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市井贵女-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初若不是老大受了重伤,也不会被赵又夺了镇北大将军之位。那时他想着,镇北大军中都是都他的势力,就让赵又顶几年,等老三那立了军功、时机成熟了,再想办法夺回统帅之位。
没想到赵又雷厉风行,很快就不动声色地对镇北军进行了一番整顿,坐稳了镇北大将军之位。他倒是没有刻意对付或者阻碍老三立功,甚至,镇北军中众所周知,他还给了马老三很多次机会。
可惜,事实证明,马老三没有他父兄的威武潜质,带兵不如老大,谋略不如老二。
马老将军对赵又的手段心知肚明,可惜人家没有把柄给他抓住,反而镇北军中越来越多的人都对他们统帅的光明磊落、宽宏大量赞不绝口。
马老将军也了解他自己的几个儿子,马家只有老二最像马老将军,只是不喜在边关带军,离不开京城里的安逸享乐,就负责马家在京里的暗力量。自从马老二死了,交到老大手里的马家的暗力量一年不如一年。
庶子老五和老九倒是有带军的潜力,可惜老五被野狼撕裂了,老九被皇上点去了西南军。
……
马老将军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谢恩、怎么上了马车,怎么回到府里的,他以为自己以退为进。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负荆请罪,且并没有谁能证实老三与那缅甸国人都谈了些什么,他的“贪功”说法应该是很有说服力的。
可是。很显然,皇上表面上没有多心。实际上对他们马家已经有戒心了。
马老将军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他需要静一静。
这次若不是被四皇子与云家联姻的事刺激到,太急躁了,也不会被老三说动,允他去“听听宁王和缅甸国怎么说”。唉,他真应该听明瑜(郁正然的字)的,越是看着像风云突变的时候。越是要冷静谨慎,不可妄动。
可惜,他还是躁了……
现在什么都没做,却已经被烙上了可疑的印记。如果不是念及自己曾经立下的大功绩,还有二皇子和怡贵妃,皇上这次会不会连马家一起查抄了?
马老将军扶了扶脑袋,他老了,真的老了。可是他不能倒下。否则马家可能就完了。
宁王倒台,以宁王母家为首的保宁一派被彻底清查,砍头的砍头(比如于家)、流放的流放,革职的革职,各级官员中进行了一场大洗涤。
雎鸠宫里的丽妃闻讯。念了整整一下午的佛经。慕容家现在只是衰败,如若兄弟们没有回大名府城守孝,如若她没有被禁足在雎鸠宫,他们应该还是同宁王拴在一起吧?慕容府现在应该同于家一个下场吧?而她和她的六公主、九皇子就全完了。
丽妃突然醒悟,皇上将她禁足也许是对她的最后一点情分。六公主和九皇子每月初一十五都会来看望她,宫人也不敢就轻视了她,除了不能出雎鸠宫,她的各种份例、衣食标准并没有降低。
想通了,丽妃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怨念,真的诚心向佛了,每日除了念经祈福,就是亲手为一双儿女做衣物、做吃食,同六公主和九皇子在一起的时候也越来越平和,生怕自己曾经的状态和慕容家的状况影响儿女的心性。
皇上知道后,不再限制六公主和九皇子去雎鸠宫的时间,想去了随时都可以去。
太后也将六公主接去慈宁宫教养,太后对丽妃唯一满意的地方就是她对一双儿女的教养还是很靠谱的,在最颓丧的时候也没有将自己的那些怨念转移到儿女身上去。更重要的是,知子莫若母,太后知道,丽妃是皇上真正有感情的少数几位妃嫔之一。
丽妃的事是后话了,也不是书瑶一家关心的人关心的问题。两侯府因为两个宝宝的到来更添了欢乐,府里从上到下都是一脸喜气。
做了祖父的金喜达再不需要书瑶监督、交待准时回府用饭,每日回府比出府上差可积极多了。最早的他本以为自己会孤苦一生,没想到现在不仅母子和好,儿女孝顺,还尝到了做祖父的滋味。
宝宝的名字自然是等着他这个祖父来取,可是他太挑剔了,嫌这个太普通那个不够响亮,半个月过去了,愣是没一个让他满意的。
书杰和南宫淼也不急,反正有书文强制用的小名先叫着,大的叫滚滚,小的叫嘟嘟。书文看着俩小侄儿,首先想到的就是“圆滚滚、胖嘟嘟”,书瑶直皱眉,老夫人和云老夫人却觉得极好,连南宫夫人也觉得好,二话不说就“滚滚、嘟嘟”地叫上了,之前都叫宝宝太不方便。
金喜达太不满意了,什么圆滚滚、胖嘟嘟?太没内涵了,更加决定要取个响亮的大名。
终于,在一天梦到夏霖轩和甄子柔,聊了一晚后,第二日一早做出了决定,老大叫夏皓轩,意为光明磊落、气宇轩昂,老二叫夏皓熙,“熙”者,前途一片光明的意思。
书杰兄妹仨直点头,南宫淼在屋里坐月子,听了丫鬟传的话也笑眯眯:“皓轩、皓熙,好听,义父起的名儿真好。”
南宫昱珍笑道:“真是好名儿呢,不枉等了这么久,我看亲家老爷为了起这名字,头发都白了好多。”
“哈哈哈,”屋里几人哈哈大笑。
书杰站起身,给金喜达行了一礼:“义父,我和淼儿老早就决定了。第二个儿子跟义父姓金,或者以后文儿的次子也可以,除了长子……呃……怕族里会反对。其他儿子都可以由义父挑。如果义父以后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他再改回姓夏也便宜。义父。无论他们姓夏姓金,都永远是您的孙子。”
金老夫人眼睛一亮:姓金?金皓熙?太好了!虽说姓不姓金如今都是金喜达名正言顺的孙子,但是姓金的意义太不同了,那是要进金家族谱,正正经经写在金喜达这一支名下的。这个大孙子还真是有心,一心为文俊考虑。
金喜达的心也是暖暖的,生生将溢出眼眶的热泪憋了回去。义子义女和好多人都在厅里呢。
他这会儿手上正好抱着嘟嘟,轻轻拍着小嘟嘟笑道“嘟嘟,你以后就叫金皓熙了,喜不喜欢?不过姓名是一辈子的事。姓金,就一辈子都姓金,就算以后真有个小叔叔,你也照样是金皓熙。”
巧合的是,金喜达话音未落。“金皓熙”睁开了眼睛,竟然朝金喜达笑了一下。
书瑶第一个看到了,奇道:“笑了,笑了,嘟嘟笑了。你们快看。”滚滚和嘟嘟才半个月大,大部分时间闭着眼睛睡觉,这会儿听了金喜达的话竟然正好睁开眼睛,还笑了,真是好神奇。
不知道是不是孪生兄弟心有灵犀,老夫人怀里的夏皓轩也睁开眼睛笑了一下。
老夫人乐得合不拢嘴:“啊哟哟,滚滚也笑了,乖宝贝儿,不管你们姓金姓夏,都是曾祖母的心肝宝贝儿。”这两孩子还真是她的福星呢,她可是清清楚楚听到了,儿子脱口说了那句“就算以后真有个小叔叔,你也照样是金皓熙。”
老夫人心里呐喊着:“乖嘟嘟,乖滚滚,快给你们祖父引一个祖母来,就是以后没有小叔叔,有个小姑姑也行啊,都没有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你们祖父老了有个伴,有人疼。”
两侯府的事总是很快传开来,众人都知道了两侯府的两位双胞胎小少爷一个叫夏皓轩,一个叫金皓熙。多数人是感慨永平侯爷重情义,两侯府父子父女关系好得让一众亲生父子脸红。
当然,也有小部分人关心的是爵位,文远侯可是袭时代的侯爵呢。第二日就有人急巴巴地排着队上门来找金老夫人“恳谈”,他们不敢找金喜达,只有找金老夫人了。这些急红了脸的人,有金家的,也有廖家的。
金老夫人一边逗奶娘抱着的滚滚和嘟嘟,一边淡淡对金家族长和金喜达的二叔道:“嘟嘟本来就是我的曾孙,我儿的孙子,你能说不是?”
金族长二人当然不敢说“不是”,那是抗旨,要掉脑袋的。金二叔嗫喏道:“毕竟要有金家的血脉才好,金家那么多儿孙辈,多大多小的都有,挑一个不是更好?”他的嫡亲小孙子也才两个多月,过继给金喜达做儿子多好。
金老夫人“嗤”了一声:“血脉?我儿被他那个曾经的所谓父亲取心头血的时候,被庶兄庶弟欺负的时候,受苦受难的时候,你们这些血脉之亲在哪里?总之,我的嘟嘟就是金皓熙,是我儿的嫡孙,你们欢迎不欢迎他都没关系。大不了,你们不让他入族谱,再将他祖父除族就是了。”
除族?怎么可能?族长立马跳了起来:“嘟嘟姓金,就是我们金家的子孙,怎么能不入金家的族谱?我就是来跟你们商量一下,等嘟嘟满月了,就择个日子开祠入族谱。”管他是不是金家的血脉,只要他姓金,文远侯的荣耀和好处就是金家的。就算是金二叔的孙子过继了又怎么样,对他这个族长和其他金家族人来说,同嘟嘟有什么区别?
金家族长越想越觉得是,瞪了金二叔一眼:“看什么看?我有必要事先跟你交待我来做什么吗?”金二叔和他的几个儿子都不靠谱,孙子还能咋样?让一个扶不起的烂泥做了文远侯爷,说不定哪一日又被皇上给夺了。
而嘟嘟,呃,金皓熙可不一样,要知道,他的爹是永平侯爷,娘是南宫家嫡出姑奶奶,嫡亲姑姑是福星郡主,未来的雍亲王妃,这么个背景雄厚的“金家子孙”可不比哪个都强?
金老夫人也不揭破,笑道:“那就多谢族长了,等我儿回来,我会转告,我儿选定了日子,自会找你和族老们商量。”
廖家的人一听急了:“姑姑,你就不想有个自己的亲生孙子?”
老夫人一笑:“我一把年纪了,都抱上曾孙子了,还急什么孙子?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第382章
廖家侄儿和侄儿媳妇当然听出了老夫人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不仅在说她自己,更在暗示他们不要妄想那些本不属于他们的东西。
这个姑姑长相普通,又没用,从来不得家里的喜欢,所以她在金家被相公和妾欺负他们也不愿意去出面,反正只要没被休,不影响廖家的体面和廖家姑娘的名声就行。
直到金喜达成了皇上口中的挚友,廖家才开始“关心”起他们母子。可惜,他们可以让廖氏感激涕零、言听计从、被廖家一众亲人的“关爱”哄得团团转,却骗不了金喜达。
有一次廖家大老爷以嫡亲大舅父的身份指责金喜达不敬母家长辈,母家又怎么为他撑腰?
金喜达当面冷嗤:“廖家刚刚搬来京城?还是二十多年来全都病了,睡着了?我年幼需要人撑腰的时候你们在哪里?现在我还真不需要你们撑什么腰。”说完也不顾廖家一众人难堪尴尬的脸色,拂袖而去。
直到廖家怂恿廖氏联合欺骗金喜达,欲以“生米煮成熟饭”之局强制金喜达娶廖家女儿,不曾想竟被一个五岁的孩子听见,告诉了金喜达。从那以后别说廖家,金喜达连亲生母亲廖氏都疏远了。
再后来,廖氏和离,母子关系倒是好了,廖氏却完全站在了金喜达那边,别说对廖家言听计从了,根本小心防备着廖家,生怕对她儿子和义孙子不利。
到现在,有了这小小的金皓熙,廖氏竟然连亲孙子的诱惑都不在意了。
看着廖家人忿忿而去,金老夫人无所谓地笑笑,继续逗两个小宝贝,可惜他们还太小,并不懂得别人在逗他们。自然也不会回应,没一会儿又睡着了。
金老夫人的脑子不是很灵光,但是一旦她认准了一个理。就很执着。现在她认的理就是“儿子喜欢就好”。
管妈妈给老夫人端来了红枣羹,老夫人早上吃得少了。一见两个宝贝曾孙醒来,立马就“饱了,不吃了”,满心欢喜地跟俩小宝贝说话,却没想到金家的人和廖家的人这么早就过来“问安”,打扰她和曾孙联络感情。
管妈妈站在一旁欣慰地笑,自从有了金皓熙。老夫人的腰背更加挺直了。若不是当年老夫人突然开窍,哪有这些年如此顺当如意的生活,连带她都跟着享福。因为她是跟随老夫人身边最久的妈妈,几位主子都敬她一分。
现在管妈妈的儿子孙子不是在两侯府的庄子里当差。就是在铺子里,管妈妈再三交代他们不可心高骛远,只要他们守好本分,即使以后老夫人和她不在了,主子们也不会亏待了。
二皇子府里。马凌儿同司马妍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马三爷被终身剥夺带军的权利,让马家的士气和风头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自然也影响到了以马家为最大支持力量的二皇子和马家的孙女马凌儿。
司马妍担心的是马家真的动过与缅甸国勾结夺嫡的心思,她也希望二皇子能上位。那么她以后就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夏书瑶见了她也得下跪。
可是她虽然是女子,却因为自小聪慧且有辅佐提点齐浩宁的计划(齐浩宁早前一直被传为文不成武不就),偷偷看了不少史书,又经常出入、甚至小住在慈宁宫,还是比多数闺阁女子多懂一些帝王之心和权谋之术。
皇上那样自我的人可以被讨好,但绝对不是可以被算计的,尤其是自己的儿子。表面看起来皇上迟迟没有立储之心,但是谁知道呢?多年以前,她才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就听到太后跟身边的嬷嬷随口说了一句:“皇上的心思连哀家这个亲娘都摸不透,何况那些人?”
在司马妍看来,几个皇子,包括已经封王的宁王和贤王,都不如皇上太多了,这应该也是皇上迟迟没有立储的原因吧?
司马妍委婉劝过二皇子,但是话才说一半就被他不耐地打断了。自那以后,司马妍再没有说过,她发现,二皇子唯一一点像皇上的就是自我,但…。。。她很想告诉他……自我也是需要有资格才行。
司马妍心里清楚,二皇子愿意娶她并不是因为他喜欢她,一来是因为她过世的父亲在军中的影响力,二是太后对她的宠爱,还有她美女加才女的名声可以满足他的体面。
夏书瑶在御花园莲花池中跳舞那次,她就注意到二皇子看着夏书瑶的眼里夹杂着懊恼的热烈。其实她倒是希望二皇子当初能夺得夏书瑶,那样,她同齐浩宁还是有希望的。
可惜,齐浩宁那么地迫切……而且,金喜达和夏书杰那么精明,又深得皇宠,又怎么会让夏书瑶落到这个坑里?
司马妍自嘲地笑笑,如果说大婚前还有一些期待的话,在同二皇子成亲、更多地了解他之后,在马贵妃几次婉转的暗示之后,她现在是小心翼翼自保多过期待。
马凌儿更糟糕了,她近来心情本来就愈发不好,从南宫淼怀孕,到南宫淼腹中胎儿被确定为双胞胎,再到夏皓轩和金皓熙的安然出生,每一次“夏家喜讯”的传出都让她心如针扎。她已经成亲快两年了,肚子却一点动静都没有,莫不是她真的就比南宫淼差?连生孩子都不如她。
之前郁正然总是说不急,可是最近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出府和关在书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多,问他,却只是摆摆手说没事,让她不用瞎操心。
马凌儿下意识地觉得,他是嫌弃她了。也是,别说大户人家,就是一般不愁温饱、富有一点的人家,妻子进门一年还未怀上的,婆婆铁定要往儿子房里纳妾塞人了。即使是小户人家没那么多闲钱纳妾,脸色也是不好看了。
何况她成亲眼看就要两年了?
前几日,母亲(马大夫人)就提醒她主动给自己的陪嫁丫鬟开脸,丫鬟的身契在她手上,好掌控,生了孩子也可以养在自己身边。过两年,如果真的还是怀不上,就将孩子落在自己名下。母亲还劝她多给郁正然纳两房妾。重要是她自己挑选的好拿捏。
马凌儿从小就觉得男人三妻四妾是正常的,她的祖父、父亲、叔伯都有多房妾室。只是。京城里谁不知道永平侯爷立誓“只娶一妻”。南宫淼可以享受到的幸福,可以让人人羡慕,她为什么不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