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袭农民工-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他自己的编剧功力如何?
六,你们的工作如何分配,稿酬如何分配?
七,最后,你们的合作谁说了算?谁是老大?
你自己也需要考虑清楚,你的目的是:挣钱?图名?发展关系?还是无聊打发时间?
一般来说,成熟编剧不会贸然找一个自己不了解的新人担任合作编剧,除非是制片公司的指派,他们都有自己的合作关系。如果腕儿大的编剧,都有自己的枪手班底,他们也会试图发现一些有潜质的新人充实班底。
如果你有幸成为某大牌编剧的枪手,你将有很多实践的机会,你能看到你写的场面变成电视上活动的画面,当然,挣的钱也可足够温饱。――对于新人来说,夫复何求?过几年,你的笔锋磨砺得差不多了,也有了自己一点圈内关系了,再独立出来单干,碰上好的机会,成为新的大牌编剧……
这就是大多数枪手编剧的梦啊。
还有一种编剧找编剧的合作,有点像建筑施工的转包,搞不好还会成为类似“拖欠农民工”的悲剧。这种行为经常发生在老师和学生、师兄和师弟、大编剧和小枪手之间。开场白通常是这样的:“我在帮某某公司策划个东西(通常是情景喜剧),很着急,肯定靠谱。需要找几个信得过的朋友一起做。现在方案我跟公司已经搞定了,大概如下…………现在需要编剧写故事,每篇xx块钱。”
好了,你和你的朋友一起根据方案编故事上交,却发现过了好久没动静。再去问,人家就说:“上次那事儿黄了,谁能保证事事成啊?别着急,现在有个新的项目,有没有兴趣?”
觉得可气吗?别骂人,说不定有一天你也会这么干。反正,就这么干过不止一次。谁也不希望事情黄,可谁又能保证?话说回来,上来就说这事儿没谱,谁还给你干呢?
真正可气可恨的是那些转包的家伙,从公司拍胸脯弄个项目出来,转手交给别人去操作,自己什么不干,就等着中间切钱。这样的编剧,简直不能叫编剧了。
14.编剧合作II
上一篇的编剧合作,主要说的是你有可能碰到什么样的编剧来找你;这一篇,主要说说正常状态下编剧的合作方式。
前面提到,多数职业编剧习惯于同人合作。看一下电视银屏上的常规电视剧,编剧一栏下罕有单独一个名字的,一般总在两三个。多人联合署名的背后,有三种可能(刨除之前说的师傅带徒弟模式):
一种是不那么愉快的,甲编剧对剧本有不能忽视的贡献,但操作中这样那样的问题,制片方找来乙编剧代替完成后续工作,结果双方都有署名。
一种是令人气愤的,剧本主要工作明明都是甲编剧完成的,可导演提了点意见,甲编剧迫不得已改了,结果导演就也成了编剧之一,还往往是第一编剧。当然也有导演搭了剧本构架,找来编剧充实完善,最后也署双方名字的。这种导演兼编剧虽然实至名归,但剧本出来往往有硬伤。
第三种,是最常见的,也是要大力鼓吹的,合作编剧。
合作编剧好在哪儿?
效率高、思路活,挣钱快,跟制片方吵架也有帮腔的――这是面上的好处;扩大交际圈,有更多机会,编剧之间的切磋对自己水平的提高――这是隐形的好处。
合作编剧也有缺点:
需要磨合,创作风格不统一,责权利的不一致容易引发矛盾,需要承担对方的错误乃至低水平。
好处是跑不掉的,坏处却可以通过增加磨合、选好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化解,于是市场上合作编剧成为了主流。
找什么样的编剧合作?当然首先要有合作精神,宽容、包容,不斤斤计较,不会为了多写一两集分场就要多拿钱;此外要有信用,守时、不拖稿,说好完成的就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用说,对合作对象的要求,也是对你自己的要求。
当然,对方也需要有与你相当的编剧水平,至少别相差太多。如果各有所长更好,比如一个擅长文戏一个擅长武戏,做到合理分工,优势互补。
找到一两个好的合作伙伴,能让你的编剧事业突飞猛进,迅速进入创作的黄金期;而失去长期成功的合作伙伴,你的发展也有可能像没了小贝传中支援的范尼一样,陷入低迷。
再有一条,如果是和异性合作,更好。“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15。题材分类
小学学作文的时候,老师强调要分清两个概念:题材和体裁。记得一个小朋友说,题材就是我手里有个苹果,体裁呢,就是我是削了皮吃还是切成片吃。忘了老师怎么评判的,反正童年大为倾倒,对该小朋友(女的)仰慕经年。
题材,就是你要说个什么样的内容;体裁,就是你用什么方式去讲。作文如此,影视片也如此,只不过更加宽泛而复杂了。
先说体裁,大的类型划分大家都知道,纪录片、专题片、故事片等等。具体到故事片,有单本剧、连续剧、系列剧、情景剧等等,长度和方式各不相同,很好理解。
再说题材。
广电总局有专门的文件,规定电视剧题材的分类。以下内容摘自广电总局的网站――电视剧题材的分类标准为统一电视剧的题材分类标准,量化各类题材比例,掌握全国电视剧创作的题材态势,结合电视剧投拍备案公示管理办法的实施,现将电视剧题材的划分做以下统一分类要求。各省级管理部门和制作机构在投拍备案办理中,须严格按下列划分的题材种类填写备案公示表格,自行设立题材名目视为无效。
一、当代题材:
年代背景为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类电视剧为当代题材剧,可根据具体的故事内容分为:
当代军旅题材当代都市题材当代农村题材当代青少题材当代涉案题材当代科幻题材当代其它题材二、现代题材:
年代背景为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的各类电视剧为现代题材剧,可根据具体故事内容分为:
现代军旅题材现代都市题材现代农村题材现代青少题材现代涉案题材现代传记题材现代其它题材三、近代题材:
年代背景为辛亥革命至1949年以前各类电视剧为近代题材剧,可根据具体故事内容分为:
近代革命题材近代都市题材近代青少题材近代传奇题材近代传记题材近代其它题材四、古代题材:
年代背景为辛亥革命以前的各类电视剧为古代题材剧,可根据具体故事内容分为:
古代传奇题材古代宫廷题材古代传记题材古代武打题材古代青少题材古代其它题材五、重大题材:
重大题材特指总局关于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文件规定的题材,根据故事内容分为:
重大革命题材重大历史题材好了,根据上面的官方文件,可以看出年代是划分题材的第一要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你的电视剧剧本属于哪个年代?这决不是无关痛痒的事!广电总局最近的屠刀,就是以年代为砍杀标准的。古装:近现代:当代=1:3:6,这是硬指标。如果你凑巧不幸刚写好一个古装戏――唉……等过两年看能不能峰回路转政策转向吧。
年代的划分好理解,可是内容的划分呢?比如一个当代剧,发生在城市里,反映的是青少年,还是军人子女生活在军营中,算是当代都市题材呢,还是当代青少年题材呢,还是当代军旅题材呢?
这就有大概的一个原则:第一,各元素兼有的条件下,看哪部分更重要,更关键;第二,有特殊性的,以此特殊性为优先(如青少年题材比都市题材优先)。还有第三,如果哪个题材在审查上能沾到便宜(如农村、军旅、青少题材),自然要使劲向上面靠啊!
其实,排除广电总局的干扰,题材的分类其实很灵活。在你作为编剧和制片方沟通的时候,完全不用参照总局的分类标准。什么“爱情偶像”,“家庭伦理”,“反特”,“言情”,都可以作为你的题材标识。不过一般都有惯常的约定俗成的说法,最好还是遵循。如果非说你的“涉案”题材是“警察抓小偷”题材,制片方当然没办法干涉,可也很可能因此不理睬你了。
16。两个特殊类型的电视剧
贺岁剧:
外国有没有不知道,感觉像是咱们国内的特产。贺岁剧一般在春节期间播出,三集的长度。为什么三集?想来有它的必然性,但总觉得是因为最开始的贺岁剧做成了三集,大家便照葫芦画瓢,都成了一个模样。贺岁剧最著名的品牌是北京台搞的《家和万事兴》系列,其他地方台春节时候也有播。
贺岁剧的主旨明确,就是让老百姓合家团圆时候看着图个乐,所以肯定是喜剧风格,保证大团圆结局。故事上,一般以家庭为表现对象,主人公碰到什么困难了,年关怎么过不去了,家人和朋友怎么团结一心排除万难,年关时解决了所有问题,全家过了一个欢乐团圆的好年。
一般的故事都照这个套路,但也有少数想创点新意的。毕竟,同样的套路还能做出什么花来?观众早就审美疲劳了。
贺岁剧一般总有点脸熟的两岸三地明星来客串,投资算下来平均每集要比常规电视剧高些,但电视台在春节长假期间一般不放新的长剧,综艺节目又没那么多,所以很欢迎贺岁剧。电视台经常还能给贺岁剧贴片广告,这可是常规电视剧拿不到的优厚条件。也因此,想做贺岁剧的公司不少,但实际做成的不多。
另外,相对常规剧,贺岁剧的广告赞助也是最好拉的,企业都愿意打贺岁牌。
24小时剧:
真是很有创意的点子,也很有胆量的实践,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国内也模仿美国人的24小时,搞了几部“24小时”类型的片子(所知,现在坚持还在搞的有中央教育电视台)。这类电视剧因为极强的形式,必须有非常具紧迫感的故事,逻辑紧密而层层递进,所以很考验编剧的功力。
24小时的故事内容一般都围绕警匪、反特及公共紧急事件展开,一小时一集,一共24集,从一天的子时零点到第二天的子时零点。
24小时剧有个很理想化的概念,就是“实时”,也就是剧中时间和欣赏时间的统一。电影的时间有三种:第一,片长时间,这是死的;第二,剧情时间,即电影故事所讲述的时间跨度;第三,观影者的心理时间。24小时类型剧中,第一种时间和第二种时间貌似基本统一(注意,是貌似,其实还是不一致的)。一集电视剧47分钟,剩下的13分钟是广告。
也因为形式的原因,24小时剧总是连贯播出,这对不少台可是大难题,因此这类剧也常见于五一、十一、春节等长假期间。偶尔也见到将其切成常规剧播出的,但这就违背了这种形式的初衷。
17。拿来主义?
现在韩剧火的不行,美剧也不甘示弱,若干年前日剧也曾经风靡全国,每当一部外来剧(可并不一定是引进剧哟!)席卷上下的时候,从媒体到百姓都会痛骂国产剧的不争气:咱们怎么就拍不出《大长今》呢?怎么就拍不出《兄弟连》呢?怎么就拍不出《六人行》呢?怎么就拍不出《东京爱情故事》呢?没创意?没钱?没人才?没扶植?没市场?似乎都不是。论创意,空手套白狼的本事谁都比不过咱们一些制片人;论钱,两个越王勾践、三个三国,眼看着射雕才几年又要重新上马了,这得多少钱啊;论人才,那就更没问题了,你看咱们小胖哥;论扶植,政府法律规章上白纸黑字,鼓励企业投资影视业;论市场,要中国没市场,那美国好莱坞跟咱可爱的d版商急什么?
不是开玩笑,说起来,创意、钱、人才、市场,咱们都有,惟一缺的就是机制。在其他一些帖子里说过的,咱们跟人家的电视剧制作机制完全不同。在不了解这些差异的情况下,简单生硬地学习,甚至直接“拿来”,就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的毛病。
韩国的特点,在于韩国大体属于边制作边播出的方式,开始弄个若干集,先播着,根据观众的反映随时调整后面的剧情。所以韩国电视剧一般都节奏慢,但是戏好,人物扎实。听说电影《我的野蛮女友》制作的同时找了不少普通观众看,提意见,并根据意见修改,前后多达十余次!也因此,对于韩国影视剧来说,编剧有时候比导演还重要。
日本的特点,是一周才播一集,因此以前的剧集都很短,标准是十集左右(《东爱》就是十一集),现在迫于韩剧的压力,也在朝长篇化的方向发展。但在日本,电视剧奉行“编剧中心制”,大牌编剧甚至比大牌演员还有号召力!
美国呢,也不会想咱们这样一天连放两三集,一个剧两三礼拜就放完了。而且美国电视剧的形式很丰富,题材和体裁都会有周期性变化,紧随市场反馈。像《六人行》,人家一季才24、5集,每周播一集还有大半年闲着呢,始终吊着观众胃口,这才能连播十年。要咱们,就说《我爱我家》好,每天不多就一集,连着十年谁受得了?
最后,不论日剧韩剧还是美剧,人家的制作成本都比咱们高得多(即便排除人力成本、价格水平的差异),哪怕同样的剧本,你交给日本韩国美国和咱们国内的人来拍,肯定也大有不同。
差异到底从何而来?这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明白的,说实话也不是小小一个影视策划能搞清楚的,只能说,当你看到外国什么剧特别好,想伸出“拿来主义”之手的时候,先想想同样的题材和体裁,在国内真的会有土壤吗?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六人行》,如果拿掉有关性的调侃,以及他们六个不停找异性朋友的段子,一搞60集,还剩什么?还能看么?宁财神说《武林外传》学习了《六人行》,但谁能说他抄袭?他增加了多少有本土特色的东西在里面呢!
18.帮制片人省钱
一个好的编剧,应该有替制片人省钱的意识。省钱不是让你不要剧本稿酬,而是尽可能的降低预算。
比如说,你的剧本是20集的都市言情剧,但里面包括了春夏秋冬四季,故事地点从北京上海广州再加上纽约伦敦莫斯科,有名有姓的角色就有三五十――好的,就算你剧本可以得艾美奖,也没人敢拍。
道理很简单,人家拍片是要挣钱的,这么折腾下来,成本早就远远超过制片方的承受底限了。
对拍摄成本有明显影响的主要方面有:
场景:每多一个场景,外联制片就恨不能挖你一片肉,而转场所需的时间金钱,可能远远超过拍摄的花费。
季节:明星大腕的档期很紧张,可能一天就值10万,如果再考虑整个剧组……你让所有人陪你等今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大概只有王家卫敢这么干。
角色:一个角色需要一个演员。没有台词的群众一天几十块,有一句台词的就要翻番。周星星同学在《喜剧之王》里说了,他是一个演员,所以盒饭不能少。差不多的盒饭,没有十块也要八块。
还有其他的,科幻?战争?灾难?要没制片人事先答应你还是算了,至少在剧本里别正面表现;养个猫狗当宠物?在*前爱情表白?你还是直接让制片主任把你宰了吧。
所以,合并同类项。
除非必要,过场戏放在以前用过的地点;主要场景,能集中就集中;室内优先室外。
让故事发生在一个季节里,或者想办法淡化环境背景。
写了一个人物,能用就尽量用,没事儿别弄新角色出来,能让丫鬟说的就让丫鬟说,别让路人甲乙丙说。
最后,如果定了某个大腕来演,就在你编剧良心的限度内,努力加他的戏吧。制片人说话:反正一集都那么多钱,干嘛不耍死他?
20。跟组编剧
有人说,没有恋爱过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说,没有跟过组的编剧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