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5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瘫软在地上,怔怔地发呆。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看到帐帘一掀,一人跌跌撞撞地进来了,那人两眼通红,先是呆立了片刻,然后径直来到床前,用颤抖的手去掀被角。

沉寂之后,他终于放了手,缓缓地跪在地上,滴滴晶莹的泪水,掉落在膝前的地毡上,让上面已经干涸的血迹一点点地溶化开来,重新鲜艳。

“阿玛……”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一百三十九节 今日始知君意重

多尔衮去了之后,我的精神支柱也轰然倒塌了,我虽然还活着,却已经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区别。就算来个人掐我几下,踹我几脚,我恐怕都不知道痛了。时间对我来说,已经在他过世的那一刻,彻底地中止了。仿佛,一转眼,一辈子;一转身,就是一世。我的眼眶已经干涸,我的心湖彻底枯竭,从此,万物死寂;从此,再无春天。天上的雨水不再降临,那么海棠花儿,自然也就不再绽放了。

虽然我现在不过三十三岁,可我枯死的心灵,日渐憔悴的外貌,迅速消瘦的身躯,被病魔迅速蚕食的体力,似乎和个白发苍苍,行将就木的老妪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十多年来,我曾经很多次地面临死亡,也曾经很多次想过,如果他有任何不测,我将立即相随于地下。我暗暗地希望能死在他前面,这样我就不必承受那种撕心裂肺、天崩地裂般的幻灭、悲伤与绝望。可惜我那时候还不明白,其实,我全部的勇气和全部意志来自于对他的爱,当他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一切坚持一切苦守也就没有了意义,人世于我也就再无可恋。

我知道他希望我能为了孩子们好好地活着,希望我能够在没有他之后,忘却一切开心或者不开心的往事,重新选择另外一种生活。虽然他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给我留下信,或者拉着我的手,抚摸着我的脸,将这些话亲自交代给我知道。可我仍然能知他的心意。我们的爱实在太深刻了,深刻到彼此的肌肤、血肉、甚至是,骨髓里。只要我们能呼吸,能感受,能知觉,那么这种爱就如生生不息,潮起潮落的大海一样。澎湃在我们的心中,激荡在我们的血脉里。只要彼此的生命还在,这种爱,就会像大海一样永恒。

野心勃勃地男人们用毕生精力去追求永恒,可当他们死去多年以后,又有几个人能知道他们曾经是多么的英勇。多么的风流,多么的骄傲,而他们的爱情,是多么的伟大?美丽地容颜不过是清晨的朝露,强健的体魄不过是早上的太阳,雄伟的丰碑不过是被风沙侵蚀的石头,甚至连他们为之奋斗终身的雄图霸业,也不过是过眼烟云,掩埋在千年黄土之下的残垣断壁……可唯有爱情。哪怕只是一瞬,亦不失为永恒。

我曾经以为我可以努力地,坚持着。独自在这个世上继续活下去,一面看着我的孩子们长大独立,一面用后半生地精力怀念着他。就这样一直活着,直到许多年后,在一个静谧的午后,清风徐来之时,我坐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轻轻地哼唱着我多年前唱给他听地歌谣,在甜蜜的睡梦中不知不觉地离开……

可当我真正地目睹他故去之后。我所有的幻想,所有的坚持都在一瞬间崩溃了。我曾经以为我的信念已坚定如磐石,稳固如大堤,不论是顺流逆流,都不会垮塌。可直到现在,我才突然地发觉,原来大堤早已被一个个不起眼的蚁**一点点地掘通,洪水来临之时,它就陡然地崩溃了。洪水如猛兽。吞噬了所经之处的一切,无草不折,无木不摧,我是如此渺小微弱,自然也被轻而易举地吞没了。

一片举哀的哭号声中,我的病越来越重,勉强坚持着回到京城之后,就卧床不起了。太医们全部都来诊治过,却没有什么根治地办法。他们说。我的病是当年生育东海之后没有坐好月子而落下来的病根,今年又遭遇了两次血崩。身体的元气已经大伤,根本无法恢复了,只能慢慢地调养着。一时半刻也死不了,就是慢慢地拖时间罢了。

我拒绝服药,无论谁来劝都毫不理睬,包括已经继承了皇位的东青…………他父亲临死前召集了在围场跟随行猎的所有王公大臣,当众下了诏谕,立他为储君。于是,回京之后的第三天,他就毫无悬念地继承了皇位,成为了大清入关以来的第三位君主。而我,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皇太后。丈夫是皇帝,儿子是皇帝,我当了年轻的太后。我嫁给他到现在一共十七年,从一个亲王地侧福晋,到大福晋,到摄政王福晋,到皇后,直到现在当了太后,成为这个天下地位最为尊贵的女人。我应该算是在与诸色人等的残酷争斗之后,笑到最后的胜利者了吧。或者,我已经攀上了作为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权利巅峰。

可是,我对于这些不屑一顾,权利和荣耀不过是身外之物,没有了他,我还是一无所有,甚至连人生,都无可留恋。

由于礼制规格,帝王驾崩之后不能立即下葬,所以他的梓宫暂时安放在武英殿的大殿里,东青即位之后去了乾清宫,朝会和住宿都在那里。可我仍然执意留在原来的仁智殿里,这里和武英殿近在咫尺,我好能最大程度地和他接近,仿佛挨在他身边,仍能感受到他的言语,声音,笑容一样。

按照原有地规矩。伺候过他地奴才们不能留下来再伺候别地主子。全部都要殉葬。可他曾经跟我说过。将来不要任何人给他殉葬。等他死了。这些人来去自由。愿意出宫地就给点安置银子放出去。愿意留下地就留下。故而。我按照他地意愿办了。

元月五日。东青登基地第五天。武英殿里除了留下守灵地奴才。其他地基本都被遣散了。但是有一个人。我想要见一见。这个人就是他地贴身侍女吴尔库霓。偏偏有人来告诉我。她这几天正到处央求着要见我。我知道她必然是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地。就让阿娣搀扶我起身。到椅子前坐了下来。这才吩咐她进来。

意外地是。她进来地时候。捧了一口小小地箱子。跪在地上。双手举着送到我面前。

“这里面是什么?”我愕然。并没有立即伸手去接。

她注意到我现在地模样。似乎吃了一惊。然后迅速低下头去。回答道:“回娘娘地话。这是大行皇帝在时。曾经托奴婢转呈给您地东西。奴婢也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可看大行皇帝当时地态度。好像很重视它地。要奴婢务必要转呈到您手里。”

我接过这口完全陌生。从来没有见过地箱子。轻轻地摩挲着上面地花纹。也许。他也像这样地摸过这里。上面有锁。分量倒是不沉。不知道里面究竟有什么。让他这样珍视。

不等我开口询问,吴尔库霓就主动解释道:“主子当时交代。开箱子的钥匙就在他随身携带的荷包里,和其他机要钥匙在一起,您知道的。”

“哦。”我应了一声。没有继续说话。钥匙的确在我手里,但我现在并不想开,或者不想当着她们地面开。

“你还有什么事情?”说实话,我一直不怎么待见她,没必要和她客气什么。

“回娘娘的话,大行皇帝临去围场之前,曾经跟奴婢交代过一番话,令奴婢务必转告给娘娘知道。”

我点点头,眼睛仍然盯着膝头的箱子。并不看她。

她开始转述了。这段话很长,她说了很久,才说完。我知道,这里面并没有她因为遗忘而擅自添加进去的成分,因为多尔衮说话时的口吻和习惯用语,我清楚得很,也肯定,比她清楚多了。

听着听着,我已经干涸了的眼眶。竟然有了几分湿润,听完之后,视线也有点模糊了。可我不想在这个女人面前流露出这样的神情来,让她看笑话。此时的她,应该很得意吧。毕竟,她得不到的东西,我终究也失去了,现在地状况并不比她好多少。只不过,我还想确认一番。我长久以来的猜测;又或者。我其实已经确认了,但是我想让她知道。在这场争夺男人,争夺感情的战争里,并没有一个胜利者。我们全部都失败了。

她梦寐以求了多年,也始终没能得到他半分地爱意;而我和他爱恨纠葛了多年,到了终于原谅了他所有的错,却再也无法寻回曾经的爱。

我喟叹一声,缓缓说道:“大行皇帝待本宫,的确是好得无以复加了,什么都安排得好好的,都为本宫的将来打算。可他这个人,对喜欢的人可谓爱绝;对不喜欢的,或者他不重视的人,可谓狠绝。所以说,他终究还是个心狠手辣地男人。本宫虽然料到如此,却仍然没有料到,他竟然会亲手杀尽后宫里一切他不想留的人,只为讨本宫欢喜,换来本宫的原谅。”

旁边侍立着的阿娣,已经闻言失色了。而地上跪着的吴尔库霓,虽然低着头不至于暴露神色,身子却微微地颤抖起来,不知道是害怕,还是不忿。

我摆摆手,示意阿娣退下,室内只剩下我们两个人时,我这才毫无顾忌地,把我想跟她说的话全部说了出来。

“你以为他是因为发疯,才胡乱杀人的吗?你错了,其实他并没有真的疯,或者杀人的时候,他仍然是清醒地,只不过他希望别人认为他那时候是疯狂的而已…………若不是这样,他有什么理由,有什么借口,将他不喜欢的,他怀疑的,却身份高贵的女人们全部除掉呢?

其实这两年来宫里发生的这些离奇古怪的事情,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人在精心操纵,精心实施罢了。这些人很聪明,对大行皇帝的性格也有所了解,充分利用,才一次次险些得逞。这后宫里,奸细实在不少,哪怕本宫特意更换了几次人手,还是免不了新来的奴才也被发展成奸细,譬如东海身边地,淑妃身边地,当今皇上身边的……只可惜皇上觉察到这些地时候,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力不从心,根本没有精力在后宫一一排查,一点一点地寻找奸细,逼供出幕后指使来。

可是,他只要稍稍一分析琢磨,就知道这背后操纵的人究竟是谁了。所以,他根本不需要再花费力气去排查审问,他也懒得再为这些事情生气,索性就来个快刀斩乱麻,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漏网一个。反正,不管里面有多少个是冤枉的,只要没有他喜欢的他在意的人,他就眼睛都不眨一下,全部杀光。

至于杀她们的理由,对外人如何解释,也从而简单起来。因为皇帝当时鬼上身,疯病发作,谁还敢质疑什么?

而大行皇帝选择的这个时机,也是非常合适的,恰好是在卓礼克图亲王病重的时候。杀掉这些博尔济吉特家族的女人们,给他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他随便一寻思,也知道这是冲着他来的,噩运迟早会降临到他身上。于是乎,又惊又怕的,他就愣是死在了皇帝前头。如此,一箭双雕,隐藏在大行皇帝心中多年的刺,就这样全部拔除了。”她听到这些,震动不小,却不敢一句言语,只能继续低头跪着,勉强坚持着不至于失态。

我继续说道:“其实这些奸细都做了什么,还有幕后指使都是谁,他们究竟想达到什么目的,皇上就算不把他们的遮羞布揭开,也一清二楚的。只不过,其间牵涉到了二阿哥,就不得不投鼠忌器了。不论二阿哥曾经做过什么,他终究还是个孩子,是本宫和皇上的儿子,皇上再怎么伤心恼怒,也会给他一个改正机会的。所以,这背后的隐秘,就要它都随着知情者的入土,一并烂掉。

皇上自知天命将尽,就在临出事之前一天,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大学士刚林昨天来这里和本宫禀告说,皇上就在那一天亲笔写了秘谕,派人紧急送往通辽交给他,内容是,令他秘密监视和他一道去科尔沁临丧的信显贝勒多尼。其中理由,本宫不说,想来你也应该清楚了吧?”

此时,吴尔库霓当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了,除了惊恐和害怕,她还能做什么呢?她跟随多尔衮这么多年,却仍然低估了他的智慧,如今我给她的答案,对她的打击应该是不小的。

我懒得逼问她,看她怎么回答,而是感慨道:“他这个人,骄傲、精明、逞强好胜,什么事情都不喜欢摆在明面上谈,就连对别人的好,也是用阴谋手段来进行的。他讨厌别人对他的怜悯,更讨厌别人对他的感激。

你还记得当年二阿哥几个月大的时候,本宫就突然没了奶水,险些把他饿死的事情吧?本宫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皇上见本宫因为照料二阿哥辛苦而生病,就想把二阿哥抱走,却忌惮本宫不肯轻易放手,无奈之下,他只得让太医在汤药里添了断奶的药物……本宫误会了他这么多年,以为他如何如何不好,直到现在才醒悟,可惜已经迟了。”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一百四十节 长逝入君怀

“他这一辈子,算是为聪明所累了。他自以为可以掌控一切,可以操纵任何人的命运,可到了才发现,其实他唯一操纵不了的,就是自己的命运。他可以征服整个天下,打下万里江山,建立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完成他的父亲和兄长想也不敢想象的伟业。可他自己呢,他可曾有过一天真正轻松,真正快乐的日子?外人只能看到他的文治武功,只能看到他的暴虐凶残,却有几个能知道他的万丈雄心,终究化作绕指柔情?有几个能知道,他的确是个矢志不渝的丈夫,一个有着大海般深沉情感的男人?”

说着说着,我突然笑了出来,我在嘲笑我自己的愚蠢,直到现在才明白这些,充其量不过是个事后诸葛亮的笑柄而已。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我曾经无数次地翻阅史书,掩卷叹息,上天待大清何其厚也,上天待多尔衮何其薄也!

而如今,我才发现,自以为待他最厚的我,其实是这个世上待他最薄的人。不论以前如何,不论我曾经做到了一千个一万个好,可我最后这一个不好,就彻底抹煞了之前所有的努力。为什么,我明明知道他当时是疯病发作,却丝毫不理会他恢复清醒之后的愧疚和忏悔?为什么,我明明知道他万万不舍得放我离开,只为了以后不再伤害到我而不得不忍痛放手,却毅然绝然地和他决裂?为什么,我明明知道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却远远地躲开他,不给他任何再见我的机会?为什么,我明明知道他即将面临莫大的危险,却仍然磨磨蹭蹭,不肯日夜兼程地赶到围场,及时地阻止他?

我几乎无法想象,在等待我到来,在等待我亲口说出原谅的话。给他最后安慰的过程中,他是何等的艰难,何等的痛苦。他努力地坚持着,用最后仅存的一点精力支撑着,即使一次次地昏睡,却仍然坚持着一次次醒来。也许。在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时辰里,连呼吸都艰难异常,每捱一刻都是痛苦地煎熬。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肯顾惜自己一次,放弃一切挣扎,彻底地,安宁地睡去。

到最后时刻,想必他也最终醒悟了吧。他绝顶聪明,机关算尽。争强好胜,不可一世。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却最终还是避免不了昏惨惨灯将近的结局。在这个结局之前。他已经沦落到妻离子散各奔腾的境地。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这一场欢喜忽悲辛,怎能不叹这人世终难定?

思绪回到眼前,望着惶恐不安的吴尔库霓,我也没有追究她的意思了。如果我真要报复,当然懒得和她说这么多废话。我想处死她,无非就是一句话一挥手的事情,可这样又有什么意思呢?凭空给多尔衮送去一个陪他走黄泉路地女人?哈哈哈。在爱情面前,我迁就了半辈子,那么到最后就让我自私一次吧。活着的时候,有那么多女人和我一起分享他的宠爱,他倒是很聪明,把那些女人早早地打发走了。从此以后,就算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也只有我一个跟随者他了。在这一世我们没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