻轻松松把明玉抱起来,一边朝里间走,一边挪揄道:“从前倒没发觉,原来阿玉也是个醋坛子。”
“和你说正经话呢,别摆出这不正经的模样来!”
“不如这样吧,我也让阿玉好好瞧瞧我如何?”
……
不过两日的功夫,明珍回淮安要预备的东西皆已预备齐全,王夫人、王志远亲自送来三太太府上,叮嘱了许多沿途注意事项,又请了太医院白太医的弟子跟随。
五奶奶忙于准备,陈明贤殿试后也不曾得闲去道贺,原本三老爷吩咐预备了贺礼,也没送去。最后还是五奶奶与五爷商议,拿出私房钱买了文房四宝作为贺礼送去。
连着几个月也不曾好好休息的五奶奶,送走王夫人,尚未回到屋里,就头晕起来。可把身边的丫头吓唬住了,忙请大夫来瞧,三太太才晓得五奶奶已有三个月的身孕。
三太太盯着一脸倦容的五奶奶,道:“你也不是头一回怀上,竟然自个儿也不曾察觉。好在无事!”
五奶奶暗地里苦笑,她早就知道,可家里事多,样样离不得人,她在这个时候因怀了身孕就诸事不管,三太太怕是也要多心。
“是儿媳疏忽了。”
坐在床边的明珍,带着几分歉然道:“都是我的不是,让娘顾不得嫂子。等我们回了淮安,家里就没多少要紧的事儿,到时候嫂子也能好好养胎,等娘从老家来,就能抱上孙子了。”
五奶奶点了点下巴,手放在腹部,哪里有个小生命在成长。只是,是不是儿子现在还不知道。
明珍陪着五奶奶说了一会儿话,让丫头扶着回去,才进屋,杜嬷嬷就从外头回来。明珍见屋里伺候的丫头支退出去,这才问杜嬷嬷:“事儿都办妥了?”
杜嬷嬷点头:“姑奶奶吩咐奴婢带给雪鸢的话,奴婢也带到了。”
明珍点头,又问:“她如何说的?”
“还能怎么说?不过那些话。只是,奴婢冷眼瞧来,雪鸢这丫头从前竟错看了她。”杜嬷嬷一脸凝重,眼底更带着几分冷意。
明珍自嘲地笑道:“可不是从前错看了她,她在我面前,要打要骂从来不敢吭一声。倘或不是那个贱人为了气死我说出那些话,我们现在还被埋在骨子里。她这样聪慧倒是好事,否则……”
“只是,这丫头到底留不得。姑奶奶把她抬起来,以后她生了孩子……”虽然杜嬷嬷有所察觉后,就暗地给雪鸢吃了药,也难保万无一失。到如今,王夫人也不曾抱过宪哥一回,明珍要回淮安老家,王夫人一开始极力反对,想来也不过是为了大家的体面罢了。没生孩子的姨娘,和生了孩子的姨娘可不一样,如今没了明珍就绝不会有她,因此才有所保留。一旦她不需要这层庇佑,会不会彻底出卖明珍就难说了。
明珍嘴角泛起冷笑:“我这么个情形也不晓得还能不能再怀上,就算她生了儿子,又如何?母凭子贵,若阴阳相隔,这贵也只能去黄泉路上受用了。”
杜嬷嬷闻言,手心里竟冒起一层冷汗。
明珍抬起,似笑非笑盯着前方,嘴角勾起一抹阴冷的笑,缓缓道:“那事若成了,你就预备一笔银钱给她,把我的帖子也给她几份,让白太医好好给她瞧瞧吧!”
杜嬷嬷点头,明珍说起药王会的事,杜嬷嬷十分担忧:“姑奶奶这么个情形,还是别去了,没得反厉害起来。”
明珍坚持:“无论如何都要去,否则这出戏可就不精彩了,辜负看戏的人。”
杜嬷嬷见明珍这会子精神还不错,情绪也稳定,才踌躇着劝道:“姑奶奶还是要紧着自个儿的身子,宪哥能依仗的也就姑奶奶您了。倘或姑奶奶有个好歹,别的还有什么意义?”
明珍目光一冷,道:“莫非嬷嬷也觉得我已活不下去了么?!”
杜嬷嬷唬得一跳,忙摇头道:“奴婢并非此意,奴婢也是为姑奶奶着想。”
明珍冷着脸,仍旧坚持:“嫂子怀孕,这事嬷嬷下去安排吧,药王会那日咱们早些出门,顺道也给太太、嫂子求个平安符。”
杜嬷嬷情知劝不住,暗暗叹了口气,点头应下。
到了二十八这日一早,明玉就起来了。秦氏不想去,只说都是她们几个年轻的。药王会上人多,秦氏毕竟年纪大,再加上天儿一日比一日热,明玉也不敢狠劝。
刚吃了早晚,小黄氏、宇文氏就到了。
见过秦氏,小黄氏就道:“我婆婆也说不去,今儿我们就跟着四弟妹了。”
宇文氏已满脸兴奋,连坐着吃茶的心思也没,迫不及待地问:“咱们什么时候出城?”
明玉看了看窗外,太阳还没出来,笑道:“不必着急,我与十姐姐约好了在城门外汇合。”
秦氏又问七爷的情况,小黄氏一一答了,少不得又表达了一番谢意,又道:“今儿总算能当面谢赵二奶奶了。”
一时,香桃进来回话:“马车已预备妥当。”
在宇文氏期待的目光下,秦氏笑道:“你们也差不多该出门了,早些去也免得人多拥挤。”
☆、126:庙会
马车从角门出来时,太阳才刚冒出山头,洒下一片金色笼罩着整个京都城。进入人流拥挤的街道,马车前行的速度就慢了下来。
宇文氏来了京都后,虽也坐车在京都街道上行驶过,只那时她心里记挂着七爷的病情,无心领略京都的繁荣。眼下七爷情况好起来,又没有婆婆楚二夫人在跟前,哪里还安奈得住?掀起帘子一角,无视小黄氏警告的眼神,看得津津有味。
小黄氏十分头疼,对着宇文氏的后脑勺翻白眼:“总是这般小家子气没见过世面的模样,将来七叔出人头地,她这么个样子如何使得?”
宇文氏压根没听见,看到新奇的东西,还拽着小黄氏和明玉都去看。其实,外头真没有什么好看的,今儿出城逛庙会的人很多,视野短,一眼望去不过各式各样的马车,或大户人家出行随行的下人。
但宇文氏却不一样,她指着过往的马车,一样一样把构造都说了,甚至还能认出是那家的手艺!
明玉暗暗佩服,小黄氏额头冒出青筋,宇文氏声音太大,在还没有引起那些人注意前,生拉硬拽把她拉回来,牙咬道:“我们都晓得七弟妹是木匠门户出生,没必要嚷嚷的所有人都晓得!”
明玉想起来了,阮氏以前就说过宇文氏的出身,但她一个姑娘家,能辨别出木匠手艺,连结构、如何制作也能说出来,还是很叫人敬佩。
面对盛怒的小黄氏,宇文氏很委屈,低声道:“我本来就是木匠家的女儿,这也没什么可觉得丢人的。我爹爹是木匠,我爷爷是木匠,我爷爷的爷爷也是木匠,便是嫁了人,也改变不了我是木匠生养的啊——”
小黄氏闻言,一脸萎靡不振,宇文氏一脸追忆:“当初还没嫁人的时候,我就在想,等我嫁了人,爹爹和娘管不着我,我也开个铺子卖木器。虽我手艺都是偷着学来的,可也不见得不如一般的木匠师傅……”
在小黄氏愈发听不下去,生气的目光中,宇文氏的说话声渐渐低下去:“等相公身子骨好了,我就能开铺子了。虽不见得能赚多少钱,至少养活自个儿没问题。说不得还有剩余,可以帮衬相公……”
明玉听了她这话,心里却是一动,有种似曾相识的错觉。在淮安时,她听堂叔老爷家的姐姐说过这样的话。却又有不同,那个时候,她也觉得自己无路可走,要活下去必须靠自个儿。而现在,有了楚云飞和秦氏的庇佑,渐渐的竟然……
“七弟妹……”
明玉抬起头望着宇文氏,笑着打断小黄氏的话:“七弟妹说得很好呢!虽然你叫我嫂子,到底年纪比我大些,我也要向七弟妹学!”
得到赞同,宇文氏一扫之前的颓废,又精神焕发起来,对外头已不感兴趣,开始说自个儿当初的想法,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小黄氏忍了许久,还是没忍住,捏着手里的帕子来抑制已濒临崩溃的愤怒,徐徐道:“咱们后宅女人帮着打理家务,用自个儿的私房钱开铺子赚些零花钱也不是不可。只是,七弟妹你为什么非要开木器铺子?!”
宇文氏回答很干脆很无辜:“因为我娘家就是开木器铺子的,别的我都不会,就晓得这个该如何经营。”
小黄氏活像被人狠狠打了一拳,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明玉终于忍不住笑起来。宇文氏单纯的实在可爱,但她的话却不是没道理。她不会忘了自己的出身,想开铺子赚钱也不会贸然从自个儿不擅长的入手,这大概就是——大智若愚的意思吧!
阮氏、楚大夫人这些年也没少在想法子赚钱,阮氏更是有不少的铺子,可经营了这些年也不见有多大的起色。
正想着,小黄氏也笑起来,道:“七弟妹的话有道理,到时候要开铺子,我也参一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