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不竞争-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术人员”的话语让郑南雁收回了辞呈,留了下来。
回忆起那段日子,郑南雁印象最深的就是,两年里,他每次去上海总部开会都要作检讨。
在郑南雁的带领下,华南区率先在机场发放会员卡,2003年非典期间,在许多公司都开始裁员的情况下,郑南雁却反其道而行之,组织员工培训,并组织员工去交通要点观察人流变化,了解市场动态。一系列行动之后,华南区终于迎来了业绩的转折点。
等到非典疫情一结束,华南区上演大反击,奇迹般地超额完成销售任务,并发展成为携程的主力片区。其业务量占携程业务总量的30%,仅次于比例为40%的华东区。郑南雁也由此被调往上海总部,出任主管营销的携程副总裁。
在携程的日子里,郑南雁与当时任携程CEO的梁建章最谈得来,他慢慢发现:每次大家讨论工作、运营,甚至聊天的时候,梁建章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消费者的感受如何”、“消费者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样的角度。经营的出发点不是“我想做什么”,而是“我能为客户做什么”。
这给了郑南雁很大的启发,也让他的思维习惯慢慢发生改变,以往身为IT青年,他通常会从纯技术的角度出发,专注于如何设计出“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但携程的理念让他明白: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更为重要的是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产品设计出来又会有多少消费者去用。
如此以往,郑南雁看问题的眼光不再局限于技术这一领域,而是分别向前、向后各自延展了一段,并能够彼此连接起来形成互动。
7天找到充满激情的事业(4)
对郑南雁来说,携程可以算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所学校,让他有机会去学习和了解技术以外的东西,如商业管理、人才招聘、管理体系、市场理念,还包括坚持不懈的耐力和勇往直前的冲劲。而他自身也完成了从IT技术人员到商业管理者的转变。
随着在携程华南区业绩的不断突出,郑南雁的学习能力、思维方式、行业经验逐渐成熟,他开始有了一个想法,并且越来越强烈:如果自己组织一支团队单干,应该也不会差吧?
郑南雁的三次选择
1993年,郑南雁下海的时候,正好赶上1992年*南方视察之后知识分子争先下海的那一浪。从时间上算,20世纪80年代就接触苹果机的郑南雁是中国不折不扣的第一代从娃娃开始培养的程序员,这样的一批人,有着无比骄傲的内心和用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这样的一批人,是断然不会在公务员体系里待上很长时间的。
2000年,正是中国互联网开始从因狂躁而跌入的低谷中重新上爬的阶段,也是中国互联网开始完成华丽转身的年份。在这个当口,错过借第一浪起航的郑南雁顺势加入携程——这家中国互联网第二浪中最具标志性的企业之一。携程最终成为中国互联网第二浪中率先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其在线旅游的概念大受欢迎。2003年12月9日,携程在美国纳斯达克(NASDAQ)股票市场成功上市,当日股价涨幅达到88%,并成为三年来整个纳斯达克市场上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的一只股票,之后股价也持续稳步上升。
这两次选择,虽然也有人反对,但大多都是支持的声音。不过,也就是在自己的本命年的2004年,郑南雁作出的从携程离开、独立创业的决定,却几乎没人看好。而且,对于郑南雁来说,比起前面两次的选择,这第三次选择更加关键,需要权衡和考虑的因素更多,因此更加难以抉择。
第一次放弃的只是一个铁饭碗而已,对于有技术背景的郑南雁来说,这不是很大的问题。第二次则是离开自己创办的公司,对郑南雁来说,虽然在物质上的回报也不是很让人满意,在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但面对即将兴起的互联网第二浪,面对携程这样的一家好公司,面对季琦这样很有感染力的领导,郑南雁很容易作出他的选择。
然而,这一次要放弃的远比上两次多很多。郑南雁当时在携程的地位是除创始人之外整个携程里位置最高的两个人之一,如果再进一步,那就是除创始人之外承担最多管理职责的人,与之对应的薪酬可想而知,同时,携程还是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优质中国概念股企业,表现超强,作为高管的郑南雁拥有足够多的期权可以分享。
而去创办一家新公司,则是问题多多。
新公司即便要上市,最快也是5年之后的事情,也就是说,至少奋斗5年郑南雁才有可能达到他此时在携程所取得的一切,这还是最理想的状况。虽然之后郑南雁所创办的7天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神奇地在美国纽交所成功上市,但在当时,郑南雁并没有作这个设想。
新公司还需要郑南雁拿出至少1 000万元入股,这据说是当时郑南雁的全部身家。如果新公司不能成功的话,那么郑南雁将一下子从身家千万变得一无所有,既然这样,为什么不留在携程平步青云呢?
携程上下对郑南雁也表示出足够的优待和厚爱,郑南雁曾说过,只要携程不炒他,他就不会走,这句话背后隐含了他对携程的深厚感情。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7天找到充满激情的事业(5)
想来想去,此时的郑南雁无法作出决定,他觉得还是等入夜后给老何打一个电话吧。
这个老何在郑南雁的人生中的众多关键时刻和面临重大选择之际都会出现,他是郑南雁的天使,更是郑南雁的良师益友。这个老何此时正在美国,郑南雁需要等到深夜才能和老何通上电话。
在等待给老何打电话的那个晚上,郑南雁一个人坐着,不禁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老何的场景。
电梯直上广州市天河北路大都会广场32楼,透过今日投资财经资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今日投资)办公室明亮的玻璃窗,羊城广州看上去天高云淡。那是2004年一个春日的清晨,郑南雁来不及吃早餐,便急匆匆赶去见那位被朋友们称为老何的人。
这个老何就是乐百氏创始人、今日投资董事长何伯权。作为中国第一代的创业者,何伯权在将乐百氏出售给达能集团之后,远赴哈佛大学过了一段闲云野鹤般的访问学者生活,此时何伯权也刚刚回国不久,正在多方面寻找投资机会。
在广州大都会广场的那次碰面,两人可以说是一拍即合,不用再过多阐释经济型酒店的前景,郑南雁只是简单地说:“看看如家的情况,再看看携程那些中低端客人的需求,再看看市场的消费选择,我相信市场很好,我也能够做好。”
何伯权回答得很简单:“我也是这么想。”事实上,此前就已经关注经济型酒店的何伯权,凭着自己十几年在商界摸爬滚打的经验和眼光,也早就认定了这一点。
在那天的碰面中,两人的谈话从上午十点延续到下午,因为中午都约了人,两人又各自分头去吃午饭,下午聚在一起继续聊。
在上午的几个小时里,两人主要讲的是各自以往的工作经历。何伯权讲自己在乐百氏时如何考察市场:每到一个地方就叫上出租车,带上分公司负责市场营销的员工去周边一定范围之内考察,看能否找到乐百氏的产品;而郑南雁则习惯于装扮成普通客人到机场去检查员工发放携程卡的情况,有时甚至会因探问过细而被疑为商业间谍。
下午,两人的谈话才开始涉及创业的一些具体内容,并初步形成了投资800万美元,何伯权作为大股东并任董事长、郑南雁任CEO的框架性协议。
这次见面之后,老何回到了美国家中,郑南雁则静候老何的消息。郑南雁当时的打算是,只要老何那边有确切的回应,自己便向梁建章请辞,离开携程。不过,郑南雁对老何确切的回应一等就是两个多月。
梁建章关于郑南雁升职的提议正是出现在这个等候期,这让郑南雁一下子陷入彷徨和犹豫之中。
那么,为什么不先答应梁建章,等老何那边有确切意向后再与梁建章摊牌呢?
对郑南雁来说,这的确是个很好的应对策略,但这触及了郑南雁的商业底线,不符合他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先答应了梁建章,携程把相关的资源匹配过来,而等到投资人的准信后,就立马从半道撤离的事情郑南雁做不出来,拿郑南雁的话说,“这不符合自己的做派”。
但要郑南雁在没有得到任何承诺的前提下,拒绝梁建章的好意,也是一个很不靠谱的决定,理想的状况是,如果在美国的老何此时已经想清楚了,郑南雁就向梁建章提出辞呈;如果老何还只是停留在意向层面的话,郑南雁就和老何在电话里沟通一下,如果对方有变化,那么,就不妨再回来考虑梁建章的提拔,看是否平稳过渡一段时间后再寻找新的投资人和创业机会。
也许有人说,郑南雁不够决绝,既然想好了创业,为什么不当机立断呢?这还真是冤枉了郑南雁。创业成功本身是个低概率事件,郑南雁要创办的经济型酒店本身需要相当大的一笔启动资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贸然出来创业,只会让自己进退两难,而这个时候的郑南雁已经36岁了。以郑南雁的性格来说,他更认可即便是有好的想法,也要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出手的行为准则。
。 。。 想看书来
7天形成5人梦幻创业团队(1)
一旦你想做成一件事情,你必须找到一些在专业领域比你有经验的人和你一起打天下。这些人要不怕和你争执,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有独立性和自信心,在管理团队内部能体现出共同负责的协作精神。当和这样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你别怕暴露你的脆弱和无知,当你坦率地承认公司所遇到的问题和自身弱点时,你会明白,你能得到的帮助有多大。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自传《将心注入》
如果不是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7天甚至可以用更短的时间成功上市。即便遭遇了金融危机的阻碍,但从2005年3月第一家店的开张到2009年年底在美国纽交所上市,7天仅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郑南雁和他的伙伴们创造了一个快速成长的奇迹。
7天4年上市的故事与CEO郑南雁关联颇大,同时也与7天在创业之初形成的一支至今仍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伸缩有序的管理团队有关。而这个创业团队能够形成并持续发挥作用,很大程度要归功于郑南雁先人后事的管理思想。
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本书已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编者注一书中提到,优秀的公司总是先人后事。对于这句话,很多人总是不理解,怎么可能在还没有项目的时候,就先把人找好,等到项目来的时候再上呢?要找什么样的人,未来会有什么项目,什么时候项目会来,太多的未定因素,怎么能够先找人呢?特别是经济型酒店行业,从一开始就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容易形成泡沫,不可避免地会被打上浮躁的印记。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详细讲述,从2005年最开始的出师不利到2006年年中,郑南雁和他的这些早期创业伙伴是如何相互认可、形成默契的;如何在这个团队创办之初就形成先人后事的价值观,并由此将其贯穿到整个公司的文化中去。在我们看来,这是7天能自动自发的前提所在,也是7天之后能在战术上实现垂直切割以及放羊式管理的组织保证。
师弟林粤舟
2004年11月1日,林粤舟加入7天。
按照7天的官方说法,7天最初的核心成员只有郑南雁与同样是技术人员出身的师弟林粤舟,郑南雁主外,林粤舟主内。也就是从这一天起,郑南雁开始有了可以信任的臂膀。
按照林粤舟的回忆,他在2004年的上半年突然接到了郑南雁的电话,远在上海的郑南雁问林粤舟有没有兴趣参与经营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林粤舟几乎没有思考,就答应了郑南雁。不过,直到这一年的9月份,林粤舟才在广州二沙岛的一家西餐厅里与郑南雁面谈,并知道了郑南雁想进军的是经济型连锁酒店。
选择林粤舟做自己的创业伙伴,不仅仅是因为两个人之间多年的相知:郑南雁与林粤舟从中学时代起就认识,郑南雁比林粤舟高两届。两人同是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华师附中)计算机兴趣小组的成员,又先后进入中山大学计算机系学习。林粤舟大学毕业后,加入了郑南雁参与创办的万迅,并在郑南雁离开后接手他的工作。十多年的同学和同事关系让林粤舟和郑南雁对彼此都有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郑南雁眼中,林粤舟这位中学时代就在重点班学习的师弟,不仅IT技术强于自己,而且思维系统性强,恰好与自己的跳跃性思维形成互补。
林粤舟是很有主见的人,而且并不忌讳提出反对意见,这让郑南雁觉得,与这样的人一起工作有一种推动作用,可以很快激发自己的竞争心态。
7天形成5人梦幻创业团队(2)
在林粤舟眼中,在大学时就担任学生会主席的郑南雁,让人有信心跟着他创业。
因此,虽然当时对经济型酒店知之甚少,但林粤舟毅然答应了郑南雁的邀请。因为原来在万迅兼管过一段时间的市场工作,和酒店业多少打过一些交道,所以林粤舟对于中国酒店业存在的问题和机遇多少有所了解。
林粤舟的加入,让郑南雁创办一家在信息系统领域持续领先的经济型连锁酒店的创业梦想得到了有力的保证。7天在一开始就在信息系统支撑上领先竞争对手,之后在电子商务上的诸多尝试也同样走在同行前列,甚至发展成为7天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
信息系统对于一家快速成长公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由于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持续投入才能见效益,而且对技术人员的要求颇高,因此,很多公司虽然表面上喊着对信息系统很重视,但真正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在7天则不然,一方面,CEO郑南雁本人就是技术人员出身,他对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和操作性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另一方面,CIO林粤舟拥有过硬的技术实力和影响力,为7天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投入作了组织上的保证。
一个事实是,除了林粤舟之外,7天创业团队的另外一些核心成员,都是郑南雁在2005年才陆续找到的,其间,7天也像很多创业型公司一样,经历了创业初期选人的纷扰:来自传统酒店行业的运营总监离职,理由是觉得这家小公司的待遇不够有人情味,人力总监也随后离职。而另一些来自传统酒店行业的员工,也不能适应7天的新模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林粤舟给7天带来的不仅是IT技术的支撑,他也是7天先人后事法则的忠实拥护者和坚定执行者,并以平稳的性格和全面的综合素质成为7天最可靠的“总理式”人物。一些新的或者在筹建的部门也多由林粤舟代管或监管,这让一专多能的林粤舟在7天内享受到崇高的威望和广泛的信任。
7天最开始三家店入住率不到40%
2005年3月15日,7天首家酒店在广州北京路落户。一个大得有点夸张的蓝色“7”字赫然印在酒店的黄色墙面上,远远看去就知是7天。
虽然显眼,但道路不便,出租车不能直接到达,客人需要拖着箱子走一段路。按照传统酒店行业的理解,这个位置万万不能选,但以7天当时的财力,可以选择的物业并不多。郑南雁自嘲地解释:客人每到一个城市,就想找到一家值得信赖的酒店,当他找到一家酒店时,又特别渴望安静与安全,希望别人都找不到。要迎合这种微妙心理,便要将酒店位置选在临近闹市区的居民小巷。
然而,事情的进展并不如想象中顺利。由于居民区建筑结构复杂,改造有难度,加上施工不能扰民,工程车不准白天通行,最后整个工期足足拖了50多天。再加上随后在岗顶、客村两家分店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