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十四堂人生创意课-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大展身手的施力点;比方有些职业比较适合年轻的时候去试,有的适合在成熟的前中年期去做,有的则适合在经验老到的中晚年时完成,所以要想远一点,并把社会迁动的变量,考虑进你中长期的人生规划里,免得自己好不容易刚入行,进入的却是一个已经开始走下坡的夕阳产业——除非你对这工作有极大的兴趣,你可以一路执着,随时创新,突破重围,开展新希望,否则时势比人强,越走越是尽头,到时候要转换就很困难。
当你把中长期的板块移动,也思考进你的人生规划中,你才可以在后有追兵、前有断崖时,瞬间启动早已准备好的能量,一跃跳进到新的版图。
要帮自己建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
有很多人设立的目标是几年之内升到主任,几年之后要当上主管,然后是老板……这些都是别人可以随时取代你的身份,只要别人比你强,关系比你好,或是公司重整解散,你的位子就会瞬间消失。所以要建立自己的风格与专业,把自己当做一项事业,当成个人品牌在经营,创造自己名字的价值,帮自己建一个别人拿不走的身份,而不是社会价值下的职位。至于将来你是哪个公司的主管、哪家企业的老板其实都不重要,因为别人认的是你的专业、你的风格、你的名字,即使有一天你没有工作了,别人仍然认可你的能力,到时候你想转换到哪个跑道都不难,这就是拿不走的身份,因为专业能力永远跟着你走,但头衔不会是一辈子不变的。
从《BoBos布波族》中延伸新世代的生存法则:
高学历+高创意+高执行力+高效率+高表达力+高洞察力
推荐你们去看一本《BoBos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作者在经过一番采访和研究后,发现:这个时代是“智慧资本”和“文化产业”流行的时代,而能在这个时代崛起的人,就是那些可以把创意和情感转化成产品的人——他们这些高学历的人一脚踏在创意的波西米亚世界,另一脚在野心和追求商业上成功的布尔乔亚领域当中,这些信息时代的精英分子是布尔乔亚(Bourgeois)的波西米亚人(Bohemain),故称他们为“BoBo族”,成败取决于他们的聪明才智,而不是血统。
这本书中,说明了“BoBo族”必须具备高学历+高创意,但我觉得可以再扩充成:高学历+高创意+高执行力+高效率+高表达力+高洞察力。高学历的意义是,现在大学学历已经很普遍,学历已经贬值,如果可能,你们可以往上深造,至少到硕士的学历,而这个硕士是有助于扩展你目前大学所学领域之不足,也可以是你的第二专长,让自己扎扎实实地成为信息时代真才实学的博闻者,而不是只拿到表面的学历而已;再者,高创意就是让你异军突起的关键,当你对每件事都有独到的创意观点,并且懂得如何将商业与艺术漂亮地结合起来时,你就有了很大的优势。

第三堂课如何画一张自己的生命蓝图(4)
接下来就是高执行力与高效率。未来出社会后,你就会发现怎么每个案子都比快比急,而且都很挑剔质量?你若能做得比别人又快又好,你就不必怕失业,不必怕没机会(如果你的价格合理的话)。当然,要做得比别人又快又好,就是平常没事时要多充电、演练,等案子来的时候,迅速进入状况,立即完成,最好还能练到会议当场修正完毕,因为档期不能等,所以工作刚开始的熬夜加班是跑不掉的,但如果客户觉得你又快又好,接下来就会自动把案子给你,你就不必担心没有案源。
还有一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有好的表达能力,因为没有好的表达能力,再好的能力都会失去能见度,没有能见度,就没有资源——现在已经没有伯乐了,你不大可能凭着满腔的本领,在家等着伯乐来找你,伯乐都去买乐透去了,怎还会有那个美国时间跑来发掘你?所以你必须负责展现你自己的能力,做自己的经纪人、发言人,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行业,基本的文字和口语表达能力都要很好,即使你的工作不与文字直接相关,但只要你将来在那个专业领域有了特殊的成绩,恰好又有极佳的文字能力,就可以把经验写成书;有流畅的口才,你就可以借着演讲,把你的发现与成果分享给更多人。
我以前很自闭,不仅害怕上台说话,平时也不大喜欢与别人交谈,在经过多次工作上必须亲自提案的历练后,我开始可以说服客户接受我的文案作品,我开始可以上台讲课而不惧,再加上平时就有思考与自我对话的习惯,所以现在能连续讲七小时不怕没材料可说——所以趁你们还在校园,你们要善用每次上台报告,或是在校外演出的机会,把自己完美地展现出去,如果你有七分的作品,好口才可以瞬间把你的作品加到十分;你有九分的作品,但如果表达能力不好,就会降低别人聆听的兴趣(现在的人都很没耐心),会把你九分作品的效果降到只剩六七分,那就很冤枉——要保持滔滔不绝而且言之有物,平时就得存妥很多思考的粮能,了解别人的语言与想法,并随时练习系统性地表达自己的概念,熟练如何与三教九流沟通无碍。
所以,好的表达能力可以帮你找生路,让你事半功倍;若能再注意一下自己的表达仪态,则可以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机会——但前提是要有实力才可能撑得久。
最后一项:高洞察力。没有这项,你就测不到风向,你会把自己摆错位子,在逆风处走三步退两步,你会很难达到目的地,所以,高洞察力可以让你看到全局之中你的位子、你的方向,你才有可能看到别人还来不及看见的趋势与机会。况且,你们身处在自己的世代之中,只有你们最清楚这个世代的想法与趋势;如果你能整理出类似《BoBos布波族》这种新世代文化观察的白皮书,你就可以比别人更快掌握商机,你也会成为这个世代的趋势先知,一直跑在前面给别人追。
好的阅读与书写能力,能让你的专业如虎添翼
我所教的学生,以设计科系为主。我常说,你们的设计力很强,平常多以图像思考,却很少看书。我希望你们养成看书的习惯,不只是漫画书、动画片,还要多看一些文学书,比方诗、小说、散文,尽量多看有深度、有厚度的作品,少看偶像们写的美容书、减肥书、写真书;多看艺术电影或纪录片,少看好莱坞的商业片——现在年轻是本钱,你花再多钱维持青春健美,还是会老,到时候你会恐慌自己什么都没有;但如果你看过那种到三十岁、四十岁还是充满知性风采的女人、男人,你会觉得他们越老越美,很有自信与智慧的魅力,那都是书本及人生阅历给他们的光芒,绝对不是靠保养品、减肥衣能得来的。
多看有文字厚度的书,有助于你们增加词汇,增加阅读的深度与广度。因为年轻历练不足,思考本来就不深,可用的词汇也不多,但好的诗可以给你新的文字表达灵感,小说则是借故事刺激你的情节想象,让你在设计图像作品时有引人入胜的主题思考。如果你惯以图像思考,平常就应该多读文字,打造出一条文字思考的路径,等文字思考能像图像思考般顺畅后,这两个路径可以交流成一个创意不止的圆,就像左右手、左右脑都能灵活运用的艺术家,他的作品一定比一般人更丰富。反之亦然,如果你平时以文字为主,就要帮自己多锻炼图像、影像思考的途径,有助于你打破现有的框架,大幅跳跃。
 。。  。。 
第三堂课如何画一张自己的生命蓝图(5)
你们还可以做这样的练习,举小说《哈利·波特》《魔戒》为例,可以趁还没去看电影的时候,透过书本中的文字去大胆想象:如果《哈利·波特》的剧本交给你拍成电影,那么霍格华兹魔法学校应该是什么样子?光轮两千应该是什么样子?魁地奇球场应该怎么设计?若《魔戒》的剧本交给你,哈比人长什么样子?他们的建筑应该是什么色系?如果能够在看电影之前,先把这些文字转换成自己版本的画面,然后再看电影,你才可以比较,究竟你和导演在执行影像创意上,孰优孰劣。
在这个人手一只手机的时代,书写的机会相对减低,还好有网络,让人可以重拾书写沟通的技能,但仍多半是MSN、BBS口语化的文字,还不能算是有深度。好的书写能力,要靠平时大量的阅读,以及不中止的书写习惯(例如写在博客上),你们可以参看《史蒂芬·金谈写作》《文字生涯》《一间自己的房间》等,看作家谈他们自己生命书写的历史。
另外,看几本特殊的书,比方《盲人的星球》《潜水钟与蝴蝶》《女教皇》,以及电影《鹅毛笔》……看他们因身体、因性别、因社会体制之故,即使读写艰难,却仍然不放弃阅读或书写的欲望——等我们看过了这些辛苦的故事后,就会很庆幸自己现在能无碍地看、自由地写,如果有如此健康的眼睛、如此灵活的手可以读写却荒废不用,那真的就太暴殄天物了。
做短、中、长期的人生计划
我喜欢电影《再见!不联络》里的一句话:人生有很多个十年,但如果刚好是十八到二十八岁,那就是一辈子了。我在十八岁到二十八岁间很专心地大量阅读,领域包括商业、文学、艺术、建筑……也尽可能地旅行、看各大影展的电影,我尝试各种类型的创作,包括新诗、散文、小说、广告文案、旅行游记……直到我二十八岁出了第一本书《诚品副作用》之后,自己的路就正式展开——我们往往高估十年后能做的事,却忽略一年内能做的事,这也难怪二十八岁以后可以大声的没几个。所以我希望你们看远一点,不要以为三十岁还离你很远。十八至二十八岁这十年是人生相当关键、宛如地基般的黄金十年,这十年如果你可以看得清楚、站得稳,往后你就可以走得很远。请务必把握这十年。
所以,计划是很重要的,我目前自己有一个月的短期计划、一年的中期计划以及三年的长期计划,充实与开发自己一直是我不懈怠的功课,有恒心地按部就班,在眼前的都是可被检验执行度的计划,而不是空泛的幻想。就像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的“李恕权的故事”,里面就提到:他为了要完成在五年后有一张受欢迎的唱片在市场上发行,所以倒推进度,应该是——第四年一定要跟唱片公司签约,第三年要有一个完整的作品,第二年要有很棒的作品开始录音,第一年就要把准备录音的作品编好曲,第六个月要把没完成的作品修饰好,第一个月就是要把目前几首曲子完工,第一周就要排出哪些曲子要修改的清单。
梦想如果没有拿梯子一步一步登上去,就永远只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空中楼阁,一点意义也没有。
此外,财务规划亦很重要,因为只有在无后顾之忧,并留有可供支付意外之备用金的经济条件下,才可能大幅度地开展自己的梦想版图。
套进之前提到的无常观来思考,万一有一天意外发生了,突然面临死亡之刻,你觉得还有什么没做的、很遗憾的事,就表示这件未成之事对你意义重大,就把它排在手边计划的最前面。我现在每天都要求自己做好今天该做的事,没有马虎,即使今天睡了明天不再醒来,也没有遗恨。
我当然也会给自己弹性休息的时间,旅行也在我的计划之内。计划当然可以因现状而改变,随时修正,就像易经“豫”卦之后就是“随”卦:“豫”就是“预”,就是要有事前计划,但也必须“随”时调整,千万不要浑浑噩噩过日子,否则你会发现三十岁来得真快,怎么一下子就一事无成,前途茫茫。

第三堂课如何画一张自己的生命蓝图(6)
把握人生每隔七年改变的关键时刻
在奥修所著的《隐藏的和谐》中提到一个观念:“生命中有某些片刻是改变会发生的时刻。身体每隔七年会改变一次,而且这个改变会每隔七年地持续下去……每隔七年,身体会来到一个旧换新的过渡时期,在这段过渡的时期,一切都处在流体的状态中,如果你希望某些新的层面能够进入生命中,这正是最佳的时刻。”
我回想过去的生命,才发现我的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也正是生命重大转折的时刻:我二十一岁进入广告圈,正式成为一个广告文案;二十八岁出版第一本书广告文案作品集,正式进入创作出版的生命阶段;三十五岁完成三十五个国家的旅行,并且开始在大学演讲与教书。所以你们可以去翻翻这本书,然后回顾并展望自己的七年转变。
二十岁时把自己当三十岁,
三十岁时把自己当二十岁的方法
你们现在多是二十岁出头,一定要把自己当成三十岁,才能有三十岁人比较长远的眼光、智慧、稳重的架势与危机意识——三十岁的视野与景深,会让你珍惜二十岁很容易忽略的价值与质地。等到你们三十岁时,就要把自己当成二十岁,开始丢包袱,把自己当成新人重新学习,因为十年后你学的东西、你的经验已经不合时宜,要重来,当有把自己当新人这样的心态时,你会很谦虚,然后珍惜每次机会,认真地做好每件事。就像知名数字艺术家郑淑丽,她是一个非常自由、没有性别设限的人,极有活力,永远把自己当成小孩子,我从她永远好奇兴奋的口气里,根本猜不出她的年龄。她永远保持最新、最巨大的爆发力,她永远有着刚出道不久般的冲劲,跑在这个世界的最前面。
之后,你就可以练就一身随时加减年龄的本事——有时可以负重跑步练脚力,有时可以丢开包袱练轻功……
希望这堂课,可以协助你们从彷徨与昏沉中,醒来去做梦,然后透过仔细的凝视与落实,抵达你的想望之境——这十年将是你人生之中最重要,但也可能是挫折连连的十年,所以请给自己打不死的勇气,不要半路阵亡,有志者就能事竟成。
课堂参考
1。 《爱你的五种方法》(The Five Senses),1999年出品,导演:杰里米·伯德斯华,演员:保尔·索尔等。
2。 《Bobos布波族:一个社会新阶层的崛起》(Bobos in Paradise: The New Upper Class and How They Got There),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著。
3。 《现在,发现你的优势》(Now; Discover Your Strengths),马库斯·白金汉与唐纳德·克利夫顿(Marcus Buckingham & Donald )著。
4。 《生命数字全书》(The Life You Were Born to Live: A Guide to Finding Your Life Purpose),Dan Millman著。
5。 《生命密码》(Born to Learn),蓝宁仕(Dimitrios Lenis)著。
6。 《荣格与占星学》(Jung and Astrology),玛吉·海德(Maggie Hyde)著。
7。 《人类梦史》(Private Myths : Dreams and Dreaming),安东尼·史蒂文(Anthony Stevens)著。
8。 《梦的智慧》(The Wisdom of the Dream : The World of ),Stephen Segaller& Merrill Berger著。
9。 《自由与命运》(Freedom and Destiny),罗洛·梅(Rollo May)著。
10。 《燥郁之心》(An Unquiet Mind: A Memoir of Moods and Madness),Jamison; Kay Redfield著。
11。 《通向哲学的后楼梯》,威廉·魏施德(Wilhelm Weischedel)著。
12 《聪明人的哲学指南》(An Intelligent Person?蒺s Guide to Philosophy),Roger Scruton著。
13。 《重新认识你自己》(Freedom from the Known),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著。

第三堂课如何画一张自己的生命蓝图(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