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卡协定》, 划定各自活动区域。3 月,解放区选举产生*希腊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行使 临时政府职能。5 月,流亡政府与国内备派抵抗力量签署《黎巴嫩协定》, 决定成立联合政府和统一的国家军。同时,希人民解放军粉碎德军 7 月“扫 荡”。9 月民族解放阵线加入*希腊民族团结政府。希人民解放军开展秋季攻 势,10 月 12 日解放雅典,11 月 3 日解放全国。希腊抵抗运动共牵制 12—14 个法西斯师约 30 余万人,歼敌 14 万,为欧洲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但希 腊人民因英军的武装干涉来取得胜利成果。
希腊流亡政府大战期间希腊在国外建立的政府。1941 年 5 月希腊被 德、意军全部侵占后,国王*乔治二世避难伦敦,得到英国承认,在开罗建立 流亡政府,代表希腊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 年 1 月,乔治二世虽宣布 结束独裁统治,但在国内仅获*希腊民族民主军的支持,基础十分薄弱。1943 年在英国敦促下,同意联合国内各派抵抗力量。1944 年 5 月*帕潘德里欧出 任流亡政府首脑,同月各派抵抗力量签署《黎巴嫩协定》,9 月成立*希腊民 族团结政府,取代流亡政府。
希佩尔号巡洋舰(Hipper)德国重巡洋舰。1935 年 1 月开始建造。1937 年下水。以前德国海军上将希佩尔(FranzvonHipper,1863—1932)之名命 名。舰长 655 英尺,最大宽度 70 英尺,排水量 1.4 万吨,最高航速 32 节, 装备 8 门 8 英寸火炮和 12 门 4.1 英寸火炮,另有 12 个鱼雷发射管和 2(— 说 3)架水上飞机。1940 年 4—6 月,参加入侵挪威,海战中被英国*萤火虫 号驱逐舰撞伤。后多次驶入大西洋对盟国航运进行破袭战。1942 年 2 月调往 挪威水域,多次截击*盟国一苏联护航运输队。同年 12 月,在袭击*JW51B 护航运输队的海战中负伤。1944 年夏调回本土,在波罗的海区以炮火支援沿 岸德军抗击苏军。1945 年 5 月 3 日,在基尔港被盟军飞机炸沉。
希 特 勒 政 治 遗 嘱 希 特 勒 自 杀 前 口 授 , 其 私 人 女 秘 书 荣 格 (GertrudJunge,1920—)记录,戈培尔、鲍曼、武装部队驻元首大本营副 官布格多夫(WilhelmBurgdorf,1895—1945)和克莱布斯(HansKrebs,1898 —1945)为证人,1945 年 4 月 29 日晨 4 时正式签署。由两部分组成。第一 部分力图为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脱罪责,强调困守柏林的必要性,号召 德国人民继续为法西斯主义卖命;第二部分规定将戈林和希姆莱开除出党并 革除一切职务,任命*邓尼茨为德国总统兼武装部队最高统帅,戈培尔为政府 总理,鲍曼为党务部长,赛斯—英夸特为外交部长,汉克为党卫队全国领袖 和德国警察总监,吉斯勒(PaulGiesler)为内政部长,克罗西克连任财政部 长,企图顽抗到底。
希腊人民解放军(EthnikosLaikosApelevtheRotikosStratos)*希腊民 族解放阵线领导的武装部队。1942 年 2 月成立,同年 11 月配合英军在北非 作战,炸毁戈尔戈波塔莫斯(Gopotamos)桥。1943 年初建立西马其顿解 放区,5 月建立司令部,由萨拉菲斯(Saraphis)将军任司令。同年夏解放 大片国土,并建立小型舰队。支援盟军*西西里岛登陆战役,吸引德军 4 个师 至希腊。主张团结御敌,多次击退*希腊民族民主军的挑衅。1943 年 7 月与 英军签订协议,开始接受盟军的援助;9 月意大利投降后,缴获意军大部装 备,队伍进一步壮大。同年冬,在英军停止供应的情况下,仍粉碎德军的围 剿,巩固了解放区。1944 年秋德军退却对,发动全面反攻,10 月 12 日解放 雅典,11 月 3 日解放全国。但英军于 10 月 4 日派首批空降部队进入希腊。 12 月初,拒绝英军司令部要求解散的命令,在雅典街头发动武装反击。经月 余血战,被迫撤出首都,并于 1945 年 1 月 9 日要求停战,2 月 12 日又签订* 《瓦尔基扎协议》,自动解除武装。
希腊民族民主军(EllinikósDhimokratikòsEthnikós 大战期间希腊的 保王反共武装。1942 年 6 月由泽尔瓦斯(NapoleonZervas)上校组建,主要 成员为原希腊政府军官兵。支持君主制,效忠希腊流亡政府。得到英国的承 认和支持。同年 11 月曾参与炸毁戈尔戈波塔莫斯(Gopotamos)桥的战斗, 主要活动于希腊西北部山区。1943 年起不断向希腊人民解放军发起攻击,均 被粉碎。1944 年 2 月在英国调停下,签署停火协议。希腊光复后编入政府军。
希特勒卡洛伊会晤1942年6月5日希特勒为巩固轴心国集团邀匈牙 利总理卡洛伊(Ká11ayMiklós,1887—1967)到德军最高统帅部举行的会晤。 会晤时,卡洛伊向希特勒保证,匈牙利“将在东方的军事行动中”完成自己 各方面的义务。希特勒则要求匈牙利再向苏德战场增派 2 个师,并在匈牙利 国内为党卫军征兵;同时允诺对在东线作战表现优异的匈士兵:“奖给土地”, 并在战后不再干涉匈牙利和罗马尼亚的领土争端。不久,匈牙利即向苏德战 场增派军队。
希特勒的秘密之书即“希特勒的第二本书”。
希特勒的第二本书书名。又名《希特勒的秘密之书》。1928 年由希 特勒口授,*埃耶出版社经理阿曼(MaxAmann,1891—1957)记录整理,当时 担心滞销未出版。1961 年由斯图加特德意志出版社首次正式发行。被视为* 《我的奋斗》续集,重点论述德国外交政策问题。鼓吹德国必须确定明确而 有远见的外交政策,在欧洲夺取足够的*生存空间,为此必须在国内高度集中 权力,重整陆上武装力量,消除人民的精神衰退现象;认为法国永远意在彻 底瓦解德国,德国同苏联保持友好关系弊多利少,必须坚持反法反苏政策, 争取同英国和意大利结盟。该书出版后成为研究纳粹德国外交政策和第二次 世界大战起源的重要资料。
希特勒—霍尔蒂会谈大战期间希特勒和匈牙利独裁者*霍尔蒂曾举 行过多次会谈,其中重要的会谈有:(1)1943 年 4 月 16 日德军在斯大林格 勒惨败后,希特勒在萨尔茨堡召见霍尔蒂,申斥匈牙利作战不力,并有背叛 企图,要求匈牙利向苏德战场增派一个军;霍尔蒂以匈牙利军队缺乏应有装 备而婉拒,但仍表示与德国—起把战争进行到底。(2)1944 年 3 月 18 日霍 尔蒂又被希特勒召至萨尔茨堡,在经受希特勒的多次申斥相威胁后,于当晚 8 时表示同意德军占领匈牙利全境。
希腊民族团结政府希腊流亡政府和国内抵抗运动联合组成的政府。为 控制战后希腊,1944 年 9 月 2 日,由英国策划成立。流亡政府首相*帕潘德 里欧出任首相,*希腊民族解放阵线在作出解散民族解放政治委员会的重大让 步后,仅得 5 席次要的部长职位,10 月 18 日英军护送在国外的政府成员回 到雅典。12 月英军武装干涉希腊后,民族解放阵线退出该政府;同月底帕潘 德里欧辞职,此后政府遂名存实亡。
希腊民族解放阵线希腊共产党领导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组织。1941 年 7 月希共中央呼吁建立统一战线,遭到资产阶级政党拒绝。9 月 27 日共产 党与左翼政党组成此阵线。发表宣言主张解放全国,建立民主政体。其基层 组织迅速遍布全国,领导各种形式的抵抗运动。1942 年 2 月组建*希腊人民 解放军,解放大片国土,并在各地建立人民政权。1944 年 3 月 10 日建立民 族解放政治委员会。9 月加入民族团结政府。1944 年 12 月英军解散人民解放 军时,退出政府。在英军镇压下于 1945 年初解散。
希腊全国民主同盟(EtbnikòsDimokratikòsEllinikosSyndesmos)希 腊保皇反共组织。1941 年秋成立,领导成员多为上层人物。1942 年 6 月命令 泽尔瓦斯(NapoleonZervas)上校组成*希腊民族民主军。虽进行某种反对占 领军的斗争,但仇恨人民武装力量,多次进攻*希腊人民解放军。1944 年 9 月参加建立*希腊民族团结政府。1945 年 1 月英军武装干涉希腊后,其挂名 领袖普拉斯蒂拉斯(NikolasPlastiras)将军继*帕潘德里欧组阁,签订*《瓦 尔基扎协议》,此后更公开推行镇压人民的政策。
希姆莱克尔斯滕协议大战后期纳粹德国关于调整集中营政策的文 件。1945 年 3 月 12 日,*希姆莱及其私人医生克尔斯滕(FelixKersten,1898 —)为掩盖罪行而签订。规定:(1).不再扩大集中营;(2).当盟军逼近 时,集中营应升起白旗;(3).不再杀害犹太人,犹太人同其他囚禁者享受 同等待遇;(4).允许瑞典向个别犹太囚禁者寄送食品包裹。但此后纳粹对 集中营囚徒的大规模屠杀并未因该约签订而中止。
希特勒墨索里尼会谈大战期间,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会谈。共 12 次, 其中重要的有:(1)1940 年 3 月 18 日,墨索里尼由齐亚诺陪同,在布伦纳 (Brenner;今奥地利境内)山口会晤希特勒,其间墨索里尼表示意大利将参 战。(2)1940 年 6 月 19 日,法国败局已定时,墨索里尼前往慕尼黑,为意 大利索取尼斯、科西嘉、突尼斯、吉布提等地,均遭拒绝;希特勒并告诫墨 索里尼应克制对法国的要求。(3)1941 年 1 月 19—20 日意军进攻希腊屡败 后,墨索里尼前往贝希特斯加登请求希特勒提供援助,希特勒答应出兵并初 步拟订了两匡共同侵略巴尔干的计划。(4)1941 年 6 月 2 日希特勒在布伦 纳山口会晤墨索里尼,讨论两国作战计划,因对意大利军事力量缺乏信心和 蔑视,竟只字未提即将发动的侵苏战争。(5)1942 年 4 月 29—30 日,墨索 里尼在萨尔茨堡同希特勒商讨当年的作战计划,墨索里尼希望首先在北非战 场上取得成功;但希特勒则坚持应全力对付苏联,吹嘘即将发劝的夏季攻势, 迫使墨索里尼同意向苏德战场均派意大利军队。(6)1943 年 4 月 7—10 日, 墨索里尼在萨尔茨堡会晤希特勒,墨索里尼主张同苏联议和,将两国军事力 量集中在地中海地区抗击美英;希特勒口头上允诺协助墨索里尼据守西西里 岛和意大利本上,但仍坚持应全力解决苏联问题。会谈期间的希特勒(右) 和墨索里尼(左)希特勒安东亲斯库会谈大战期间希特勒和罗马尼亚独裁者 *安东奈斯库先后会谈 8 次,其中重要的有:(1)1940 年 11 月 22—23 日希 特勒和安东奈斯库在柏林的会谈。其间罗马尼亚同意增加对德国的石油供 应,制定德、罗两国长期合作计划,并于 23 日宣布加入*《德意日三国同盟 条约》。(2)1941 年 6 月 11 日希特勒在慕尼黑和安东奈斯库的会谈。其间 希特勒透露了即将进攻苏联的计划,得到了安东奈斯库的支持,双方同意共 同发动侵苏战争。(3)1943 年 4 月 12—13 日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惨败后,希 特勒和安东奈斯库在柏林的会谈。希特勒在会谈时指责罗马尼亚试图和美、 英单独议和,要求全力对付苏联,并停止和西方大国的外交接触;安东奈斯 库屈从于希特勒的压力,允诺改组和重新装备 18 个师并增兵苏德战场。(4) 1944 年 2 月 28 日希特勒在萨尔茨堡附近和安东奈斯库的会谈。其间希特勒 希望德、罗两国共同出兵占领匈牙利,但同时又希望罗放弃对匈牙利的领土 要求,遭安东奈斯库的婉拒;同时安东奈斯库也多次向希特勒表示忠诚,打 消了希特勒进占罗马尼亚的意图。
希特勒第一号作战命令1942 年 10 月 14 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在苏德 战场转入战略防御的命令。此命令系战争期间希特勒以领袖身份直接向陆军 下达的第一份作战命令,它标志着*德军一九四二年夏季攻势的失败。
希特勒第二十一号指令1940 年 12 月 18 日希特勒签发的对苏战争计 划。即*巴巴罗萨。
希特勒第三十二号指令1941年6月11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侵苏战争 后进一步夺取世界霸权的计划草案,题为《准备迎接巴巴罗萨计划实施后时 期》。草案规定,在击溃苏军后,德军应攻占英国的殖民地、直布罗陀和地 中海区域、非洲、近东和中东的某些独立国家,以及入侵英伦诸岛。计划设 想,在印度同日本军队会师,把西班牙和葡萄牙并入德国版图,并对美国展 开军事行动。预定在 1941 年深秋或 1941 年底至 1942 年初实施。后因侵苏的 闪击战失败而搁置。
希特勒第三十九号指令1941年12月8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德军在苏 德战场全线转入防御的决定。指令承认 1941 年德军已无法实现预定战略目 标,要求从后方和西线抽调补充兵力,为 1942 年东线的进攻准备条件。
希特勒第三十三号指令1941年7月19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对苏战争 下一阶段的战略部署。指令*中央集团军群在围歼斯摩棱斯克地域的苏军后, 用步兵部队向莫斯科进军,其所辖第二、第三坦克集群则分别调至*南方集团 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作战区域。
希特勒第三十五号指令1941 年 9 月 6 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进攻莫斯 科的部署。鉴于德军在西南方向已获初胜,在西北方向合围列宁格勒也即将 成功,希特勒认为已具备向莫斯科发动决定性进攻的条件。指令要求,9 月 底以前*中央集团军群应准备好旨在消灭斯摩棱斯克以东苏军的进攻战役;* 北方集团军群庄完全合围列宁格勒后应不迟于9月15日将所属大部分快速部 队和航空兵调归中央集团军群;正在基铺方向作战的*德国第二坦克集群和第 二集团军完成任务后也应转向莫斯科方向;*南方集团军群则应着手实施攻占 领巴斯和克里米亚的战役,随后前出北高加索接近地。
希特勒第三十四号指令1941年7月30日希特勒签发的对第三十三号 指令的修正意见。指令*中央集团军群暂时转入防御,第二、第三坦克集群进 行修整补充,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则仍按原计划使用本身兵力作战。此部署 的时效约 10 天。8 月 12 日,由凯特尔签发的对本指令的补充命令中,重申* 希特勒第三十三号捐令中关于先清除两翼后攻打莫斯科的意图。
希特勒第六号作战命令1943年4月15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实施代号 *堡垒的战役命令。规定:这次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进攻应当速战取胜,把失去 的主动权重新夺回来。命令还计划在“堡垒”战役成功后继续向东南方向突 击,即实施代号“豹”的战役,以重新占领伏尔加河一线或从南百威胁莫斯 科。
希特勒第四十一号指令1942 年 4 月 5 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苏德战场 1942 年夏秋战局的作战方针。规定:德军的目标是消灭苏军剩余力量和尽可 能使之远离最重要的军事经济中心。为此,在中央方向应保持既有态势;在 北方要夺取列宁格勒并与芬兰人建立陆上联系;在南方应攻占高加索。鉴于 集中力量的必要,首先在南方实施主要战役,其目的是将苏军消灭在顿河以 西,然后占领高加索的石油区并穿越高加索山脉。指令还具体部署了在南方 的作战行动。详见“德军一九四二年夏季攻势”。
希特勒第四十五号指令1942年7月23日希特勒签发的关于继续实施 1942 年夏季攻势的部署。规定:改变原定先合围斯大林格勒,后南迸高加索 的计划,由*南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