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无忧-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不知道就这样把自己前世的经历假托做梦坦白出来,是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但她知道,凭她现在的外表,还有年纪,根本不可能说服外公听从她的建议!虽说这样有些冒险,但那毕竟是自己的大舅舅,二舅舅,她能眼看着不管吗?

重生之后,她已经极力增加自己的分量了,去邀月居,在外公和舅舅们的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华,但是时间太短了,大舅舅,二舅舅很快就要出征,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她筹谋了,也唯有这一条路好走。

无忧想着,外公和大舅舅都是知道轻重的,不会把自己的话胡乱外传。

只要过了今日,就知道她的话是真是假了!

她心中默默的祈祷,希望天上的佛祖显灵,希望今日之事能被她说中,只是她并不盼望三皇子和宫贵妃出事,她希望外公的安排都能来得及:无忧可不认为,王相爷是什么都不做的人,外公做事心思缜密,必然做好了万全的准备,无忧打心里期望宫贵妃和腹中胎儿母子平安,而三皇子也平安无事。

事后,外公信了她,大舅舅,二舅舅也就可以摆脱前世的悲惨遭遇,她也就可以放心了。

只是,事情是否都能如她所想呢?

第五十六章 贵妃回宫

御书房

“王爱卿,你说梁人来犯,辱我子民,朕准备派人剿灭,爱卿以为如何呢?”皇帝看着眼前的三朝元老,侍候了三朝皇帝,一直兢兢业业,不贪功,不居功,一心为民,所以王家的圣宠不衰。

当然这和王家的子嗣稀薄有关,王家大房无子无女,二房也只有独子一位,而且痴迷书画,不喜政事,这样的臣子对皇室没有任何的威胁,他何必自断膀臂。

故而遇事,总是会找王相爷来商议,因为比起那些心有所图的臣子来说,他的建议没有私心,有的皆是忠君报国。

“皇上,您爱民如子,是我朝之大幸,臣替天下的百姓叩谢皇上。”王相爷感激涕零的拜了下去。

虽说几分做戏,但也有几分真心:当今的圣上的确是明君,这些年广施仁政,国富民强,百姓富足。

“王爱卿,朕心中的出征人选是爱卿的两位公子,爱卿以为如何?”皇帝摸了摸胡须,淡淡地道。

王相爷心中一凛,想起昨日无忧的话,难道皇帝真的打算派老大,老二为主副帅?

王相爷努力的克制着,拿出身在数十年在庙堂的冷静:“臣谢皇上隆恩,臣王家身受皇恩,大郎,二郎身受皇上信任,这是王家之福,王家之幸。王家感念皇上圣恩,愿意肝脑涂地,粉身碎骨回报皇上。”王相爷到此时激动的老泪纵横,“但皇上,老臣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王爱卿,我们君臣哪里来的这般虚礼?”

“王家颇受圣恩,这些年微臣位居丞相之位,两位不成器的孩子,皇上也颇为怜惜,现在也是一瓶大员,皇上对王家已经是厚爱颇多,若是此次出征,帅印再交与王家这两个混小子,臣只怕难堵群臣悠悠之口……”王相爷低着头,眼观鼻,鼻观心,没有去窥视皇帝的神情:“毕竟兄弟二人执掌帅印,古来少之,就怕……”天下人嘲笑皇上过分偏爱王家。这后半句相爷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口的。于是话锋一转:“皇上觉得王家的儿郎还有几分可用,臣深感欣慰,不如就让大郎出征,另一主将就请皇上另觅人选,相信到时,也可堵住悠悠众口了。”

王相爷和王大爷昨夜商讨过的结果:王大爷出征,王小爷留下。不管无忧的话,是真是假,他们做不到置之不理。

王家忠良之人,既无法置天下黎明百姓不顾,又不能置王家儿孙的性命不顾,王家人丁稀薄,只余下二房这么点血脉,王大爷自认为自己无儿无女,牵挂甚少,所以他愿意出征,全了王家的忠良之心,也想救边境黎民百姓于水火,毕竟他是一位军人,他的天职是保家卫国,若是为了无忧的一个梦就退却,那就不是王家的子孙,就如同王小爷一样,若是知道同样不会退却。

身为军人,当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就已经预料到自己的将来,只是被无忧这样讲出来,心中多少有些悲凉的味道。

所以王大爷跪求了父亲,让他出征,同时也恳求父亲为王家留下二弟,这是他一个做哥哥能为二弟做的,这是他一个做儿子能为父亲做的,这也是他一个王家子孙,为王家做的。

王大爷的用心,王相爷怎么会不知道?

他到宁愿不知,那样不管无忧的梦是否真实,他都可以留下自己的儿子,凭他三朝元老的面子,皇帝会给他这份薄面,但也等于断送了王大爷,王小爷半生戎马的功绩:以后没有人会愿意追随他们,临阵退缩的将军是不值得追随的。

王相爷爱儿子,同样也知道那样比杀了儿子还难受,所以他含泪答应了王大爷的请求,不过至少不知情的王小爷可以留下,这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虽然王相爷和王大爷对无忧的话还不甚相信,但基本上,潜意识里已经相信了几分,所做皆是为以后做打算。

“爱卿所言甚是!”皇帝颔首:“朕倒是疏忽了!”

是疏忽还是故意为之,只有当事人明白,王相爷现在清楚的提出来,到让皇帝心中最后那么点不放心给去除了,毕竟在他耳边念叨的人多了,王家功高震主,他又怎么心无芥蒂,倒是王相爷干脆挑明,反而让他放心了,若是王家真有什么不轨之心,这可是大好的机会,人家想都不想就拒绝了,那还不是一心为国。

想到这里皇帝倒是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脸红,人家王家一门三杰,一心为国,他这个做皇帝的倒好,还疑心生暗鬼,实在是有违光明磊落。

被皇上看中,屡屡出征的确是皇帝是信任,尤其是兄弟二人主掌帅印,古来少有,皇帝对王家的确是圣宠不衰,光是这份信任就足以让群臣嫉妒的眼发红,但是人家王家想的不是自己的荣辱,而是担心帝王偏爱王家而给言官落下话柄,担心皇帝英明被损,这样的胸襟实在是令皇帝感动,当下就惭愧自己的小心眼了。

王相爷不愧为三朝元老,原本为小儿子求情留下的话,到了他的嘴里都变成了一心为国,为君,所以说,宠臣不是人人都能当的,三朝元老的稀少就在于这一点:能将对自己有利的说成是对别人有利,对自己有害。

这本事还真值得学习。

“爱卿,大郎领军朕放心了,大郎是那种胸中自有千万兵、熟读兵书的智将,是靠脑袋打战的人,朕派出这样的大将去打几个跳梁小丑也算的给梁人面子了,至于副帅,就让林志出任吧!”皇帝对王相爷的忠君为国十分欣赏,也跟着相爷叫起王大爷为大郎。

两人在御书房说了一上午的话,气氛轻松而又愉悦,时不时的有笑声传出,王相爷面上一派轻松,但内心已经五内具焚:老大出征一定,那无忧的梦境已经开头,老大的命运会如同无忧的梦中一样吗?

王相爷此刻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回家,他不希望无忧的梦中之事会出现,他更不希望与无忧的打赌之事出现,但是皇帝显然没有领会到王相爷的心情,一个劲的拉着王相爷谈古说今,亦师亦友,这就是皇帝为两个人的关系定下的基调。

皇帝觉得自己很庆幸,能遇见王相爷,王相爷睿智,一直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将他们之间的距离掌握的刚刚好,不远也不近,但在他需要的时候,总是仗义出现,当年他成为太子的时候如此,他登基的时候如此,自己在位多年,当年一起南征北战的臣子,有砍有杀,倒是王相爷一直未曾改变,不就是他的不贪吗?

不贪功,不贪权,知道什么时候该放手,所以二人的情谊这么多年来倒也深厚。

忽然此时,小李子公公从门外慢慢地走进来,到皇帝的耳边嘀咕了两句,皇帝脸色大变:“谁这么大的胆子,敢夜袭宫府,行刺贵妃皇子?”

王相爷此刻心中的震惊已经不足用形容,饶是多年庙堂修炼,也掩饰不住震惊的神色,看在皇帝的眼里也没有放在心上,认为王相爷震惊和自己的震惊一样,竟然有人夜袭宫府,想伤了贵妃皇子。

皇帝震惊了,天子脚下,谁这般大胆,他定要查清凶手严惩不贷。

卧榻之畔,岂能容他人酣睡?

而皇帝哪里知道王相爷震惊的是:宫贵妃和三皇子真的回宫了,在省亲时被行刺,为了不将祸端惹到自己的娘家,最好的做法就是回宫,相必此刻宫贵妃,三皇子已经在回宫的途中,或是已经进宫了。

无忧的赌,前半部也同样上演了,下面会如何?

王相爷在寒冬中,朝服里的内衣渐渐被冷汗湿透:大郎,父亲该怎么改变你的命运?

宫贵妃,三皇子突然回宫,那刺客之事真的要应验了吗?

第五十七章 无能为力

王相爷还在震惊中,那边皇上又说话了:“爱卿,贵妃受惊,已经回宫,爱卿先回吧!”

王相爷自然乖乖退下,人家夫妻要说悄悄话,他总不能不识趣的打扰吧,再说他也没心思,一想到无忧梦里的情景已经现了几分,他就心慌意乱。

王相爷整个人力持镇定,到底是混了多年的朝堂,面上倒也不显山不显水,除了刚刚的震惊外,根本看不出分毫,有礼的辞别皇上,路过御花园时,人影混乱,还没看清楚前面发生了啥事,就听见大叫“抓刺客!别让刺客跑了。”

王相爷见到人影一闪,就本能的出手,挡下刺客射出的飞刀,飞刀方向转移,划过那目标人物的手臂。

王相爷随即又出手,攻击来人,他早年也是叱咤风云的人物,文武双全,这一下下来,来人自然挡不住,倒了下去,侍卫即刻出现,那刺客应该死士,见到情况不利,牙一咬,死了。

“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让这样的人混进皇宫?”王相爷厉声责问身边的侍卫。

“此人狼子野心竟然行刺贵妃娘娘和三皇子。”侍卫的首领连忙回答。

王相爷听到这话,暗自心惊,稳住心神一看,那被众人围住的两人,不正是三皇子和宫贵妃。、

“参见贵妃娘娘,参见三殿下。”王相爷立刻上前,跪了下来,心中已经掀起狂风巨浪,刚刚跪下的时候,瞄了一眼三皇子的左臂,有一道浅浅的伤痕,而宫贵妃已经捂着肚子,脸色苍白,看来是动了胎气。

想起无忧的话:三皇子被刺,险些丧命,是外公及时赶到,出手救了三皇子,但……三皇子因此……被伤了左臂……宫贵妃受到惊吓……腹中胎儿……夭折……

王相爷也不等三皇子,宫贵妃让他平身,接着说了起来:“臣看贵妃娘娘脸色不好,是不是受到惊吓,还是请太医为娘娘把一下脉,为好!”

以他的身份,说出这番话不为过火,虽然有点倚老卖老的味道,但毕竟刚刚才救下三皇子,应该不会惹人生厌。

“相爷所言甚是!”三皇子挥手示意王相爷起身,还不忘吩咐宫人去太医院。

“今日承蒙相爷出手相救策儿,本宫感激不尽。”宫贵妃感激的看着王相爷,脸色虽然苍白,但依旧力持镇静。

王相爷一家在庙堂之上算是中间派,虽然身为太子的老师,但一向不参与党派之争,若是将他拉入自己的阵营,倒是不小的助力,不说王家的两位将军掌握着本朝的半数兵马,就单是王相爷在皇帝心上的分量,那也是不可估量的。

宫贵妃寻思着,今日王相爷出手相救,这是一个好时机。

所以宫贵妃即使肚子痛的痉挛,却还是咬牙硬撑着想要为三皇子多拉一份助力,即使不能拉入阵营,多套点近乎总没错。

那三皇子也诚挚感谢:“策多谢相爷的救命之恩,不日定到相爷府中致谢。”

“贵妃娘娘严重了,三殿下折煞老臣了,老臣只是尽本分而已。”王丞相再次惶恐的跪了下来:“娘娘,您还是先回宫让太医为您把把脉吧!三殿下的伤也该让太医处理一下呀!”

那贵妃娘娘的脸色越来越苍白,额头依稀可见冷汗,看来情况不妙,实在耽误不得,王相爷也顾不得什么了,第二次催促贵妃离开。

他担心贵妃肚子里的龙种是一方面原因,他不希望贵妃娘娘的肚子里的龙种夭折,他希望能改变无忧的梦境,因为那样他才知道,大郎的命运是否可以改变。

他再无私,再为民,但大郎到底是他的孩子,他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他真的走上绝路呢?

宫贵妃实在支持不住,见王相爷眼中除了关切之意,根本看不到其他,心中倒有点感激王相爷的真情真意,难怪这些年圣宠不衰:这人实心实肺。

王相爷的老实憨厚的模样再次忽悠了某贵妃。

那贵妃在儿子的陪伴下,离开,王相爷目送宫贵妃和三皇子身影消失不见,才叹口气,起身出宫。

“外公,情况如何?”无忧见王相爷回府,立刻尾随王相爷进了书房。

王相爷到了此时也不硬撑了,身体摇晃一下,厉声道:“无忧,你果真梦到三皇子被伤,宫贵妃腹中胎儿夭折?”

无忧战战兢兢的回答:“无忧梦中确有此事,因为刺客身上搜出同心结,乃是梁人之物,陛下疑心行刺之事是梁人所谓,故而第二天皇帝就下旨让大舅舅,二舅舅十日后领兵出征,所以此事无忧梦里清楚,外公,是不是无忧的梦应验了?”

王相爷满脸震惊,喃喃自语:“无忧,你是说你大舅舅十日后就要领兵出征?”皇上今日根本没有提出十日后出征,怎么这般急促,真的是刺客身上的同心结吗?刚刚他可看不出来那刺客身上有什么丝毫梁人的气息?

无忧咬咬唇:“梦里是这样说的。”

无忧不知道为何外公只说大舅舅,不说二舅舅,但看外公这顷刻间苍老了许多的模样,她倒是不敢问出口了:无忧心中明了,看来她的话应验了。

“外公,宫贵妃腹中胎儿……”

“你大舅舅还在宫门外等消息。”王相爷不敢在宫中多做停留,所以由王大爷在宫门外等张张院使的消息。

无忧点头,心中明白王相爷已然救下宫贵妃,实在不能再呆在宫里,那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她走到王相爷的面前跪下,正色道:“外公,如今无忧的话成真了,还请外公早做准备,等大舅舅回来,我们商量一个对策,定不能让大舅舅,二舅舅出征!”

重生了,无忧不觉得虚名有什么好的,只有亲人才是最重要的。

无忧想的清楚,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三个人是必不可少的,亲人、爱人、友人。

亲人与生俱来,虽不一定好,但天生就已注定,无法挑剔,但总有亲疏之分,虽血脉亲但不一定情亲,她和苏老爷,血脉之亲比起王大爷来,亲了许多,但情感上苏老爷根本赶不上王大爷的一根脚趾头,所以她定要守护住这亲人。

而那爱人,却需要寻找与运气,有些人终其一生,虽然结婚生子,但同床共枕的却不一定是爱人,就如同前世的她和宫傲天,夫妻六年,都不知道这人原来是自己的仇人,一直是在利用她。

而友人更是绝妙,有些人号称朋友遍天下,但真正乐意在危难之时,需要之时帮一把手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人生何其有幸,才能遇上好的亲人、爱的爱人、仗义的友人,有许多人,或是因为自己的缘故,或是因为别的缘故,终其一生,都没有这些。

她现在亲人不多,她所言是情感上的亲人,每一个对她都异常珍贵,王大爷,王小爷无忧是绝容不得他们出一丝一毫的差错。

王相爷抬眼看了看自己的外孙女,叹了一口气,闭上双眼:“无忧,身在庙堂,身不由己……你……不懂!”若是可以,他何尝不想大郎留下,但……怎么可能?

莫说相府担不起这抗旨的责任,就是天下人的悠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