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5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海继续盯着他看,“阿玛不是因为儿子写字不好而生气,阿玛是想念东青哥哥了。”

他一下子就愣住了,他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不论是当年的东青,还是现在的东海,都是一样的聪明,一样的玲珑剔透。如果真把他们当成一般的小孩子,还真是大错特错了。

东海低垂下眼帘来,浓密的睫毛微微地抖动着,“儿子也是,好想哥哥能回来,再像以前一样地陪我玩,给我带好吃好玩的东西来……可儿子知道,哥哥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儿子再也见不到他了……”说着说着,就哽咽起来,说不下去了。

多尔衮暗暗地叹了口气,伸手将他抱到膝盖上,一面帮他擦拭着眼泪,一面柔声安慰着:“好啦,别哭了,别老想着那件事儿了。再过几年你就长大了,成大人了,不能再像现在这样玩耍了,他在不在你身边也没那么要紧的。他呀,虽然到天上去了,可你在这里做了什么,做得好不好,他都能瞧见。你想着这个,就好像他还在你身边陪着你一样;你想着你将来要是当个有出息的人,他肯定会为你高兴的……”

东海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哭泣。哭了好一阵子,这才转过满是泪痕的小脸,看了看他,突然极认真地问:“那,额娘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儿子不听话,额娘不要儿子了?”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一百一十六节 聪明累

面对儿子提出的这个问题,多尔衮无法回答。因为东海不但是那晚事件的知情者,甚至还是全程目睹者,对于一个虽然幼小却心智过人的孩子来说,目睹那样的惨状,实在是心灵上的莫大刺激。他能够明显地感觉到,这段时间来,东海对他虽然没有很明显的仇视之意,可那种疏远和惧怕的态度,却是不难发现的。毕竟是个孩子,还不善于掩饰自己的情绪,心里面想了什么很难藏得住。失去了从小玩到大的同胞兄弟,这种打击还是很大的。

沉浸在悲伤中的多尔衮还能如何回答呢?他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默然了。

“阿玛,额娘是不是怪您杀了东青哥哥,所以生您的气,才走了?那额娘还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回来呢?儿子好想念额娘啊……”说着说着,东海又抹起了眼泪,呜呜地哭泣着。

抱着儿子,感受着那小小身躯的颤抖,他的心都快要拧紧了,可他能怎样呢,一把年纪的人了总不能像小孩子一样想哭就哭的。他忍耐着悲戚的情绪,想着儿子的问题,是啊,熙贞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回来?似乎,他想到了答案。

于是,他苦笑着对东海说道:“你额娘的确是生阿玛的气了,才走掉的。不过她不是不要你了,而是不想再见到我……只要我不在了,她肯定还会回来,继续照顾你,陪伴在你身边的。”

听到这样的回答,东海有点喜悦,可还是有些不解,他睁大着明亮的眼睛,一头雾水地问道:“额娘真的还会回来?实在太好啦!只不过为什么非要您不在了。额娘才能回来呢?您要去哪里。要什么时候走,您不带着儿子走吗?”

他沉默了一阵子,然后抚摸着儿子的小脑袋瓜,缓缓说道:“去哪里呢?去个很远地地方,不带你走……至于什么时候走,现在还不清楚。想来,应该不会太久之后吧。”

“为什么一定要您走了额娘才肯回来呢?您和额娘难道不能和解?您不是经常教导儿子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儿子知道,您那天晚上是气昏了头,才失手了地,您不是真的想要东青哥哥死。哥哥临死前还说,他不怪您,叫额娘也不要怪您……您虽然犯了错,可若是诚心改正了。就还是个好人。额娘是个很心软很心善的人,肯定会原谅您的。”

说着说着,东海蜷缩着身子钻进了父亲的怀抱,双手环着父亲那宽阔温暖的身躯,将满脸地泪水都蹭在他的衣襟上,“儿子既喜欢额娘,也喜欢阿玛。儿子要额娘和阿玛还像以前一样,和和睦睦的。儿子要额娘和阿玛都继续在儿子身边,儿子不许阿玛扔下儿子走掉……呜呜呜……您要真是走了。就算去再远的地方,儿子也要去把您找回来。儿子快要长大了。能骑马了,能走很远的路了。到时候,儿子就带上干粮骑着马,去草原去大漠,去关外去江南,一定要把您找回来……”

尽管窗外骄阳似火,可多尔衮的心中,却凄冷如冰。贪生恶死。是人之本能。尤其是他这样手握权柄,幼子绕膝的人。每次想到这个,都免不了不甘心,不情愿。可不论他是多么的不甘心不情愿,也早晚会有那么一天的。大限到来之时,人人都逃不过宿命的安排。只可惜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却终究要面对昏惨惨灯将尽地结局,纵使机关算尽,纵使苦苦挣扎,又能如何?

那一日,和她分别。纵然生死契阔,与子成说,也终究成了笑话;要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更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吧。他欠了她的,终究是不能还,也还不清。就让她恨他一辈子吧。

只不过在那一天到来之前,他要完成几件事情,免得给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虽然他现在表面上看起来还没什么,还能走能跑,能说能笑,和一个健康的人没有多大区别。可他很清楚自己的状况,说不定哪一天就突然地疯了,或者突然地死了。他答应了熙贞,要照顾好儿女,就一定要说到做到。他要立东海为储君,他要给东莪找个好男人嫁出去。安排好这些之后,也就轻松下来了。

“别哭了,阿玛跟你商量个事儿,好不好?”他用粗糙的手指温柔地摩挲着儿子那满是泪痕的娇嫩小脸,说道。

东海很努力地止住了抽噎,仰起头来问:“阿玛有什么话要跟儿子说?”

“新修建好的乾清宫,是不是又大又漂亮,比武英殿好不好?你喜欢不喜欢?”

“是啊,乾清宫有两个武英殿那么大,又崭新崭新地。天棚那么高,儿子站在地当中往上看,仰得脖子都酸了,也看不清上面那条盘龙究竟是什么模样。上朝的时候应该可以站几百个大臣吧,阿玛您要是和他们说话,是不是要用喊地,不然他们就听不清呢?”东海语调稚嫩,眼睛可爱地眨巴着,充满了童真。

看着东海,他想起了当年,也是这么大的多铎。多铎孩提的时候,说话的语气和神情和现在的东海都是酷肖的。他记得天命七年时,八岁的多铎已经是个身份与年长贝勒们并列的和硕额真,是个高贵地主子了。而他只不过是个普通地阿哥,什么爵位都没有,不但没有去堂子去衙门的资格,甚至连新年之时朝拜父汗地机会都没有。第一次参与议政之后,多铎就穿着簇新的朝服朝他跑来,兴奋地和他讲着朝堂上的新鲜见闻,他羡慕极了,甚至还有些酸酸的嫉妒。那时候的多铎,虽然稚嫩,却已经是父汗刻意培养的一颗政治新星。如果父汗能多活几年,大金国汗王的宝座就是多铎的了。只可惜,父汗已经老了,实在等不到幼子长大地那一天了。

他已经拿定了主意。于是对东海说道:“那么。你看到那里地宝座,是不是比武英殿的更大更华贵?你想不想上去坐着,每天早上钟声响过之后,你就坐在那个座位上面,让群臣一起呼着万岁万万岁呢?”

东海有点没反应过来,懵懂地摇了摇头。小声道:“不想。”

多尔衮诧异了,“嗯?为什么不想?”

他一本正经地回答:“因为那个宝座太漂亮了,比武英殿的还好。阿玛是这天底下最尊贵的人,当然要享受最好的东西,阿玛没有去坐那个座位,儿子怎么敢和阿玛抢着坐?”

原来是这么个理由,多尔衮忍不住有点好笑,不过还挺欣慰的。

东海继续说道:“再说了,那个大殿太大了,儿子就算用喊地说话。也怕下面的人听不清。儿子还是个小孩子,他们会听儿子的话才怪。”

“你不用喊着说话,旁边自然有专门的太监帮你传话。至于年纪问题也不要紧,你早晚都会长大的嘛,等你到了十六七岁,大婚之后就可以亲自处理朝政了。在这之前你不用操心,只要一门心思好好学习就是了,阿玛会安排别人帮你处理朝政,等你长大了。再把朝政交到你手里。”他耐心地解释着。

东海这下差不多明白了,“哦。那么这个人就是摄政王了?儿子听说,您当年也当过摄政王的,可后来,您还不是自己当了皇帝?”

他听了这话,有点脸红。毕竟是童言无忌,别人都不敢提到的话题,小孩子却会毫无忌惮地说出来。是啊,当年身为摄政王的他终究是野心膨胀。篡夺了皇位。给后世留下了很坏的榜样,难怪东海会顾忌到这个。毕竟这个前车之鉴近得很。所以说,国有长君,社稷之福,他就准备着立东青当储君,这样就可以避免主幼臣壮,谋权篡位的恶劣事件发生。可现在东青不在了,他只剩下了东海一个皇子,不立他,还能立谁呢?何况,他是个聪明伶俐,领悟力和思考能力都很强地孩子,多尔衮相信他长大之后也能当一个有道之君。

“这个你不用害怕,因为帮你处理朝政的不是别人,而是你十五叔。你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你十五叔吗?”他微笑道。

东海低头想了想,回答:“嗯,这样还好,十五叔是个好人,对儿子可亲,可疼爱儿子啦!儿子当然信得过他。可是……”

“可是什么?”见儿子有些犹豫,他知道这是有什么要紧的话,于是催问道。

“儿子知道十五叔是个忠心耿耿的人,肯定不会欺负儿子的,可十五叔自己也有自己的部下,自己的亲信啊。如果这些人为了升官发财,就整天在他跟前游说呢?一个人两个人这样说没关系,要是很多人都这样说,难保……”后面的话,东海有点不敢说了,只是怯怯地看着父亲的反应。

“你放心,你十五叔绝对不是一个耳根子软,可以被别人所左右地人。他的主意比阿玛还要正呢,肯定不会被谣言所动。这满朝宗室大臣,阿玛唯一真正信任地,就只有他了。”说到这里,他突然端正了神色,目光灼灼地望着儿子,郑重说道:“阿玛要你现在做个保证,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你听到旁边人怎么议论怎么说,不管你看到了什么,你都要完完全全地信任你十五叔,不得胡乱猜疑,不得图谋加害,不得干涉他和你……你记住了吗?”

头一次看到父亲这样庄重地和自己说话,东海愣了愣,之后马上点头,“嗯,阿玛的每一句教诲儿子都记住了,记在心里头了。儿子保证,绝对不敢违背阿玛的叮嘱,不敢对十五叔不好。”

他略微放了心,却仍然加重了语气,“不但如此,你还要尊他,敬他,像儿子孝敬父亲一样,不得有一点悖逆一点恶意。”

“儿子记住了,儿子保证……可是,阿玛,儿子不要十五叔做我阿玛,儿子只要您。您今天为什么和儿子说这些话,难道您真的要和额娘一样离开这里,到别的地方去吗?儿子不要您走,儿子不能没有您……”说着,他又免不了着急起来,拉扯着父亲的衣襟,苦苦地请求着,生怕哪一天他一觉醒来,就再也看不到父亲了。

多尔衮将他的一双小手握在掌中,微笑着说道:“你急什么呀,阿玛又不是立即要走,就是先和你交代交代罢了。不论在不在你身边,阿玛都会一直瞧着你的。你做了好事阿玛会高兴,你做了坏事阿玛会生气,和现在一样。”

接着,他将东海抱了起来,走到窗前,指着窗外地辽阔天空说道:“这外面地世界,要比你现在看到的大很多,精彩许多。你地师傅教过你吧,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阿玛打下来的江山,现在已经东到大海,南至岭南,西连天山,北至贝加尔湖。在这片土地上,有很多民族,有一万万之多的人口。你将来当了君主,统治这么大的一个帝国,是不是很值得骄傲呢?不论满人、汉人、回人、藏人、蒙古人、朝鲜人,都是你的子民,只要他们臣服和顺从于你,不怀叛逆之心,你就要好好地对待他们。你记住,只要你让他们有口饭吃,有个住的地方,不至于流离失所,他们就不会造反。”

“嗯,记住了。”

“太祖皇帝,也就是你的皇玛法曾经穷困潦倒,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到了太宗皇帝的时候,我朝已经在辽东站稳脚跟,收服了朝鲜和蒙古。到了阿玛和你额其克手里时,才有了这么大的天下。这几十年来,宗中的兄弟子侄们风里来雨里去,鞍马劳顿、流尽血汗,才换来了今天的局面。这江山得来得非常不易,到了你手里,你一定要把它守得稳稳的,不能给别人夺了去,更不能把这份基业败坏掉。要怎样做一个好君主,你知道吗?”

“儿子读过诸葛武侯的'出师表',里面说,要亲贤臣,远小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他欣慰地点了点头,“嗯,这个是最起码的。只不过要做到这个也不是容易的,要注意要警惕的还有很多,可阿玛已经来不及慢慢地教你了。将来,你就跟你十五叔慢慢学,让他教你这些做君主的知识。还有几条很要紧的,你要记牢。”

“嗯,儿子听着呢。”

“第一,不要妄自尊大,警惕四方夷狄,你只要稍微懒惰大意了,他们就会逐渐壮大起来,侵犯我朝;第二,待灭掉了郑成功等逆贼之后,就开放海禁,通埠通商,发展水师防备倭寇;第三,不论满蒙汉军,都不要继续拘泥保守于骑射,要发展和完备火器。将来的战场,必将是火器枪炮来主宰。不论是当年的成吉思汗,还是阿玛这两三代的人,只需骑射精湛就可以纵横称霸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一百一十七节 公主初长成

这些话对于一个刚刚九岁的孩童来说,实在有些深奥晦涩了,东海似乎听懂了,又似乎根本没听懂,他疑惑地问道:“通埠是什么意思?郑成功是个很厉害的逆贼吗,阿玛怎么不赶快灭了他?还有,听说火铳的准头不如弓弩,射程也不够远,填塞的速度且慢,骑兵更是没办法用它,为什么阿玛说它早晚会取代弓弩呢?”

面对儿子渴望求知的目光,多尔衮只好详详细细地跟他解释了一番,最后说到了火器的问题:“弓弩已经用了几千年,可火器还是两三百年前才开始有的。刚开始的火炮只能射出实心的炮弹来,打得也不远,不过已经比原来用机关发射巨石块的办法先进多了。到了几十年前,就从佛郎机国传来了红衣大炮,就是咱们现在用的那种最大的重炮,可以射出开花弹的,射程也长了许多,威力强大,攻城掠地少了它要多死很多人的。起初我朝没有,就吃过大亏;后来咱们照着模样仿制出来了,而且越铸越好,这才做到了攻城必克。你说说,这火炮是不是越来越厉害了?”

东海想了想,点点头,“哦,儿子明白了,什么东西都会越来越好的,就像咱们住的房子,用的纸张一样,都是从很差,到被能工巧匠渐渐改良,就越来越好。这火器也是如此,照着火炮的例子,儿子猜想那火铳也会越来越厉害的,从只能在地上用到将来可以在马上用,射程、准头、填塞速度也会越来越先进。所以早晚有一天,它和火炮一起都会取代弓弩的。如果敌人有了精良的火器,咱们没有,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是不是这样啊。阿玛?”

他满意地拍了拍东海的小脑袋瓜,赞许道:“我的宝贝儿子就是聪明啊,一说就通,还挺有自己想法的。总之。你记住阿玛说地这几条,千万不能忘记,有些事情你现在不明白,将来慢慢地就会懂了,千万不要辜负了阿玛的期望。”

听到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