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为啥不想吃饭-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远远望去,那不是一挂浅紫浅紫的“瀑布”吗?从树的顶端静静泻下,在我的心底溅起无限暖意,沿体内缓缓流动。
闪着光、含着笑,挺立在春寒料峭的大地上,融化在夕阳的一抹凝重的斜晖里,我分明感受到春的清新,温暖的气息徐徐来到。
于是,我欣喜地记住了:窗外,有一树花。
当我烦闷时,当我为一点小事与同学争吵,转瞬间又后悔不迭时,当我面对十分厌恶,却又不能逃避时,我让我的目光转向窗外,那一树期待的目光。
我沉默,它也沉默;
我轻语,它也轻语;
我微笑,它也微笑……
当我失望时,当我空守了一季承诺时,当我恐惧与人交谈时,我便静静地守在窗前。
风没有方向地吹来,它唱起了风铃般清脆悦耳的歌,它不只是唱给我一个人听的,但我永远相信,此时此刻,只有我一个人在听,在倾心地听,现在是,将来也是……因为只有我是在等待!
关于“毒舌”
“党宁、李微微昨日出局!”“超女五强与网上公布名单不符!”“……”今日几乎所有报纸头条都跟超女有关。其他什么关于“我型我秀”“梦想中国”之类的新闻也不少。如今是各个电视台都在选“秀”,虽然支持者自然少不了,但同时存在着很多不和谐的音符,个个新秀、评委、主持人的丑闻也层出不穷。尤其是对于评委“毒舌”的评价让我映像极为深刻。
最近被骂得最凶的就是李咏,就因为他说了一句:“看你跳舞我晚上会做恶梦。”导致他的人气持续下降,生活,工作都受到影响。而且谩骂声至今未终止。其实,早在两年前的超女比赛中,就有过类似的现象,而且不止一次。我记得那时很多海选选手被评为骂,“你还是多学两年再来吧。”“你一辈子也别想唱好歌。”“……”只是那时候超女并不红,批判两句就没人再搭理了。而现在,评委不能说错一句话,对选手也不能有一点点过重的言词,不能让选手受打击,免得像李咏那样遭到全世界的唾弃,批评。
但是,评委们这么“温柔”,对那些有着明星梦的孩子真的好吗?
我并不这样认为。这些选秀活动,原本只是以更加大众化的形势让各个音乐公司挑选新人,结果人气却出人意料的高,于是就让一些懵懂的小女生误以为成名之路如此简单,便抛开一切,朝着自己的“梦想”奔跑。如果有天赋,唱得好,成了名那固然是好事。但这些人之中绝对不缺乏一些在艺术方面毫无天赋,但却极有信心的人。面对这些人,评委们应该怎么办?对她们说:“你非常不错,只是比其他人稍微差一点点,继续加油,你会成功?”让她们继续的在一条根本不适合自己的道路上执着,让她们一生就为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努力,这难道是在帮她们吗?仅仅为了不让女孩子们的心受到一点打击,就肯定了她们并不正确的选择,这就是那些评委的作用?要知道,作为“前辈”,他们的任务是挑选优秀的音乐人才,并不是鼓舞所有人来唱歌!
因此,倒不如口气重一点,舌头“毒”一点,让那些走错路的孩子们认识到:我并不适合它,这条路我走错了,现在回头,还能到达另一个顶峰!这样,才会既选拔了人才,又让那些勿入“歧途”的人看请了自己,有何不可呢?
总而言之,人活着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坐标,只有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人生才有意义……
文体问题
我们当学生的每次写文章都要考虑这个问题。老师会要求,试卷会要求,还有别的什么会要求,我不知道。于是文体竟然也能够成为判断一篇文章好坏的依据。
最近几年青年作家大起,又诞生了不少的新文体。
有状如郭公敬明《幻城》的故作深沉体。一句莫名其妙但是看起来非常深沉的“王,命运之轮已经开始转动,请您耐心等待”在文章里出现了不下二十次。所有的人物名字统统是主谓短语两个字,故事情节不过是:魔王防着村庄不去占放着财宝不去抢,专修一个迷宫把自己关起来,然后一位英雄横空出世了,但是连只鸟都打不过。而“命运的车轮”给他各种机会各个高人使他提高自己的本事,最后他穿过迷宫废了魔王,救出美女,天下太平……或者加个英雄征战多年,血洗沙场马革裹尸的悲壮结局。这样一个垃圾故事结构什么事都往上套就行,作者竟然故作深沉地磨出了一篇长篇?我看和上文讲的“命运之轮已经……”有一定关系吧。
更有状如郭姓大才子的系列他亲自执笔的娇捏作态体。我在看《夏之未至》的时候看到他的几篇……散文……,每一段开头都是一样的句式类似“生活是……”统统是比喻,开头的时候还有几句比喻非常恰当,后来可能思维枯竭但是有死要面子不肯改句式继续比喻,于是越来越措辞不及意,比喻甚为莫名其妙,但是终于被他挤牙膏挤出来几千字的“人生感悟”,看了一篇认为大概是他发挥不当,又看了几篇,才发现,他第一篇是超常发挥了。
此位青年还彻底理解了“诗歌”这个词语的意义,(我们假设他的文章写得像诗吧)写了一通貌似诗的文章后,开始发展到“歌”的层次,发行专辑一本,写而优则唱,也算是理解深刻。不知道“歌”出来的东西算不算是一种新文体?
如果说郭敬明的文章是不男不女的文章看起来没意思,那韩寒大才子的文章自然是好看之极了。
开始的时候写了《三重门》一本书,当时我年龄不大,看了之后对作者本人钦佩不已。后来看了《围城》之后,才晓得原来全书都是变相抄袭钱钟书的。此书除了语言特色像是比较现代的钱钟书之外,情节也罢,思想也罢,我看都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如果放到现在出版,销量恐怕很难过十万册了。但是此青年一直以此自诩用来贬斥权威。不如将这本书的体裁叫做模仿钱钟书失败的“胡设比喻体”。
韩姓青年之后写了几本比较好的书如《零下一度》《毒》等等,之后又创一文体“强盗逻辑体”写出《通稿2003》一本杂文集。强盗逻辑几个字我还在担心是不是下的轻了,此书讲作文问题时,说其实作文不能看出一个人的表达能力。举例云有多少从来不叫作文的学生背地里写情书溜着呢,云学生不交作业但是脸不变色心不跳编理由可见是表达能力很强了。我觉得有大脑的人一看就知道这完全就是强盗逻辑,笔者如何知道这些学生是不是写情书非常厉害,编理由撒谎时,心跳血压皮电统统不变呢?此书越往后面越显得强词夺理,仿佛谁的举例新奇谁骂得难听谁的理由就大,我觉得这实在可以看作一种不和任何文体相同的一种新文体了。
韩寒先生往后发展又演变出《长安乱》《一座城池》这种长篇笑话体。如果看作小说,三要素统统不到位,又没有人物个性又没有反映真正的社会现实。但是作为笑话,唯一的要素——搞笑,倒是貌似非常到位了。不可取之处是为了一个笑料往往铺垫良久,到可笑之处倒是不好笑了。于是叫做,长篇笑话体。或者叫做长篇扯淡体,也未尝不可。
种种“文体”,倒是使得现在的文学创作绚烂异常,我看,大家还是多写写我这样的“胡说八道体”胡言乱语来评论评论这些美丽的文体,好让各位看清楚,什么是好文章什么是烂文章。

曾经以为自己可以度过那些难缠的日子,耳中的曲子不知疲倦的响。手中的笔在灰暗的纸上一遍遍的写着,演算那些我根本不想知道得数的题目,拿着40分的作文卷子,本来以为自己会泪如泉涌,本来以为自己会拎着卷子找老师理论。但我超乎想象的沉默,一脸倦怠的暗灰色终究是泄露了我的懦弱。
墙上的元素周期表,函数公式,写在书签背面的湘西凤凰,又显得那么浅薄,仿若拿并非是一个千年古城,仅仅是一个虚无生活中的可笑答案。少女时代过的太快,没有让她停息片刻,畏缩在象牙塔里,构造着自己可笑的未来,曾经想用钱填满自己整个世界,让那种虚荣的满足充斥着自己永远的生活,从没有人会嫌弃那种纸钞浅薄的颜色。
已经习惯女孩子们长袖T恤外穿着半袖格子衬衫,街上行行色色的人,一个个都与我无关,街上嘈杂的人,扭曲的戴满面具的脸。定格在早就拟好的格子里,耳机里传来若有若无的彼岸花,等那灯灭,生息。自己在一遍遍的轮回,换曲开到荼靡,这是我喜欢的。
太多太多的游戏,只是为了好奇。
为了好奇,静静守候,等待花开荼靡,付出了多少春花秋谢的代价,人类再不停息的追求痛苦,有人追逐声色犬马的糜烂人生,有人渴望那中山中隐士的看破红尘,其实一切都是人的妄念,太过放纵自己的念想,于是开始不择手段的追逐,就如一张平整的纸下有一颗小沙子,看上去那么平整光滑,伸手一摸,原来一切都是表面那一层薄薄的纸,萦绕在空白的灯下,看清人们在自欺欺人的无聊游戏。
手心几条错综复杂的纹路,不匀称的呼吸和着一身倦怠的汗味,我在读一个永远无法后退的,也无法跳着看的形体书籍。半个身子探出窗外,低矮的楼房,手中触着空气。我看得见,它们在冲我放肆的笑,楼下的醉汉语无伦次,天空浅浅的呼吸,滤着人类释放出的肮脏事物。
夜色挑衅的激皱风,一圈圈看不见的涟漪释放着,却那么真实。伸手可及那一圈圈突兀的波纹。它们那么温柔的诱惑着我,然后用柔软去战胜坚硬,让我深陷那深深的沉默里。着了迷,放弃一切的现实,天真而又无感情的作茧自缚,沦落为一只蝶,舞起夜色,身子渐渐延伸,被那些雾般的迷惑托起,轻盈的没了重量,突然那份轻盈消失,重力回归,飞快的下坠。看不清地面,却更加害怕,手早已够不见窗栏。闭上双眼,蓦的挣开,我明白,我又在那份轻盈的幻觉里度了一回,唇边燃起一朵骇人的笑梦醒人未醒,人醉梦未醉。在这种轮回交替中呼吸着,醒来,睡去,梦中……
情到深处
看往事,万事匆匆不留痕。望将来,灯火茫茫无方向。走过心痛的沙漠,踏过绝望的沼泽。蓦然回首泪水涌动只因情到深处!
秋风吹起地上片片落叶,整条街道之中除了这“簌簌”的叶落声就只有我孤独的脚步声了。抬头迎风望望这街的尽头,泪水悄悄在心底划落。去年也是这个季节,那时有她,有我,也有这片片落叶。我们踏着片片飞舞的枯叶一路欢声笑语的朝这街的尽头走去。街的尽头是一个小湖,听邻居家邓奶奶说世上任何的一对恋人只要一起在湖中央的那凸起的大石头上刻上彼此的名字,那一对恋人便能幸福永远,就像她和黄爷爷一样幸福!因为那湖的灵验,于是那湖便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聚缘湖。而那块凸起的大石头便被称之为——月老石。
在月老石的最上面刻有两个特别显眼的名字,一个是林琳琳,另一个是可爱小鬼。因为月老石十分的坚硬,要在上面刻下较深的字并不容易,而“林琳琳”那三个字便是月老石上刻得最深的三个字。而“可爱小鬼”四个字恰似一弯新月载着“林琳琳”,周围密密麻麻的名字就像一颗颗闪亮星星在“新月”的身边闪闪发光。林琳琳正是她的名字,而可爱小鬼正是我的笔名。那时她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将你的名字写成‘新月’一般吗?”我说:“我会永远的像那弯新月一般载着你,载着你在灿烂的星空里自由的飞翔!”
一阵秋风吹过,脸上一片冰凉。用手轻轻一拭,这才知泪水早已布满脸宠。向前一望,聚缘湖尽在眼底。清清的湖水在秋风的吹拂下似乎显得更加的灵性而美貌!湖中央的月老石上清晰的可以望见有几对恋人正在刻画着自己的幸福爱情。她离开我的第二天我问邓奶奶:“为什么月老石会不灵,为什么我将她的名字刻得最深她还是要离我而去?”邓奶奶只是笑了笑对我说:“孩子,聚缘湖的月老石也只是你们心中那块‘月老石’的体躯,‘月老石’的灵魂在你的心里。”虽然直到现在我还没能完全明白邓奶奶那一句话真正的含义,但我感觉自己似乎明白了些什么,只是自己现在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罢了。
在她离开后的一段日子里,我曾在聚缘湖边期盼,期盼她美丽的身影再一次的朝我走来。然而一天天的期盼换回的只有一次次的心痛,一次次的心痛终究是铸成了绝望。或许,只有当一个人在绝望的那一刹那才能明白什么才是‘月老石’的灵魂。于是我今天又来到了这熟悉的聚缘湖边期盼她的出现,虽然在我的心中好似早就知道她不会再出现了,但我对自己说:明天我还会来,明天的明天,明天的明天的明天我都会来……
或许,情到深处即是‘月老石’的灵魂所在!
享受音乐
音乐是上天的恩赐,音乐是人类的精华,音乐是情感的交汇……
每个人都有享受音乐的权利,没有人可以剥夺。音乐中蕴涵着精神,音乐中蕴涵着生命,对于那些真正热爱音乐的人来说,音乐更胜于生命。像肖邦,为了音乐而活,为了音乐而斗争,对待沙皇的残暴不屈不挠,依旧做着真实的自己,毫不虚伪;又如贝多芬,把一生献给了伟大的音乐事业,谱写了一段又一段精彩优美的旋律,供后人景仰,供后人评阅……音乐,在一个人的心中如果扎下根,它爆发出来的力量又是多么伟大!
音乐,它就是一幅连绵不绝的图画,记载着你的人生,记载着你人生的喜、怒、哀、怨……
在你开心的时候,音乐是一针兴奋剂,注射在你的身体里,让你的快乐加倍,让你的高兴锦上添花。伴随着这优美的旋律,心情格外舒畅。
在你恼怒的时候,音乐是一块冰,降解在你的心头,让你的恼怒化解,让你的心情平静。音乐,让你忘掉那份恼怒,让和谐重新回到你的身上。
在你悲哀的时候,音乐是一剂良药,医好你心头的创伤,带走你心头的苦闷,让你重新振作起来,让你找回以前的快乐。
在你心存怨恨的时候,音乐是一位天使,给你指明道路,除去你心头的不快,让你从怨恨中解脱。音乐响起,你会想起很多,会觉得怨恨是多么可笑!
每个人,对于音乐的看法又不同。
有些人喜欢音乐,因为它让人轻松,肆无忌惮,而听着那热辣的摇滚,更让人可以发泄心中的一切……有些人不喜欢它,是因为它很吵,特别是嘈杂的摇滚,让本来烦躁的心更起波澜。同样的是摇滚,看法却不同,完全是出自人的内心。我比较欣赏喜欢音乐的人,因为他们知道取舍,不会把音乐与心中的不爽混为一谈。对于那些厌恶音乐的人,他们只不过是为自己的不快开脱罢了。音乐永远是美好的,不会因听者的心情而变质。
我,是一个喜欢安静、喜爱寂寞的人,我不喜欢人声嘈杂的地方,我喜欢一个人安静的做着自己的事,喜欢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看大众的世界,因为这样才能看得更透彻,不会因此留下遗憾……我喜爱音乐,它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我不快与郁闷时,我不喜欢向别人提起这些,因为我觉得那样会让别人也与我一起痛苦,可能是我太偏激了吧,别人也许可以解开我心头的死结,但是我却不屑……我往往会一个人呆着,戴着耳机,聆听音乐,去感悟作者的思想,去感悟作者的情感,同时也会不由自主的去寻找音乐作者与我的相同点,他和我一样苦闷!我猜测……我天生就是个第6感极强的人,听音乐时,想的往往比听的多,因为听歌的时候我有感觉,不仅仅是局限在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