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媚多姿-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还推开了自己最想要亲近的人,如此得不偿失的事儿,吃过亏了自然要记一辈子,再也不能重复这样的错误。

在李景做着最后的斗争准备时,李易则在云涯道院里为迎接来自兄长的争斗和朝野的争论而努力完善自我。国师说,这孩子要是打从小时候就一直这么努力,他那些个兄长没一个是他的对手。这话没当着李易的面儿说,而是说给李崇安和程帛尧听。

“这真的不……合理,国师,你从哪儿看出来他有这能耐的。”程帛尧没觉得李易有多大进步,虽说看着要比从前沉稳内敛一些,可言行举止上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反倒好像看起来比从前更肆无忌惮了。

国师悠然一笑,而后透过尚未长出绿叶,却已在萌芽中的树木道:“看着没变,但眼界变了,心变了,想法变了。进步不是非得改变脾气性格不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孩子本性又不坏,并不需要改。他要改的就是他现在正在改的,他比谁都明白自己的短处在哪里,你不是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么,静山属于知人者,他啊属于自知者,自知者有一天明白过来后,也不难成为知人者。尧尧,静山呐,你们要相信陛下,不会仅仅因为宠爱着哪个儿子,就选择他来继承大统。”

啧,被国师这么一说,好像真是这么回事,她想想最近李易的话,虽然语气态度没变,可比从前要言之有物得多,倒是她想岔了:“那……两年够吗?”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怎么,这话你说出来自己都不信了,也不知道你哪来那么多说道。不过,这话似乎无涯祖师也曾说过,起居注记中有记录过。你倒是有用的话都记得住,时不时就拉出来溜话儿,怪不得你棋下得比静山好,就你这捡重要的记的能耐,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国师说完把杯子递给她,让她满上茶水。

看着红狐狸狗腿子的样子,李崇安笑着摇头说道:“国师这话说得再正确不过,她向来是有用的就记住,没用的一个字也记不住。当然,除了吃,前年欠她一盒绿豆糕,到现在还记得呐。”

……

国师哈哈大笑道:“静山呐,欠谁的账也别欠女人的账,那是一准要被惦记到死的,我看你还是赶紧把绿豆糕给了尧尧才好,省得她老惦记。”

凑在国师身边连连点头,程帛尧睨向李崇安说:“就是就是,开桂花的时节做的桂花绿豆糕,还得是白玉楼的,别的地儿的桂花绿豆糕可不好吃。只有白玉楼的,入口既化一点儿也不干,配上茶喝那简直赛神仙呐。国师,就冲您今天帮我,回头我也得请您一块儿吃,”

说到吃,吃货就来了:“什么好吃的一块儿吃,赶紧端出来尝尝。”

看着李易从园子外边走进来,手里还抱着个小程约,三人齐齐一翻白眼儿。李易倒是什么都没落下,每天固定一个时辰抱着小程约满道院四处溜着看风看景找美食:“说你师兄欠你师姐一盒白玉楼的桂花绿豆糕。”

“桂花绿豆糕这个时节可没有,不过芸豆糕还是有的嘛,师姐你不是让厨房做了吗,赶紧端出来呀。还有给小约的羊奶糊糊,小约最近都不肯喝奶了,非得天天等着师姐给她做的糊糊不可。师姐,你可得负起责任来,要不然饿着小约可怎么是好。”李易现在这样儿,典型的奶爸,还是个特宠孩子的奶爸。

程帛尧觉得吧,日后李崇安要是有李易这样儿,那就是个天上地下绝无仅有的好爹了:“行行行,我欠你们俩的,宝珠啊你和宝琳一块去端了来。”

得了芸豆糕和程约的口粮后,李易就一边自己吃着,一边看奶妈拿小勺给小程约一点点喂羊奶米糊。米糊的口感相当细腻,抿在嘴里就会化开,而且一滴水都没加,完全是用杏仁煮过的羊奶冲出来的,那滋味李易要不是不好意思抢小程约的口粮,只怕早一气儿吃完了。

小程约倒是好养活,才两个月大点儿就不爱吃奶了,天天就瞅着吃羊奶米糊。程帛尧虽然对程约没有多深的情感,但对她还是很不错的,总是变着法子给她补充营养,让她吃好喝好。小程约也争气,越长越像一颗沾了胭脂的珍珠,让人看着都高兴。

“对了,师姐,前两天我十一哥去看过杨侧妃了。”李易一边吃着一边扔炸弹,一点儿也不觉得他这消息有多么爆炸性。

“他去看杨玉绫做什么,你就没多听说点什么?”程帛尧现在都想剁手了,当初她就该……好吧,她确实下不去手,杀人害命这样的事她真的做不出来。杨玉绫呀,你也别逼我,逼急了我配一剂药,让你丫假疯变真疯!

“好像说起过你,多的我也不知道,诶,我听说师姐将来会生个儿子耶。不过师姐,你好像还一点儿动静没有呀!”李易很善解人意地加了这么两句话,这话完全是传话的人没说的,他这是领会了李崇安的精神,用这两句话消去程帛尧心头的不安。

堂兄真是好……温柔大丈夫呀!

卷一 屠龙手 第一零八章 师姐虽然很万能,但这个真不会

春雪融作暖水,万物妆成新绿。

道院里大门边上种满了嫩黄的迎春花,因有些年头了,枝条长而柔软地拢成一道绿地黄花的围墙。山下的孩子们最喜欢跑到道院来玩,门前的花也没少被孩子们攀折去,无涯祖师在这一点上是个妙人,自家的花好看,打开门来大大方方地欢迎所有人来赏玩采摘。

乡民们有拿迎春花入菜的习俗,这几日天天有人来采花,那迎春花墙却是一天开得比一天繁盛。迎春花儿一开,满山的野菜也都冒出头来,道院附近的山头天天有人背着篓子采野菜。程帛尧最喜欢吃胡葱和香椿煎鸡蛋,还有嫩荠菜苗儿,乡民们管它叫地菜,还有句俗语“三月三,地菜当灵丹”。

不过等到三月三的时候,地菜就老得抽条冒白花儿了,这二月的天儿却正是吃地菜嫩芽儿的时候,和馅做饺子、摊煎饼、做素春卷儿、煎鸡蛋,地菜绝对是野菜里最受欢迎的。还有艾草糯米粑和蒲公英嫩苗也都是极其美味的食材,至于榆钱柳树芽这样常见的山野美食,更是多不胜数。

李易新晋成为吃货中的一员,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时候,趁着跟国师谈论古令天下事的间歇,拉上郑进元、张放和以及程帛尧到乡间寻访春天里最鲜嫩的那口盎然滋味儿。

“厨房里没少做,你也没少吃,做什么还非下山不可,我看你们仨就是找机会偷懒。进元师弟,要是热起来之前我住不上新宅子的话,你懂的!放和师弟呢,你不是说要去海边么,怎么山青了天暖了,都不见你启程呢?”程帛尧觉得他们三个就是不想分开。三个好基友,你舍不得我,我舍不得你,恨不得成天穿一条裤子才好。

郑进元连连哼叽几声说:“诶诶诶,师姐,不是说要劳逸结合么,也不能成天只埋头干活儿吧,那样会变傻的。你看放和,本来就够傻了,再傻一点。只怕连自己是谁都答不上来了。”

对此,张放和不发表任何意见,跟郑进元这样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的主儿斗嘴。才真正会变傻。程帛尧看郑进元一眼,说:“你们下山玩就玩吧,还非拉上我,我正和王师姐谈论绣花图样儿呢。”

“师姐还会绣花儿?”

“呃,师姐虽然很万能。但这个真不会,不过我要不和王师姐谈论,回头做新衣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轮上我。”说话间已经到了迎客堂前,最近守迎客堂的弟子都换成了嘴皮子溜,贼精贼精的主儿。老远见到他们几个来,连连挥手打招呼。

“小程师妹。这是上哪儿去?”

“领仨吃货找好吃的去,回头给师兄也捎一份儿,不知道师兄爱吃什么。”

“我倒不需要小程师妹替我捎好吃的。我这里走不开,小程师妹帮我跑个腿儿怎么样。”师兄倒一点儿也不客气,用郡王妃跑腿儿,还捎带着太子殿下和长公主的长子、相爷的独子,这跑腿儿的队伍也太华丽了些。

程帛尧倒无所谓。反正也就是捎带手的事儿:“成,你说。”

只见师兄从袖袋里掏出一个红色的信封来。虽说是信封,但信封一般不用红色:“师兄,这是有人求卦?”

“合个生辰八字,对了,师妹也擅长演卦,帮我瞧瞧卦辞可对得上。”这位师兄不是跟何易山学的卦,山上会演卦的先生有好几个,不过只有何易山常年宅在道院里不出门罢了,其余的几位先生,一年也难得见上几回。

打开信封看了一眼,普普通通的合媒批,这种简单的当然没什么错处,她看完又塞回去说:“师兄演得很对,那我给你捎过去,是哪家?”

“你往这直走,到第六个街口绕弯,不远就有个林家铺子,交给掌柜的就成。”

把红信封扔到郑进元手里,让他拿着,程帛尧领着史上最华丽送信队伍“浩浩荡荡”地出发了。集镇着实不算太大,不过十来分钟的路程,送完信儿出来,程帛尧忽然一击掌说:“你们说我也挂个小馆儿测字看相观风水合生辰八字怎么样,我还真想试试我学的这些灵不灵验呢,给自己算十回能中一两回就不错了,给亲朋算也不是很准。先生说给生人算最准,我怎么以前就没想起来去试试呢。”

……

这要是下个山把师姐给弄丢了,回头晋郡王能什么也不就的生吃了他们,张放和试图阻止:“师姐,您还是安安生生在道院里想想天天做什么吃的喝的吧,开卦馆会很辛苦。”

“辛苦算什么,我和先生在外边游学五年,什么苦没吃过,你真当我就是娇娇女不成。诶,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好,赶紧帮我看个合适的地儿,我要挂馆。”程帛尧历来是想起什么是什么的,棋院要明年才能排得上张放和的工期,她现在除了隔一段时间看看道院的账,真没什么事儿可干。

“师姐,这毕竟是操业持生,你好歹是宗妇,这不合适。”李易收到了张放和的眼色,赶紧也出声阻止,不要以为他现在是太子,李崇安就会放过他。堂兄太强悍,他现在还不是对手,所以还是劝着点儿为好。

程帛尧这人吧,认死理,她认定了的事儿,别说十头牛,一百头牛一千头牛都拉不回来:“甭管你们说什么,我就这么决定了,要帮忙的就帮忙看看,不帮忙的赶紧消失!”

见状,郑进元也要劝,不过她一挥手,郑进元就自动消声。仨倒霉孩子跟在她身后,一路搜刮美食,一路看着铺子。挂馆之所是“挂”馆,就是不需要太大的地方,柜台就是门,里边放得下椅子转得开身就成,所以这铺子倒也不是很好相。

就在李易他们仨庆幸的时候,程帛尧欢呼一声说:“那里正合适,以前是卖点心的铺子,结果那家的点心做得实在太难吃,关张了!哈哈哈……倒让我捡个现成的便宜,快点快点,我们去把铺面盘下来。”

“师姐,那个铺子可不便宜,别看就是个小集镇,谁让它在咱们道院山脚下。抵得京城一个大小相当铺面了,师姐,这不合算啊!”

“你师姐不差这点钱,别劝了,我决定的事几时反复过,我几时听劝过。”程帛尧干脆利落地上前,和东主商量了一番,以一千两银子把这巴掌大小的铺面,并着后头一个小的种着紫藤花的院子给买了下来。在紫藤花下还有口水井,水井水位很高,平齐了地面,就被顺水势开了个小渠,里边养了一钵铜钱草,还游着几尾红通通的小鱼儿。据东主说上上任主人开的院子,他们本来要改但还没来得及改就关张了,幸亏没改,要不然一千两就真贵了。

单看这院子,紫藤满院,水流潺潺,根雕椅子,山石琢成的小几和台子,一草一木一物一景都显得分外别出心裁,看着就让人舒服。就冲这院子,一千两也值得。

“怎么样,你师姐我眼光不错吧。”

“您岂止是眼光不错,运气更不错!”

“我看这院子从前应该就是哪位先生挂馆的地方,要不然不会布置得这么富有天然趣味。”李易四处看了看,觉得这地方虽然小,但格局很大气,几件小陈设摆出来,倒颇有一股纵揽山河的气象。他虽然不擅长这个,但到底是在宫里长大的,眼力见儿倒是不缺,而且这小园子还有几分熟悉感,却说不上是哪里见过。

程帛尧眉开眼笑,四处打量一圈后坐在有几分残旧的木板简单架成的长凳上,仰面看着还没开花的紫藤说道:“正好,要不你们三个帮我想个名字呗。”

名……名字,这种东西他们三个谁擅长了,尽知道什么是不学无术了:“这是师姐的地儿,还是师姐自个儿取名字才妥当。”

“对对对。”

要她来的话,她就只能山寨了,记得在现代下棋去过一个地儿,是个特清静的茶馆,人家的名字就很有道家的味道:“叫归一怎么样。”

“九九归一么,就它吧。”只要不让他们取,叫什么都没干系。因为屡屡遇到取名字的困境,李易决定自己还是回头多看看那些诗词歌赋之类的闲书吧,万一日后有人找自己题个字,取个名儿,自己再说不懂得怎么取名字,那得多尴尬呀。

“也不要什么亭台楼阁,斋馆轩堂,直接就写归一两个字就成,什么斋呀轩的听得多了,反而没味道。”张放和这是借用他爹的套路,他家里的不管什么直接就是个名字,从来都是退思、彰和一类。

程帛尧双手一拍道:“那就叫归一了,放和师弟呀,前边那一溜你明儿给我收拾收拾,我找人订匾去,过几天就正式开张。”

就这样儿,几天以后,云涯道院山脚下开了一家叫归一的卦馆,大家伙儿都知道那是道院何大先生的得意门生,生意自然差不了。本来道院山脚下就聚集着一些来求卦的,不过云涯道院的形象太高人化,等闲的人不好冒冒然上山求,却又不那么放心给迎客堂的弟子随意推演。

于是乎,她生意还不错,至少开张第一天,来看热闹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场面相当火爆。

卷一 屠龙手 第一零九章 坐馆开挂,小程先生

虽然李崇安对她挂馆的事并不是很赞同,但是她坚持,他还是支持了她。况且她是去验证所学,又不是云游四方去涨经验,所以开张这天李崇安也来了。

乡民们多半也不知道挂馆的人到底什么身份,就知道是何大先生的弟子,那就足够了。年轻,没关系,名师出高徒,是个年轻妇人,也没关系,云涯道院盛名之下无虚士,女士也算在内,所以乡民们和外来求卦的人很快接受了程帛尧这脸嫩的“相士”。

“崇安师兄,他们都围着就是不上来,这算怎么回事啊!鞭炮都放三趟了,还不见有人来找我开卦,他们是不是不相信我呀。”程帛尧也自知脸嫩,相士和棋士可不一样,棋士向来是小菜鸟扛翻大神,相士却是和医士一样,靠一把胡子来撑场面。

往外看一眼,李崇安摇头说:“不会,你这是开张第一卦,也是有讲究的,一般人不会来算第一卦。”

噢,忘了还有这个规矩,不管是开馆第一卦,还是学成后的第一卦,最好演算的是喜庆事儿,比如合媒批,算算开市动土上梁营造之类的事,这样大家都能红红火火。果然,不多会儿就有人来算上梁的日期,程帛尧三两下推演完,就要开始写卦辞。一旁的李崇安不着痕迹地拉住了她的手,另一只手则轻轻摆了摆,然后又在她手心写下“太快了”三个字。

唔,何先生倒是说过,等闲小事演卦很快,但不要太快出卦辞,再小的事也需得缓上一刻钟再说。程帛尧从善如流,继续摆弄卦盘,把人家的事再细细演了一遍。这才提笔在红纸上写下“二月十六未时三刻,春风满画梁,双燕来栖”。燕子飞到梁上搭窝,在大明朝就是福气的象征,卦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