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郭台铭与富士康-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台铭与富士康》
内容简介:
它与华为同年诞生,对街而立,销售收入是华为的6倍。它做电脑,销售收入是联想的3倍。它就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台湾,它又叫鸿海。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本系统披露富士康经营秘籍的著述。本书揭开了关于富士康的种种迷团,读者当可见微知著,一窥全球500强企业的成长真相。从美国苹果的iPod、摩托罗拉手机、戴尔电脑、日本任天堂游戏机、索尼PSP,到芬兰的诺基亚手机,虽然挂的是不同品牌,但都是由富士康代工。20年来,尽管富士康建成了数十万人的工业城,但却很少为人所知,企业家郭台铭没有发布什么宏图战略,而是以平实、艰辛、细致的管理和作风,夜以继日地赶超德、日、美等世界先进制造企业。
它员工超过50万人,年销售额相当于大陆电子信息百强企业总规模的一半。
它在国际上声名显赫,在中国大陆却鲜为人知。
一家神秘的华人企业,如何成为全球“代工之王”?
一个民营制造商,如何跻身世界500强?
经过20年的高速成长,那些与富士康一同走过的中国企业正面临转型的机会与压力,甚至在遭遇挫折,这种情况下,悄然间做大做强的富士康就不能不为中国企业所瞩目和惊骇。郭台铭的管理和作风,以及对产品、质量、技术、管理、客户等企业基本面的坚持,颇有借鉴和标杆意义。——“中国百家标杆企业”学术委员会
几乎是在世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郭台铭已将他的公司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出口企业以及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合同生产商。——美国《华尔街日报》
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拥有20万名员工,这座“iPod之城”比英国纽卡斯尔的人口还要多。——英国《星期日邮报》
富士康的经营模式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富士康的生产项目相当广,包括零组件及成品。由于本身生产零组件,它不需要太多的供货商,也得以降低成本;甚至在削价竞争的情况下,仍有不错的获利。——美国《商业周刊》
前言 令人汗颜的富士康
华为,2006年销售收入659亿元人民币,被公认为最成功的中国企业。
联想,2006年销售收入1389亿元人民币,高居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还有一家企业,改革开放20年来同华为和联想在中国大陆一起成长起来,2006年,它销售收入4125亿元人民币,是华为的6。26倍、联想的3倍。
它就是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台湾,它又叫鸿海。
走进富士康
写富士康是会有麻烦的,会有大麻烦。
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第一财经日报》的一位记者和一位编委正因为揭露富士康的所谓“劳工门”而被富士康告上法庭,索赔3000万元人民币,闹得整个国内新闻界如临大敌,如不是中宣部出面调停,富士康会把官司打到底,媒体的败诉恐怕在所难免,因为以化名来写批评报道,恐怕连呈堂的证据都难以被确认。
目录(5)
接下来,台湾《壹周刊》记者臧家宜写了一本郭台铭的传记,据称因以披露所谓隐私为由向郭台铭进行勒索,被逮了个正着,而被台湾检方拘捕。
而揭秘富士康经营《虎与狐》一书的张殿文,据称也被郭台铭告上法庭。而这本书的第一页就有郭台铭的亲笔题词。当我听到张殿文先生被告时,大为不解,询问为什么,答曰:这本书披露了太多富士康不愿向外界道出的东西。
富士康把自己包裹得太严,虽然在国际上声名显赫,但多年来在大陆却很少为人所知。除了两岸关系紧张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郭台铭不愿别人窥视他的独家秘籍,更不愿被别人端出来示人。这也是惹出《第一财经日报》“劳工门”风波的原因,因为,此前这位财经记者并不知道富士康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与以上情形相比,我这本书惹“麻烦”的可能性更大。
因为这是大陆第一本系统披露富士康经营秘籍的书。如果说其他书是从门缝里偷窥了几眼,那这一本则是悄悄打开了富士康的大门,闯进里面,细细浏览,并坐到椅子上,仔细品味了一番郭台铭精心酿制的经营美酒。
不要认为是郭台铭总裁邀请我走进他的殿堂的,我没有那么幸运。富士康对我的拒绝是坚决的,大门关得死死的。
去过富士康的人,都领教过它的不近情理。不事先联系,经过批准,在门口没有里面的人下单通知,你就领不到进门证。走进富士康,你也无法在里面乱转,更进不了车间;出门时,你的包会被打开,你的车会被检查。如果你无意识地将照相机带进了厂区,那就麻烦大了,首先要被没收,然后经过好多部门申办手续,书面证明你是无意识带进去的,且没有拍任何照片,才有可能被领回来。这个过程,最顺畅也要几个小时。
由于我是写企业书的,我的那些富士康朋友们对我就格外提防,饭可以吃,酒可以喝,热情照旧,但你不能写一个字,他们也不会向你提供任何可能会惹麻烦的信息资料。富士康有一本《鸿桥》刊物,我申请翻阅一下,也不被允许,其实它是一本向外界公开赠阅的企业刊物。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还是发现了富士康向外界敞开的一扇小门,于是大摇大摆登堂入室。如果有一天郭台铭先生到法院告我偷偷走进了他的家里,拿走了他的秘籍,我就会拿出他亲手写的“这里是富士康,欢迎您进入参观”的牌子,来证明那扇小门是他不小心向外界开放的。
一个写企业书的财经,首先要避免法律上的麻烦,言之有据,持之有故,并且是白纸黑字的证据,人家说的东西也不能随便用,如果他翻脸说“这些话不是我说的”,那你就麻烦了。
我可以向郭台铭总裁说,这本书所有的故事、细节、思想、资料,都是富士康向外界公开发布的,只是非常零散,并且是十多年来零零散散陆续发布的,没有人能够这么用心、系统地收集起来,而我却巨细无遗地收集了起来,这些资料摞起来可能比我还要高。当然,不到法庭上,我也不会告诉郭总裁我是用什么方法、从什么地方拿到这些“公开”资料的。我不需要隐私,也不需要内幕,有您的这上百篇讲话稿,您的智慧已经光芒四射,有上千万字的富士康每月重大事件以及点点滴滴的记录,加上我的分析归纳梳理,一个完整的富士康就呈现在了人们面前。
我还想对我所敬仰的郭台铭总裁说:“您是有志振兴中华的华人企业家,您充分利用、发挥了大陆的优势,创造了制造业的奇迹和神话,您应该毫不保留地向中国企业传授您做大做强的成功之道,让大家分享受益。尽管有比亚迪那么几个企业在不断地挖富士康的人才、仿效富士康的管理,但从力量的悬殊来看,目前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与富士康竞争,并构成威胁。”
寻找企业成功的答案。我为什么要冒险来写富士康?使命使然!
在这个经济学家丛生、管理学者到处指点江山的年代,却鲜少有人俯下身子走进企业,因为企业太微观了,而我们那些饱学的经济学家和殿堂中的管理专家,都是宏观和理论的大师,他们大都不屑于做这种琐碎细微之事。于是,记者就成了中国企业实证和案例研究行列中为数不多的一小部分人。
2006年,我出版了《三九陷落》一书,我给它加了一个副书名:“中国企业20年危机的‘关’与‘坎’”,后记的标题是“中国企业20年的反思”。我认为,从创业到高速发展,从停滞到衰败,曾经并购重组过上百家企业的三九,最终走上了被别人重组的道路,三九走过的20年历程可算是中国企业的一个标本和缩影。为什么中国企业多灾多难?为什么赵新先这些名动一时的企业家会以悲剧命运收场?
我要寻找一个答案。答案就在富士康。
我们可以说,中国大陆企业不能和日本企业比较,也不能和欧美的大企业对比,因为我们文化背景不同,成长的时间也不同。但是我们没有理由拒绝与富士康进行比较。1988年,富士康到深圳投资建厂的时候,它不过是一个百十人的小厂,规模可能还比不过三九,现在的很多大陆品牌企业都比当时的富士康强大,但是20年以后,高下已经截然不同,恐怕没有哪一家竞争领域的企业可与富士康相匹敌,包括我们认为最成功的联想、海尔、华为这些大陆最知名的企业。
富士康的成功之道,反证了有些企业的失误之处。在富士康面前,我们没有了任何骄傲的理由,只有汗颜。但是,我们无法回避它,只能勇敢地面对它,让它来拷问我们。
富士康悖论
近来,《华为的世界》一书在市场上热卖。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神秘的企业大都倒下了,为什么华为还站着?”
华为之所以成为国内财经追捧的对象,先后有《华为真相》、《走出华为》等书籍出版,是因为它的高科技色彩和够大、够强。“从注册资本2。4万元人民币的代理商成长为营收60亿美元的准世界级公司”,华为的成长令人尊敬的。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转移到在深圳龙华与华为一路之隔的富士康的时候,其年营收500亿美元的巨大规模可能更让我们感叹和不解。而富士康和华为都是1988年在深圳设厂的。
富士康为什么能够做大做强?做大做强的途径被认为有四条:
第一,多元化经营。一个产品的成长是有限度的,只有多个产品并行,才能做大规模。富士康的产品几乎涵盖了全部电子产品,从电脑、手机、消费电子到渠道、数字内容和汽车等等,每一个产品都能做到最大或前几名。事实上,中国企业多元化经营的成功者廖若星辰。
第二,并购重组。企业要快速成长,迅速扩大规模,并购重组是最简捷的途径。富士康也不例外。它的企业并购不仅在台湾地区,而且扩展到世界各地,每进入一个新领域、新行业,都以并购业内企业来迅速实现规模的提升。大陆企业并购重组的热情高涨,但往往跌入陷阱。三九、德隆、科龙等国内以并购重组起家做大规模的企业,最终都走上了被重组的道路。
第三,国际化。中国市场是巨大的,但全球市场更大,巨大的诱惑力吸引国内企业纷纷走向海外。但是海外征程挫折重重。长虹美国的巨额应收账款,TCL海外并购巨额亏损,联想并购IBM看起来要好一点,但效益下降,增长停滞,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但富士康的国际化布局,将市场扩展到亚洲、美洲和欧洲,一路过关斩将,横扫全球。其成功之处,应该悉心研究。
第四,做品牌。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创立中国企业自己的民族品牌,一段时间来呼声颇高。似乎给人做贴牌、做OEM就永远做不大,更做不强。但富士康却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悖论”,它没有做自己的品牌,而是专心为国际大品牌做贴牌,却做大做强了。
还有一个问题,经过20年的高速增长,大陆企业大多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更有不少企业家纷纷落马。特别是前些年,30%、50%甚至100%的高速增长没有了,企业出现了增长的“瓶颈”和“天花板”。有学者认为增长的“瓶颈”和“天花板”是一种规律,企业营收达到100亿元就是一个“天花板”。的确,许多企业在这个门槛上徘徊多年不前。1000亿元营收也是“瓶颈”,1000亿元规模的制造企业不多,不过海尔和联想这两家名列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第一第二的企业的增速确实大大放缓了。
目录(8)
而富士康以1996年的25亿元为基点开始腾飞,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超过50%,规模越大,增长越快。2005年,富士康营收350亿美元,2006年仍保持50%以上的增长,营收超过500亿美元。10年的高速增长,完全颠覆了企业的“天花板”理论。本书试图解读富士康的这些“悖论”,让大陆企业分享其成功的经验和理念。
规模:年销售额4000亿元(1)
2006年,销售额超过500亿美元,台湾《天下》杂志统计的数据为1。65兆新台币,即4125亿元人民币,它就是总部设在深圳龙华的富士康科技集团。
富士康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让日本人又恨又怕
日本制造业强盛,日本人自尊心强、傲慢得出名,但他们对富士康却不得不报以敬畏之心。
2006年7月31日出版的《日经电子》以《富士康,究竟是敌?是友?》作为封面文章,表露出对富士康的复杂心态。
《日经电子》的报道称,为了抢攻2006年下半年的商机,日本各家消费性电子厂商如任天堂与索尼,此前分别推出游戏机Wii与PS3展开正面对决,而Wii与PS3背后的代工厂,就是多数日本人没听说过的富士康。
从美国苹果iPod的nano系列、摩托罗拉的Razr手机、戴尔的电脑、日本任天堂的DS、索尼的PSP,到芬兰的诺基亚手机,虽然品牌不同,但都是由富士康代工的。
或许许多日本人还搞不清楚鸿海(HonHai)或富士康(Foxconn)的关系,但是富士康集团的总营业额已经超过了日本人熟悉的夏普与三洋电机。
日本企业对富士康的心态是矛盾的,态度也不同。对某些日系企业来说,富士康不是敌人,因为它并没有消费性产品的品牌。但有些日系企业则不认为富士康是朋友,因为他们看到迪斯尼与LG合作手机、Napster以免费或超便宜的价格推销MP3。这样的结合,难保哪一天不会出现没有硬体的内容服务产业,与没有内容服务也没有品牌的电子代工企业联手出击的情况。
索尼中钵良治社长表示,索尼与富士康的关系是“合作”而非“竞争”。相对于中钵良治的友善,当然也有企业与电子代工企业保持距离。
一位在富士康工作的日籍资深技术员,在被问到富士康对于日本企业来说究竟是敌是友时说:“背后有人笑我走私日本技术,不过,正因为富士康是大企业,才能对于规模效益有所期待,我也终于能尽情追逐以前在日本时未能实现的理想。而且因为富士康的规模越来越大,将来日本企业与富士康合作,也是我对日本有所贡献的方式之一。”
总体而言,富士康对日本企业存在四方面的威胁。
威胁一:富士康威胁日本的制造优势。
富士康拥有制造高阶精密模具与金属加工大量生产的能力,严重威胁日本的制造优势。苹果电脑iPod机身背后的金属镜面框体,原本是日本新舄县燕市的金属加工厂,由“专精技术的工匠们”少量生产,当年获得iPod代工时,对于这个从江户时代就具有金属加工绝活的工业小镇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励。
规模:年销售额4000亿元(2)
但是富士康就像开着“割草机”的全球军团,让拿着镰刀的日本农夫不知所措。过去工匠的工作模式,就像一亩亩由人力耕作的田地,稻米结穗之后,农人喜欢拿着镰刀收割成果。但是富士康的做法是运用自动化机械耕田,结穗时使用割稻机,最重要的是,批量生产的产品品质跟技术工匠的心血结晶不相上下。
这个情景说明富士康以人海战术24小时轮班、大量生产、快速交货的优势,对于日本精雕细琢、限量生产的工匠造成威胁。原本镜面框体加工的人工技术竟然转换为大量生产,冲击非常大。
日本人害怕的,不仅在于金属加工的大量生产,模具是另一个冲击。索尼PSP机身的框体有两种树脂,富士康拥有的“两色成型”技术,让不同种类的两种树脂,可以在同一个模具里铸模成型,这种高难度的技术不是由日本而是由中国的厂商实现的。
威胁二:富士康有效压低管销费用。
富士康的管销费用仅占营业额的4%,比日系企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