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稻盛和夫自传-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年级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当时学校经常有测验,朋友就会问“这次怎么样啊”,我回答说“不好,不理想”。“得了几分啊”,“98分”,对方听了之后就会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但我认为如果没有拿到100分满分的话,就是没有考好。不知几何时起,我渐渐有了完美主义的意识,并以此来磨炼自己。“我脑子不好,所以要付出成倍于人的努力。如果他人付出两倍的努力,那么我就要付出5倍的努力。”这句话成了我的口头禅。
升到高三后的秋天,大家开始讨论起报考大学的话题。因为我患过结核病,有过这样一段痛苦的经历,所以一直希望能够在大学里研究药物学。高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的哥哥利则恳求父母:“就让和夫念大学吧!”但平时忠厚老实的父亲一听这话勃然大怒:“就是因为答应我只念完高中,所以我才同意的,这次怎么又想要上大学啦!”
我下面还有5个弟妹,所以也不好意思再如此任性,心想索性去找一份当地银行的工作算了。当我告诉辛岛老师我已放弃上大学的念头时,他说:“我来做做说服工作。”第二天就上门来找我父亲了。“稻盛君具备其他学生所没有的许多优秀品质,”辛岛老师说。辛岛老师曾经担任过鹿儿岛中学的校长,有着高尚的品格。这样一位老师为我恳切地求情,父亲也感到没辙,最终不再坚持,但提出了一个条件,就是我必须靠奖学金或打工来养活自己,家里不再负担任何费用。
第二年,即1951年,我决定报考大阪大学医学系,于是坐夜车赶往大阪。川上君对我说:“如果你考大阪大学的话,我也和你一起去考。”这次我有充分的自信,但事与愿违,对我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家里的条件已经不允许我复读,后来就和川上君一起考上了招生考试较晚的当地的县立鹿儿岛大学(后成为国立大学)。我考进的是工学系应用化学专业,学习与药物学相关的有机化学。
在生活上,因为鹿儿岛大学离家不远,可以走读,所以还比较方便。家境并不宽裕,所以我经常是穿着唯一的一件夹克外套和木屐去学校。另外,由于我买不起昂贵的参考书,所以只能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埋头苦学。考虑到必须要锻炼身体,所以就加入了空手道俱乐部。那是因为空手道非常适合于贫穷学生,只要备一件空手道服就行了,而且这是一种徒手竞技,不需要任何器械。
同时我还勤于打工以养活自己。我在山形屋百货商店做巡夜警卫的时候,暗恋上了一位女营业员。川上君有一个亲戚在山形屋工作,在他的帮助下我终于成功地把那个女孩子邀出来看电影。我和川上君一起带着这个女孩去了位于天文馆路的电影院,但我一直想着身边的她,以至于电影的内容没有给我留下任何印象。虽然吃晚饭后一直把她送到家,但不识相的介绍人却过于热心,最终还是没有让我们独处。之后,终于有一天晚上有了两个人独处的机会,但对方却告诉我说:“我马上要嫁到东京去了。”
1952年,也就是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的母亲姬美病倒了。高烧一直不退,诊断下来发现胸部有阴影,这让我觉得稻盛家果然是一个结核病窝。虽然我也一直护理母亲,但总觉得没有尽到丝毫的孝心。
“你这个笨蛋,”交川先生大喝一声,“我虽然不知道这个稻盛有多么优秀,但一个二十六七岁的毛头小子能有什么作为?”青山先生并没有退却,西枝先生也用自己的家宅作为抵押为我担保。若不是受到这些有着豪迈气节的明治男人们的赏识,我怎能有机会向世人展示我的技术?
还记得西枝先生征求夫人意见时说:“这个家有可能要被没收的哦!”而他夫人却笑着说:“一个男人这么欣赏另一个男人,我也没有办法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6章 破败不堪的公司
1954年(昭和29年)春天,我在鹿儿岛大学已到了大四,面临毕业和就业问题。由于朝鲜战争的军需已不再旺盛,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考虑到我的专业,当时我只想找一家石化方面的企业。
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好朋友川上满洲夫,他一听就说,“我父亲的弟弟在通产省担任课长,我去让他想想办法。”事不宜迟,我们连招呼也没打一声就踏上了夜行列车。虽然一清早就到了位于荻窪的叔叔家,但叔叔正在睡觉,而且听说又是为了朋友的就业事宜,所以就不理不睬,借口说夫人正巧从九州回来,只让川上君进了家门。不多时,川上君就气鼓鼓地跑了出来,说:“真是岂有此理,以后再也不会求我这样一个冷漠无情的叔叔帮忙了。”我虽然觉得是我们给对方添了麻烦,但最终这句话还是没能说出口。
这一年,原帝国大学的学生找工作都非常困难,如果没有很硬的门路,要想进大公司就是天方夜谭。应用化学系的竹下寿雄教授也是想方设法地托人为我找工作,但没有几家公司在招人。
我虽然也参加了几次帝国石油等公司的招聘考试,但因为没有后门,而且又是一所新大学的学生,所以即使成绩再好,也没有一家公司愿意录用我。“这个社会怎么如此不公平。反正找不到一个正经的工作,索性就去当一个文化流氓。重仁义的黑社会要比这种不公平的社会好上百倍。”因为过去练过空手道,所以对体格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自信,这种愤世嫉俗的想法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不知不觉中已经在位于闹市区的帮派事务所门前徘徊良久。
但是,贫寒的家里还有等着我就业赚钱的5个弟妹,虽然憎恨这个社会的不公平,但这种憎恨对于自己的人生没有丝毫的裨益。恢复冷静之后,我意识到只有靠自己的努力和忍受。
转眼到了夏天,竹下老师把我叫去,对我说:“我有一个朋友在京都的一家生产绝缘子的公司,那里可能还有些希望。”当时我只是想早一点让家里人高兴,所以虽然这是一家从未听说过的企业,但我当即就恳请老师帮忙。
但是,绝缘子和陶瓷都属于无机化学领域,对方好像需要的是研究陶瓷方面的学生。因此我急忙师从无机化学的岛田欣二教授,开始研究从鹿儿岛入来采集的优质粘土。剩下的时间只有半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总结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撰写了题为《入来黏土的基础性研究》的毕业论文,结束了我的学生生涯。
这篇论文还为我创造了一个邂逅的机会,当年,论文引起了鹿儿岛大学内野正夫教授的关注。这位老师过去曾参与创办了一家在中国东北的轻金属公司,是一位非常著名的技术专家。战后他遭到整肃而被扫地出门,整肃解除之后,被鹿儿岛大学聘为教授。
这位内野老师出席了毕业论文发表会,赞不绝口地说:“我读过不少论文,这篇论文比东大(东京大学)毕业生的论文还要优秀。”在毕业典礼结束后的谢师会上,老师又对我说:“你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工程师。”而且在我将要离席回家的时候,他又邀请我说:“稻盛,我们一起去喝杯茶怎么样?”随后就把我带到了位于天文馆路上的一家时髦的咖啡馆。对于贫穷的学生我来说,在这之前连水果冷饮铺都没进过。席间,老师耐心详尽地告诉我成为一名工程师需要做好哪些思想准备、具备哪些素质,这让我切身感受到老师的好意。因为这样一段缘分,在我创办公司之后,还经常会去向他讨教,他也成了我终生的恩师。
内定接纳我的京都绝缘子公司名称就是松风工业,是由松风嘉定于1906年(明治39年)创办的,是日本最早生产高压绝缘子的企业,曾经一度超越日本碍子公司(现在的NGK公司)。
我听说公司老板的双亲都出自于京都名门,而且又是生产绝缘子的可靠企业,所以心里踏实了许多。哥哥拍拍我的肩膀说:“你就像是一个出征的士兵!”我穿着哥哥为庆祝我就业而送给我的西装,告别了鹿儿岛。
1955年(昭和30年),我进入了松风工业。虽说是在京都,但公司却在西山方向,位于东海道线神足站(现在的长冈京站)附近。
不久,我觉察到公司的管理形同银行,而且经营方家族内部矛盾激烈,劳资纠纷不断。公司虽然是这样一种状况,但还是录用了5名大学毕业生。这样的公司居然也会录用像我这样的乡下大学的毕业生?等到我彻底了解情况的时候,可以说为时已晚。
我被安排在制造部研究课,从事高频绝缘性强的弱电用陶瓷的开发。因为在1953年才刚刚开始有电视转播,所以用于家电产品的绝缘陶瓷应该还是很有前途的。
傍晚,我被带到了宿舍,顿时目瞪口呆。这是一间又旧又破的房子,里面全是稻草屑,连榻榻米都没有,不得已赶忙去买来席子,用钉子钉在地板上。当晚,我们5个人聚在一起,办了一次同期会,大家不约而同地道出了心声,“这么破败不堪的公司,索性早点辞职算了!”
宿舍里没有食堂,只能用炭炉自己生火做饭。即便如此,由于手头拮据,所以只能吃些油炸豆腐或天妇罗的碎屑。黄酱汤里放上些天妇罗的碎屑,看上去也有些饱腹感,每天晚上就着这种黄酱汤,以此果腹。
接受家人热情送别时的那种激动早已烟消云散,一个人孤独地踏上了社会。为了做晚饭,一下班就提着菜篮子跑到车站附近的副食店买菜。
“好像没见过你嘛,你在哪家公司工作啊?”“松风工业。”“哦,是那家公司啊。你从哪来啊?”“鹿儿岛。”对方更加惊讶了,“打那么老远来啊。你要是在那家公司做的话,就讨不上老婆咯!”
我越发变得无精打采。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7章 没有实现的跳槽(1)
进入京都的松风工业之后,我的工作便是研究被称为特殊陶瓷的新型陶瓷,特别是高频绝缘性强的镁橄榄石陶瓷。同期进入公司的其余4人则被分配到公司的主业部门——绝缘子部门。公司的订单日益减少,而且拖欠工资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经营不善的问题立刻暴露无遗。因此,其中的一人辞职了,另一个也紧随其后,到了秋天就剩下两个人了。
我们两个人也想找个退路,一商量就向自卫队的干部预备学校递交了报名表。我们在伊丹的驻地接受了考试,两个人都合格通过了。由于需要户籍副本,我就去信给鹿儿岛老家,但迟迟没有回音。结果超过了期限,只有那个同事进了那所学校。后来我才得知,是我哥哥撕毁了那封信。一家人辛辛苦苦把弟弟送进了大学,好不容易进了京都的公司工作,才半年就想着要跳槽?真是没有出息!我也为自己的草率而感到羞耻。
跳槽没有成功,只剩下我孤零零地留在了公司。在进退维谷之后,我反而感到轻松了。再怎样牢骚满腹也于事无补,我的想法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决心潜心埋头于研究。一直待在肮脏不堪的宿舍里,只会使自己的情绪低落,因此我把被褥、锅子、炭炉等都带到了研究室,强迫自己从早到晚地进行实验研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我得到了理想的实验结果。
得出理想的结果之后,我受到了上司的表扬,也由此体会到了工作的乐趣,之后就更加发奋努力,又有了新的成果。我还得到了公司董事的鼓励,于是更加加倍地努力,然后再得到更高的评价。虽然一个人被遗弃在公司里,但当我改变了心态之后,我的人生迎来了转机,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这时候,公司接到了一份松下电子工业公司的订单,关于电视机显像管中的电子枪所使用的绝缘陶瓷部件以及U字型绝缘体的。由于电视机需求的迅速增长,松下希望把从其合作方荷兰飞利浦公司进口的产品实现国产化。我考虑是否可以使用镁橄榄石陶瓷,结果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成功完成了合成,这在日本尚属首例。
在合成镁橄榄石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矿物原料全都是干燥的粉末,难以成型。如果采用黏土这一传统工艺的话,就会混入杂质,无法获取纯净的物性。
我日夜都被这一问题所困扰。有一天我经过实验室时,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险些摔倒。我不由自主地叫了起来:“是谁把东西放在这儿的?”结果发现是鞋底上粘了类似于茶色的松脂般的物质。原来是前辈在实验中使用的松香。
“就是它!”我的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了灵感。如果在粉末原料中投入纯净的松香作为黏合剂,那就应该能够成型。于是我马上将原料和松香放入锅里,一边加热一边混合,然后再放入模子里进行成型,结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而且,将通过这一方法成型的物体放入炉中烧结后,连结部分的松香在烧结过程中全部烧尽,成品中没有留下任何杂质。这一意想不到的成功好像是得到了神的启示。
通过这种工艺成功合成的镁橄榄石,作为原料被广泛用于显像管部件U字型绝缘体。自己的研究成果得到转化,这对于一名技术人员来说是莫大的安慰,我从中也体会到了巨大的成就感。
我甚至想发表一篇有关这次合成的论文,但后来发现在陶瓷协会的杂志上已经刊登了一篇关于镁橄榄石陶瓷合成成功的论文,作者是工业技术院名古屋工业技术实验所(现名古屋工业技术研究所)的杉浦正敏课长。在该论文发表的当天,我赶到了名古屋的会场。仔细聆听之后,我发现他的方法与我的完全不同,而且离实际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事后我要求与杉浦见上一面,我详细地向他介绍了我的研究。通过这样一次机缘结识的杉浦,后来也加入了京瓷。。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7章 没有实现的跳槽(2)
公司虽然日薄西山,但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而且还有优秀的技术人员。一位前辈技术员评价我是一个认真、踏实工作而又不显山露水的人。
在混合陶瓷粉的时候会用到球磨机这一实验工具,内有一个用于粉碎的球,装入粉末,然后咕噜咕噜地转动,以使粉末混合。我平时在粉碎、混合原料的时候,都是按照程序漫不经心地操作。一天,我坐在前辈清洗原料的场地,看着这位前辈用刷帚用力地清洗球磨机。有时候球磨机里的球会有一点缺口,这个凹坑里就会嵌有前次实验所使用的粉末。前辈就用刮刀把这些残渣抠出来,然后再用刷帚清洗干净。我边看边想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的技术员怎么还在做这么鸡毛蒜皮的小事。
但是,平时只是简单地做一下清洗的我,却怎么样也无法获取理想的实验结果。我绞尽脑汁地想原因,突然眼前浮现出这位前辈的身影,这时我有一种自己的脑袋被重重地击打了一下的感觉。
原来如此啊。如果不认真清洗的话,前面实验所使用的粉末总还会附着在工具上。下一次实验如果还是使用这个工具,那么陶瓷的微妙特性就会发生变化。
前辈在仔细地清洗实验工具之后,还会弯下腰用毛巾擦拭球体。原来如此,虽说清洗是一道如此简单的作业,但却必须做到如此彻底。教科书上虽然写着先把原料粉末进行混合、成型,然后再用高温烧结的程序,但实际操作中并不完全如此。有许多东西是要靠自己经历了无数次的实验失败,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掌握的,只有把实际经验与理论相结合,才能成就出色的技术研发和制造。前辈的背影教会了我现场经验的重要性。
第二年秋天,我所率领的研发团队独立出来,成立了特磁课。虽然进公司只有短短的两年,但我已经实际主管这个部门的工作了。为了尽快实现量产,我还独立设计了用于特殊陶瓷烧结的新型隧道电炉。这时,公司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