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今本竹书纪年疏证-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年,王会诸侯于东都,遂狩于甫。(《诗序》:「《车攻》,宣王复古也。宣王能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复会诸侯于东都。」又《诗》曰:「东有甫草,驾其行狩。」)
十二年,鲁武公薨。(《史记/ 鲁周公世家》:「武公九年夏卒。」《十二诸侯年表》武公尽十年,正当宣王十二年。)
齐人弒其君厉公无忌,立公子赤。(《史记/ 齐太公世家》:「武公卒,子厉公无忌立。厉公暴虐,齐人攻杀厉公,乃立厉公子赤,是为文公。」《十二诸侯年表》厉公尽宣王十二年。)
十五年,卫厘侯薨。(《史记/ 卫康叔世家》:「厘侯二十八年,周宣王立。四十二年,厘侯卒。」《十二诸侯年表》卫厘侯尽宣王十五年。)
王锡虢文公命。(《周语》:「宣王即位,不籍千亩,虢文公谏」云云。)
十六年,晋迁于绛。(《诗谱》:「晋成侯孙穆侯又徙于绛。」案《
十二诸侯年表》,是岁晋穆侯初立。《通鉴外纪》:「宣王十六年,晋献侯薨,子穆侯弗生立,自曲沃徙都绛。」)
十八年,蔡夷侯薨。(《史记/ 管蔡世家》:「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二十八年,夷侯卒。」《十二诸侯年表》蔡夷侯尽宣王十八年。)
二十一年,鲁公子伯御弒其君懿公戏。(《史记/ 鲁周公世家》:「
懿公九年,懿公兄括之子伯御与鲁人攻杀懿公而自立。」《十二诸侯年表》鲁懿公尽宣王二十一年。)
二十二年,王锡王子多父命居洛。(《史纪/ 郑世家》:「宣王立二十二年,初封友于郑。」)
二十四年,齐文公赤薨。(《史记/ 齐太公世家》:「文公十二年卒。」《十二诸侯年表》齐文公尽宣王二十四年。)
二十五年,大旱,王祷于郊庙,遂雨。(《诗/ 大雅》:「旱既太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
二十七年,宋惠公/ 薨。(《史记/ 宋微子世家》:「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惠公卒。」《十二年诸侯年表》宣王二十八年,宋惠公薨。)
二十八年,楚子/ 卒。(《史记/ 楚世家》「熊/ 十六年,郑桓公初封于郑,二十二年卒。」《十二诸侯年表》楚熊/ 尽宣王二十八年。)
二十九年,初不籍千亩。(《周语》:「宣王即位,不籍千亩。」)
三十年,有兔舞于镐京。(《御览》九百七引《纪年》:「宣王三十年,有兔舞镐。」《初学纪》二十九引作「三年」。)
三十二年,王师伐鲁,杀伯御。(《周语》:「三十二年春,宣王伐鲁,立孝公。」)
命孝公称于夷宫。(《周语》:「宣王欲得国子之能导训诸侯者,樊穆仲曰:『鲁侯孝。』乃命鲁孝公于夷宫。」)
陈僖公孝薨。(《史记/ 陈杞世家》:「厘公孝六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六年,厘公卒。」《十二诸侯年表》陈厘侯尽宣王三十二年。)
有马化为人。(《通鉴外纪》:「宣王三十年,有马化为人。」)
三十三年,齐成公薨。(《史记/ 齐太公世家》:「成公脱立,九年卒。」《十二诸侯年表》齐成公尽宣王三十三年。)
王师伐太原之戎,不克。(《后汉书/ 西羌传》:「宣王立四年,使秦仲伐戎。后二十七年,王遣兵伐太原戎,不克。」)
三十七年,有马化为狐。(《开元占经》一百十八引《纪年》:「周宣王三十三年,有马化为狐。」《外纪》亦系之三十三年。)
燕僖侯薨。(《史记/ 燕召公世家》:「惠侯卒,子厘侯立,是岁,周宣王初即位。三十六年,厘侯卒。」《十二诸侯年表》燕厘侯尽宣王三十七年。)
楚子鄂卒。(《史记/ 楚世家》:「熊/ 卒,子熊鄂立,熊鄂九年卒。」《十二诸侯年表》楚熊鄂尽宣王三十七年。)
三十八年,王师及晋穆侯伐条戎、奔戎,王师败逋。(《后汉书/ 西羌传》:「王遣兵伐太原戎,后五年,王伐条戎、奔戎,王师败绩。」《左/ 桓二年传》:「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
三十九年,王师伐姜戎,战于千亩,王师败逋。(《周语》:「宣王三十九年,战于千亩,王师败绩于姜氏之戎。」)
四十年,料民于太原。(《周语》:「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
戎人灭姜邑。(《后汉书/ 西羌传》:「后二年,晋人败北戎于汾隰,戎人灭姜侯之邑。」)
晋人败北戎于汾隰。(见上。)
四十一年,王师败于申。(《后汉书/ 西羌传》:「明年,王征申戎,破之。」)
四十三年,王杀大夫杜伯。(《墨子/ 明鬼下》:「周宣王杀其臣杜伯而不辜。」)
其子隰叔出奔晋。(《晋语》:「昔隰叔子违周难,奔于晋。」注:「隰叔,杜伯之子,宣王杀杜伯,隰叔避害适晋。」)
晋穆侯费生薨,弟殇叔自立,世子仇出奔。(《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宣王四十三年,晋穆侯卒,弟殇叔自立,太子仇出奔。」)
四十四年。(原注:晋殇叔元年丁巳。《春秋经传集解后序》:「《
纪年》无诸国别,惟特记晋国,起自殇叔。」《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宣王四十四年,晋殇叔元年。)
四十六年,王陟。(《史记/ 周本纪》:「四十六年,宣王崩。」)
幽王
名涅。(《史记/ 周本纪》:「宣王崩,子幽王宫涅立。」)
元年庚申春正月,王即位。
晋世子仇归于晋,杀殇叔,晋人立仇,是为文侯。(《史记/ 晋世家》:「殇叔三年,周宣王崩。四年,穆侯太子仇率其徒袭殇叔而立,是为文侯。」)
王锡太师尹氏、皇父命。(《诗序》:「《节南山》,家父刺幽王也。」其诗曰:「尹氏太师。」「《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其诗曰:「皇父卿士。」)
二年。(原注:辛酉,晋文侯元年。《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幽王二年,晋文侯仇元年。)
泾、渭、洛竭,岐山崩。(《周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三川竭,岐山崩。」注:「三川:泾、渭、洛。」)
初增赋。
晋文侯同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是为郑桓公。(《水经/ 洧水注》引《纪年》:「晋文侯二年,同惠王子多父伐郐,克之。乃居郑父之丘,名之曰郑,是为桓公。」说见《古本纪年辑校》。)
三年,王嬖褒姒。(《史记/ 周本纪》:「三年,幽王嬖爱褒姒。」)
冬,大震电。(《诗/ 小雅》:「晔晔震电。」)
四年,秦人伐西戎。(《史记/ 秦本纪》:「庄公生子三人,其长男世父。世父曰:『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遂将击戎,让其弟襄公。」案《年表》襄公立在次年。)
夏六月,陨霜。(《诗/ 小雅》:「正月繁霜。」传「正月,夏之四月」,则周六月也。古《纪年》用夏正,而此从周正,殊为未照。)
陈夷公薨。(《史记/ 陈杞世家》:「武公卒,子夷公说立。是岁,周幽王即位。夷公三年卒。」《十二诸侯年表》陈夷公尽幽王三年。)
五年,王世子宜臼出奔申。(《史记/ 周本纪》:「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咎。太子出奔申。」)
皇父作都于向。(《诗/ 小雅》:「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六年,王命伯士帅师伐六济之戎,王师败逋。(《后汉书/ 西羌传》:「王破申戎,后十年,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注:「并见《竹书纪年》。」)
西戎灭盖。(《后汉书/ 西羌传》:「其年,戎围犬丘,虏秦襄公之兄伯父。」此云「灭盖」,乃「犬丘」二字讹合为「盖」字耳。)
冬十月辛卯朔,日有食之。(《诗/ 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序:「《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唐书/ 历志》:「张说《日蚀议》:『《小雅》:十月之交,朔日辛卯。虞○以历推之,在幽王六年。』」)
七年,虢人灭焦。(《水经/ 河水注》:「陕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其大城中有小城,故焦国也。」)
八年,王锡司徒郑伯多父命。(《郑语》「幽王八年而桓公为司徒。」)
王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以为太子。(《御览》一百四十七引《纪年》:「幽王八年,立褒姒之子伯服以为太子。」《左传/ 昭二十六年》疏引「平王奔西申,而立伯盘以为太子。」)
九年,申侯聘西戎及鄫。(《郑语》:「申、缯、西戎方强。」)
十年春,王及诸侯盟于太室。(《书钞》二十二引《纪年》「盟于太室」四字,《左/ 昭四年传》:「周幽为太室之盟,戎狄叛之。」)
秋九月,桃杏实。(《御览》九百六十八引《纪年》:「幽王十年九月,桃杏实。」)
王师伐申。(《郑语》:「王欲杀太子以成伯服,必求之申,申人弗畀,必伐之。」)
十一年春正月,日晕。(《通鉴外纪》:「幽王之末,日晕再重。」)
申人、鄫人及犬戎入宗周,弒王及郑桓公。(《史记/ 周本纪》「申侯与缯、西夷、犬戎攻幽王,遂杀幽王骊山下。」《郑世家》:「犬戎杀幽王于骊山下,并杀桓公。」)
犬戎杀王子伯服。《左传/ 昭二十六年》疏引《纪年》:「伯盘与幽王俱死于戏。」)
执褒姒以归。(《史记/ 周本纪》:「虏褒姒而去。」)
申侯、鲁侯、许男、郑子立宜臼于申,虢公翰立王子余臣于携。(原注:是为携王,二王并立。《左传/ 昭二十六年》疏引《纪年》:「
先是申侯、鲁侯、许文公立平王于申。以本太子,故称天王。幽王既死,而虢公翰又立王子余臣于携。周二王并立。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以本非适,故称携王。」)武王灭殷,岁在庚寅。二十四年,岁在甲寅,定鼎洛邑,至幽王二百五十七年,共二百八十一年。自武王元年己卯至幽王庚午,二百九十二年。(《史记/ 周本纪》集解引《纪年》:「自武王灭殷以至幽王,凡二百五十七年。」《通鉴外纪》引《汲冢纪年》:「西周二百五十七年。」此「二百八十一年」,与古《纪年》不合,乃自幽王十一年逆数,至其前二百五十七年,以此为成王定鼎之岁,以与古《纪年》之积年相调停。盖既从《唐志》所引《纪年》,以武王伐殷之岁为庚寅,而共和以后之岁名又从《史记》,无怪其格格不入也。余疑《隋志》所引尧元年丙子,《唐志》所引武王十一年庚寅,皆历家追名之,非《纪年》本文,盖虽古《纪年》中亦多羼入之说也。)
平王(原注:名宜臼。《史记》作「宜咎」。)
 自东迁以后始纪晋事,王即位皆不书。(《春秋经传集解后序》:「《纪年》无诸国别,惟特记晋国。晋国灭,独纪魏事。」)
元年辛未,王东徙洛邑,(《史记/ 周本纪》:「平王立,东迁于雒邑。」)
锡文侯命。(《尚书序》:「平王锡晋文侯秬鬯圭瓒,作《文侯之命》。」)
晋侯会卫侯、郑伯、秦伯,以师从王入于成周。(《史记/ 卫康叔世家》:「犬戎杀周幽王,武公将兵往,佐周平戎,甚有功。」又《秦本纪》:「襄公以兵送周平王。」)
二年,秦作西畤。(《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平王元年,秦初立西畤,祠白帝。)
鲁孝公薨。(《史记/ 鲁周公世家》:「孝公立二十七年卒。」《十二诸侯年表》鲁孝公尽平王二年。)
赐秦、晋以邠、岐之田。(《史记/ 秦本纪》:「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命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
三年,齐人灭祝。
王赐师徒郑伯命。(《诗/ 郑风》序:「《缁衣》,美武公也,父子并为周司徒。」)
四年,燕顷侯卒。(《史记/ 燕召公世家》:「顷侯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二十四年,顷侯卒。」《十二诸侯年表》燕顷侯尽平王四年。)
郑人灭虢。(《汉书/ 地理志》注:「臣瓒曰:『郑桓公寄奴与贿于虢、会之间,幽王既败,二年而灭会,四年而灭虢。』」)
五年,秦襄公帅师伐戎,卒于师。(《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平王五年,秦襄公伐戎,至岐而死。)
宋戴公薨。(《史记/ 宋微子世家》:「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三十四年,戴公卒。」《十二诸侯年表》宋戴公尽平王五年。)
六年,燕哀侯卒。(《史记/ 燕召公世家》:「哀侯二年卒。」《十二诸侯年表》燕哀侯尽平王六年。)
郑迁于溱、洧。(《诗谱》:「幽王为犬戎所杀,桓公死之。其子武公与晋文侯定平王于东都王城,卒取史伯所云十邑之地,左洛右济,前华后河,食溱、洧焉。」)
七年,楚子仪卒。(《史记/ 楚世家》:「熊咢卒,子熊仪立,是为若敖。若敖二十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二十七年,若敖卒。」《十二诸侯年表》楚若敖尽平王七年。)
八年,郑杀其大夫关其思。(《韩非子/ 说难》:「郑武公欲伐胡,先以其女妻胡君,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
十年,秦迁于汧、渭。(《史记/ 秦本纪》:「文公三年,以兵七百人东猎。四年,至渭、汧之会,即营邑之。」)
十三年,卫武公薨。(《史记/ 卫康叔世家》:「武公五十五年卒。」《十二诸侯年表》卫武公尽平王十三年。)
十四年,晋人灭韩。(《诗/ 大雅/ 韩奕》序笺:「韩,姬姓之国也,后为晋所灭。」)
十八年,秦文公大败戎师于岐,来归岐东之田。(《史记/ 秦本纪》:「十六年,文公以兵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案文公十六年当平王二十一年。)
二十一年,晋文侯杀王子余臣于携。(《左传/ 昭二十六年》疏引《
纪年》:「二十一年,携王为晋文公所杀。」)
二十三年,宋武公薨。(《史记/ 宋微子世家》:「武公立十八年卒。」《十二诸侯年表》宋武公尽平王二十三年。)
二十四年,秦作陈宝祠。(《史记/ 秦本纪》:「文公十九年,得陈宝。」《封禅书》:「文公获若石云,于陈仓北阪城祠之,号曰陈宝。」)
二十五年,晋文侯薨。(《史记/ 晋世家》:「三十五年,文侯仇卒。」《十二诸侯年表》晋文侯尽平王二十五年。)
秦初用族刑。(《史记/ 秦本纪》:「文公二十年,法初有三族之罪。」)
二十六年。(原注:丙申,晋昭侯元年。《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平王二十六年,晋昭侯元年。)
晋封其弟成师于曲沃。(《左/ 桓二年传》:「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故封桓叔于曲沃。」《史记/ 晋世家》:「昭侯元年,封文侯弟成师于曲沃。」)
三十二年,晋潘父弒其君昭侯,纳成师,不克。立昭侯之子孝侯,晋人杀潘父。(《左/ 桓二年传》:「惠之三十年,潘父弒昭侯而纳桓叔,不克,晋人立孝侯。」《史记/ 晋世家》:「七年,晋大臣潘父弒其君昭侯,而迎曲沃桓叔。晋人发兵攻桓叔,共立昭侯子平为君,是为孝侯,诛潘父。」)
三十三年。(原注:癸卯,晋孝侯元年。《史记/ 十二诸侯年表》平王三十三年,晋孝侯二年。案昭侯上年被杀,是年当为孝侯元年。)
楚人侵申。(《诗/ 王风/ 扬之水》序笺:「申国在陈、郑之南,迫近强楚,王室微弱而数见侵伐。」)
三十六年,卫庄公卒。(《史记/ 卫康叔世家》:「庄公二十三年卒。」《十二年诸侯年表》卫庄公尽平王三十六年。)
王人戍申。(《诗/ 王风》:「彼其之子,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