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平凡的世界(三)-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具有光的速度几乎是不可能的。当然,现代实验室中某些实验物质除外。”“可是,宇宙
中确实已观察到超光速现象了。”

“那么,你说伟大的相对论在某个地方出了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相对论的问题出
在将四维相空间排斥在外。相对论只强调了运动的相对性——一般说来,就常态物质在三维
空间中的运动它是对的,但异态物质在四维空间中的运动却是绝对的!比如,虽然卫星绕地
球转是相对的,可卫星以比地球较大的速度在运动又是绝对的;卫星上的原子钟走时比地球
上的原子钟要慢些就能说明这一点。所以,相对论只强调了运动的相对性,因而又使自己陷
入了‘佯谬’的困境!”

“你的四维空间有点神灵味。恩格斯早在一百年前就批判了这种神灵世界!”

“你也别把恩格斯当神灵敬畏!我承认,对人类来说,四维相空间仍然是目前不可能跨
越的禁区。但是,我认为,我们对眼前发生的不能用相对论法则或其它现有的物理法则解释
的事,千万不要轻率地说这是荒谬的。比如人体的特异功能现象。你知道,十九世纪麦克斯
韦提出分子运动的速度分布律时,人们认为他的理论已经完美无缺了,就象现在我们认为相
对论不可能被突破一样。可是,麦克斯韦的理论就突破了……”

………………

我们很难听懂这种艰深的辩论,录几段权作一幅文字插图而已。

这是我们的孙兰香和她的男朋友吴仲平在学校的中央林荫大道上,一边走路,一边交
谈。他们正准备到学校后面的体育场上观看其它系同学们的军训分列式。他们系昨天就进行
罢了。由省军区指导的这次大学生军训活动,很受同学们欢迎;大家感到过几天严格的军队
生活很新鲜。尤其是这几天各系在体育场进行的分列式训练,吸引了许多人前去观看。看着
平时吊儿啷当的同学们紧绷着脸,严肃地喊着口令,正步走过检阅台时,周围人都被逗得乐
不可支。

他们并排不紧不慢地朝体育场那边走。辩论继续进行。仲平在维护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学
说,兰香则用新的四维宇宙观挑战性地反驳。这种辩论不知从何而起,当然还会继续进行下
去。也许,过几天又会换另一个命题。学术方面的辩论,也是他们谈恋爱的一个内容。

他们已经深深地相爱了。爱的基础是他们能相互对话。两个高才生经常陷入到一些很深
理论的探讨之中。当然,他们也象普通人那样相爱。无论精神多么独立的人,感情却总是在
寻找一种依附,寻找一种归宿,他们现在谁也离不开谁。几天不见面,就心慌意乱,连一般
的逻辑思维都会出差错。只要有机会,他们就设法两个人单独呆在一块。无论是谈情说爱,
还是进行学术辩论,甚至缄默不语,那都是多么令人愉快啊!

初夏的校园绿荫婆娑,空气中弥漫着鲜花的芬芳。年轻的恋人并肩而行,脚踏着路面斑
驳的阳光。兰香雪白的短袖衫下摆塞进牛仔布裙里,稍稍烫过的头发从两鬓拢在耳后。看起
来格外潇洒,她那漂亮的眼睛流露出自信与成熟;但即是辩论,也对身边的男友含情脉脉。

吴仲平上身穿一件白色和深红色条纹相间的T恤衫,下身是蓝色牛仔短裤,身材高大而
挺拔,两条腿由于经常运动的缘故,皮下滑动着强劲的肌腱。如果不是在校园内,他的胳膊
一定会搂着兰香的肩头。

他们一边说着,一边肩并肩走到体育场边的人群里。人们的笑声和那边传来的响彻云霄
的口令声,使他们终止了有关三维宇宙和四维宇宙的争论。体育场中间,宇航器系的同学们
在正步通过检阅台。方阵前列是两名行军礼的军人;学生们都身着橄榄绿军装端着武器,想
尽量象个军人的样子,但那正步走得多少有点做作。方阵边上有个同学慌乱中竟然走错了脚
步,几乎把旁边的人绊倒,引得观看的人群一片哄堂大笑。

兰香和仲平看了一会就返回到电化教学中心去了。他们只是来这里换换脑子。今天课程
太紧张,上午是复变函数与微积分、结构力学,下午又刚上完概率与随机过程,实际上,一
路上有关宇宙观的辩论就是一种休息。思维从一个命题转入另一个命题,对脑力劳动来说,
也算是一种“休息”。

这两个人在电化教学中心看了两部有关苏联空间轨道站的录像资料片后,就在夕阳辉耀
下的教学区分手了。兰香刚走了几步,又被吴仲平叫住。这家伙是怎么啦?难道在众目睽睽
的校园里,还要来一次“分别仪式”?她红着脸等他走近前来。

吴仲平过来立在她面前,突然有点咄呐地说:明天……是星期六。我想……晚上带你去
我们家……”

“瞧,又来了!”兰香不好意思地望了一眼吴仲平。

过了一会,她才说:“等明天我再告诉你我去不……”

吴仲平做出一副对此回答不满意的样子,笑着摇摇头走了。

自从他们“正式”恋爱后,吴仲平就不止一次提出,要带她去他们家,但兰香每次都婉
言拒绝了。

她是后来才知道仲平的父母是干什么的——“官”还很不小哩!是的,在一个省里,省
委副书记是个显赫职务。不知为什么,兰香内心深处对此感到某种“遗憾”。本来,她希望
吴仲平也是个一般人家的子弟。不是她自己有什么门当户对的观念,而是她怕别人有这种观
念——她担心和难以忍受的正是这一点。

她是农民孙玉厚的女儿,是因为她的天资和刻苦精神,才使她来到这个令人瞩目的大
学;否则,她就是乡下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怎么可能结识吴仲平这样的男青年……这个省
委领导的家庭,能接受这样一个农民的女儿吗?

正因为有这种疑虑,尽管吴仲平一再热心地要带她去他们家,她一直犹豫着没有答应。
她无法对仲平说出她不去的理由。当然,她知道,不管他父母对她和她那卑微的家庭出身怎
么看,仲平都不可能割舍与她的感情。但即是这样,她也同样难以忍受——因为尽管她出身
低贱,可自小一直是在一个很重感情的家中长大的……兰香归根结底是农民的女儿,又在一
种艰苦的乡村环境中成长起来,不论她的思想怎样在地球以外的遥远太空飞翔,感情却仍然
紧密地和北方那个荒凉的小山村联结在一起。她象她二哥一样,经常会带着无比温暖的感情
想起亲爱的双水村。哦,东拉河水也流进了她的血管,一直渗透进她的精神气质中!

在外表上,我们是再也看不见原来的那个孙兰香了。但实际上兰香仍然是兰香。比如,
她还曾想利用课余时间和星期天,到外面去干点什么活,以减轻二哥的负担——入学三年
来,二哥每月都要给她几十块生活费。她并且把这想法写信告诉了二哥。她原来估计二哥会
支持她,因为她忘不了上中学时,二哥那封关于人要自强的信;正是在二哥的教导下,她当
时才去县医院的工地上提包赚钱的。

不料,二哥回信坚决反对她这样做,还问她是否钱不够用?如果不够,他每月再增加一
些。慌得她赶忙打消了这主意,并写信让二哥千万不要再多寄钱给她……去年夏季到现在,
兰香一直操心着少平的情况。她知道,晓霞姐的死,对二哥的打击太大了。她真担心二哥会
被这个创伤折磨得一蹶不振。她先是在仲平那里知道晓霞姐不幸遇难的消息——据仲平说,
另一个喜欢晓霞的男人高朗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她相信晓霞姐只爱她二哥。她虽然只和晓
霞见过一面,就知道她是一个非凡的女性——这样的女性也许只能爱她二哥那样的男人。

眼下,在很大程度上,兰香不愿去吴仲平家,也和这件事有关系。她感到,她和仲平的
恋爱就够幸福了;而在二哥这么不幸的时候,怎么能一门心思用到自己感情的得失中去呢?

孙兰香在教学区和吴仲平分手后,直接回了自己的宿舍。此刻,同宿舍的伙伴们正在换
衣服,互相打打闹闹,准备去吃晚饭,屋子里充满欢愉的气氛。

兰香发现她枕头边有两封信——不知是哪位同学捎回来的。

她赶忙拿起来,看见一封是二哥的,一封是医学院金秀来的。

她先打开二哥的信。

兰香看完二哥的信,十分高兴。二哥在信上一改前不久那种忧郁的情绪,重新流露出一
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并告诉她。他已经当了个“班长”,忙得焦头烂额……忙了就好!兰
香知道,只要忙,二哥的精神就能大振!

不过,看了二哥的信,兰香还稍有点不满足。她上封信含蓄地对二哥说了她和吴仲平关
系的发展情况,希望他能对这件事给她一些指导性的帮助。结果他只在信末尾写道:“我不
说那些希望你冷静之类的一般化的说教;我只说:愿年轻人万事如意!”

这个二哥啊……

总之,二哥的信使兰香的情绪也随之激动起来。只要亲爱的二哥能从那可怕的打击中重
新振作起精神,这就使她最操心的一件事可以放心了。

之后,她拆开了金秀的信。因为她们都到了三年级,功课压力越来越大,顾不上多到对
方的学校去会面,就只好用写信的方式来谈心说事。

金秀在信中说的还是她和顾养民之间的关系。她说,她对这件事一直犹豫不决。她认为
顾养民这个人优点和长处很多,但许多方面又不合她的脾性;在她看来,顾养民太学究气,
是个好医生,但男人气质不够。因此,她现在不准备答应这件事,过一半年再说。秀还在信
中让她定个时间,说她准备过来再和她好好“讨论”一下……兰香一边看信,一边忍不住咧
开嘴笑。按年龄,她们都二十二岁,秀还比她大一个月;但秀常开玩笑叫她“姐姐”;她有
个什么事,总要找她来“讨论”。唉,有关她和顾养民之间的关系,她们不知已经在一块
“讨论”过多少次!

兰香太了解她的好朋友了。从气质方面看,金秀很象死去的晓霞姐,她热情,在生活中
象一团火,而顾养民文质彬彬,除医学以外,对其它事没什么兴趣。这当然很不合金秀的
“脾性”。有时候,金秀想到野外去走一走,顾养民也没有什么热情,而只乐意在图书馆里
“谈恋爱”。养民已经从医学院毕业,留在了本院第一附属医院。当然是个很出色的大夫,
据说正准备考研究生。

说实话,她不可能在这件事上为这个“妹妹”作主。归根结底,最后还得取决于金秀本
人的判断。她忍不住想笑的是,秀也不知道怎么接受了眼下的新时尚。寻找起什么“真正的
男子汉”来了……看完两封令人愉快的信,一直到吃过晚饭以后,兰香的情绪仍然很激动,
她没有回宿舍,也没去图书馆的阅览室,一个人在校园里的林荫路上遛达了好长时间。

初夏的夜晚不凉不热,轻风摇曳着树枝花叶,灯火在密林后面影影绰绰,闪烁着梦幻般
模糊的光芒。宿舍楼里,传出了手风琴充满活力的旋律。

兰香漫步在这迷人的夏夜,心中涌动着青春的热潮。她突然渴望立刻找到仲平,对他
说,我去你们家!

这么晚了,她当然不能到男生宿舍去找他。明天吧……第二天早晨上偏微分方程课时,
她象往常那样坐在吴仲平早就为她占好的座位上。开课前,她从笔记本里撕下一张纸条,在
上面写了“我去”两个字。悄悄推到他面前。

仲平看了看纸条,立刻有点坐立不安。他悄悄对她说:“我下课后就给家里打电话!”

中午吃饭时,他们为一件小事争执了半天。吴仲平已打电话让父亲派他的小车接一下他
们,但兰香坚决反对这样做。她开玩笑说:“要是这样,那就和许多电影里的情节差不多
了。一个老官僚的儿子,动用父亲单位的小车来接送女朋友……”

他也开玩笑说:“电影里还可能有另一种情节,这样的时候,那位有革命觉悟的女朋友
就带头抵制不正之风,坚决不坐老官僚的小汽车!”

两个人说笑了半天。最后,像通常那样,男人屈服了女人。仲平又给家里打电话让小车
不要来了。因为刚才提起了电影,两个人就决定下午先到街上看一场电影——他们很久没一
块看电影了;然后直接走回吴仲平家。


第三十九章

在省委大院里,常务副书记吴斌的住宿处比省委书记乔伯年的都要好一些。

同样是一座二层小楼,但外观和内饰都很漂亮雅致;把古典性和现代风格完美地揉合在
了一起。庭院相当开阔,到处是北方名贵的树种,一年四季常有鲜花开放——春夏秋三季不
必说,即便是冬天,也有好几丛腊梅开得一片金黄。院里还有几个相连的廊亭,纯粹是中国
式的古色古香。

吴斌在本省担当这个职务已有相当的年头。因此多年来一直住在这里未动。他隔壁住着
石钟一家,条件比他要差一些。和石钟紧挨的是乔伯年的住处。虽然伯年是一把手,但住宿
条件还不如石钟。乔伯年院子里没有花草之类的观赏植物(这是他自己拒绝搞),而种了一
些庄稼!哈!人各有所好嘛!本来,伯年可以去住省委书记腾出的地方——那当然是这个大
院里最好的住处,但他硬是没有去,让省顾委主任住了。

下午,如果没有什么会议,吴斌一般也不去办公室,就在自己家里。现在领导人的许多
工作要在家里进行。好多情况下,谈话就是工作,而有些谈话又只能在家里最为合适,气氛
亲切,还走漏不了风声。

这一天上午,吴斌接到北工大儿子打来的电话,说晚上要带女朋友到家里吃饭。这是一
件大事!他和老伴早听儿子说有了女朋友,他们也让他把她带回来,但一直还没见也许是未
来的儿媳妇的面哩。

吴斌夫妻后来才知道,仲平的这个女朋友是从黄原农村来的。为此,老伴很有点不乐
意,觉得不能理解儿子为什么要找个农村姑娘。

他一开始也不乐意。按他们老两口的意思,仲平将来应该和高维山的女儿高敏结婚。维
山是市上的副市长,他们两家是多年的老朋友了;而维山的父亲高步杰又是中纪委常委,熟
识许多中央领导,这门亲事很理想。维山的女儿高敏是省美院油画系学生,漂亮、聪敏、又
懂事;她早就看上了仲平,但仲平却连一点兴趣也没,结果找了个农村姑娘!

后来,他也想通了。这是儿子自己的事,父母亲怎能强差人意呢?

只是老伴一直对这事不高兴。

不管高兴不高兴,既然这个女孩子要上门来,家里就得准备一下!

吴斌赶忙给省档案局工作的老伴打了电话——她在那里当个副局长,事也不太多。

老伴在中午下班前一个小时就回来了。

她安排保姆去准备晚上的饭菜后,就又和他嘟嘟开了:“农村人!哼,我们家将有个农
村来的儿媳妇!”

“农村人怎?我也是农村出身!”吴斌反驳道。“卫生习惯,智力……”

“你连面也没见,就知道人家不讲卫生?至于智力,她考入那个大学就说明她肯定超过
了管理档案的水平!”吴斌不由讥讽地对老伴说。

副局长不敢顶撞副书记,只好一边嘟嘟着,一边提前准备这顿她不乐意的晚餐去了。

午休起来,老伴继续在做接待客人的准备——她完全按他们家的最高规格来安排这次隆
重的晚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他们的宝贝儿子满意。

这时候,吴斌就坐在客厅里等待事先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