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世家庶女-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比起手绢帕子这些物件,别说示人,更要好好儿收捡着。
明玉被唬得顿时没了血色,眼睛圆圆地瞪着,心头“咚咚”地跳,嘴里已说不出话来。
陈老太太缓缓闭上眼,神情沉痛,叫锦年仔细收起来。
半晌,明玉回过神来,疑惑道:“听十四妹妹说起,那人不过求财罢了,十四妹妹自个儿也说,她并没有怎么样……”
转念一想,陈老太太担忧的并非是这个问题,而是和她一样,那人还没找着,说不定哪天就来讹诈!何况,楚云飞带明珠回到直估时,明珠身上的衣服显见是换过的,一身上下除了那珍珠首饰,别的都没了。她从京都离开时,身上穿的其他衣裳都不见了!
“十四妹妹现在如何了?”
陈老太太沉声道:“人倒是养回来了,在屋里。你三伯母神智有些不清不楚,这两日我叫她去了苏州……”
神志不清?是怕三太太见了秦氏的面,说出不得体的话吧!
但对于明珠的事,明玉之前确实欠考虑了,晓得楚云飞是在什么地方发现了明珠,就应该立即打发人去当地的当铺问问,看看能不能找到明珠的衣裳。转念一想,若对方想要用明珠的衣裳要挟,就不会拿去当铺换钱。
何况,她一直怀疑,明珠的事和明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这样的话她却不变对陈老太太说,明玉琢磨了半晌,道:“即便是十四妹妹的衣裳,又没有名字。”
陈老太太道:“话是这样说,可那人没寻出来做个了断,哪里能叫人安心?十四生来少根筋。”
说着,陈老太太细问起当初楚云飞遇见明珠的情形,明玉如实说了。陈老太太叹了一声道:“我今儿问你,原是想着看你们能不能找到那人。”
明玉也知陈老太太不是真的怀疑明珠的事是她耍的手段,虽然三太太很可能这样误导陈老太太。可瞧着陈老太太这把年纪还为孙子一辈的事儿操心,犹豫几番,就把自个儿的怀疑说了出来。
陈老太太听得直蹙眉头,眸光清冷,狠狠道:“我早说她身边的人留不得!她偏不信,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
何止是走漏了风声这般简单,“若是她婆婆晓得了,她还能怎么着?当初等了三年,她就那样安安稳稳嫁过去,自有人尊重她,偏偏弄出这些事来!”
越说越气,明玉忙过去帮她捶背,陈老太太说了几句,也无心继续说,只是道:“她的事我如今不想过问,只是十四丫头……”
明玉也无好的意见,正想着如何宽慰老太太,锦年进来回话:“跟着四太太、亲家夫人、十三姑奶奶一道来了的徐小爷、杨大爷随着四老爷进来请老太太安。”
陈老太太敛了神情,理了理衣裳,明玉扶着她从里间出来,先退了下去。
小跨院就在老太太正屋后面,穿过通风堂就到了。从船上卸下来的东西已运了进来,周嬷嬷正带着香桃几个忙着收拾,见明玉回来,就上前禀报:“王管事说,不晓得姑奶奶和夫人要住多久,东西并没有全部搬下来,只将带回来的礼和暂时要用的东西卸下来。”
说着递了一叠银票给明玉,“这是徐小爷交给王管事的,王管事叫奴婢给姑奶奶。”
明玉翻了翻,刚好一万两,递给莲月叫她仔细收起,回头去了南京用。
转眼到了午时,大奶奶亲自来请了秦氏和明玉,陈老太太屋里已摆了一桌饭菜,明玉回来是客,坐在陈老太太右边,秦氏坐了左边,四太太、大太太也坐了下来,大奶奶两个儿子在学堂读书,要晚上才回来。明珠没出来,桌上唯一的姑娘,就是四房的十七,今年才六岁的明瑶。除此之外,大奶奶捧杯布菜,只虚设了席位,同她一道的还有一位陌生的妇人,想来就是四爷新娶的继室魏氏了。
魏氏十六七岁的年纪,模样清秀,行事却略显的畏手畏脚,不敢多说话,只紧紧跟着大奶奶。
明玉不由得就想起从前,逢年过节,她们姊妹也会坐下来陪老太太吃饭,那时候除了三太太、四太太、老太太,其他的都是姑娘。那时的明玉也和明瑶一眼,只是默默地吃饭,可却十分热闹,有明菲凑趣儿,又有不服输的明珍、明珠抢着说话,如今大家都嫁人了,不晓得何年马月才能像从前那样聚在一处。
陈老太太许是也想到从前的光景来,再想想眼下,秽浊的眼眶儿也湿润了。吃了午饭,坐着陪陈老太太说了一会儿话,陈老太太露出乏意,大家伙鱼贯着退出来。
秦氏、明玉安歇的屋子早就拾掇出来,哄着衍哥午睡后,明玉望着窗棂子外葱翠的绿意,不知不觉仿佛回到从前。
开着窗户,她埋首案牍习字,不知过了多久,青桔端着茶水点心过来,微笑着道:“十三小姐歇歇吧。”
明玉抬头望去,青桔穿着翠绿色对襟褙子,含笑看着她,她立即嘴馋,问:“今儿做了什么样的点心?”
说着就去抓,青桔立即闪身让开,道:“好歹净了手再吃!”
可等她洗了手再抬头时,青桔已不见了。她心里一惊,朝外头望去,就瞧见青桔一头撞在柱子上,立即染红了天地……
“姑奶奶?”香桃推了推她,见她睁开眼,忙吩咐落英去打热水来了,一脸担忧地望着明玉。明玉愣了半晌,才明白刚才是做了梦。
香桃服侍她擦了脸,低声道:“奴婢已打听了青桔埋在什么地方……”
正说着,云妈妈抱着衍哥进来,明玉望了望外头,太阳已偏西。从云妈妈手里接过衍哥,衍哥就自发地在她怀里拱来拱去,明玉忙解了衣裳,用干净的帕子擦拭,衍哥就迫不及待地吃起来。
她盯着衍哥,心里的滋味说不清。那个时候,如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她还能带着孩子回来。明玉朝香桃道:“改日去看看她吧。”
香桃点了点头。
晚饭仍旧在陈老太太屋里吃,饭后坐着说了许久的话,二更天大家伙才散了各自回去安歇。休整了一晚上,第二天明玉把带来的礼分送下去,衍哥辈分小,收获颇为丰盛,大奶奶还玩笑说,这些东西给他留着将来娶媳妇用。说这话时,衍哥还“依依呀呀”喊了几声,惹得大伙都笑起来。
衍哥不明白,只觉大家伙笑得高兴,又可这劲儿“依依呀呀”了好一会子,满屋子的笑声中,二门上的婆子进来禀报:“七姑奶奶来了。”
明玉不由愣了愣,掐着日子算了算,又是时隔一年才见到她。只是,这一次见着的明珍,又和印象中大不相同了。
明珍穿着粉霞锦绶藕丝罗裳,下面配玉色绣折枝堆花襦裙,梳着堕马鬓,头戴鎏金穿花戏珠步摇,耳垂上一对与步摇相映成辉的红宝石耳坠,虽远离京都,仍旧周身贵气。少了从前的圆润,下巴有些尖。但又比当初在京都病怏怏的样子瞧着好了许多,一笑一颦间,竟多了妍媚风流。
陈老太太在她进来时,脸上的笑容就淡了,明珍径直过去朝陈老太太行礼,进来回话的婆子却显得有些惶恐。还是吴妈妈打了眼色,她才轻手轻脚退了出去。
到底有客人在,大奶奶忙笑着问了一句:“七妹妹怎么今儿想着回来看看?”
明珍顺着大奶奶的话,就立起身来,笑道:“太太这两日不大好,我回来替太太取些东西,顺道请老太太安。不曾想,十三妹妹竟然回来了!”
说着,目光也跟着移过来,留意到明玉怀里抱着个孩子,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蹙,就笑着一边朝这边走,一边道:“这就是十三妹妹的儿子吧?没想到十三妹妹也做了娘亲。”
------题外话------
终于有电有网络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147:真心话
是啊,明玉也颇多感触,当初从淮安离开时,她哪里会想到再次回来的时候,她已有了丈夫,有了孩子,有一个其乐融融的小家庭,不管这个家庭以后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一家人都会携手度过。
明玉把衍哥递给云妈妈抱着,起身笑着施了一礼。
哺乳孩子期间,脸色看起来比常人要略差一些,即便如此,整个人好似被什么包围,那种怡然自得,叫明珍觉得有些刺眼。笑容变得古怪起来,远远儿盯着云妈妈怀疑的衍哥,不知心里想着,似笑非笑道:“十三妹妹得了儿子,我这个做姐姐的还没恭喜一声。知道的晓得十三妹妹没打发人告诉我一声,不知道的,还当咱们姊妹有什么仇呢。这样的大喜事,也不能说一说。”
说着,她自个儿掩嘴笑起来,陈老太太脸色已沉下去,不等发作,明珍又朝四太太、秦氏、大太太等人施礼,一屋子都是她的笑声,听着有些刺耳。她却浑然不觉的样子,又细细盯着明玉打量,蹙着眉头,嘘寒问暖:“十三妹妹脸色看起来不好,莫要和我一样,生了孩子就如同去了半条命,咱们都是过来人,都明白这世上最要紧的莫过于活着了,除此之外别的都是虚的。”
这话从明珍嘴里冒出来,真有些说不出的怪异,可她分明话里有话的样子,虽朝着明玉,目光却时不时地去留意秦氏的神情。她生宪哥难成,说不得是捡回了一条命,而明玉生衍哥时,虽吃了些苦头,到底平安顺产。明玉心头响起警铃,明珍看了看衍哥,又看了看明玉,问明玉身边跟着的落英:“衍哥也快半岁了吧?妹妹怎么还没养回来的样子?”
落英哪里想到别的,倒觉得明珍这会子目光艳羡更多,因此想也没想就道:“我们姑奶奶自个儿奶孩子,说气色看起来才略差些。”
明珍佯装吃惊:“怎么自己奶孩子?妹妹年纪小,说不得还在长身子呢。我也听老一辈的说过,自个儿的奶水喂养孩子才好,可也不能因此就不顾自个儿,焉知没了母亲的孩子,就是有祖母疼爱,也……”
“让七姐姐挂心了,妹妹很好,何况妹妹自个儿奶自个儿的孩子,就是吃些苦头又有什么打紧的?姐姐也是做了娘亲的人,难道不愿自个儿吃苦,也要孩子好么?”
竟然几句话就挑拨起明玉和秦氏的婆媳关系来,甚至还诅咒起来,明玉的声音不由冷了下来。
明珍用眼风儿瞥了一眼秦氏,笑着接连点头,道:“倒也是这么个理儿,我就望着宪哥能好起来,哪怕折了我的寿。”
屋里已渐渐弥漫起几分火药味儿,陈老太太不经意看了秦氏一眼,大奶奶察言观色,立即上前缠住明珍说话:“三婶婶怎么样了?前儿听说妹妹那头有事儿,就急急忙忙赶着去了……”
明珍道:“倒没怎么着,原说要回来,是我留她在哪里将养几日,眼下请的这位大夫,吃了他的药竟好了些,只是还要多吃几剂……”
大奶奶就松了口气的样子:“只要见好就是好事儿,五弟妹也生了个儿子,三婶婶竟还没见着,快些好起来,也能去京都看看孙子了。”
是啊,五奶奶也平安产下一个大胖小子,明珍眼底闪过一抹黯然,只是稍纵即逝,笑道:“可不是因五嫂生了儿子,太太心里高兴,才好起来的?”
三太太知道了自然高兴,但得知明玉带着衍哥回来,那高兴的心情就去了大半。她的亲孙子比明玉的儿子还大一个月,五奶奶却没想着带回来让她瞧一瞧。
说了几句,大奶奶就问三太太需要什么东西,明珍也知陈老太太不待见她。顺着大奶奶的话就告退出去,大奶奶跟着她去三房那头寻要带走的东西。
屋里气氛见好,陈老太太脸上已露出倦意,四太太起身告退,原说好今儿带秦氏在府里逛逛,明儿去外面逛逛。明玉却被陈老太太叫住,支退屋里众人,她沉吟着好似不晓得该怎么说。
明玉却明白陈老太太的担忧,坦诚道:“相公和婆婆都晓得,婆婆那里虽不是孙女自个儿一五一十说的,但相公都告诉她了。”
倘或没有,秦氏也不会对王家不闻不问,对明珍不闻不问,特别是那时候,楚家大房、二房都想攀上王家这门关系时,秦氏的表现不外乎尽到人情罢了。而对于明玉娘家别的亲戚,她都格外重视,礼尚往来总要问一问生怕明玉年纪小有失礼数。
就像刚才,不管明珍言辞如何闪烁,秦氏不过淡然听着。
陈老太太缓缓点了点头,同样是孙女,她老人家也只望着大家伙都好罢了。而明珍……
明玉回到小跨院屋里,落英倒了茶送来。刚才得香桃指点,方知自个儿一不小心就被明珍拿住话,不免有些自责,低声道:“奴婢也没多想,实在是防不胜防。”
明玉轻轻摇了摇头,香桃哼了一声道:“败兵才会哀鸣,七姑奶奶不过自以为拿住把柄罢了!她有心思惦记这些,却也不替自个儿的亲妹子想想。”
说到这儿明玉才想起一事来,问香桃:“见着十四妹妹没有?”
香桃摇头:“奴婢把东西交给她身边服侍的。”
顿了顿又道:“十四小姐屋里人竟全都换了,奴婢也只认得一个锦绣。”
锦绣、锦年都是陈老太太屋里的大丫头,难怪这两日就只瞧见锦年,没想到陈老太太把锦绣给了明珠。换她身边的人也必然是陈老太太做的主,换句话说,陈老太太把明珠的事揽了下来。陈老太太看起来精神还不错,可若仔细看,就能发现她眉宇间总缠绕着郁色。
明玉不由一叹。
正说着,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落英打起帘子,就瞧见明珍走了进来。明珍将身边跟着的丫头留在外面,到了屋里,也直接朝香桃几个道:“我不吃茶,就和十三妹妹说会子话,你们都出去吧。”
香桃、落英几个皆警惕地盯着她,又看了看明玉,明珍嘲讽道:“我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妇道人家,还能把十三妹妹怎么样不成?”
焉知就是她这个么手无缚鸡之力的后宅女人,险些要了明玉的命!
明玉也不知明珍目的,朝香桃几个点了点头,她们鱼贯着退了下去,明珍不请自坐,更是开门见山直接问道:“我离开京都这些日子,王家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儿?”
明玉觉得可笑,忍不住就笑了,道:“王家发生什么,我如何晓得?七姐姐想知道,或打发人,或亲自回去瞧瞧不就晓得了?”
明珍不怒反笑:“十三妹妹难道对王家的事一点儿也不好奇?”
明玉心里徒然升起一股子不耐烦,明珍这般问是什么意思?且不说她们姊妹关系不好,就是关系甚好,她如何去过问姐姐婆家的事?
明珍见她面带怒色,不觉笑起来,缓缓道:“我总觉得十三妹妹应该对我们家的事很好奇才对,我日子过得怎样,好不好,妹妹难道真不想知道?妹妹不是说恨我么?我若过得不如意,妹妹定觉得解气,觉得报应不爽才对。”
她特意赶来就为了说这些?明玉抬头迎上她的目光,怒极反笑:“七姐姐说的不错,我心里的确有这样的念头,这样七姐姐是不是就满意了?”
明珍盯着她的脸,仿佛确定这话是不是发自内心,而后笑道:“终于肯承认了,摆出那么一副不与我计较大度的模样做什么?这会子屋里又没有旁人,不过咱们两个罢了。”
明玉算是明白明珍的企图了,这样激她不过是为了晓得京都王家的情况罢了。这一刻,明玉不晓得可怜她还是恨她。他们母子南下已近一年光景,这一年王夫人竟没打发人来看过他们么?依着明珍的脾气,她怕是也没打发人去京都。她一直没回去,莫不是还等着王夫人、王大人派人来接她。
她也有些按耐不住了吧?
倘或王家那个李姨娘生了儿子,或者那个李姨娘把晓得的事告诉了王夫人……
明玉怜悯的目光,让明珍暗暗地咬牙,面上却不露,只是笑容冷了几分,嗤笑道:“难道我又说错了什么?”
“七姐姐若要问王家的事,直说便罢。只是妹妹要叫七姐姐失望了,如你所说,我恨你,你们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