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自传]-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直到今天,我的邮箱里还保存着他当初发给 我的邮件。
 我非常高 兴我可 以帮助你 做些事 情。如果 对你 有帮助, 我将非 常高兴作 为证人 飞到西 雅图。 你的 案子现在 已经广 为人知, 尤其在 年轻人 当中也 引起 了反响。 你希望 到中国? 为中国 做些事 情?的 理由 温暖了这 里很多 人的心。 我希望 你回归 中国不 是为 了 Google,而是为了更多 的青年 人能够 近距离 和你 交流。我 祝愿你 早日解决 诉讼并 希望早 日在北 京看 到你!
 
后来,他不远万里飞到加拿大的律师事务所,
帮我签署了这份证人声明。而呈现在法官面前的这 份证词,有力地证明了我在中国学生中的影响力, 并且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微软阻挠我去 Google 中 国工作的主要原因,是怕年轻的技术天才摒弃微软,
加入 Google,进而造成 Google 中国的快速发展。 徐小平在证词中说:
 我从自己 在新东 方学校与 学生们 的交流 中了 解到,李 博士极 大地影响 了许多 学生的 人生道 路。 在面对时 代剧变 时,李博 士的信 和文章 帮助他 们转 变了意识 和观念 。我每年 都会向 全国各 地的学 生发 表数百场 次的演 讲,在与 他们交 谈时, 我经常 引用 李博士的 话。这些演 讲的听众 通常 是 l8~40 岁之间 、 从高中生 到博士 的学生。 李博士 睿智的 话语和 建议 在我的听 众中总 是受到热 烈欢迎 ,新东 方学校 还提 出请求并 得到李 博士允许 ,在我 们学校 的网站 上转 载他的多 篇文章 。我得知 并确信 我们的 许多学 生和
 
有意申请 出国深 造的人都 通过这 一渠道 看到了 李博
士的文字 。我的 学生们无 数次告 诉我, 他们认 同李 博士,并 相信在 充满困惑 和矛盾 的中国 当今时 代, 他是一位 值得学 习、尊敬 和信赖 的人。
 我了解并 确信李 博士曾为 学生们 作过无 数次 演讲并撰 写过多 篇文章, 这些文 章往往 都从东 西方 两种文化 结合的 角度探讨 教育、 技术和 企业话 题。 他的话语 和信件 多年来在 中国学 生中间 产生了 深远 影响。如 上所述 ,我本人 也对李 博士的 许多文 章相 当熟悉, 包括《 美国教育 启示录 》以及 闻名遐 迩的
?给中国 学生的 四封信 ?。我还访 问过李 博士回 答中 国学生问 题并提 供建议和 咨询的 网站, 从中我 了解 到,李博 士作为 一位学生 导师、 顾问和 引路人 ,在 中国广为 人知, 并深受尊 敬。
 我了解并 确信,2004 年 1 月,李博 士当选 为《程 序员》杂志评 选的中 国软件业 最具影 响力 的 20 位风 云人物之 一。2005 年 1 月 ,李博 士当选为《人 物周 刊》评 选的 2004 年中国 100 位最 具影响 力的人 物之 一。在 评语中 ,《人物周 刊》组委会 称李博 士为?传
 
奇人物… …具有 强烈的历 史责任 感…… 正在创 造着
一个又一 个奇迹 ?。文中 的? 奇迹 ?是指 李博士 推动 中国大学 教育改 革的不懈 努力以 及教育 学生们 如何 成为一名 真正的 中国人《。人物周 刊》原文的 复印件 , 以及经过 鉴定的 此文英文 翻译版 一起, 作为 证 1 附 在本证词 声明后 。
 我在此声 明,在华 盛顿州 法律之 下,我的 上述 证词真实 准确, 否则愿受 责罚。
小平在加拿大签署了这份证词。后来,我的律 师打电话给他,告诉他有可能需要他到西雅图出庭 作证。小平当时马上说:“如果要出庭,那我可能需 要买一套正装啊,我一件正式的衣服都没有带”于 是,徐小平第二天就在加拿大匆匆忙忙买了套西服, 准备出庭的时候穿。不过,后来律师也没有让他去 西雅图的法庭上作证。因为有了证词就 ok 了,那套 西服,也就白买了。
徐小平是一个非常风趣可爱的人,他的直率和 坦诚,他的无所畏惧和拔刀相助,让我看到了人性

的光辉,感受到了人性的可爱。后来,我们成为了
很好的朋友。
总之,2005 年 8 月的最后一周对于我的人生而 言至关重要。不仅仅因为那一周是取证的日子,而 是这个阶段里我度过的每一天、经历的每件事、遇 到的每个人都让我感慨万千,我既体会到人情的凉 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我相信,无论时 间如何流逝,这段时光对于当时的每一个人来说都 会是一生的回忆,它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或浅 或深的痕迹。我知道,无论未来有多遥远,我们都 终将面对灵魂的拷问。我深信,对于这种拷问,我 将作出无愧我心的回答。而对于其他的“伤害”,我 也会将其当做一种宝贵的历练。因为,每一种创痛, 其实都会带来一种成熟。
出庭 前 的“ 魔 鬼训 练〃
取证阶段度过之后,两方律师都会对彼此掌握
的证据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而双方也会整理出一份
诉状送达给对方的律师。这样的诉讼程序体现了美 国法律的一种观念,“公平竞争”。这样,在真正的 庭审阶段,双方就不会认定还有隐藏的证据没有发 现,也不会让事实产生歪曲。
律师们都觉得我在取证阶段的表现沉着、冷静, 没有在对方律师的狂轰滥炸之下乱了阵脚,他们都 为我松了一口气。他们说,“这些表现为诉讼的成功 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接到了微软的“诉状”以后,律师们进行了认 真的分析。他们发现,微软希望在《如何在中国成 功》一文上大做文章。他们指控这篇我离职前发给 Google CEO 艾瑞克·施密特的文章不当地使用了微 软购买的数据。
我这时又回想起,鲍尔默在取证阶段不断重复 着的几个奇怪的数字,比如英特尔在中国卖了多少
芯片?惠普在中国卖了多少 PC?我也想起我在日记 里的疑惑,“为什么鲍尔默会对这些和微软无关的数
据长篇大论?难道是他们的律师在其中发现了什么,
然后以此引诱我跳进他们设好的陷阱吗?”
《如何在中嘲成功》确实是我在微软任职期问 撰写的一篇文章,内容主要论述跨国公司如何在中 国取得成功,以及微软应该怎么去赢得中国市场。 当时,微软在中国的政府关系以及公众印象都已经 降至舆论冰点,为了让比尔·盖茨以及微软的其他 高管更加理解中国,我在文章里讲述了很多中国国 情,并且还提供了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实现“适者 牛存”的方法
但是,我发给艾瑞克·施密特的那个版本是个 公开版本,早在我离职前一年就已经发表。里面不
但删除 r 所有有关微软的字样和内容,甚至连感谢 人中的微软员工的名字都删除了。当时我提供给艾 瑞克·施密特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让 Google 了解在中国运营的困难。如果 Google 希望在中国取 得成功,那么它就必须了解在中国放权和具备长远 眼光的重要性。另外,我也希望知道 Google 是否愿 意充分放权并是否有着长期的打算。
在跨国公司中,大家都很自律,言行举止都很
谨慎,生怕泄露出本公司的机密。比如,即使 Google 副总裁在面试我的阶段,也都在小心翼翼地保护着 公司的技术,尤其在谈话中,不泄露哪怕半点口风。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泄露公司机密不但违法,而且 也是有违道德的。若有泄露,永远不会有公司敢再 雇你。”
因此,在传递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严格按照 职场规则,发送给艾瑞克·施密特一个曾多次在公 开场合使用的删节版,里面保留的内容是适合于任 何跨国公司的通则。而且,我在高校演讲时曾将这 篇文章复印过多次,将其作为演讲的教材分发给商 学院的学生们。于情于理,我也想不出这篇文章究 竟存有何种商业机密
“ 没 有 秘 密  ” 我 坚 定 地 对
Google 的律师说。
“那你是否有证人来证明,你这个版本是公开
版本呢?”他们问。
这句话一下子让我陷入,沉思虽然我确实复印
过很多份,也分发给很多听演讲的学生,但那些学
生我并不认识,更不知道如何在茫茫的人海中将他
们找到。
一时间,我陷入了沉默
我闭上眼睛,开始在记忆罩搜索,有哪些我能 够联系上的朋友可以帮我证实这件事。谁帮我打印 过这份资料?有谁在演讲现场帮我散发过资料?渐渐 的,我 的眼前 浮现出 那张 满是笑 容的面 孔——玛 丽·何熏登(Mary Hoisington)。一个快乐的老人, 花白的头发,慈祥的声音,还有她总在认真凝视的 眼睛。她是我在微软期间的秘书,在给我当秘书之 前,她是我微软研究院时代的老板里克·雷斯特的 秘书。每一次我去大学演讲,不都是她细致地帮我 打印数百份资料吗?
我相信,这位善良的老人一定会帮我,因为她 总是乐于为别人着想。
想起她当初和雷斯特一起访问中国时,我带着 他们一起去傣家村吃饭。为了吃到当地的特色,我 特意点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菜肴,例如蚂蚁、蝎子、

蛇血等,她每样都吃得很香。我觉得这个老人很有
意思。但多年后她才告诉我说,她曾经读过的一篇 文章中提到,如果中国人请客,那么客人一定要给 面子,不但什么都要吃,而且还要吃得很香,所以 在傣家村她才显得如此“享受”。其实,她很害怕吃 那些菜,以致后来的一个星期都没有食欲。
玛丽·何熏登和我的关系一直非常好。她会经 常提醒我注意哪些部门的员工士气不高,哪些事情 应该特别关注,而且她也介绍了很多的微软高管给 我认识。她因为上了年纪所以反应不是很快,但我 一直很体谅她,常常忽略她犯的一些小错误。
还记得她要退休的时候,我走到她的桌边问她, “玛丽,你要退休了,要怎么帮你庆祝?”她温和地 笑着说:“那就先请我吃上一顿大餐,然后再痛饮一 瓶酒,最后再潇洒地抽一根大雪茄吧”后来,我们 真的就是这么做的。
那一天,我拨通了玛丽的电话,开门见山地说: “我是开复,我现在需要你的帮助”她听我讲述完 来龙去脉以后,很爽快地对我说,“我非常乐意帮助

你。”她还说,“开复,看到报上那些批评你的文章,
我很伤心,但是我一直没有打电话给你,因为我知 道你特别忙。我祝愿你早点渡过这一关。”
除了答应对打印资料作证,她还帮我找到了华 盛顿大学邀请我讲课的教授,那位教授愿意证明我 的文章确实早已公开。
我非常感动,她在微软公司已经服务了 15 年, 而且因为加入微软的时间很早,拥有许多公司股票。 其实,她完全可以用种种理由拒绝如此麻烦的事情, 但她答应得却如此爽快。直到今天,我对玛丽仍心
存感激。
有了证人的证实,我悬着的心轻轻放下了。但 紧接着发生的事情又差点儿把我推向深渊可以说, 这是我整整 6 个星期以来,唯一一次有了放弃的想
法。
8 月下旬的某一天,我从西雅图飞往加利福尼 亚州山景城。记不清这样的飞行有多少次了,只是 这次飞行,心情最为沉重。因为微软律师刚送来他 们的诉状,诉状附录了几百页支持诉状的证据。

在机场,我开始阅读整本诉状。我刚打开诉状
时感觉还算轻松,因为我有了玛丽和华盛顿大学的 教授的证词,我想当然地觉得里面的控诉是荒诞无
稽的。
但是,当我看到作为附录 PPT 文件的其中一页 时,我的心忽然一沉。我看到了那张写着英特尔和
惠普数据的 PPT,在它右下方不起眼的角落里写着 “A 咨询公司提供给微软”几个非常小的英文字而 这些就是微软指控我在《如何在中国成功》中引用 的“不当数据”。怪不得鲍尔默总是重复这些数字, 我终于发现了其中的玄机。
仔细一看,这些数据来自一个与微软合作的咨 询公司。如果微软是从这家公司购买的商业数据, 而这些数据又恰巧被我的文章使用,那就可以说这 篇文章使用并公开了微软的内部数据,无论这些数 据看起来是多么无足轻重,无论我是否早已把这篇
文章公开
如果法律如此认定,那我这场官司将毫无胜算
那一刻,我眼前一阵发黑,脑海里急速闪过无数种
可能巨大的创痛和悲伤不禁扑面而来。难道这几个
我无意中引用的数据就可以把我送上“断头台”吗? 为什么我如此迟钝、一直没有发现?虽然这些数据对 于 Google 其实没有用处,但显而易见,微软只是需 要一个借口
难道,这几个数字真的会把我的理想、我去中 国的愿望打破?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千里之堤,毁
于蚁穴”?太糟糕了
如果说,我的一生中还未曾体验过心碎的感觉, 那么,那一刻我已经真实地体会到了那一刻,我听 不到周围的声音,只听到自己的心在碎裂。一种就 此放弃的想法,涌上了心头。
如果真的犯了错,那就只能自己承担
我站起身来,拿起机场的电话,第一个拨给先
铃。
“完了”这是我当时说的第一句话。 “怎么回事?”她问。
“微软说我把微软买的数据给了 Google”
“那事实呢?”
“我给了 Google 一篇已公开的论文上有几组 数据,微软说这些数据来自微软付费的咨询公司。”
“是什么数字?”
“没有什么重要的,就是一些跨国公司在中国 成功的案例,包括惠普、英特尔一年赚了多少钱。”
“这些内容应该是早就公开的吧”
“这些数据应该是早就公开的,不过,我现在 好像都能看到微软律师脸上的笑容了。他说如果是 微软购买的数据,那就不能够公开。我真没有想到,
7 年内的几十万封邮件都能证明我毫无问题,但我 没有想到,问题会出在这里”我的声音已经开始颤

“放轻松点,会有办法的”先铃在电话那头安
慰我。
“我要放弃了他们不应该被我牵连” 在此刻,泪水已经布满了我的脸颊。

“放松点,你没有做错,那个数据根本不是所
谓的机密。Google 一定不会放弃你,他们会尽全力 保护并支持你的”
“我一到家就立刻上网查询,如果在网络上也 能找到这个咨询公司公布的数据,那才能证明数据 是公开的。”
放下电话,我依然觉得一股寒意爬上脊背。难 道,追随我心就这么艰难吗?难道,一次简单的工作 选择,却让我惨遭厄运?我一时无法相信。
深深的绝望之后,希望往往就会不期而至
回到加州的家中,我马上就给我的朋友黄勇拨 通了电话,对他讲明了所有的情况,因为我知道他 和 A 咨询公司的职员有一些联系。他听了我的倾诉 之后,冷静地说,“开复,以我个人的理解,微软其 实并没有和 A 咨询公司有过咨询合作。我会帮你好 好查一查的”
在等待消息的这一刻,我打开笔记本电脑,记 录下了此刻的心情:
“如果我输了,就会熄灭微软那些和我一样的
人们寻找梦想的希望。这一刻,我想说服自己坚强
起来,继续为正义和希望斗争下去”
几个小时之后,黄勇的电话打来了。希望再一
次燃起。
他高兴地对我说,“开复,你不用担心了,这根
本不是 A 咨询公司与微软之问有购买协议的数据, 微软也根本没有付费。”
“是吗?如果微软没有购买这样的数据,那微软 又是怎么拥有并使用这份数据的呢?”
“A 咨询公司的人告诉我,这家公司号称‘中 国通’。他们为了吸引客户而制作了一份 PFF,其中 包含的数据都是从公开数据里面得到的。他们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