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话说杨家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人在火光中你一刀,我一棍地争强斗狠。一旁暗处的王柏堂、杜柏英、王金锁三人却看的心惊肉跳,杜柏英道:“我的妈呀!亏是师兄,要是我早就被劈成两半了!嗯!这把刀不错,可以和师兄的金刀比美、、、、、、”“师弟,你看!”王柏堂道:“贼群中就晋中雁是马上将,你我三人可分从三方杀入贼群,以分贼将的心,助师兄成功!”杜柏英道:“那还等什么?上啊!”
打着火把的小喽啰们以为杨衮只是一个人,没想到突然又杀出三员步将。,顿时乱成一窝蜂。他三人如虎入羊群,脚踢刀砍,眨眼间数十名小喽啰血洒黄土,尸栽道旁,哭爹喊娘,四处乱窜。
激战中的云中雁心痛喽啰兵被杀,急欲劈死杨衮赶救喽啰兵,果然心急漏招,被杨衮木棍点中手腕,横扫马下,杜柏英顺手一刀砍下首级。众小喽啰看到头领被杀,呼哨一声四处奔逃,丢下满地刀枪火把。
杨衮道:“一不做二不休!回村骑马,直捣贼巢!斩草除根!”哪知乔庄主已命家丁将马匹牵出村外,杜柏英拎着晋中雁的赤铜刀,爱不释手地道:“师兄啊!贼子的这把刀不错,你用吧!”杨衮道:“我用这棍挺顺手,这把刀就归你用吧!我看贼将这匹马和铠甲都不错,就让金锁骑用吧!二人皆大欢喜,齐声喊道:”谢谢大哥!”
杨衮请乔庄主带领村民打扫战场,掩埋尸体,搜索溃兵。自己同师弟四人四骑杀向大雁峰贼巢。山寨中的小喽啰已得败兵报信,知道寨主已死,抵抗无益,见杨衮等来到就大开寨门,跪倒请降。愿奉杨衮为新寨主。杨衮道:“我们是途经此地的客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杀了作恶多端的晋中雁,岂是为了占山而来!尔等既愿投诚就得听我安排!”众人齐呼:“一切都听老爷的!”杨衮道:“占山为匪总非正道,上辱祖宗下祸后代。听我之劝,将寨中银子各领一点作路费,收拾一下都回故里做良民去吧!”众人听后纷纷言道:“老爷所命自当遵办!只是老爷有所不知,寨中弟兄三百余人,有处可投的人,在爷们上山之前已作鸟兽散,下余我等百余人,皆是家败人亡,无处可去的孤魂野鬼,请爷们收下我们作家奴、家丁或做牛做马都行!”言罢伏地不起,磕头不已。杨衮细看他们都是面似忠厚的年轻人,没有恶行恶相的无赖、惯匪在内,更见有几名年仅十三四岁的儿童在内,随走近问道:“尔等小小幼童在此何为?”一位年龄稍大的答道:“回爷的话!小的四人原是朔州杨家杂耍班的班主、杨仁师傅收养的孤儿。我叫杨洪,老二叫杨安,老三叫杨明,老四叫杨杰,去年岁末随班主去代州卖艺,途径山下被劫,班主与三个师兄、两名师姐在群殴中被山匪杀死,晋中雁看我们年幼,将我们留下做仆役至今。老爷收留我们绝不会吃亏,我们会做很多事侍侯爷的!”杨衮见四个小孩聪明伶俐,活泼逗人又都姓杨,不由想起家中锦衣玉食的儿子杨业,顿生怜悯之心。转身对王金锁道:“你带着这几个孩子,其他的人、、、、、、王柏堂见杨衮游移不定就插言道:”莫如将他们暂留山寨,严令闭门自守,等回程再来带走如何?”杨衮道:“你安排吧!”
王柏堂与柏英、王金锁三人,检查了山寨库存钱粮,将百余名小喽啰登名注册,指定了临时头目,订了规矩。杨衮见一切安排妥当,就领了四小回村。
回到乔家庄,天已五鼓黎明,听得庄门楼上有人吼了声:“义士爷们回来啦!”立刻庄门大开,全村人在乔庄主的带领下,提灯、举火涌出庄门外,一齐跪倒乱哄哄地喊道:“感谢义士爷的救命之恩!菩萨保佑义士爷长命百岁!恭迎义士爷进庄歇马用饭、、、、、、”杨衮忙下马丢缰,将村民一一扶起道:“吾等愧受乡亲们的大礼!大雁峰匪徒作恶多端,祸及乡里天人共愤,人人皆可得尔诛之!我等只不过是适逢其会,代天行罚而已,谈不上是什么功德!匪徒已全部歼灭,以后乡亲们就可安居乐业,乡亲们一夜未睡,都回去休息吧!”
在众乡亲的簇拥下来到乔庄主院内。乔庄主已令人备好热水,几名家丁侍候杨衮等洗浴更衣,而后喝酒庆贺。饭后,杨衮辞行,乔庄主与庄中老者苦苦挽留,盛情难却只得小住二日,由庄中各大户轮流宴请。第四日,在杨衮坚持下,众乡亲磕头作揖把他们送到大路口,恋恋不舍地看着主仆八人认蹬上马,尤其是看到四小的控马技术,更是惊慕不已。他们那里知道,杨洪等四小早就在杂耍班练习马术,年龄虽小骑术已是超人一等,以后在杨衮的精心培育下,成了杨家有名的铁卫四管家,这是后话。
杨衮八人行了大半日,已到一所庄院之前。杜柏英道:“师兄!前面村子就是兄弟们的寒家所在,你们缓行,我头前报信去!”杨衮道:“且慢!前面村子是哪位师弟府上所在?另一位离此还有几多路程,我们先议定先去谁家方好,免得失了礼数。”王柏堂笑道:“让他去吧,我包师兄不失礼就是!”
原来前面的村子,早年叫杜王庄,村中居民仅杜、王两姓,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村中杜、王两姓的族长都是邻溪筑院,隔水为邻,两姓的村民也都以溪为界居住。年代久远,两姓人丁渐多,就分成杜家庄和王家庄两个村子。眼下杜家庄的庄主是杜柏英的父亲杜海山,王家庄的庄主是王柏堂的父亲王世俊。
王、杜二庄主听说火山王爷莅临,喜出望外慌忙出村,喜滋滋将杨衮等迎入王家客厅。由王世俊、杜海山作陪,摆酒款待。席间杨衮道:“小侄为势所迫,携二弟南征北战数年不能来府上拜访,甚觉失礼!今日不速造府,一则给二位伯父请安,二则促两位师弟完婚,不知可曾文定?”王庄主道:“两家都早已聘定淑女,只等犬子回来迎娶。”杨衮大喜道:“何不择吉日就办?”杜庄主道:“办事不难,难的是路不通奈何!”“难道两亲家都居住在关外辽国之地?”杨衮诧异地问道,王庄主道:“住倒是在关内,问题是去柏堂岳父家须经过大雁峰下;去柏英岳父家须通过佘家寨才行!大雁峰晋中雁匪伙穷凶极恶,必然抢截迎亲队伍;佘家寨收过路钱,雁过拔毛,这两条道都不好走啊!”杨衮笑道:“这事不难,大雁峰匪巢已平,匪首已死,畅通无阻。佘家寨明日我去通洽,二老尽管择日办事就是。”
第二日,杨衮带上杜柏英的赤铜刀,一人一骑独闯佘家寨。王柏堂、杜柏英要同去,杨衮道:“佘家寨据说只是收钱,从不伤人,愚兄前去是情商,不是攻山夺寨,人多无益!你两人还是准备当新郎吧!”道罢哈哈一笑,拍马而去。
到了佘家寨路口,果见十多名舞刀弄枪的庄丁拦路而站,路旁竖一木牌,上写道:“佘家路口佘家庄,修路抗辽缺银两,来往行人从此过,留下钱财没商量!”杨衮驻马对庄丁道:“报知你家寨主,道是河曲杨某来访!”庄丁道:“在此稍候!”不一时,寨内出来一位头戴红壮士帽,身穿红色紧身衣,外套紫红绣花袍,肩头露出一把竹节钢鞭把,脸上长着一双眯眯小眼,几根狗油胡须七上八下,骑着一匹毛稀肚大、外号叫‘赖皮豹’名马的人。杨衮仔细一看原来是师兄佘洪到了,忙下马躬身施礼道:“师兄在上,小弟杨衮拜上!”佘洪尖声哇气地道:“吆呵!我道是哪个‘羊母’人!原来是杨衮你这小鬼头!是哪阵风把你吹到我这穷窝来了!哈哈!这真是,有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快随愚兄回家喝酒去!”
杨衮随佘洪到家中客厅坐下,先问道:“不知师兄家中长者还有何人?让小弟先拜见问安!”佘洪道:“家父母早已西去,你嫂子也病亡一年有余,家中只有一个四岁多的小侄女,稍等叫丫鬟领来拜你,你准备好见面礼就是啦!”杨衮道:“话虽如此,也该到伯父母牌位前叩拜才是!”佘洪道:“哥从不讲究那么多,你给我省点事吧!你看,酒菜已摆上,来!来!先喝几杯再说!”欢宴中佘洪道:“那年刘知远派人招我进中原,当时老娘有病,就没理他。后来听说你给他出了不少力,不知情况如何?想必也成家立业啦?”杨衮将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末了开玩笑道:“师兄能请我吃酒,想来也会免去杜师弟迎亲队伍的过路钱吧!”佘洪一笑道:“叫师弟见笑了,天下不太平,愚兄又要养兵丁护庄,又不能当土匪掠多钱财,只好拦路强收几个过路钱、、、、、、哈哈!”“爹与人喝酒,是叫花儿来倒酒吗?”杨衮扭身一看,只见一个头梳两个冲天辫,身穿紧身裙,脚着小蛮靴的小女孩边说话,边蹦跳到佘洪面前。佘洪道:“这是你火山王杨叔父,过去见礼!”只见那小妞跪在地上给杨衮磕了个头道:“侄女佘赛花给王爷叔父磕头!愿王爷叔父千岁!千岁!千千岁!”喜得杨衮一把将赛花抱起,摸摸身上没带银子,灵机一动,将腰带上挂的一个鸡血红玉坠摘下,又将内衣上的金扣子扭下两个,一并放入赛花手中道:“叔叔身上未带别的好东西,这暖玉坠是你婶母送我的,我送给你玩,这两个金豆给你换果子吃!”佘洪一看忙拦阻道:“别呀!师弟,刚才是哥哥给你闹着玩哩!再说弟妹的东西岂能随便送人?你、、、你给哥见外了不是?”杨衮道:“哪里话!我是看着侄女实在喜人,比你继业傻侄强多啦!”佘洪道:“你要真喜欢,长大就让她给业儿做媳妇,在你跟前一辈子,看你烦不烦!”说罢哈哈连声大笑。赛花不依道:“爹爹就爱取笑花儿,人家不理你了!说罢小脸一红跑出门外。杨衮一听忙站起躬身道:”谢谢师兄赐婚!兄弟高攀了”佘洪一愣,明白师弟是将玩笑当真啦,也不好再说别的,只得嘿嘿一笑道:“彼此,彼此!好说,好说!”从此杨、佘两家就结下了不世姻缘,多年后,杨继业来认亲还闹了不少笑话,这是后话不提。只说杨衮酒足饭饱,告别师兄返回杜、王庄。
三日后是黄道吉日,王、杜两家同时迎新人,同时办喜事。因为事前已做好了一切准备,且两家都是大户人家,人多势众,钱多方便,喜事自然是办的风风光光,顺顺利利,热热闹闹,其景其情,可想而知,无须多费笔墨。
却说王柏堂、杜柏英新婚燕尔,自是无遐时时伴着杨衮。杨衮在杜、王庄闲着无事,每日以教杨洪等四小武艺为乐,光阴似箭,转眼过了月余。一日火塘砦王府家将王小顺骑快马来报:“王秀才偶感风寒,因年事过高,病情危重!”杨衮大吃一惊。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铜锤换玉带”
 
第五回铜锤换玉带
上回说到,火山王杨衮得知岳父病重,急向王、杜二庄主辞行。王庄主道:“我已与杜庄主商定,为儿辈计,两家同迁火塘砦居住,不知王爷能纳否?”杨衮道:“诚所愿也,不敢求而!只是吾归心似箭,不便伴同二位老叔消停前往,只能让王金锁领路,柏堂、柏英带四小护送缓缓而行,为了减少路上麻烦,可打着火山王府亲眷的旗号,走官道歇驿站,我留下一纸官凭,料无人敢找麻烦。”
杨衮心急如焚,一路行来,一人一骑人不宿店,马不卸鞍,一千多里路用了两天时间就赶回火塘砦。其时,王秀才已是命若悬丝,危在旦夕。见到杨衮精神一振,回光返照令人将王家子弟头目王安、王喜、王石蛋、王大勇,王石锁及女儿月珠等叫到床前说道:“火塘村是靠杨衮收回的,火塘砦今后要平安常在,也离不开杨家,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老朽行将西归,火塘村王姓族长自老朽而终,不再传接替之人,从今日开始,尔等全是杨家家将!王姓子弟全是杨家家丁!违者你等可、、、代我、、、清、、、理门、、、、、、”言未完已逝去。王安带领王姓子弟五百余人,在王秀才灵前宣誓:终身做杨家兵将!自此杨衮有了名正言顺的杨家亲兵。
杨衮领着众头目为王秀才守灵七七四十九天后。风风光光将王秀才安葬,从此不再四处逍遥。将王、杜二家安置好以后,全心致力于整顿火塘砦,训练火塘军,教习杨业武艺。
忽忽几年过去,杨继业已经十二岁,终日与王柏堂的儿子王贵、杜柏英的儿子杜国显在一起,舞刀弄枪,跑马射箭。杨衮担心自己教不好这几个孩子,就与二位师弟商定,由王柏堂、杜柏英护送三个孩子去五台山清凉寺学艺。
这几年当中,天下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汉主刘知远定都汴京不到一年,患病死亡,传位给太子刘承佑。刘承佑是个只知吃喝玩乐,不管天下大事的小昏君,朝中大权全落入太师冯道和镇国公郭威手中。其时,国内发生了李守贞、赵思倌、王景崇三镇叛乱。郭威领兵平息后,在回军路上,在军中大肆散布刘承佑的恶迹,蛊惑麾下将士兵变,围了汴京城。在冯道的内应下灭了刘汉,改国号为大周,自称周始祖,太祖皇帝。郭威其人很善于拢络人才,当时中原有不少青年英雄豪杰归附手下,赵匡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郭威带领他们征南讨北,使中原的局面稳定强盛起来。郭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柴皇后有个娘家侄儿叫柴荣,从小聪明过人,练就一身武艺,曾同拜弟赵匡胤、郑恩,一起帮郭威打天下,屡立战功,很讨郭威喜欢,就把他册封为守宫太子。郭威死后,柴荣继承王位,历史上称为柴世宗。
且说郭威灭汉建周的消息传到晋阳,晋王刘崇气的七窍生烟,怒火万丈。一心想发兵中原夺回汉室天下,为侄儿复仇雪恨。可惜河东地薄人稀,将少兵弱,有心请火山王帮助,又担心杨衮对汉朝不满,不会听他的。于是,就派了个官员去火塘砦王府试探杨衮的态度,恰巧杨衮身体不适,不能出山。刘崇就采纳了谋士的建议,自称皇帝,改晋阳为太原,国号仍是大汉。因为太原在汴京的北方,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北汉。
刘崇即位后,又派大臣到火塘砦与杨衮沟通关系,封杨衮为北汉‘中书令’。(注:在历史上;‘中书令’是国家除了皇帝以外的最高行政长官的官名,大都由皇帝的兄弟、叔伯等直系至亲担任。刘崇设的这个官位,只是个有名无实的虚衔,目的是让杨衮觉得自己很看重他,甘心为北汉国卖命而已。后来,北汉又把这个官位转封给杨继业,所以,人们才称杨业为‘杨令公’)杨衮的忠君报恩观念重,认为:汉先帝刘知远对他有知遇之恩,大丈夫要恩怨分明,所以,他接受了刘崇的封号,同意继续做汉臣,但不愿去太原随朝伴驾,仅答应日后刘崇征讨大周时,或大周侵犯北汉时全力相助。他这样做不是为了官位高,更不是和周朝有仇,主要是报恩思想所决定。
刘崇深知北汉国小民穷,难以与周国对抗。在国策上采取两项主要措施,一方面在国内招募有能为的人入朝为官、为将;一方面学习石敬塘,暗派亲信勾结辽国,把宫内本来就不多的珠宝、财务送给辽国,并在给辽主的国书上无耻地称辽主为‘叔皇帝’,于是辽主答应作北汉的强援,在北汉进攻周国时,或周国进攻北汉时出兵援助。
周太祖死去,柴荣继位,刘崇认为时机已到。就集中了五万兵马,又请求辽国出两万骑兵协同作战,同时通知杨衮领火塘杨家兵到潞州汇合。这时火塘军已发展到五千余人,其中子弟兵占三千人,作战能力较强。杨衮正整军出动,这时,太原传来的情报讲:刘崇已投靠辽国,这次攻周有辽国骑兵参战。杨衮得知这个情报后,全力助汉王的决心开始动摇。他助汉攻周是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