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忙忙碌碌的,紧赶慢赶,将地里,田里的麦子都种下去了。

“麦子倒是种下去了,就怕明年秧子栽不下去!”杨大年回屋,在竹筒自来水边接了半桶水洗手,边洗边说。

“都在担心这事,也是,你看,这自来水,都比上半年小好些了呢!”月娘最近注意观察,这流水明显减少。

“怕要天干了!”杨大年忧心不已。“干一年倒不怕,我以前听我爷爷说过,一般有灾荒战乱年头,就会诸多不顺,天干、水灾的,都是两三年的时间,”

“唉,这才吃得上点饭,菩萨保佑,别天干才好!”月娘听杨大年这么一说,感到了事态严重。

“当真要干上个两三年,李老爷的地,怕是佃都佃不出去了!”先前还算计涨租子,杨大年想着,要是遇到天老爷耍横,后年到期了,谁家也不会再佃了。

“唉,这事怎么说啊。一方面,希望不要天干,至少能收上一点;一方面,要是天公不美,李老爷也不敢涨租。”月娘矛盾不已,到底是要天干呢,还是不要天干呢。算了,左右,也不是自己说了算的事。

“大哥,你的意思是说,明年,可能会天干!”石屋里,杨子木带着三个小孩子,指着墙上密密麻麻记下的好些符号,分析研究道。

小五丫趴在大哥的怀里,小手不停的往墙上的符号抠,希望能抠下来玩一玩。

“天干,种庄稼就没收成了!”想着遍地枯黄,杨子千头一下就大了。

老天,不会这样玩人吧!刚兴致勃勃的带领大家种上小麦能吃上白面烙饼,眼下,就被告知:可能会颗粒无收。还有比这更悲剧的事吗。

一天天,太阳公公毫不偷懒按时上下班。

一直到过年,再到地里的小麦出窝,到抽惠,都没得到半点雨水的滋润。家家户户,三五天的,都在河里挑水灌浇,眼看就要到收割时节,可不能被太阳晒回老家了。

“呀,这自来水也没水了!”用惯了自来水,某一天,月娘惊呼。

竹筒自来水断水,只有两个可能,一是半路被人为破坏,二,就是大家最不愿看到的-天干!

杨子千叫上大哥,两人带着刀和锄头,一路顺着竹筒,一路排查,一直到安装自来水源头的那一个深水潭边,结果,只看见竹筒完好无损的摆在那儿,而水位,早已在水筒之下。

天干!

兄弟妹飞快的往河边而去。

只知道,近段时间,挑水浇麦子的人家多,但,也不至于,连小河都被挑干了吧。

这段时间,天天和小五丫玩闹,有好些时候未到河边来了,没想到,这条常年流淌着清澈水流的小河,河床已落下很多,原本有两米多宽的,现在,不足一米宽了,越往后,越可能缩减。

“照这样下去,等不到栽秧子,这河水就得断流!”杨子木痛析道。

已经进入庄稼人角色的杨子木,忧心着天气,也愁今年的秧子栽不下去。

“完了,今年的秧子栽不下去了!”边挑水,边摇头,罗虎和王三,这些佃户人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比小庄稼杨子木经验多。

“是啊,水断流了,就引不到田里。就目前的情况看,哪怕用杨二哥他们那种竹筒引水方法都行不通!”王三仔细想过,竹筒引水,李家寨子那一片片田,巴掌那么宽的裂缝,那点水,根本不够填缝隙。

“就是,你看冯家和张家的冬水田,没有开缺口放水,这会儿,也裂缝了,可想而知,我们那些故意放开的田,哪有机会蓄水!”罗虎想着这么个棘手的问题,他就头痛。

“先顾不了那么多了,能收一季是一季。当下,保住麦子是正事!”王三说完,也不等罗虎回答,挑着水就往麦地里去了。

“到明年契约才满期,老天爷,你明年再天干多好!”罗虎这会儿,还惦记着这事,指望老天开恩。

可惜,等到麦收时节,老天一直在瞌睡,没有听到大家的请求,一滴雨水都未曾撒下。

那条多年未干的小河,果断的断了流。

只有偶尔的深水潭里,游动着一些小鱼。大鱼,早被孩子们捉光光了。

估计,要不了多久,这些小鱼性命都难保!

以杨子森为首的兼职渔民,集体失业了。

“栽不下了!”

“栽不下了!这秧苗全都长成一柱独香样了,栽下去也活不!”

“这老天爷,是要收人命了!”

“可惜了我撒秧子的谷子噢,早知道,还可以煮一顿干饭吃!”

李家寨子里,人人见面,都在痛心疾首,互述苦处。

麦子多收了三五挑,谷子,却搁得有点高了!

除了叹息无水外,大家束手无策!

“王三,你挑水干什么?”杨大年见王三从河沟挑水去田里,手上还拿着一个锄头。

“杨二哥,我想当种小菜一样的种秧子。”王三苦笑,死马当活马医,好歹,让他再收一季谷子也好啊。明年契约期满,丢一季不种,亏空也不会那么惨啊。

种小菜怎么种?

一锄头一个窝,一个窝一棵菜,再一窝一瓢水。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栽下去,好好的伺弄,能熬到下雨天,就算是成了。

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起早贪黑,都开始了前所未有,闻所未闻的栽秧革命!

“我看,明天我们家也这么干吧!”晚饭桌上,杨大年出着主意,是坐以待毙,还是垂死挣扎,大家都选择了后者。

“唉呀,我怎么这么笨!”杨子千一拍脑门,大骂自己。

“怎么啦 ,丫头!”杨大年看女儿这么激动,担心问道。

“爹,您也忘记了吧,我们家地窖里,还有一个宝在睡大觉呢!”杨子千一连拍了自己脑袋好几下。

家里,月娘养的鸡,有七只母鸡,三只公鸡,因吃食少,蛋也下得少。好不容易凑够二十个蛋,可是,母鸡一个都没有打窝孵小鸡的苗头,不得已,让杨大年上街去卖了。又割了点肉,熬了油。这些油把芋母子炒来吃光了,就没去开地窖口了。这会儿,把芋子仔仔早忘脑后了。

天啊,自己可真是一个马大哈,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记了!

“当真,瞧瞧,爹也是老糊涂了!”听完女儿的话,杨大年也后怕。

“明天,我们不栽秧子,种芋子!”几人相互看一眼,微笑。

是啊,芋子,可不怕天干。栽下去,时不时的浇点水,还怕收获不了?

别人的田里,一锄头一个窝,一个窝一秧子,再一窝一瓢水,劳累半天,身后,还能看到一点点绿。

杨大年田里,一锄头一个窝,一个窝一芋子,再一窝一瓢水,等人走过,他家田里,依旧是一片黄土。

“老二,你们在干什么?当真不栽点秧子!”杨大富很担心,虽然说兄弟这两年收了点粮,但,架不住坐吃山空啊。

“我们田里种的菜,比较耐旱!”杨大年不好意思的挠挠头,他不是故意要瞒着大哥的,可是,闺女严肃的交待过,不得信息外泄,请原谅我吧,大哥。

“唉,随你吧!”眼下,种什么,能不能收,都是看天老爷开眼了,他杨大富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劳累了好些天,总算是栽完了。

这天一干,连找野菜都找不到。越往后,吃食上越紧张。

“这些鸡,光吃粮,蛋也下得少,索性,把公鸡全都抓去镇上卖了吧!”月娘端了一大盆糠和着青菜叶的饲料,边喂边说。

“娘,卖两个,留一个,以后好孵小鸡!”没公鸡怎么能有小鸡,所以,杨子千反应很快,连忙阻止道。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这些鸡都不太下蛋,好不容易凑够二十多个蛋,却一个都不下窝!”也是太久太久没有养鸡了,都忘记这些母鸡什么时候才会下窝孵蛋。眼下,又积了二十来个蛋了,要不,明天一起拿去卖了。

“丫头,要上街不?”天刚亮,临行前,杨大年宠溺的问着女儿。

离上次上街的时间,已经有些历史了,也不知道有没有改变点什么。反正在家也没事,再去瞧一瞧吧,机会都是考察出来的。

杨大年挑了竹筐,分别放着一只鸡,蛋不好放,索性,又背了一个小背篼在背上,杨子千要帮忙,杨大年没同意,这孩子还小,走这么远的路,他才舍不得女儿受累呢。再说,万一摔一跤什么的,那蛋可经不起摔打!

打着空手的杨子千,随着老爹出了门。杨子森想要撵脚,被月娘一声吼喊回了家,五丫头,还要人帮忙照看呢。

依旧是老样子,因是清晨,萧条说不上,用宁静这词倒更文雅。冷冷清清的街道,连吆喝声都廖廖无几。

“看来,这天干年头,影响更大,饿饭的人家更多!”选了一个铺子的屋檐下站定,杨大年放下竹筐和背篼,摇头叹气。

也不知道,这两只鸡能不能卖掉。

这一不逢年,二不过节的,庄户人家,谁愿意花钱买一个不下蛋的公鸡回去。

这种买卖,只有碰运气,运气好,哪个大户人家的仆妇出来采买。或者,稍微宽松些的人家有喜事买去迎亲!

“爹,我去逛逛!”守株待兔,是需要耐心的,杨子千可没那心情去等待,也正好趁此机会再溜达一番。

“去吧,别跑远了,更不能跟着别人走,等会儿,记得回这个地方找我,如果我卖完了,也会去找你,你千万别跑远了!”杨大年交待着,丫头十岁了,千万别被人拐了卖了。

“嗯,知道的,爹,你放心吧!”咧嘴笑了,杨子千很享受老爹的这份宠爱。

街两边的铺面,五分之一的都是紧闭的。余下的,有半开的,里面偶尔有一两人出入,透过狭窄的门面看进去,几乎无法断定里面是卖什么东东的,愿意进去的,估计都是些老客户,

这生意做得,杨子千摇摇头!

再看那些门全开的铺子,里面也是灰不溜秋的,货柜上的灰都可以当画布了。干杂副食什么的,一看,就倒胃口,亏得偶尔还有人去买,也不怕全是过期货!

铺面一排排看过,粮、油、布、副食、干杂,见过大都市商场的杨子千,对这些全都免疫不说,还嫌弃得紧。啧啧啧,这东西,都怎么卖得掉啊!

再走到街尾,看到隔三岔五,稀稀落落的扁担挑来的一些箩筐、篼摆的摊。这些,都是四里八乡的农户,自产的农产品。

仔细留意了一下,像杨大年这样卖鸡卖蛋的只有两三个,大多是挑了一挑麦子来卖;更有细心的,直接磨成了白面粉,说是白面粉,里面也挟杂着许多麦麸子,远不如现代的面粉来得精细!

这原始纯手工磨出来的白面,当然无法和现代机器加工的媲美,杨子千自嘲的笑笑,看吧,见过好东西的人,这会儿的东西,放在她眼里什么都是次品。再好,再好也只是梦中见见而已,难不成,还能搬到西宋来?

有扯了几把青菜来卖的,这生意,也只有做那些没种地的街上的人家,乡下,谁家田边土角没有一把青菜,几颗豆荚的。

还有卖草药的!

杨子千细看,有夏枯草、金钱草、过路黄、、、、还有好几种,都叫不出名字。真是奇了怪了,卖草药不进药铺,摆在街边谁买。

“姑娘,买点这些草药回家吧,泡了喝水,清热解毒,不生病!”干瘦的老人一见杨子千在自己摊位面前停下脚步,还看得很认真,连忙招呼“我这些草药,都是我亲自在金鸡崖山崖边采的,药效很好,又不贵,一文钱三把!”边说,边从摊位上抓了三大把起来,往杨子千手上塞。

“老爷爷,我没钱,等一下,我问过我爹,如果需要的话,我就来你这儿买!”杨子千大窘,又不好直接拒绝,只得委婉的说道。

“那你一定记得过来买噢!” 老人遗憾的把草药放下。

旁边一个老人,看杨子千对草药颇感兴趣,指不定,对自己的山货也会有兴趣,于是,卖力推销道:“姑娘,我这儿有山货,来,我给你瞧瞧,这是山椒,只要一个,你吃的菜味道就会大变样;还有,这儿有野葱,放点在菜里,在汤里,闻起来都很香!、、、、”

“山椒!野葱!”杨子千听到这两个字,早就蹲下身子,一样样的,从竹筐里拿起,仔细看了,忍不住鼻子发酸,乖乖,你们终于出现了。

“姑娘,我还有去年立秋时摘的好些麻椒,一直都没卖出去,你闻闻,可香了,你要不要!”老人看杨子千把那两样东西拿在手上看了又看,还闻了又闻,心里想着,今天,或许遇到了识货人的,于是,把布袋里装的麻椒一并拿了出来,递给杨子千看。

“麻椒!”仔细说来,应该是花椒,今天的收获真不小,想念了几百个日夜的佐料,这会儿就出现了三样了。

“怎么样,姑娘,要不要?”看杨子千只看不下手买,心下有些着急。

“老爷爷,你这些山货从哪儿找的!”买了,只解决得了一时之口唇,重要的,要知道源头。

“唔”老人闪烁着精瘦的双眼,着磨着,要不要告诉眼前的丫头。

其实,告诉她也无防,岈屿山山高坡陡,还有老虎豹子出没,谁家大人敢放小孩子上山,那是自寻死路。

“我们岈屿山上找的,可不好找,你看,我这么久了,才摘了这么点山货,而且,还要看季节气侯。你如果要的话,我给你算便宜些也是可以的。”软硬兼施,老人说得上是半个生意人。

杨子千想着,有了这些东西,娘做的芋子杆杆的盐菜就要好销货得多。眼下,天干,收成肯定大打折扣不说,田边土角的野草估计也会被太阳晒得死光光了。那几罐罐盐菜抵挡一下,也是一件好事。

“丫头,你要买什么?”身后,传来杨大年宠爱的喊声。

“爹,你卖完了?”杨子千惊讶,老爹挑了空筐过来,还真给守着了撞上门来的生意?“卖了多少钱?”这个问题,是她最关心的!

“嗯,卖了,今天运气好,遇着岈屿山庄的人采买,鸡和蛋都卖给他们了,共卖了八十文钱呢。”想起刚才,黑压压的七八个壮汉,一下围着他,问怎么卖,他几乎以为是遇着土匪了,结结巴巴的报了一个价,几人相互看了看,其中一个丢给他八十文钱,提了鸡,连着背篼把蛋一起给拿走了。

八十文钱,是卖得好还是卖得便宜呢?

杨子千猜不透,杨大年其实也不太清楚。反正,这是他近些年来,见得最多的一次钱了。所以,这会儿,看女儿要买什么,他就要付钱。

“这位兄弟,你今天运气还真不错。我们岈屿山庄庄主过两天六十大寿,遇着他们采买,你那鸡和蛋,卖了这个价不算低了。你来看看,我的山货,买点回去吧。”老人一听,这才是正主,才卖了鸡,八十文钱啊,把这些山货卖给他,要八文钱不多吧!于是,连忙热情的招呼。

“不要,这些山货,既不当饭吃,也不抵寒,买来做什么?”杨大年看都没看一眼,直接摇头拒绝。

老人一下就傻了眼。旁边卖草药的人更没敢吱声。谁家好好的,还愿意花钱卖草药!

“爹!”杨子千拉了拉老爹的衣角,这东西,是她看好的,肯定得买。

感情,识货的是这个小姑娘。

“姑娘,你看,这样行不行,这山椒,麻椒,五文钱,这野葱,不算钱,送你,行不行?”老人的眼睛盯着小姑娘都快给盯出一个洞了。

“丫头,听话,这东西没用,咱不花这冤枉钱,五文钱都可以买一斤肉了,走,今天买几斤肉回去,熬点油,也打打牙祭。”牵了女儿的手,杨大年准备离开这个小山货摊子。

“姑娘,我再少点,给你算四文行不!”见父女俩转身,老人心里紧张了。这些东西,他真的卖得很艰难。特别是麻椒,卖了大半年了,都没卖出去一点,有时候,他都想不卖了。可以,家里穷得快揭不开锅了,这玩意儿,好是好,却真不能当饭吃!

“老爷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