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路上,终于遇到了正四处寻找我和多铎的侍卫们。他们已经换上了便装,分成好几路来寻找我们的下落,这一天一夜的功夫,大家都急得嘴上起了燎泡,见到我和多铎平安无恙,他们大喜过望,纷纷下马来请安。

一看他们只有十来个人,我忙问那个装有重要文件的行囊是不是在他们身上,结果他们的回答令我非常失望:原来那个行囊在另外一路人那里,他们彼此约定好了,如果两天后仍然寻找不见,就赶快到盛京集合再谋对策。看来,我今天要拿到东西伪造谕旨,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于是先派两名侍卫快马加鞭赶往辽阳去打探阿达礼的大军是否到达,顺便汇报消息,剩余人等护卫着我们赶往盛京。等风尘仆仆地到达盛京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我们赶在城门即将关闭之前,弃马步行,假扮成普通百姓,三三两两地进了城门。进城第一件事,就是先去步兵统领衙门找何洛会。

说来也巧,我们刚刚来到衙门的大门外,就看到一身官服的何洛会正好由几名侍卫护卫着从里面出来,正准备上轿。的确是戎马半生的将军,眼神倒也挺好,他一眼就将仍然是普通百姓打扮的我们认出,这的确大大地出乎了意料,他顿时脸色一变,停住了脚步。

他身边的护卫们还以为遇到了刺客,于是立即反应神速地朝我们冲了过来,但立即被他喝止住了,“不要动手,他们不是刺客。”

由于衙门里人多嘴杂,容易泄露我们的身份,于是就改为在何洛会的府第里会面。在他的亲自引领下,我们来到后院的一间僻静的房子里,他先是警惕地安排侍卫们将周围看守严密,不准任何闲杂人等接近,方才松了口气,掩上了房门。

“奴才请豫亲王,摄政王福晋万安!”刚刚关上房门,何洛会就转到我们面前,干净利落地打了个千儿,恭声请安。

多铎立即伸手将他扶了起来,笑道:“眼下我们也是偷偷摸摸地跑来找你,就不必顾忌这个繁文缛节的东西了,正话要紧,最近盛京这边的情况如何了?在寻找世子方面可有进展?”

何洛会先是看了看多铎,接着又望向我,似乎很是踌躇。“现在城里的形势是外松内紧,奴才等进进出出时经常有鬼鬼樂樂的人张望偷窥,似乎是宫里派来的探子在监视奴才等人的行踪。听说这段时间郑亲王和索尼鳌拜等人经常入宫觐见两宫皇太后,具体商议了些什么,却也打探不出。至于世子……”说到这里,他面露为难之色。

我心中一沉,果然,直到现在也没有东青的下落。不过这也不怪他们几个,毕竟偌大的盛京城,要想藏住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况且他们也不能大张旗鼓地公开进行地毯式搜查,所以找不到也是正常的,找到了反而奇怪。

叹息一声,我并没有严厉地追问,而是尽量用平和的音调说道:“那就继续查找吧,毕竟这事情也不是能轻易办到的。”

多铎接口道:“不过也不打紧,只要咱们过两天捉住了太后的哥哥吴克善,就拿他当人质,相信太后不敢不放东青回来的。”

“什么,莫非吴克善已经来了?”何洛会这下也着实吃惊了,“难怪这段时间宫里面和郑亲王他们没有什么动静和具体举措,奴才就和巩阿他们商议着,怀疑他们会不会准备对我们下手,却想不到他们居然准备了这条驱虎吞狼之策!”

“是啊,这一点我也奇怪,其实太后完全可以仿效汉朝时吕后的计策,来个‘未央宫之变’,直接召你们几个入宫觐见,派几个侍卫就可以将你们全部拿下,根本不需要另外费这些力气,绕了好大一个***来达到铲除你们的目的,这的确很令人费解。”

第七卷 夺宫惊变 第五十一节 及时雨

个问题的确挺令人费解,有点像'三国演义'里的段子:大将军何进与宦官势力“十常侍”水火不相容,最后到了非要斗个你死我活不可的地步。何进向袁绍问计,袁绍答,应该召集天下兵马入京勤王,灭掉十常侍;而曹操则嗤笑道:“区区几个宦官阉竖,只要交给狱卒就解决了,倘若召各路诸侯入京,恐怕是引狼入室。”何进没有听曹操的话,结果机密泄漏,不但自己丢了性命,还直接引发了董卓入京荼毒朝野的灾祸。

“我看也许可以这样解释,吕后之所以用‘未央宫’之计是因为韩信一直在长安闲居,手上没有军队,所以才可以直接了当地将其诛杀;可现如今的情况完全不同,何大人和巩贝子都是握有兵权的将军,手下将士们向来肯听他们号令,如果贸然扣押,肯定会造成盛京守军大部分哗变。到时候九门与皇城一起闹起来,不但不好收场,搞不好让他们偷鸡不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才不得不出此下策。”我仔细分析道。

前年时皇太极想借着围猎的机会铲除多尔衮,为何没有直接了当地将其擒拿,而是绕了个***调动兵力来对付多尔衮兄弟们的两白旗,想来就是有这么个顾忌在里面。其实这一策略并非不高明,而是他皇太极的运气不好,偏偏被我截到了调兵的密谕,而早已和他面和心不和的岳托和阿达礼趁机“叛变”,才直接扭转了结局。而这一次。我还能有那么好地运气吗?指着索尼鳌拜等人叛变投诚?恐怕和白日做梦差不多。

两人不约而同地点头赞同,“极是,想来多半是这个缘故吧。”

“不知道现在蒙古兵已经到达哪里了?”何洛会神色凝重地问道。

“距离盛京已经不到四十里,快马加鞭的话,只消三个时辰即可赶到。”多铎简略地回答道。

何洛会这回也不由得大吃一惊:“这么快?这样看来他们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肯定是准备在明日奴才等去分别去东、西二陵祭拜时下手啊!这可如何是好?”

他担心的也正是我们这一路所忧虑的事情,这祭陵可是头等大事,除非天上下刀子。否则必须要按照原定计划出行。任谁也改变不了。

“除非。除非有王上的谕旨,推迟这次祭陵,否则……若只是奴才自己一人,倒也还可以勉强称病,换其他的人去,可是还有巩阿呢,总不能两人同时告病吧?”何洛会禁不住忧形于色。

他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除非多尔衮本人是诸葛亮地化身,可以未卜先知、料事如神,及时下来更改地谕旨,否则还真没有什么办法避免在祭陵时被蒙古大军包围全歼地噩运。

“那你们现在手头上一共有多少军队,我指的是可以绝对听从你们号令的。”我现在仍然没有把握,于是也只好先弄清自己手里究竟有多少张可以打出的牌。

何洛会负责京城卫戍,所以对于每个人手里各有多少兵将可以说是一清二楚,他立即回答道:“眼下盛京从九门到皇城。前锋营加上护军营一共有两万一千人。奴才手里的兵已经被抽调走部分在关内征战。现在只有六千余人,而巩阿那里共有十个牛录的巴牙喇兵,加在一起。不到一万人。”

多铎听到这里,摆了摆手,“无论如何,你们的兵都动不得。先别说出城祭陵是否许可带这么多兵,就算是可以,但在人数上对比蒙古兵确实处于劣势,别说他们来各个击破地战术,就算是你们早有防备,联合在一起,也未必能够打败一万五千多士气正锐的蒙古骑兵。想来必是一场恶战,起码也是两败俱伤。到这个时候,济尔哈朗他们早已将盛京城严严实实地控制住了,你们侥幸脱身后也是无家可归,难不成还要一直逃到关内去?”

我禁不住黯然,眼下的形势的确对我们异常不利,虽然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如何袭破蒙古大营的办法,但是手里面没有兵,就只有束手待毙或者落荒而逃的命运。

“看来也只有采取先前的那个办法了,我已经派侍卫去集结处取必需材料了,只有今晚我立即将推迟祭陵的谕旨伪造出来,暂时拖个一两日,等到阿达礼地大军到达后再做计较了。”现在形势紧急,我也顾不得在何洛会面前隐瞒我准备伪造谕旨地图谋了。听到我这个法子,何洛会自是一愣,不过也很快反应过来,毕竟坐着等多尔衮的谕旨送来几乎是没有希望的,看来也只有搞些歪门邪道,病急乱投医了。“看来,除此更无他法,也只好先试一试啦!”

这时候,我手下地侍卫已经气喘吁吁地赶到,将那个装着重要物品的行囊呈递进来。由于现在我根本无暇,也担心无所不在的细作盯梢,所以不敢轻易回摄政王府,因此也只得在何洛会的府第里进行这些秘密活动了。

又添了几盏蜡烛,何洛会也令下人找来了朱砂,为了不泄漏一点机密,他站在书案前亲自帮我调和朱砂;而我则展开其中一张已经加盖了玉玺印章的御用黄纸,在书案上平铺开来,然后紧抿着嘴唇,构思着这类谕旨的措辞应该是什么样的最合适。

正当我提笔在纸上落下第一笔时,门外忽然有人通秉道:“主子,巩贝子来访。”

这话是对何洛会说的,何洛会先是朝我望了一眼,得到我肯定的眼神后,他对外面吩咐道:“好,快请他进来吧!”

“吱呀”一声,房门开启,仍然是一身官服的巩阿匆匆地迈过门槛。见到我们也在屋内,他倒也没有惊愕。因为他正是我派人去瞧瞧请来的,所以才会一从宫里出来就直接奔何洛会地府邸而来了。

“奴才给豫亲王、摄政王福晋请安!”

眼下是火烧眉毛的时候,也自然免了那些繁文缛节的问候和寒暄。等巩阿起身落座后,何洛会立即将我们先前告诉他的那些信息和对局势的分析对他详细地叙述了一遍。这个时候,巩阿忽然喜上眉梢,一拍大腿,“咳,这还真是神了。不早不晚。偏偏这个时候来了!”

“什么来了?”我们三人几乎异口同声地问道。“不会是王上的谕旨真的来了吧?”对于这样绝对意外的消息,我们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敢轻易往这上面猜测。

“正是王上下令推迟祭陵日期地谕旨。”巩阿立即弯下腰,从靴页子里抽出一封明黄色缎面地谕旨来,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交到多铎手中。多

不住为被这突如其来重大喜讯而激动不已,几乎连拿手都有些不听使唤了。他展开谕旨来,一行一行地看了一遍,情不自禁地庆幸道:“太好了,太好了,这样一来咱们就能争取到最佳时机啦!”接着将谕旨递给我观看。

我接过来,按捺着巨大的喜悦将谕旨从头到尾地看了一遍,只见上面说的大致内容是:由于八月初一巳时出现了日食,钦天监的汤若望上疏。说是这个月不适合行祭奠之礼。否则大不吉利,于是朝廷特地下诏,改祭陵时期为下个月初十。云云。

“王上果然是料事如神啊!”我禁不住感叹一声。多尔衮是否信鬼神之说,我最清楚不过,他绝对是这个时代难得的无神论者,只不过对外他一直没有表露出这一点罢了。我才不相信他会因为迷信的原因而推迟这次祭陵日期,也绝对不相信向来以科学而严谨的态度治学钻研地汤若望也会像那些大祭司一样搞些自欺欺人的迷信把戏来蒙蔽上听。毋庸置疑的,就在我走后第二天,多尔衮已经敏锐地觉察出了盛京方面的意图,并且做出了最为准确的判断,所以立即以汤若望做幌子,打出了这样一张牌,对于我们的行动来说,可谓神助。

事情发展到现在,的确精彩到了“隔江斗智”的地步,多尔衮既然能够远隔千里就能准确地预测到眼下地局势,那么他会不会也能有进一步布置呢?可惜,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接到他写给我们这些人地任何一封密信。

大家犹自感慨一番。我将心中的疑问提了出来:“你们说,王上有没有可能已经预料到太后会调蒙古兵进京呢?倘若预料到了,不知道他开始着手布置是否来得及呢?”

多铎摇了摇头,“我看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我哥肯定不会将太后想成一个敢于铤而走险的人,他最多会猜测太后可能用济尔哈朗等人地兵力来控制盛京,将咱们的势力全部铲除殆尽,所以才赶忙下了这道旨意,目的就是保证咱们的人暂时不出事,至于他还有没有后招,也就难说了。”

我也沉思了片刻,也对,如果按照日期计算,多尔衮应该在三四日前就已经得知了我们先后从永平、山海关两处分别调兵的事情,如果他认为太后手里目前动用的牌也只有济尔哈朗等人的兵,那么这一万军队加上何洛会他们的九千多人马,确实足够应付盛京的局面了。所以,指望着他再抽调军队过来救援,是不太可能的了。

“看来,王上也已经做了他该做的事,剩下来的就该看我们自己的了。”我说到这里,掐着手指计算了一下,“如果不出预料的话,颖郡王的一万大军明日深夜或者后天拂晓就可以到达盛京,我先前派去的人已经带去了我和豫亲王的手令'其实是我伪造好的所谓摄政王的调兵手令',,。:》京杜雷正好是他的手下,肯定是唯命是从的。这样一来,咱们除去盛京外,手头上就有了一万三千兵力,去对付毫无防备的蒙古大军,应该有九层胜算。”

何洛会和巩阿问道:“那么奴才等是否需要同时有所行动?”

“你们手下的人就不用调动了,还是原样,继续在盛京守卫,把守住各个城门和皇城要道,严防济尔哈朗等人的军队得到消息,出城去援救蒙古军。”我决定还是慎重起见,不能因为调动城内军队而打草惊蛇,反而令已经计划好了的事情突然起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故,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何洛会思索了片刻,然后提议道:“奴才以为,蒙古军既然有一万五千余人,在兵力上还要略胜我们一筹,即便是颖郡王他们袭营成功,也必定会因为兵力不足,无法实施全面包围而将敌军全歼。这样一来定然会跑掉部分敌军,难保吴克善不会混在其中一起逃掉。万一无法擒获吴克善,那么咱们依旧没有和太后谈判的本钱,以奴才看来,不如……”

巩阿接过他的话,“不如咱们来个双管齐下,明日正好是奴才当值,后日则是奴才的弟弟锡翰当值,完全可以带人直接杀进内宫去,将两宫皇太后和小皇帝一股脑儿地捉了,到那时无论是否抓到吴克善,咱们都胜券在握了。”

“那济尔哈朗和索尼鳌拜他们呢?他们手下也有一万多兵马,况且都在城中,如何能够一点反应也没有,坐以待毙,按兵不动?”我不以为然地问道。他们的计划虽然不错,也很干脆,的确能够解决问题,然而我们却不能在战略上藐视敌人的同时,在战术上却没有把敌人重视起来。

多铎代替他们回答道:“其实很多时候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觉得他们的计划的确可行。就算济尔哈朗他们杀来,只要咱们有皇帝和太后在手,就什么都不怕。如果他们狗急跳墙,连皇帝太后的性命都不顾,红了眼睛来同我们厮杀,那我们就同他们恶战一场好了。等坚持到阿达礼的大军赶到,何洛会正好可以利用职权打开城门将他们放进来,到那时形势立即就可以分出高下来。”

我摆弄着手里的笔,踌躇了再三,最终还是没有同意。“计是好计,可是你们别忘了,世子仍然在他们手里,甚至不在宫中,而是隐藏在哪个人的宅子里。倘若到了关键时刻,他们突然将世子推到刀刃下要抰,难不成咱们还能继续硬撑,不顾他的性命?”

在丈夫的皇位和儿子的性命面前,我确实不得不慎重再三。皇位这一次夺不成以后还可以继续,可是儿子死了就再也不能复生了。只要一想到东青的安危,我就难以避免心乱如麻,只觉得心头如同沉重的大石压着,紧张得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