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农妇难为-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11??棉花增产

张大牛一手提着一簸箕的兔粪进了旁边那间密封的矮泥房。没一会便憋得满脸通红地出来了,“呼呼,憋死我了。”

见到在院子里劈柴的刘民,忍不住咕哝了几句,“刘哥,这兔粪真是薰人,也不晓得东家留着这兔粪兔尿来做什么,眼见着晚稻就要种了,地里正缺肥呢。”

想起里头的近二十个大缸,张大牛就直摇头,他还真没见过如此宝贝这些兔粪兔尿的,比藏大米还仔细。

刘民瞥了他一眼,又专注起手上的活儿来了,“你管这么多做啥?做好你手头上的事就成了,你可别打这兔粪的主意,这兔粪东家看得紧呢。”

可不是,前几天回来东家难得回来一趟,还巴巴地把那屋子兔粪瞧上一眼才安心。算了算了,他也懒得想那么多了。东家做事自然有深意,若他能猜得中,现在也不会只是一名长工了。

连续忙碌了三四天,总共把水田里的稻子和鱼都收完了,鱼也卖完了,后面两天的价钱略降了点,比不得头天的价。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四五千斤鱼全倾销在青河县及其周边的几个县里,头一天大家觉得新鲜,渐渐的就不稀罕了,价钱自然就上不去了。不过也能卖到**文钱一斤,她知足了。

她之前还愁着,若那些鱼贩子压低价格,这么多鱼该如何处理呢。前世她是吃过不少鱼制品,但她却是一样都不会的。最常见的就是把鱼做成咸鱼干了,但这里盐比鱼还贵,她哪舍得用盐来腌制鱼干?

这两个月卖鱼一共赚了五十八两,减去鱼苗和肥料的成本大概净赚四十八两左右。因为搬家,买下人、给新家添购物品,处处都要银子,这些全都是支出的,如今家里好容易才有了进项,总算弥补了前头的花用,还尚有盈余。如今罗云初的私房也不比家中的银钱少。

阿德确实有生意头脑,也舍得下本钱来经营。开春的时候他又买了一头奶山羊和一头奶牛,正养在后院呢。罗氏食坊的生意是越来越红火,罗云初每个月拿到的分红可不少。

卖完鱼的当晚,罗云初让二郎拿了五两银子又割了一只猪蹄送给大哥,算是谢过他的帮忙了。

“二郎,棉地里的棉花长势如何了?可千万记得要及时打顶啊。”罗云初一边收拾衣物一边叮咛,她记得打顶的最佳时期是六月十五前后的,正逢麦收。割早稻的时候她就问过二郎了,二郎说还没到打顶时候,现在过了四五天了,莫要误了时候才好。

“今儿我去看了,差不多都结出了四五个果枝了,明儿我就带人去打顶。”

罗云初点点头,“二郎,上回我跟你说的,用兔粪煎液喷施在棉叶上的事,你可别忘了啊。”兔粪是一种不可忽视的有机质肥料,用兔粪煎液喷施在作物叶片上;可以促进粮棉增产。即便是喷施到果树上;也能显著提高座果率。她现在身子重,若不然,她肯定是得亲自去看看的。

“媳妇,你放心吧,我晓得的。你说的我都记得心里了呢,你呀,就别操心那么多了,好好养身子要紧。”二郎过来,扶着她坐在床上,伸出手不轻不重地帮她揉捏着腰际。

罗云初靠在他身上,继续罗嗦,“那天我看了放置兔粪兔尿的泥房,共有二十个大缸,你把它们分成三份来煎。记得要兑水啊,第一份一百斤尿粪兑三百斤的水,第二份是一百斤尿粪兑四百斤的水,第三份是一百斤尿粪兑五百斤的水。”这些话其实她已经交待过一遍了,但因为焦虑和不放心,她不得不多说一遍。

这些东西都是她爷爷交给她的,老人喜欢把一些爱把一些治病秘方种植方法当作宝贝来教给后人。当时她还小,只记得爷爷带着她去给龙眼喷兔粪肥,具体的比例她不记得了,只得用三种比例来实验一下。许多事情她都是看到了某些东西才记起的,刻意去想,反而啥都没想到。

“嗯嗯,明白了。”

“还有哦,兔粪煎液的事你让刘民一个人帮你,别给其他人知道啊。”打顶技术她估计是保不住了,七八十亩坡地沙地的棉花统统没了顶端嫩芽,除非瞎子,要不肯定都能见着,后头长出侧枝时以及结出棉铃时,有点脑子的人都会明白过来的。既然打顶技术没法捂住了,那么兔粪增产这手段他们就得紧紧握在手中。这十来名长工中,唯刘民是二郎常挂嘴边的,说他脑子好嘴巴紧,为人侠义,长工们都服他。罗云初也观察过几回,也觉得他是个忠心可用的。

“媳妇,你就放心吧,我晓得里面的厉害关系的。”二郎不愿意她想那么多,“不早了,咱们歇了吧?”

“嗯。”

二郎将她扶上床,然后给她的肚子盖上薄被,这才把油灯给熄了。

“老三那事忙得怎么样了?”这两天老三忙着把稻田养鱼的技术教其他村子,二郎也前去帮忙。

“没什么问题了,大家都是弄地的老把式了,稻田养鱼又不是多难的事。学一学便都会了,大伙兴致很高,都打算甩开膀子大干一回呢。”

罗云初点了点头,稻田养鱼只适合水田,这年代,有水田的人家本就不普遍,即便有水田也不过是一亩两亩罢了。就算他们全养了鱼,也不用太过担忧销售的问题。不过话是这么说,但对外的销售一定要搞好。这些事情,罗云初和二郎细说了做法,便教给他去跑了。待联络了卖出的渠道,谈妥了契约及价格,回头再来和农民们谈,愿意委托他们宋家代售的,就签一份契约,不愿意的,他们也不勉强。当然,其中是有一个差价的,不过不大,就是一两文钱每斤的差价罢了。这年头,谁愿意劳心劳力净干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啊?

收割的早稻经过六七天的高温晾晒,如今已经能入库了,六十亩地总产稻谷一百三十八石。佃农上交的租子,大概也有二十石左右。那么罗云初他们家大约收获早稻一万九千斤左右。罗云初早早便让下人将正房后面的后罩房空了出来准备放粮食,近两万斤的粮食,放在老家他们哪里能行,只有放在自己眼皮底下他们才能放心。

几辆牛马加马车将这些麻袋装好的稻谷一一运到县里来,惹来众人的侧目。罗云初在心里算了算,每亩产量大概是两石三斗左右,比一般的水田高出四五斗每亩。有这好收成,罗云初估计稻田里养鱼了,鱼稻相得益彰,田变肥了,虫害少了,产量自然就增了。连带的几家佃农的这季的产量都不错,比一般人的都略高些。

帮罗家干活的十来户佃农这回可算尝到了甜头,交了租子后他们的收成可不比家有田产的人差,比起其他佃农收成好了一倍不止,两相一对比,更坚定了他们要跟着宋东家的决心。原因无他,只为跟着宋东家,有肉吃。而其他解约了的佃农艳羡之余更是后悔不迭,连忙找上二郎,希望能租几亩田地给他们。但送出去的东西容易,想要回来就难了。再说他们家中养了这么多长工,可不是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的。而且这几十亩地养过一回鱼后,肥着呢,二郎哪舍得租给别人?

当提及打顶时,众人都以为东家疯了。这棉花长得好好的,怎么能把它顶端的嫩芽给去掉呢,万一死了可怎么办?

见二郎查看了一下棉株后就动起手来,没一会,十棵棉株均被去了顶,长工才知道东家说的是真的。按照东家说的,一一动工起来。二郎查看了完长工们的成果后,点了点头,让他们继续。随后他叫上刘民,两人回家忙去了。

仅花了一个上午,八十多亩地的棉株都被去了顶,十来名长工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不少人好奇地探问,他们都茫然地摇头,其实他们也不知道东家为什么要这样做。村民们得不到答案,心里挠痒痒似的,开始时不时地关注那片棉地。

长工们回到家就能吃饭了,吃了饭稍歇一会,二郎就让他们开始干活,把他用大锅煎的兔粪挑到棉地去,他还说了,今天若把活都干完了每个人加三十文工钱。此话一出,长工们就像打了鸡血似的激动起来,活干得飞快。

二郎挑着一担兑水煎过的兔粪出了门,他停住脚步,犹豫地回头看了大哥家一眼,最后咬咬牙,往自家的棉地走去了。棉花打顶他已经和大哥说过了,兔粪自己的地也才勉强够用,实在匀不出来给大哥家了。等今晚他把棉地的事弄好了,把去年他和李大爷用的法子给他吧,用那法子伺候得好的话,亩产四百来斤棉花不成问题。

棉花打顶以及叶面喷肥后,二郎又忙着给它们根部施肥,一连忙碌了三四天,二郎看着新出的嫩叶颜色变深,有光泽,叶面出现皱折,继而幼叶也出现皱折,叶片上举,棉花改变了株型。而中下部结铃极少出现脱落的现象,他心里激动啊。去年打顶后,中下部的棉铃多少都脱落了些,侧芽的生长也没有现在快。看着这片棉地,他几乎能预见丰收的景象。

作者有话要说:总觉得结局遥遥无期的感觉,唉,收尾最难,掌控力不够。。。

112

“可恶,被宋家老二摆了一道!娘的,老子花了十两银子,买来一个人人都会的方子,气死我了。”周有财周地主一手拿过搁置在桌面上的古董花瓶,作势要砸。

周地主的贴身小厮四喜忙上前紧抱着花瓶,“哎哟喂我的老爷啊,这是你最爱的清折枝梅花瓶啊,价值二百两,二百两,您老可别砸了啊。”这花瓶要是坏了,等周老头回过神来,一准儿找自己的晦气。

周地主的嘴角抽了抽,手可紧紧抓紧了那花瓶,二百两二百两,砸了回头他可得心疼死啊。

“老爷,你何必跟宋二家计较那么多,你瞧瞧,他就算当上了地主也还像个贫农似的日日在田地里忙和,哪有你过得清闲自在?”四喜知道他家老爷的,最是贪财。前些日子他听了村里的人议论,说那宋二家的六十亩水田养出的鱼卖了三十多两,直听得他眼红不已。这才有了使人暗中买方子那出。可惜偷鸡不成蚀把米,老爷心疼那十两银子,面子上又挂不住,前面他还想凭着那稻田养鱼的法子大捞一笔呢。如今全被宋家的给搅黄了,他不气才怪。

“也是,这些个人草根出生,天生的贱命!就是披上龙袍也不像太子。”周地主的神色中有说不出的鄙夷,这般发泄后他总算觉得舒爽了些,端起茶来装模作样地喝了几口。

他不爽宋家很久了,在古沙村附近几条村子,一直都是他周有财最大,宋家莫名其妙出了个官老爷也就罢了,接着又出了个地主和他抢食,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都怪他大意,怎么没留意到宋家还存着这么一大批粮呢。要不是宋家,自己肯定能多收两三百亩地,青河县的其他几个老家伙家的粮都没有他的多。

当时他就想动手给宋家一个教训了,可惜宋铭承回来了,害他的计划功亏一篑。宋老三在京城他不怕,天高皇帝远,但他回来了,他可不敢在他眼皮底下搞小动作,这种事要查起来太容易了。

周地主阴阴地来了一句,“早知道当初摸着黑夜一包老鼠药投进他们的水田里,将他们的鱼全都毒死!”

四喜吓了一跳,想起那人的话,忙劝道,“老爷,你可不能这么做呀,得为小少爷他积点福。”

“嗯。”想起他这一把年纪了才得到的唯一一个儿子,他忙把不好的想法摒弃,就怕折了儿子的福。况且当了这么多年的地主,能把周家的产业发展成这等规模,他的城府自然不浅。他就不信宋家老三能护得住宋家一辈子吧,三年一任,这时间他还等得起。

“我去看看景儿去。”提起宝贝儿子,他真是一刻都坐不住了。

“老爷真这么说?”珠帘后,一抹人影若隐若现。

“是。”四喜恭恭敬敬地说道。

“我知道了,老爷那边你多劝着点,让他别那么上火,省得做错事知道吗?”柔柔的女声却让人生不出抵抗的情绪来。

“是。”

“出去吧。”四喜出来的时候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这七姨娘,不,是夫人了,可是位心狠手辣的主。当初一位丫环不顺她的意顶撞了她,被她让人生生打死了,而她却若无其事般在丫环的尸首上踩过去。至今想起都让人毛骨悚然。

珠帘内,莫小瑜闭上眼,细细思量。没错,莫小瑜,宋家的表妹,此刻应该说是周有财的继室了。

当初她上了马车离开宋铭承的视线后,就让车夫将车停在一个角落里,而她去了药店买堕胎药,想将肚子里的孽种给打下来。她还没到药店便被坐在马车上的周有财拦住了,问她愿不愿意做他的第七房姨太太。周有财她曾远远见过一回,知道他家大业大,当时她心中狂喜。经历一翻变故的她心里奠定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宁为凤尾不**头。当时凭着她的一翻演技,半推半就的就同意了,却让他觉得被强迫了一样,更得周有财的疼惜。凭着手段,周有财对她越来越上心。后来她就称怀孕了,她体型弱,四个月的胎儿和三个月的没多大差别。再后来,六月初的时候她产下了一名男胎,幸亏这年头早产的现象比较多见,周有财的脸阴沉了两日便转晴了,然后她就被扶为正室了,虽然只是继夫人。

她和宋家的关系瞒不住,她便撒了个谎言,说两个大表嫂容不下她,待灾难过去,姨母便让她启程回老家了。亏得宋大嫂恶名在外,周有财并未怀疑。在他看来,闹翻了才好,日后。。。

嫁进周家,有利有有弊,好处她已经占着了。坏处就是,周家和宋家离得太近了。自己可是有把柄落在他们手上的,她怕有天周有财和宋家斗起来,自己会被牵连进去,所以她一直都劝着周有财别和宋家作对。她如今是周家的主母,不可能一辈子不出现在外人面前,前头还可以用安胎坐月子混过去。想到即将大办的满月酒她便一阵头疼,宋家的聪明人很多不假,但蠢妇也不少!希望她不要那么倒霉地遇上吧。

思来想去,她还是没有想到什么好办法能杜绝事发的可能性,虽然她可以抵死不认,但事情若发生了,总会让周有财疑心的。铲除了宋家?痴人说梦,如今的宋家可不是什么平头百姓,打蛇不死的后果她可承受不住。除非。。。那周家的财产就全是她儿子了。

其实莫小瑜不知道,周有财已经滴血认过亲了,两人的血是能融在一起的。周有财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四十好几才得了这么个宝贝蛋,头戴绿帽替人家养龟儿子的事他是坚决不干的。对于这个结果,不知说是莫小瑜的幸运还是说周有财不幸,大概这是周有财这辈子缺德事干多了的报应吧。

“夫人。”

一声夫人,将莫小瑜给吓醒了,她捏了捏手掌心的汗,瞪了那丫环一眼,“作死啊叫那么大声!”

小丫头忙跪下,瑟缩着。

罗云初的肚子越来越大,像抱了个大西瓜似的。已经过了稳婆所说的产期,二郎等人焦急之余拼命安慰她晚个几天而已,不用怕什么的。

罗云初抱着个偏大一号的球心里惴惴不安,她肚子里不会是双胞胎吧?这是穿越女的福利,难怪她会多想了。其实她个人比较偏向一个个来生的,两个太费心力。不过若是两个,她也不会嫌弃。

七月初一,大吉。历经三个时辰的折磨,罗云初产下一名哭声嘹亮全身通红的胖小子。这可把宋母喜得合不拢嘴,在二郎家住了两个晚上,她担心她不在宋大嫂和许氏会闹腾起来,也不敢久住,只住了三天便匆忙回去了。

汤圆看到小老头似的弟弟很伤心很难过,以为弟弟长大也是这个样了,眼泪巴搭巴搭地往下掉。直把大伙唬了一跳,忙问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得知了答案后,大家啼笑皆非。

“汤圆,你就放心吧,你弟弟过些日子就会变得白白胖胖了。告诉你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