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不是教你使坏-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罗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职责之内的事,但小罗的做法却使方经理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方经理又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纠纷很快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小罗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方经理当然另眼相看。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工作中,很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某种事情明明是上一级领导耽误了或处理不当,可在追究责任时,上级却指责自己没有及时汇报,或汇报不准确。例如,在某机关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件事:部里下达了一个关于质量检查的通知后,要求各省、地区的有关部门届时提供必要的材料,准备汇报,并安排必要的下厂检查。某市轻工局收到这份通知后,照例是先经过局办公室主任的手,再送交有关局长处理,这位局办公室主任看到此事比较急,当日便把通知送往主管此事的某局长办公室。当时,这位局长正在接电话,看见主任进来后,只是用眼睛示意一下,让他放在桌上即可。于是,主任照办了。然而,就在检查小组即将到来的前一天,部里来电话告知到达日期,请求安排住宿时,这位主管局长才记起此事。他气冲冲地把办公室主任叫来,一顿呵斥,批评他耽误了事。在这种情况下,这位主任深知自己并没有耽误事,真正耽误事情的正是这位主管局长自己,可他并没有反驳,而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批评。事过之后,他又立即到局长办公室里找出那份通知,连夜加班加点,打电话、催数字,很快把所需要的材料准备齐整。这样,局长也愈发看重这位忍辱负重的好主任了。 
为什么他明明知道这件事不是他的责任,而又闷着头承担这个罪名,背这个黑锅呢?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这位主任知道,必要的时候必须为领导背黑锅。这样,尽管眼下自己会受到一点损失,挨几句批评,但到头来,为领导解了围于公于私会有相当大的好处。另外,与上司相处时,还应注意不要和他发生冲突,无论是事实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领导的权威和面子比自己的更重要,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不妨借鉴以下几点: 
(1)领导理亏时,给他留个台阶下 
常言道:得让人处且让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对领导更应这样。领导并不总是正确的,但领导又都希望自己正确。所以没有必要凡事都与领导争个孰是孰非,给领导个台阶下,维护领导的面子,对你以后找领导办事会大有益处。 
(2)领导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 
如果错误不明显,无关大局,其他人也没发现,不妨装聋作哑。如果领导的错误明显,确有纠正的必要,最好寻找一种能使领导意识到而不让其他人发现的方式纠正,让人感觉领导自己发现了错误而不是下属指出的,如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声咳嗽都可能解决问题。 
(3)尊重领导的喜好和忌讳 
喜好和忌讳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有些人就不尊重领导的这些方面。一位处长经常躲在厕所抽烟,原因是这位处长手下有四个女下属,她们一致反对处长在办公室抽烟,结果处长无处藏身,只好躲到厕所里过把烟瘾。他的心里当然不舒服,还不到一年,四个女下属就换走了三个。 
(4)百保不如一争 
会来事的下属并不是消极地给领导保留面子,而是在一些关键时候给领导争面子,给领导锦上添花,多增光彩,取得领导的赏识。 
张作霖在一次给日本“友人”题词时由于笔误,把“张作霖手墨”的“墨”字写成了“黑”,有人说:“大帅,缺个土。”正当张作霖一脸窘相时,另一个人却大喝一声:“混蛋,你懂什么大帅能轻而易举地将‘土’拱手送给别人吗?”一句话既保住了张作霖的面子,又恰到好处地在上司面前露了一手,结果,他后来成了张作霖离不了的得力助手。 
面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渗透到方方面面。如果我们把关于面子的学问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相信你不论在哪种人际关系的处理中都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你的路也会因此越来越宽,越来越平坦,越来越开阔。  
 
 
 
 
 

  
 第二部分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
 
第五章织好人际关系网 
借别人的力量去成功 
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 
错综复杂的人际网中,有时候“一回生,二回熟”并非显得你大方、随和,有时候相识的过程应多经历一些内容。 
某甲参加一个社交聚会,交换了一大堆名片,握了无数次手,也搞不清楚谁是谁。 
几天后,他接到一个电话,原来是几天前见过面,也交换过名片的“朋友”,因为那位“朋友”名片设计特殊,让他印象深刻,所以记住了他。 
这位“朋友”也没什么特别目的,只是和他东聊西聊,好像二人已经很熟的样子。 
某甲不大高兴,因为他跟那个人没有业务关系,而且也只见了一次面,他就这样子打电话来聊天,让他有被侵犯的感觉。而且,也不知和他聊什么好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情形常会出现,以某甲的这位“朋友”来看,他有可能对某甲印象颇佳,有心和他交朋友,所以主动出击,另外也有可能是为了业务利益而先行铺路。但不管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他采取的方式犯了人性丛林的忌讳——操之过急。 
拓展人际网络是名利场上的必然作为,但在人性丛林里,还是有一些法则必须注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不致弄巧成拙。这个法则就是“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而不是“一回生,二回熟”“一回生,二回熟”还太快了些,“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则是渐进的、长期的、对方不知不觉的。 
之所以要“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是因为: 
①人都有戒心。这是很自然的丛林反应,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对方对你采取的绝对是关闭大门的自卫姿态,甚至认为你居心不良,因而拒绝你的接近。名人、富人或有权势之人,更是如此。 
②每个人都有自我。你若一回生,二回就要熟,必定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以求尽快接近对方。 
也许对方会很快感受到你的热情,而给你热情的回应,可是大部分人都会有自我受到压迫的感觉,因为他还没准备好和你熟,他只是痛苦地应付你罢了,很可能第三次就拒绝和你碰面了。 
“一回生,二回熟”的缺点还不止上面提的两点,因为你急于接近对方,所以很容易在不了解对方的情形下,以自己作为话题,好持续两人交谈的热度,这无疑是暴露自己,犯了人性丛林里的大忌,若对方不是善类,你这动作不是自投罗网吗? 
在人性丛林里,的确需要有人同行,但同行伙伴的获得必须花上一段时间。“一回生,二回半生不熟,三回才全熟”正是最高的指导原则。保持平静的、持续的接触,这样拓展出来的人际关系才是可以信赖的。  
 
 
 
 
 

  
 第二部分送人虚名,给人实惠
 
生活中,需要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时,慷慨一点先将那些虚名利益送给别人,最后获得更大的成功和利益。 
在生活中找到你的合作伙伴、你的良师益友,是你的福分,不仅需要一双明眼、一张巧嘴,还得善于为对方付出以体现你对他的敬重。你想得到别人的支持,送东西给对方,但是要送得恰当。 
(1)送出虚名求实惠 
许多人爱出风头好虚名,老想显示自己的存在和证明自己的重要。 
而明智的人,他始终考虑实际的好处,而不会在乎这些虚名。因为他们知道,只要获得成功,终会有一天实至名归。 
美国著名的钢铁大王卡内基是一个不好虚名重实际的人,只要对事情有好处,他就不吝于将出风头的事让给别人。 
有一年,卡内基结识了一位名叫佛里克的青年。此人经营煤炭业,号称“焦炭大王”,卡内基的钢铁公司需要煤炭,而且他对佛里克的胆识与才干非常赏识,如果跟佛里克合作的话,对他的事业无疑是有好处的。 
卡内基知道佛里克为人十分自负,如果不把他的面子照顾得很周全,即使他明知对自己有利,也不会合作的。于是,他将佛里克请到自己家里,热情接待。其时,卡内基已年近50,比佛里克差不多大一倍,他的财富则比佛里克多无数倍,但他仍然在佛里克面前保持着礼貌和谦逊。尽管佛里克是个骄傲自负的人,也不禁对卡内基产生了好感,这时,卡内基才提出合作成立一家煤炭公司的建议。他还大度地表示,新公司的总价值是200万美元,佛里克的焦炭公司约值32.5万美元,其余160多万美元都由他支付,股份双方各得一半。 
只出四分之一多一点的资金,却能得一半股份,这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佛里克却还在犹豫。如果公司以卡内基的名义运作的话,他是不乐意的,因为他是一个“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的人。 
卡内基看出他的心事,补充道:“新公司的名称是‘佛里克焦炭公司’。” 
佛里克再无疑问,当即爽快地同意了。此后,佛里克成为卡内基的合作者,日后更成为卡内基钢铁公司的高层领导之一。 
卡内基始终认为,作为商人,当以求利为本。利来而名自至,根本用不着考虑一时的虚名。卡内基不务虚名,但他把事业做大了,把做人做到了极高的水准,人们都乐意传诵他的名,于是他就名扬全球。这比那种争虚名想露脸的做法无疑高明多了。 
(2)送实惠得到更多的实惠 
不少好朋友,或者事业上的合作伙伴,由于种种原因,后来反目成仇了,双方都搞得很不开心。相互你好我好地走到一起,结果是大打出手地分手,前后反差太大了。 
有人问小巨人李泽楷:“你父亲教了你一些怎样成功赚钱的秘诀吗?”李泽楷回答说,赚钱的方法他父亲什么也没有教,只教了他一些为人的道理。李嘉诚曾经对李泽楷说,他和别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么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诚的意思是,他吃亏可以争取更多人愿意与他合作,你想想看,虽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现在多了一百个合作人,他现在能拿多少个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话,一百个人会变成五个人,结果是亏是赚可想而知。李嘉诚一生与很多人进行过或长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时候,他总是愿意自己少分一点钱。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么也不要了,愿意吃亏。 
这是种风度,是种气量,也正是这种风度和气量,才有人乐于与他合作,他也就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诚的成功更得力于他的恰到好处的处世经验: 
(3)把便宜留给别人 
从心态上来看,你老不愿吃亏,老占别人的便宜,会把自己弄得很猥琐,因为便宜不会都被你占尽,也就会觉得自己总在吃亏,心中就会积存不满和愤怒,这对自己也会是很大的伤害。再有,捞朋友的东西的人绝不会有什么出息,因为,他的眼光都集中到收集和占有眼前的每一点微小的利益上,势必影响自己的境界,缺乏向远处、高处看的意识和能力,而得不到别人的支持,一个人忙得焦头烂额,也难以成功。 
人际关系中,每件事情都无法做到绝对公平,总是要有人承受不公平,要吃亏。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好的人际关系,都希望与别人相处融洽,沟通意见,互帮互助。人际关系好的人,人们称他人缘好。人缘好是安全感的来源,是为人处世的基础。一个微笑,一束鲜花,一句问候,一声赞叹,一次帮助,都能为你赢来好人缘。 
与人相处,不仅利不能贪,功也不能贪,名也不能贪;不仅功要让,利也要让,名也要让。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相反,存一分骄慢,就多一分侮辱;占一分便宜,就招一分灾祸。一个人,对于事业上的失败,能自认这方面的错误,就能让人感德;在有成就时,能让功于人,就能让人感恩。老子说,事业成功了但不能居功。不仅成功让功,对待名誉也要让名,对待利益也要让利,对待善也要让善,对待得也要让得,凡是坏处就归于自己,好处都归于他人。他人得到名,我得他这个人;他人得到利,我得他这颗心。二者之间,轻重怎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分寸了。 
让人为上,吃亏是福。为什么呢?在生活中,人们对处处抢先占小便宜的人一般没有什么好感,这样,他从做人上来说就吃了大亏。因为你已经处处抢先了,你从来不等别人想到你而总是主动跳出来为自己谋每一点你看在眼里的利益,那么你周围的人就再也不会主动为你着想了,反而要处处对你设防,那么,你岂不是吃了大亏?而且,这样的人,心情经常会处于比较恶劣的状态。所以生活中有很多时候,吃点小亏对你自己的利益其实不会有什么损失。人心是一杆秤,如果你能使自己做到不斤斤计较,对别人不过分苛求,待人宽厚,你周围的人就会信赖你、尊重你,你就会有一个宽松而和谐的生活氛围,你就会时时有很开心的感觉。这就是“吃亏是福”的真谛。  
 
 
 
 
 

  
 第二部分是什么领导,使什么绝活
 
为人领导者,上帝也。工作中,作为领导下属的你得清楚你的老板是哪类人,方能对他施“计”。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力量,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在现代社会里是很难大有作为的。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去利用。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便是与各种上司打好交道,其实与他们搞好关系并不难,关键是要留点“心眼”,想一想他们各自的特点,对症下药就可以轻松搞定了。 
下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下应对各种上司的方法: 
(1)遇到冷静的上司,不要自作主张 
说话不多,举止安详;高兴时不会大笑,不会手舞足蹈;悲痛时不会大哭,不会逢人诉说;认为对的,不会拍手称许,不会热烈表示赞成……他的举止,始终保持常态,这是头脑冷静的人。 
如果遇到冷静的上司,那么对于一切工作计划,你只需要提供意见,不要自作主张,等到决定计划后,你只要负责执行便行。 
至于执行的经过,必须有详细记载,即使是极细微的地方,也不能稍有疏忽,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详细记载的报告,正是他所喜欢的。但执行中所遇到的困难,你最好能自行解决,不必请求。 
随机应变原非他之所长,多去请求反易贻误,做好事后用口头报告当时是如何应付的,他就会很高兴,但要注意的是,即使事后报告,也要力求避免夸张的口气。虽然当时的确十分难办,也要以平静的口气,轻描淡写为好,如此反而更可表现你的应变本领。 
(2)与懦弱的上司打交道,要当心他身边的实权人物 
懦弱的人,不会当领袖,即使当领袖,大权也必不在手中,自有能者在代为指挥。你必须看准代为指挥的人是什么性情,再采取应对的方法。一个机关的重心不是名位,而是权力,权力的所在才是重心的所在。虽然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位与重心,往往合二为一,然而,对懦弱的领导来说,名位是名位,重心是重心,绝不会合在一起。代为指挥的人如是正人君子,懦弱的领导还可保持着形式的尊严。如果代为指挥的人怀着野心,那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领导只是个傀儡而已。 
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