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门家主之四姑娘-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当中,也有想去吃一顿的,但,又不好意思开口,于是,一片推辞声响。

“各位兄弟,你们有心来帮忙,这饭不说管饱,但好歹还是该在我家吃的。要不然,我杨大年都没脸在李家寨子过了。”其实一上午都在忐忑中,本想抽空回家叮嘱月娘做饭的,想着家里没油没菜的,怪难为她了。但不管饭,他心里又过意不去。这会儿,见女儿跑来喊吃饭,想必家里是有准备了,不管多多少少,吃什么,只要不是各回各家吃就好。

“不去,不去了”又是一阵推辞,杨子千仔细看了,说话声音最大的那几人是真心的,也有假意的。不管真心还是假意,自家准备好了倒是不假。

“各位叔叔,我娘都准备好了,粗茶淡饭的,既然大家都有心帮忙,就请到我家吃个便饭吧!”小丫头一句话,说得文绉绉的,惹得大家刮目相看。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不知是谁,也学着应和了一句斯文话,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当下,各人上田坎,在旁边的田边浇水洗了手上、脚上的污泥,一群人向杨家而来。

还没见门,就闻得一股酸香肉味,使劲嗅了嗅,确定是杨家屋里传出来的。

这杨家,还买肉?

相互看看,再互相摇头,虽然知道他家麦子丰收了,但也不至于就能大肆挥霍,打酒买肉,好像过头了。

“杨二哥,我这还是头一次进你的小木屋,修得这么漂亮啊!”

“大年啊,你家这石头房子,我看着舒坦,想必夏天家里也不会热吧!”

“杨老二啊,也只有你才有这个头脑,看看,这灶房,这个房间,还有你那小木屋,没请人,居然自己一家人给修起来了,啧啧,哥子不得不佩服啊!”

入了杨家门,少不得四处转转,挨个儿的看了各间屋子,虽说屋里没有什么摆设,单看房子的造型,都让人竖大拇指了。

“呵呵,各位哥佬官说笑了,这还不就是没得办法的办法。”杨大年脸都被说红了,搓着手,难为情的解释。

杨子森、子千搬出碗筷,杨子木将菜和汤一碗碗的端上了桌。

“来,坐起,坐起,吃个便饭,大家不要讲礼”当家男人,招呼客人上桌。

早有人伸长脖子看了杨子木端上桌的菜。

青菜汤是知道的。但那闻起来酸肉香的是什么?

坐上桌,无数双筷子带着疑惑不约而同的开战。

“这泡菜鱼,算不上好,但比较下饭。只是吃的时候小些心,别被卡住了就行了”看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手上挟起来的肉瞧,杨大年解释道。

这是鱼,就是河里的鱼?

不是腥臭的吗?杨家什么时候吃上了?这还拿出来待客了?

是了,去年就听说杨家小三子天天泡在河里玩水,难不成,是那时候就开始吃上这东西了?

闻起来也没什么怪味,而且,还有一股让人垂涎三尺的香味。

大胆入口,我的妈呀,太好吃了!

大家都是成年人,胃口谁都不比谁差,动作更不会落下多少,一时之间,桌上哑雀无声,都和菜碗里的鱼较着劲呢,唯恐少吃了一块!

“大家慢慢吃”王三抹了抹嘴角,确认自己实在塞不下了,这才客气的下桌。

随后,众人也纷纷放下碗筷!

杨子千帮娘收拾桌面,听得一旁的人七嘴八舌讨论道。

“今天中午吃巴适了!”

“这鱼整得好吃噢,枉自我们生在宝山不知宝啊”

“就是,明天也让狗子去捉来吃”

“嗯,不错,比野菜好吃多了”

帮个忙,饱餐一顿,还知道了一样吃食,今天,真是赚大了。

杨家,收获了人情,两天时间里快速的完工了两块田,这种速度,在李家寨子,是从来没有过的。

而帮忙的佃农人家,显然受益更多。

河里,十来个男孩子,嬉笑着窜上窜下的。撵鱼撵得兴高采烈,收获的三三两两个鱼儿,将是他们晚上的主食。

“月娘,我昨天煮来吃了,孩子他爹说有腥味,不若你做的好吃呢?”

“呀,我家还没泡菜,这鱼还能怎么吃呢?”

“你们去年就一直吃这些啊,这是不缺肉食,难怪,看看,你家的人出得门来,可都没有面黃肌瘦的。”

“就是,鱼能吃,螺丝也算肉了”

太对了,螺丝当然算肉!

杨子千在小木屋里听得各家媳妇在娘这儿讨经验的谈话,忍不住想插话。到底是小孩子,不方便,强忍下这句话,不过,心里对香香辣辣的炒田螺是想念得紧啊。

☆、第三十节

这边,欢声笑语,隔壁的冯家,却是另一番境况。

一心盼抱孙子的冯老太太,很不幸,又盼来了一个丫头。

当下,脸色大变。

“娘,我也没想到会是一个丫头,娘,明年,明年,我一定给生个小子!”小妾看都没看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这块肉,在床上求着冯家当家人。

冯全一声叹息,走出了房门。

冯嫂心里的石头落地,同时,又觉得自己过份了点。好歹,男人是自己的,这个家,也应该要有一个儿子。可是,不是她肚子里出来的,没有,比有似乎更好!

“娘,我下次一定会生一个儿子,娘、、、”小妾趴在床头,看着满脸冰霜的冯老太太,伤心大哭。

满以为,这次可以母凭子贵,咸鱼大翻身,结果,上天捉弄了她。

床头那个满脸通红的小孩子,居然不是一个小子。是一个丫头,是一个害她跌入万丈深渊的赔钱货。

冯老太婆盯了一眼哭得梨花带雨的人,再看了一眼床头的包袱,冷哼一声出了门。

早先准备的鸡,蛋,全都捡了锁进柜子里。没给她生一个胖小子,还想吃蛋,别说门,连窗户缝隙都没有。

不给吃就算了,却还是指挥冯大妞给伺候,完全把一个大孙女当佣人来用。

正规人家,哪有大小姐伺候小妾的,这冯老太婆,离谱的事儿,做得一件比一件奇葩。半点大户人家的教养都没有,活该一辈子是佃农的命。

一个未出阁的姑娘,哪做过这些事。

被小妾大呼小叫,一会儿说口渴,一会儿说饿,再一会儿,又吼小孩子尿布湿了。

冯嫂忍无可忍,站在门口道

“等你为冯家生了儿子再来折腾吧!”

“你…。”小妾脸都气青了,瞧着身边的小人儿,恨不能掐死。

“大妞,随娘进屋里,今天教你做针线活儿!”原来,硬气的拒绝,是这么痛快的事!

“娘!”大妞咬着唇,跟着娘进了屋。“她会不会告状?”

“傻孩子,告吧,至少,没生出儿子来之前,她和我们一样,都不得那人的心!”冯嫂朝里屋呶呶嘴,“你也长大了,等娘寻着合适的,就把你放出去,省得在这个乌烟瘴气的家里受罪”

“娘!”大妞眼泪双流,这个世界上,最爱她的,永远是自己的娘亲。要说受罪,这个家,最受罪的莫过于娘,却强忍着,一想操劳着,为了她和两个妹妹,默默承受着爹的冷漠,奶奶的辱骂。

“傻孩子,哭什么呢。你看看杨家,看你杨二婶和杨四妹,穷虽穷了点,但日子过得开开心心的,往后,你也要这样过。娘会留意,给你找一个真正心疼你的人!”羡慕隔壁的月娘,是冯大嫂最常做的事。

“嗯,大妞要是能做主了,就把你和妹妹接去过好日子。”大妞经常看杨大年宠溺的呼叫杨四妹“丫头,爹、、、、”而这些,是冯全从来没有做过的事。

“呵呵,你过好了娘就开心了,哪有丈母娘带着姨妹一起住女婿家的。这恐怕打个灯笼火把都找不到这样的人家。”冯大嫂欣慰的笑了,眼里,却包着晶莹的泪花。女儿是多么的懂事啊!

将女儿安顿在屋里做针线,自己出了房间,迎接老人婆的风风雨雨。只要自己在一天,就要罩着三个孩子一天,一个同样生了女儿的小妾,当真能爬上自己母女头上拉屎不成!不能反抗老太婆,难不成,还让小妾高人一等了。再怎么着,也得等她儿子生出来再说那一天的事吧!

长长的叹口气,出了大门,准备去河边洗衣服。

“冯大婶,洗衣服啊!”杨子千看人走到土边,甜甜的招呼道。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对于冯大婶,杨子千从心里敬重,但也可怜她。

生活就这样,能帮得到你的永远是自己。既然有孝道的帽子扣在那儿,冯老太婆在一天,冯大婶就没有安宁的那一天,除非生个儿子,这,对年岁越来越大的她来说,是一件绝对意外的事!老的面前无法改变,冯全是个木头,但一个小妾都能爬到正妻头上,那简直不是软弱两个字能形容的。

“是啊,你兄妹俩在干什么呢?”看着阳光笑脸女孩,冯大嫂心里一种恍惚,这种笑脸,在自己的三个孩子脸上,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她们,也是孩子啊。像一根针,深深的刺痛了她的心。

“呵呵,我和大哥看看菜发芽没。”小女孩拿一根棍子,扒拉着泥土。

“这孩子,发芽了自然就长出来了,这么心急!”冯大嫂哑然失笑,朝河沟边走去。

“大哥,快看,有好几个小芽呢。”冒出了一点点白色的东西,杨子千赶紧停手,低声兴奋的说。

“你说一个母子能长七八个芽。”数了数,果真有好几个,能种沙田里的这种菜,真希望越多越好!快快长起来。

“嗯,发的好的,十来个都有可能。明年,再把这些分开种,沙田至少可以种大半块田了!”杨子千计划,不出三年,她的宝贝就能繁衍下去了。

“沙田的秧子长得倒好,只希望,今年不要再涨大水被沙冲了!”杨子木每天小心的记录着天气变化,祈祷着。

“但愿吧!”丢掉手上的棍子,杨子千站起身,就算被冲了,又能怎么样,这芋子,要成片的栽种,还得拖上两年呢。

穿越这种奇幻的事都发生在自己身上了,却没有异能的让这东西快快多长,上天就真正是故意捉弄她杨子千的!

杨子木没理会妹妹的发呆,自己又回屋提了半桶粪,小心的浇上去。这,是妹妹心中的宝贝,也是沙田的希望,可不能怠慢了!

回屋,舀来清澈的山泉水,将手上的泥灰一点点的洗净。

“这么爱干净,却又老喜欢往地里跑,你一个女娃娃,不好好跟着娘学针线,难不成要跟你爹学种庄稼?”月娘见女儿又在那儿搓小手,上前帮忙舀水冲洗,却也一边唠叨着。

这几爷子,将竹筒引了田里的水,栽上了秧子,又折腾着往后山搬,现在,竹筒引水到家里,都不用挑水了。四丫头叫这是自来水,即不用人工挑抬,自然而然来家里的水。还说这是纯天然的,她一个农村妇女,对这些倒不懂。总觉得,那山沟里的水,枯枝烂叶,山猫野耗子的,怎么也不能下口吧,所以,坚持吃水要在井里挑。结果,杨大年把水接通后,那水清澈见底,浅偿一口,还清凉甘甜,试着煮了一顿稀饭,居然比井水煮出来的还好吃。这以后,以杨大年为首的挑水人员也就捡懒罢工了。她小脚一个,挑抬不动,只得屈服。

也幸好是自来水,看看,丫头洗个手,前前后后的,都用了小半桶了,生怕没洗干净。月娘都担心,她那双小手,搓得这么红,小心给搓裂皮!

爱美是每一个女人的天性,哪怕现在缩身为九岁的小孩子。农家孩子小手上,早都被镰刀什么的将手心打了茧,更谈不上什么保养。不能十指纤纤,玉手一双,但也不能留下污泥灰垢。

杨子千在乎这些,但,也有奋不顾手的时候。

比如,农忙过了,一家人开始第四间房屋的修建,她又肩负着重任,在各种材料之中挑挑选选,指指划划。

第四间房修起,也就是去年穿过来时的四间茅草屋,焕然一新的墙体,同样是谷草,却更坚固牢靠。

“杨二哥,这房修了,还准备多修几间不呢?”王三空闲时,就会过来搭一把手,帮忙递递石块什么的。他在想,自己要不要学杨大年,也动手整两间屋。去年的暴雨是躲过去了,难保今年,或者明年也能躲过。

“当初说了,是四间屋的地基,再修,得花钱买,眼下,拿不出钱来。”杨大年看着新房,兴奋和郁闷交替。如果可以,他倒想多盖几间房,三个儿子长大了,总得娶媳妇;就算两个闺女一个房间,一家人,再怎么,也得有四个房间,一个灶房,一个堂屋,还要一个像样的茅房才是正道啊。眼下,缺得不少啊!

“慢慢来,你看你家的日子,最近不到一年时间,可谓是天翻地覆了,过上个三五年的,日子肯定不比谁家差了!”王三越来越坚信,跟着杨大年,他也能过上那样的日子。

“呵呵,承你吉言了!”杨大年古铜色的脸上,泛起片片红晕。

天刚黑下来,夫子就应邀来杨家吃鱼。饭后,照例授文。

不想,夫子却沉着脸,严肃的问道。

“孩子,夫子问你,你所学何为?”

其实,这个问题,他一直没想通过,包括家里的小精灵妹妹,目前为止也没有给出他答案。

摇摇头,疑惑不解!

也是,一个农家小儿,哪知道科举,更不论入仕了。

“你有没有想过,做一名秀才,或者,举人,再或者,状元?”夫子干脆直截了当的问。也没有避了这一家大小!

可以吗?小三子真的能当秀才老爷?

杨子千心中雀跃,以杨大年为首的一家子却目瞪口呆的望着夫子和杨子森!

☆、第三十一章

“我可以吗?”一向以聪明自诩的杨子森,这会儿,特别不自信。

“嗯,按说,年龄小了点。但是,要考秀才也得去正规的学堂里坐上几天才行。如果条件允许,正该去了!”夫子这话,是面对杨大年说的。

条件,即是物质的,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钱。

又是钱!杨大年心里苦涩不已。下午,和王三说起多修几间屋,是差钱;眼下,小三子要上学堂,急需钱!可是,自己除了会挖泥,根本就没办法掏金啊!

一个钱都挣不来,更别说送孩子上正学堂的那一大笔束修了!

钱!

杨子千被这个字狠狠的撞了一下腰。这个家,第一次见钱,还是二哥过年时拿回家的二十个钱,十个进了嘴里,十个进了月娘的聚宝袋里。

这些日子,忙碌充实,空了就找找野菜,抓抓小鱼,一心只想到节流,却没想着开源。

看来,是有必要去考察一翻了,若有那一本万利的买卖,也该去做一做了。

杨子千小朋友,把做生意当做山代王一样了。她也不想想,一无本钱,二无技术,三无权势,一本万利的买卖,岂是天上的陷饼,说掉就能掉的,也不怕砸死!

萧条破败的小镇上,街上稀稀落落的人行走着;路边的小摊小贩百无聊奈的抱着臂膀打瞌睡;偶尔有吆喝声,都是因为看有人在摊前驻足才打起精神应付,但,看得多,下手买的少。

“爹,这街上怎么不热闹!”杨子千来到西宋,第一次逛街,却失望至极,人气都没有,怎么做生意,消费群体都不固定,又能卖什么?

“这广源镇,方圆有李家寨子、油房沟、岈屿山和金鸡崖四个村落,地势偏山,人丁本就不旺,大户人家都没几家,佃农居多。这青黄不济的日子里,都在家里伺侯庄稼,找野菜糊口。家里要没个大盘小事,谁会上街花钱啊!”杨大年苦笑,自己一年四季,也懒得上一次街,今天要不是四丫头缠着,他早下地扯田里的杂草去了。

“岈屿山?”没顾得上杨大年说的人气不旺的原因,只听得这个熟悉的山名,杨子千小心脏都快跳出来了。

“这山在哪儿?”激动的问老爹!

那里,是不是有回现代的时光隧道?其实,她更想这样问苍天。

“就在我们后山翻山过去的那一道山梁,山更高,几乎没办法种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