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上金山-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茶泡好,马行长走到了何大福跟前,拖了把椅子坐了下来,好奇地望着何大福。
“马行长,您看,这样行不行?”何大福挺了挺腰板,“这次国家要搞建国35周年大庆,中央决定把天安门城楼上‘###’时期的向日葵恢复成原来的金银花图样,同时还要对天安门城楼重新装修,由于我们的金陵金箔质量过硬,况且北京故宫几百年来一直使用的都是我们金陵金箔,所以这次管理局的同志特意过来,委托我们生产40万张金箔,还邮汇了部分预付款。这笔业务我们经过认真测算,应该能赚到80万左右,到时还你们银行贷款肯定没有问题。可是由于我们眼下资金周转有点不灵,买黄金、买辅助材料都要先垫付资金,所以我们今天来就是想找您再贷点款。”
何大福说完拉开包,取出一张印有红头,盖有红章的文件递了过去。
马行长小心翼翼接过来,又托了托眼镜架,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需要贷多少?”他把文件递回来时,突然非常严肃地问。
“20万。”何大福同样严肃地答。望着马行长不动声色的表情,他又跟了一句,“马行长,您放心,我们肯定守信誉,县委领导都信得过我们,您还信不过吗?”
马行长盯着何大福,没有回答。突然,他腾地站起身来,拿过一张纸,刷刷地写起来。何大福低头一看,只见上面用标准的正楷字写着:“同意贷款金陵金箔厂人民币贰拾万元整。马金良,即日。”
一股热流涌上了心头,何大福站起身来,紧紧地握住马行长的手。“谢谢!谢谢!”马行长笑着拍拍他的肩,只说了一句,“真希望这笔钱能让你们活过来、站起来。”
从银行办完贷款出来,已过了十一点半,此时蓝天白云,艳阳高照。俞芳深深地吸了口气,空气是那样的清新甘甜。多日的沉重疲惫一扫而空,她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轻松愉快。望着前面何大福那宽厚的背影,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她紧赶几步追上前去,“何书记,你可真厉害,几句话就把款子给贷下来了。”何大福回头望望她,笑道:“有什么办法,这都是给逼的,银行嘛!他们只肯做锦上添花的事,你指望他们雪中送炭,想也别想!所以找银行贷款,你把什么事情都往锦上添花上靠,事情就好办多啦!”“什么锦上添花,雪中送炭?”俞芳愣住了,琢磨了半天也没理出个味来。看见对面有家面店,俞芳突然心血来潮,“何书记,你立了这么大功,中午我请你吃碗肉丝面吧!”“不了!赶紧回去吧,下午还要去买黄金呢!”何大福迈开大步就走。这会儿,他没有感到轻松,相反,他突然感到自己肩上已经挑起了一副重担。他一边走一边喃喃自语,咀嚼着马行长说的那句话,“活过来,站起来……”
那年年底,恪守信用的何大福将工行73万新老贷款全部还清。也从那年起,何大福与县工行行长马金良成了好朋友,直到如今。后来,社会上许多企业欠赖银行大量贷款,而何大福从没拖欠一分,成了五A单位,当然这都是后话。
多少年后,何大福想到了这一幕,逢人便说:“总结我们成功的经验,只有一个‘闯’字。敢‘闯’,企业才有出路,人生才有出路!”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破釜沉舟断后路(1)
万庆彪举荐何大福到金箔厂任职,是因为他对何大福知之甚深,知道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秉性。因为他从小受过苦难,又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事实证明,万庆彪没看错。
何大福到金箔厂上任不到一个星期,就做了两个断绝后路、破釜沉舟的重大决定:一是将自己的行政工资关系从化工厂转到金箔厂;二是将自己在化工厂的单元住房交回厂里,到西山镇租房住。这让他的爱人周素琴实在想不开,埋怨他说:“你在化工厂二十年,谁催你啦?干吗急着搬家?”化工厂同事也劝他,领导也告知他:“金箔厂一分钱奖金都没有,化工厂效益好,奖金、营养补助费每月七十多元,比工资还高,你可以人先去,关系暂时不动,房子也不要急着交。”
老婆和同事们的劝告是有道理的。在那个职务等级和单位性质有着严格区分和很大差异的年代里,何大福的决定真是“太轻率”了:金东化工厂是全民所有制企业;而金陵金箔厂则是城镇集体企业。何大福已经是国家干部,属组织部在册的;而金箔厂的干部则不在编制之内。金东化工厂属“猪”的,工资奖金财政全部拨款;而金箔厂则属“鸡”的,工资奖金靠自己找米下锅。何大福一家四口过日子,老婆当小学教师,工资每月只有30元。两个小孩又要穿衣吃饭,又要上学。他这一番举措,等于一下子给自己连降了好几级工资,今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这些道理,何大福不懂吗?他懂。金箔厂前任领导懂吗?也懂。但前任书记人调到金箔厂,行政工资关系却放在县工业局,住在工业局干部宿舍楼里。这里金箔厂工人干部受罪受累,拿不足工资拿不到奖金,住在厂房里,租住在周边农村里;他那里是旱劳保收,冷暖不怕。这种不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的厂长书记,能和工人心连心吗?能和工人群众同甘共苦吗?李雄关一伙说得怪难听的:“何大福,还不是假积极,有意表现表现。他还不是和前任书记一样!混个一年半载,溜之大吉!倒霉的还不是我们!”这些煽动语言使许多工人对何大福疑疑惑惑。很多人知道何大福原来的底细后,总认为他到金箔厂是来“镀金”的,他不可能在金箔厂待长。
必须断绝自己的一切后路,誓与金箔人同生死共患难!何大福要让金箔人看到,他这次来,是要与金箔人一起将这匹死马治好,变成一匹飞马,在改革的天空中腾飞。他抱定了背水一战的决心,不成功便成仁!对企业,对他个人来说,都是如此。
在厂干部会上,何大福大声宣告:“许多人搞‘狡兔三窟’,喜欢给自己留后路。我这人与别人不一样,从来不给自己留后路。我的后路,就是带领大家将企业办好,办好企业就是我们最好的后路,也是最有前途的后路!”
何大福本来是想举家搬到金箔厂住的,可金箔厂没有能住的地方,只好在西山镇找房子先住着。新租住的房子是金东县劳服公司的两间职工宿舍。何大福在化工厂劳服公司当经理时跟他们的领导交情不错,因此,便临时租给了他。租金还算便宜,每月只有五块钱。房子在县城大街旁边的一人巷,巷子取这么个名字,其宽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个人推辆自行车刚刚够走,如果对面再来一个人,那就得吸气收腹了。
“那可是街上的房子,出门就是街中心,租金又这么便宜,大家想租还租不到呢!”何大福在家里“忽悠”着老婆孩子。 。。  。。 
破釜沉舟断后路(2)
星期天一早,素琴把家里的东西收拾停当,兴冲冲地拖到新租房子跟前一看,顿时傻眼了。“这叫什么房子啊!”化工厂的房子虽小,但好歹有近50平方米,还是个套间,也挺新的。可眼前这间房子只是个4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灰白的墙上乱七八糟,蜘蛛网、发黄的废报纸,还有用毛笔涂写的“毛主席万岁”。手一按,墙上的石灰粉直掉;头一抬,顶上的芦帘稀稀拉拉,有好几个洞眼还透着天光……素琴看不下去,一屁股坐在行李上。
“你这是干什么?”何大福忙把素琴拉起来。手指指对面,“喏,还有一间厨房呢!”素琴抬眼望去,对面一排低矮的小平房,每个门前都有一个自来水池,只有他家门前这间既没有门,又没有水池。
“不错啦!”何大福脸上堆满了笑,拍拍素琴的肩:“毛主席在延安的窑洞里指挥千军万马打败了老蒋,咱们的房子小是小了点,但总比窑洞强吧!”
素琴咬着嘴唇盯着她的男人,没有吱声。说什么呢?有什么好说的呢?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谁让她摊上这个“一根筋”只顾事业不顾家的男人呢?这都是命!
“唉!”素琴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拿起扫帚走进屋去,开始了“整治”工作。
望着素琴的背影,何大福心里五味杂陈,既有怜爱,又有内疚。慢慢地,他的眼睛湿润了……
当年,他是化工厂的政工干事,虽然好歹是个干部,但多少女孩一听说他是孤儿出身,立马头也不回地走了人。直到二十七八岁,何大福还是光棍一个。
正当他对家庭、爱情已经不抱什么希望的时候,她出现了。
她是副乡长的女儿,秀气、水灵。由于底下还有三个弟妹,她很小就挑起了帮父母忙家务的担子。劳动不仅没有使她粗糙,反而使她更加健康和端庄。经人介绍,他与她相识了。
他见她的第一眼,便断定这可能是他终身的伴侣。没有娇气,没有做作,有的只是纯洁和质朴,何大福觉得她像一片温柔的绿草坪,像一股和煦的春风。
“你,你不嫌弃我穷吗?”他壮着胆子问。
她抬起脸,轻轻地却是坚定地摇了摇头:“只要你人好就好!”他到现在还记得她当时那绯红的脸颊和嫣然一笑的神情。
半年以后,他们结婚了。婚礼很简朴,家里唯一好点的家具是他在单位用废钢管焊接的一张铁架子床,刷了天蓝色,床头挡板还喷了白色熊猫图案。桌子、椅子则是自己找木匠打的,找朋友漆的。
那一年,他二十八岁,她二十五岁。
结婚后,他忙他的事业,家里一点也顾不上。两个儿子相继出生后,家庭的重担全都落在了她的肩上。洗衣服、做饭、换尿布、带孩子……忙得不亦乐乎,却从无一句怨言。有事没事,她总爱带着儿子往娘家跑,每次回来都是大包小包的拎着。一条咸鱼、一片咸肉、一捆莴笋、一袋青菜……只要是能带的她都往家里带。这么多年过去,何大福始终感到妻子是他最稳固的大后方,她的纯洁和质朴,像夏日凉爽的绿荫,像冬季温暖的炭火,她默默地支撑着这个起步艰难的家庭,无怨无悔。
他不记得自己曾经为她买过些什么,每个月把工资上交以后,他就不管了。一个月五十多元工资,他结婚前一个人都紧紧巴巴,可到了她手里却还能有“富余”,一会儿给他买条裤子,一会儿买点毛线给他和孩子们打几件毛衣。去年,她还买了个电熨斗,从此他出门时格格正正,裤子上始终有一条笔挺的裤线。
破釜沉舟断后路(3)
十年了,她只提过一次请求。那是五年前,她还在胜利小学当老师。一次回家她跟他说,“听说,县总工会需要人,你跟工会主席那么熟,能不能帮我说说呀?两个孩子都在西山上学,我在胜利小学实在不方便”。周素琴知道何大福的脾气,对自己从来都是“三不提”:不提职务高低、不提待遇多少、不提条件好坏。这一回她估计自己是嘴上抹石灰——白说了。谁知,这回他竟去了。县工会主席是他的老领导,一听来由,当场表态,“没有问题,但有个条件,你也一起调过来,给我当个办公室主任,隔两年提你当副主席。”何大福当时已经是县里的名人了,他写的稿子给万庆彪做发言,曾经七次被掌声打断。县工会主席爱才,一心想把他挖过来,再说这么优厚的条件谁能拒绝呢?可他太爱化工厂了,他割舍不下化工厂的事业。“就是我老婆调不成,我也不愿离开化工厂!”他撂下话后,不再提老婆调动之事。
此后,他没调总工会,老婆也没去成。
回家后,他跟她讲了一遍,她静静地听着,没有吱声。他想解释,可终究没能说出口。
多好的老婆啊!可今天,他连自己的房子都保不住,还要带着全家出来吃这个苦。两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素琴……”他喊了一声。
“啊?”素琴正埋着头扫地,灰尘冲天而起。
“将来,将来一定让你住大房子、住好房子。”他揩了揩脸。
“去去去,快去打点水来。”素琴冲到门口,不停地咳嗽着,像是从灰堆里爬出来一样,脸上、头上、身上已灰蒙蒙一片。
一天的辛劳,到傍晚,小屋收拾得差不多了。一张蓝花布帘子把房子隔成了里外两间。墙上糊了新报纸,地上被拖得干干净净。小厨房里煤炉、碗柜、锅、碗、瓢、铲井井有条。“孩子们的床怎么办呢?”素琴对着那张折叠床犯了难。
何大福也愣住了,这两间房的确太小了,一间做他们夫妻房,另一间做客厅,但一张桌子、四张板凳一放,再把床挤进去,要是来个人连坐都坐不下……这可怎么办呢?何大福抿着嘴,到处打量着。“有了!”他大叫一声,把周素琴吓了一跳。
“这几天先叫小孩睡在地上,铺点厚棉花胎。后面我负责解决此难题。”第二天,他就找人边比划、边忙活。用木头打了一个框,钉几根档,用纤维板钉了一张无腿床,然后背面装上绞链,另一方在墙上钉了两根角铁,床框与角铁连在一起,成了一张活动床。白天拉起靠上墙,晚上放下一张床。拉起时,正面贴上一幅画,像一幅中堂。
“怎么样?”他朝素琴挤了挤眼睛。
“亏你想得出来。”素琴不知道说什么好。
“远看像幅画,近看是张床。晚上人睡它,白天挂上墙!”何大福一脸得意,摇头晃脑吟起打油诗来。“这是创新,这是创造!”最后,他还来个定论。
“你……”周素琴又好气又好笑,“你”了半天也没“你”出来,可嘴角却不经意间露出了笑。
睡觉问题得到了解决,何大福夫妻也算定了心。可是江南春季梅雨连绵,他们租住的这间旧房子由于年久失修,卧室与厨房下起雨来,几乎与外面“保持一致”。外面怎么下,里面怎么下。所以,那一阵,他们最害怕下雨了。下起雨来,家中的澡盆、脸盆、脚盆、痰盂、咸菜缸、大碗全部用来接雨水,真是“热闹非凡”!事先,县劳服经理只跟他说了有点漏,没想到漏得这么厉害。
居住条件差就差点,自家人克服克服吧!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自何大福到金箔厂上任后,厂里的干部职工上门的越来越多。许多人是来商讨工作的,也有不少员工是来反映困难的。何大福夫妻热情好客,不厌其烦,端茶递烟。他们越客气,名声就越好;名声越好,来客越多。开始,他们还能抵挡得住,时间一长,家中财力吃不消了。更难忍的是,何大福常常将厂里人带到家中吃饭,他把家当成了###饭店,常常搞得周素琴措手不及。
这天上午,何大福和刘恒从县工业局开会出来,已经快十一点半了,偏巧又下起了大雨。
“老刘,你家离得远,下雨又不能走,我家近,走,到我家吃过中饭再走。”何大福连拖带拽将刘恒拖到家,老远就叫嚷着:“周老师,快!刘厂长来了,中午吃饭!”周素琴当老师,何大福从结婚到现在都喊周老师。
一跨进何大福家门,刘恒与周素琴同时都愣在那儿。刘恒愣的是:何大福家中竟然用六只盆罐在接雨漏,比他家还差!顿时热泪涌出眼眶。周素琴愣的是:何大福自调到金箔厂,每天中午都不回家吃饭,怎么这时候跑回来吃饭了?她刚下班回来接漏,一点准备也没有。泪花都急出来了。她忙扯了一下何大福衣角,将他拖到厨房,含着泪说:“你这时候叫我忙饭?怎么忙啊?到哪儿买菜啊?就是有菜买,哪儿来的钱啊?”何大福从来都是乐天派,连忙说:“客人到,一定要脸热、心热、锅热,没有菜没关系,只要做到‘三热’就行了。你给我炒一盘家乡花生米,割一点咸肉,炒点大蒜,再烧一个榨菜西红柿汤就行了!保证刘厂长高兴!”一席话说得周素琴破涕为笑!回到客厅,何大福又对刘恒说:“今天叫你来吃饭,不是向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