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经读本-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复:通顺,出入没有疾病,阳气回复没有过错。按照其规律循环往复,“七日”返回,利于有所行动。
出入,泛指行动。疾,疾病、灾害。朋,阳、阳气。反、复,在这时是同义复用,都是返回的意思。道,道路,引申为法则、规律等。
阴主杀、阳主生,阳气对于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阳气回复的时候,人们在出入行动时不会产生疾病、灾害,反映了古人的尚阳观念,这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主要思想之一。万物生长靠太阳,没有太阳的光芒照耀,天地只能是一个冰冷黑暗的人间地狱,没有生命活动存在,更谈不上健康!同时,阴主静、阳主动,阳气代表事物行为的能量。《复》卦一阳生于下,意味着行为能量进入恢复阶段,行为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保证,因此说“亨,朋来无咎,出入无疾……利有攸往”。
金文“道”字。见于《散盤》“道”的本义是人行走在路上的意思,金文中“道”字由“首”、“行”组成,“首”代表人,“行”如╬形,是十字通衢,“首”、“行”组合在一起表示人走在路上的意思。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人走出来的,因此由人走在路上又引申出“道路”的意思;走路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所以又引申出法则、规律等意思。在本卦中具体指阴阳往复循环的抽象之“道”。
在《坤》卦中我们已经讲过,从阴阳消长的角度来说,十二辟卦构成了一个往复循环的圆环系统。这个圆环就是“反复其道”的“道”。经过《复》卦的一阳生、《临》卦的二阳生、《泰》卦的三阳生、《大壮》的四阳生、《夬》卦的五阳生,到全阳的《乾》卦,再到《姤》卦的一阴生,经过了七个阶段。经过《姤》卦的一阴生、《遁》卦的二阴生、《否》卦的三阴生、《观》卦的四阴生、《剥》卦的五阴生,到全阴的《坤》卦,再到《复》卦的一阳生,也经过了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就是“七日来复”的“七日”。也就是说,《易经》中“七日”是阴、阳往复循环的周期数。
进一步说,“七日”不仅是阴、阳之间相互转化的周期数,也是吉与凶、始与终、生与死、成与败、得与失等所有对立事物之间相互转化的一个周期数,这在世界范围古代文化中得到普遍的认同。如《庄子·应帝王》是这样描述宇宙的创生的:南海之帝叫倏,北海之帝叫忽,中央之帝叫混沌。倏与忽经常在浑沌的地面上相会,浑沌对他们很好。倏与忽商量着要报答浑沌,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和呼吸,只有浑沌没有,让我们来给他凿上七窍吧!”于是每天凿一窍,结果“七日”之后浑沌被凿死了。


《复》:论阳气的回复(2)
在这个寓言中,浑沌是天地未分之前状态的象征,倏与忽分别是阳、阴的象征。就浑沌本身而言,没有七窍意味着生,有了七窍反而意味着死,浑沌从没有七窍到有了七窍,从生到死经过了“七日”;就浑沌与宇宙创生的关系而言,浑沌的死意味着宇宙的创生,也是以“七日”为周期的,而其中的第七日是事物转化的分界点。
也正因为第七日是事物转化的分界点,所以在世界不同的民族中,有以“七”为吉祥数的,也有以“七”为凶数的。例如,哈萨克民族视“七”为吉利数字,在用数字占卜时,得“七”为大吉;而藏族视“七”为凶数,遇到初七的时候跳过,过了初六就是初八;在《圣经·创世纪》和巴比伦创世史诗描述的宇宙发生顺序中,前六天是创造宇宙的工作阶段,第七天是安息日;《吉尔伽美什》中关于洪水的故事中,“七”是人类遭遇洪水灾难与灾难开始消失之间的临界点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七日”是神话思维的产物,是一种象征,而象征具有无限的开放性,不能拘泥、坐实地理解为“七天”。“七”可以理解为它的倍数,如四十九、七十等。例如,《周易·系辞》中的“大衍之数”正是“四十九”;汉族在人死后有祭七个“七”的风俗;中国神话中,女祸生成世界经“七十”化;北欧古芬兰人创世歌中,原始处女伊里马达尔在海中因风受孕,怀孕七百年后生下七个蛋,从中化生出宇宙等等。同样,“日”也是如此,在一个月的时间之内,固然可以理解为“天”;在一年之内,也可以理解为“月”;在一天之内,也可以理解为“时”等等。
以下六爻爻辞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人从道路上的返回形象地描述阳气回复的情形。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初九:不远就返回,没有大的悔恨,很吉利。
祗(zhī),大的意思。《周易正义》中说:“乾之初九,则与复卦不殊。”从卦与卦的关系上来说,静态的《复》卦卦象一阳始生,相当于《乾》卦中的初九爻。以此类推,本卦中的六二、六三、###、六五、上六也分别与《乾》卦的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相对应。所以在理解《复》卦时,应与《乾》卦互参。
“不远复”是说人外出办事,没有走多远就返回来了。爻辞以此比喻阳气刚刚萌生,就被强大的阴气压制回去,这与《乾》初九爻中“潜龙,勿用”是一致的。
引申到人事之中,如同一个人的品德、才能还不到足以用事的程度。在这种情况下,有所行动本来应该有悔的。但因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及时进行自我反省,继续修德进业,还不至于有太大的悔恨,所以说“无祗悔,元吉”,《象》说“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例如曾子、颜回就是这样的人。《论语·学而》篇载:曾子自述说,他每天都要在以下方面多次进行自我反省:为他人筹划事情是否尽心了?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用?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过了?《系辞》中载:孔子称赞学生颜回说:“姓颜的小子,差不多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了吧?有不对的地方,未曾不知道改正。”
六二:休复,吉。
六二:喜悦地返回,吉。
休,喜悦。“休复”是说人外出办事,喜悦地返回。
六二对应《乾》九二。《乾》九二说“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象》说“见龙在田,德普施也”,表明经过一定时期的修德养能,品德、才能已经可以广泛地推行,因此说“吉”。《象》说“休复之吉,以下仁也”,这是承初九而言。初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修德养能,逐渐接近于“仁”的品德修养目标,正是子夏所说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六三:频复,厉,无咎。
六三:皱着眉头返回,危险,没有过错。
频,频繁。也有人认为“频”通“颦”,是“皱眉”的意思,也能讲得通。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复》:论阳气的回复(3)
“频复”是说人外出办事,事情办得不顺利,皱着眉头返回。比喻阳气在回复的过程中遇到麻烦、不顺利。
六三对应《乾》九三。在《乾》卦中我们说到,阳气的回复到了这一阶段,不是一帆风顺、直线上升的,而是在与阴气反复交争、较量中曲折上升的。引申到人事之中,表明事情也不会很顺利,需要加倍努力,正如《乾》九三爻所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如此虽“厉”而“无咎”。本爻也是同理,所以连断语“厉,无咎”也与《乾》九三一样。
###:中行独复。
###:半路独自返回。
既然说“中行独复”,意味着同时外出的不止一个人。同时外出,有返回的,有不返回的。爻辞以此比喻阳气有回复的时候、有不回复的时候,这也与《乾》九四寓意一致。
《乾》九四中说“或跃在渊,无咎”,《象》说“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其中“或”为不定之辞,透示出阳气有回复、不回复两种可能性。在自然界中,阳气该回复的时候就回复,这合乎正常的阴、阳循环之道,正如《象》说“中行独复,以从道也”。反之,阳气不能按时准确地回复,那么四时失序,天灾接踵而至。爻辞中虽然未明言吉、凶,而吉、凶自在其中。
六五:敦复,无悔。
六五:按时返回,没有悔恨。
敦,信,引申为按时。《老子》中云:“敦兮其若朴。”其中的“朴”是“道”的一种比喻,“敦”是对“道”特征的一种描述。“敦复”表面意思是说,人外出后按时返回。实际上比喻阳气能遵循自然规律及时、准确地回复。
至此,阳气经过初九的“不远复”、六二的“休复”、六三的“频复”、###的“独复”,最终及时、准确回复到位。
六五对应《乾》九五。如同《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一样,阳气完全回复以后,表明人的品德、才能蓄积到了足够的程度,可以有所作为了,所以说“无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上六:迷失道路不能返回,凶,有灾害。出兵作战,最终大败。因为其国君而导致凶险,以至于十年之久不能够征伐。
迷,迷失道路。灾眚,灾害。以,因为。克,能够。“迷复”表面意思是说,人在行路时迷失方向。实际上是比喻阳气回复到极点后不能向阴气转化。
阳气的回复到了上六,达到了顶点。阳极生阴,再发展下去,就应该向阴转化了。反之,也是不符合阴、阳循环之“道”。
从人事的角度讲,阳气至极而不能向阴转化,如同人自恃强壮,骄傲自满,一味恃强用壮,知进而不知退,因此说“凶,有灾眚”。以兴兵作战为例,骄兵必败,所以说“用行师,终有大败”;因大败元气大伤,一蹶不振,以至于十年之内再无力兴兵作战,因此说“至于十年不克征”;国君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是否兴兵作战,最终取决于国君,因此又说“以其国君凶”;《象》说“迷复之凶,反君道也”,也把“凶”的责任归咎于国君违反为君之道。
本爻对应《乾》卦上九。《乾》卦上九说“亢龙,有悔”,本爻中恃强用壮、穷兵黩武的国君正是这样一位“亢龙”!


《无妄》:必然与偶然(1)
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很通顺,利于占问。如果违背正道有灾害产生,不利于有所行动。
初九:无妄往,吉。
初九:不违背正道行动,吉。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六二:不耕种而想收获,不垦荒而想种熟田,则应外出经商。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六三:不违背正道而产生灾害,像牛丢失被过路人捡到,就是丢牛邑人的灾害。
九四:可贞,无咎。
九四:可以占问,没有过错。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九五:不违背养生之道而得的疾病,不用治疗就会痊愈。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上九:不违背正道行动,(违背正道行动)有灾害,没有什么好处。
妄,胡乱、违背。无妄,就是不违背“天”命行事。
《易经》成书的年代,“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感情的,是人格化、神灵意义上的“天”,不仅能给予人类以生命,而且根据人之德行如何决定对人的保佑或惩罚,决定人的寿命的长或短等。到了西周末年以后,随着周天子权威的失坠,人间天子的保护神——“天”的神性、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也逐渐受到怀疑;同时,随着农业生产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提高,土地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产生了尚土观念,“天”与“地”逐渐成了一对对等的概念。与之相应的是,“天”的内涵中自然属性逐渐增多。到了《老子》中,则干脆以“道”代替原来神灵意义的“天”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提出了“天”道自然的思想,如《老子》二十五章中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老子》中“道”的概念的提出,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意义重大,它使原来主宰世界的上帝、鬼神的权威失去了光彩,基本上粉碎了天命观念。
如果说将“天”解释为神灵意义的“天”,要求人们不违背“天”命是迷信的,是不可取的;那么,当“天”被“道”取代,“天”的内涵置换为“道”、“自然”以后,“无妄”也就是要求人们不违背自然规律,就是一种唯物、进步的思想了。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无妄:很通顺,利于占问。如果违背正道有灾害产生,不利于有所行动。
其,表示假设,如果的意思;匪,非。正,与“妄”相对、相反,指自然、社会规律的正道。眚,指主观原因造成的灾害,如《周易程氏传》中解释:“灾,天灾,自外来;眚,己过,由自作。”
本卦论述的主题是“无妄”,即不能违背自然、社会规律的正道行事。思想、行为合乎自然、社会规律,就不会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因此说“元亨,利贞”。反之,违背自然、社会规律的正道行事,就会动辄得咎、四处碰壁、招致灾害,不利于有所行动,因此说“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商书·太甲中》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对于自然灾害,人们往往难以防范,但也应尽量去防范;如果是主观原因导致灾害,甚至是明知故犯,那就是不可饶恕的,理应受到惩罚。所以卦辞特别指出:“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初九:无妄往,吉。
初九:不违背正道行动,吉。
往,前往,指行为、行动。不违背自然、社会规律正道行事,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相互符合,在行为上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说“吉”,《象》说“无妄之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六二:不耕种而想收获,不垦荒而想种熟田,则应外出经商。


《无妄》:必然与偶然(2)
菑(zī),初开垦的新田,此处用作动词,指开垦新田。畬(yú),耕种三年后的熟田,此处也用作动词,指耕种熟田。不菑畬,就是说不垦荒而想种熟田。
一般来说,要想收获须先耕种,要想种熟田须先开垦新田。正如《商书·盘庚上》所云:“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惰农自安,不昏劳作,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稷?”意思是说:像农民种田,只有辛勤地耕作才会有收获。……懒惰的农民习惯于安逸,不辛勤地耕作、从事田间劳作,哪里会有收获呢?又如《周书·大诰》中云:“厥父菑,厥子乃弗肯播,矧肯获?”意思是说:他的父亲开垦了田地,而他的儿子却不肯播种,哪里还谈得上收获呢?因此,孤立地看,“不耕获,不菑畬”是不合乎一般规律、常理的,是异想天开的妄想、幻想,更谈不上致富了,正如《象》中说:“不耕获,未富也。”但如果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看,“不耕获,不菑畬”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如外出经商赚钱后,可以购买粮食、雇人垦荒、购置熟田,也可以达到“不耕获,不菑畬”的目的,因此说“不耕获,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反映了周人对经济规律的认识,这是难能可贵的。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六三:不违背正道而产生灾害,像牛丢失被过路人捡到,就是丢牛邑人的灾害。
无妄之灾,不违背正道而产生的灾害,也就是意外之灾。或,可能。系,捆绑,引申为应验。行人,即行路之人。之,是“得”的前置宾语,指牛。
不违背自然社会规律的正道行事,一般来说是无害的。但这也不是绝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