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空间穿回来-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被改写了,所以,比起王心怡了解到的近代史,此时的上海,更加的富有生机和活力。

如今的大清帝国,尽管没有采取一味的“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但是,由于其版图的扩大,海岸线漫长,它所允许开放的,进行对外贸易的窗口,却是并没有增加。

东南亚地区,是管理的比较放松的区域,那里的,比如后世里的新加坡、菲律宾、马来、香港、澳门等地,都是被如今的大清帝国,划分的自由贸易区域。

内陆,从广州开始,就是大清帝国管理相对严格的区域。估计是从防守的角度考量的结果,那位穿越前辈,制定的沿海通商口岸,其实也就是被大家熟悉的,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尽管大清帝国主动开设了通商口岸,但是,却是没有签订任何丧权辱国的条约,所以,任何进入到大清帝国领域内的国家和个人,都得遵守大清帝国制定的法律法规。

大清帝国现在仍是定都在北京。这是当今,陆地上的第一大国,出于震慑北方的长毛鬼子的需要做出的决定。此时的美利坚合众国,因为穿越前辈的影响,它是大清的殖民地,所以,大清不存在被从东面的太平洋入侵的可能。漫长的海岸线,海上防御的重点,就仅仅是需要防备欧洲诸国的联合侵略。

也因为如此,上海作为大清帝国版图中,处在允许开设的港口城市的最北端的交易港口,它的责任是相当重大的。

既担负着每天来往的大量货物的上船、下船工作,又担负着大清帝国海上的,抵御外敌入侵的最后一道保障线的安全保卫工作。

所以,为了上海码头能担负这样重大的职责,它的吞吐量无疑是中国第一的。

它的安全保卫工作无疑也是最强的。大清帝国的海军总部,就是设置在上海。帝国的北洋和南洋,两支水师队伍,也是按照它们各自的名字,一南一北的驻扎着。据说,北洋水师的总部,就是驻扎在上海的。只不过水师专用的军港和普通的民用码头是分开建造的,所以,老百姓并不能很平常的在近海就见到军舰。

但是,偶有出海的渔民,还是可以看到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水师舰队的身影。渔民们说:“现在我们也敢出远海去捕鱼了,不用再担心回不来了,在天气有变的时候,我们的水师是会派出搜救舰队来找寻我们的,这样以来,我们渔民的生命安全,也就有了很好的保障了。”

总之,现如今的上海,王心怡看到的是和她印象中完全两样的地方。

租界没有了,外滩仍旧形成了。我们姑且把它叫做“新租界”。

由于大清帝国本身的强大,所以,外国人在“新租界”里就没有我们知道的那些特权了。

“新租界”里的外国人,必须要遵守《大清宪法》,否则就将会按照大清律法给予制裁,严重者会被遣送回国;

外国人在中国,可以被允许拥有自卫的武装力量,但也仅限于各国使馆能被限制拥有的安保人员,而且,所有被带入大清的枪械等杀伤性武器,都必须要被登记造册,否则,就被认定为是走私,将受到大清帝国的严惩;

所有的被开设的通商口岸,都是中国人的领土,大清帝国保有其领土权、关税权等的绝对的所有权,其他任何国家和个人无权对其过问。所以,我们能看到,码头上设立的海关,其工作人员没有一个是老外的;

“新租界”里,王心怡也没有看到会令她痛恨的鸦片馆的存在,看来,这位穿越前辈,对这种摧毁中国人意识的毒瘤,也是相当重视的;

综上,外国人在大清的一切合法行动,都是不会予以限制的,可以自由从事各种不触犯大清法律的活动和言行。但是,一旦触及法律的底线,特别是对于军火和毒品的走私行为,大清帝国将会是给予绝不容情的重处。当然啦,那些间谍组织和个人,一经查处,也会给予严厉的处罚,不过,这些,就不是平民百姓可以了解的层次了。

在王心怡眼中的上海,如今是泾渭分明的被划分开来。

一边是,外国人、国内的士绅豪富、达官显贵们聚集的东城区;一边是,西城区里的平民聚居地。工厂被统一迁出了市区,被安置在郊区单独划分出来的工业区。

东城区里各种风格式样的别墅林立,西城区里的居民,大多是住在里弄里的石库门中,这个最具上海风情的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

在两个区域的交界地带,则是学校、医院、银行、政府办公楼和各国使馆的驻扎之地。所以,这里是上海的繁华地段的地位,就不言而喻了。

交界地带,也是各色商铺进驻的首选之地。吃东西、逛街,来这里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当然,去东城区里开设的高档餐馆、商店也是不错的,只是氛围总是比不上这里的好,小吃、零食什么的,也没有这里来的地道。

走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里,你只会有一个感觉,这里,不愧是时尚之都。

西式的、中式的衣服看得你是眼花缭乱。几个爱美的女人,也是按捺不住爱美之心,订做了几套时下流行的西式洋装。

三世人生,虽然喜爱东方文化,今生又重新接受了一遍东方文化的熏陶,但是,王心怡更为熟悉和习惯的却是西方人的生活,或者说,她更崇尚的是现代人的生活模式。

当然,吃的方面,王心怡是永远遵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坚持汤水为热饮,吃食以熟食为主。饮茶而不是咖啡,也是她所坚持的。

但是,穿的方面,王心怡却是多有不惯之处。

如今的女人们,稍有身份地位的女性,可都是常年累月的穿着裙子的,于是,她就穿不了自己最爱的裤装了,这也是第一个王心怡在穿的方面不习惯的地方。

尽管穿着旧式的旗装,上面是小对襟的盘扣,搭配下面的百褶裙,活脱脱的一个很柔美的汉家小女子的形象,王心怡很喜欢,这也是她哈了很久的造型。

还有那各色小旗袍,特别是被上海人创新的海派旗袍,一改满清服装的臃肿土气,尽显东方女性体态的端正婀娜和淑媛气质。曾今也是王心怡喜欢的打扮,一部《花样年华》让后世里刮起了一阵儿旗袍热,有一段儿时间里,王心怡也是很眼热的。

不论是汉家小女子,还是经久不衰的旗袍,都能成为女孩子们的不二选择,但是,那也架不住天天的这么穿呀。这就是王心怡不习惯的第二个穿的方面:样式单一。

任何一个爱打扮的女性,永远不会嫌弃自己的衣服多。

因此,当看着程妈和小堂妹,在选择西式洋服的那天,所表现出来的疯狂,王心怡是感同身受的,很是能理解这一大一小的两个女人的心情。

但是,当两个女人,为了一条,在王心怡看来,没什么出奇的裙子,而兴奋不已的时候,她悲愤了。

经此一番,为了让王家人的生活水准更上一个台阶,加大向现代生活模式迈进的步伐,王心怡想着,是时候,该从小珠空间里放一些人出来了。

这个决定是王心怡深思熟虑的结果。原本,当黑管家从黑戒指走出来的时候,就是预示着她的这一群手下,可以走出小珠空间的时候。只是,之前的王心怡,一直在等待着一个好的时机而已。好方便解释突然出现的这群外人的由来。

随着王家第四代的小孩,逐渐长大,马上将出去或不久的将来准备出去留洋的人,是陆续的有了。要帮助这些准备出去的孩子,让他们能快速的融入将要变化的环境当中,使其提前熟悉西方人的生活模式,为了避免可以规避的错误出现,提前了解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那么,安得烈白,白管家这样的专业人士,就是王家当前所需的最好选择了。要知道,在西方国家里,一个好的管家对一个有身份地位的家庭,是何其重要的事情。

玛利亚姐妹俩作为白管家的助手,也就理所应当的,出现在了王家众人的面前。

一男二女的到来,也算是解了王家的当务之急。所以,被王爸程妈聘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从此,小珠空间里的众人,也将会一一出现在现实世界中。



作者有话要说:管理员刚刚通知,系统好了。

我又可以发文了,开心。

58 显露人前

中国人,是礼仪之邦不假。可是,从某个方面也体现出,中国人爱面子的程度。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不,白管家一来,就很快的、自觉的进入其工作的角色当中去了。虽然,他目前的工作与他管家的本职无关,但他仍然是一丝不苟的,按照雇主王爸的要求来完成。

刚开始,王爸来上海的时候,是住在姑奶奶家里的。那个时候,住在合作伙伴的家里,是为了方便双方讨论事情,有问题也能尽快的解决,倒也是便利的很。

可时间一长,王爸觉得就不是那么一回事儿了。

在上海呆的时间越久,王爸就越是觉得应该在这里长住。

在装修期间,王爸也是有回过安徽的,他毕竟想老婆孩子,恋家的美名也不是盖的。这一来二去的,来回一对比,差距就显出来了。

上海这里,尽管也是从一个小鱼港发展起来的,但是在历届清政府的努力下,还是变成了如今的国际化的大都市。所以,上海比安徽的商业氛围要好,是显而易见的。这里的商品交易频繁,世界各地的东西,这里都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比之老家那边要方便很多。想要让王家的生意更进一步,来上海发展就是必然的趋势。

而且,大儿子王继仁有从商的志愿,父母一辈子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孩子。王爸和程妈都不是迂腐之人,要不夫妻二人也不会在海外一呆数年不着家了,于是,夫妻俩一合计,当王爸爸再次从老家合肥返回上海的时候,就痛下决心的,在上海置办房产。

其实,对于正处在年富力强阶段的王爸来说,上海这么一颗璀璨的明珠摆在眼前,野心勃勃的他又怎么会视而不见呢。之所以这么些年来,都没有动静,却是他多方权衡之下的结果。

一来,他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不会贸贸然的把全部的身家投入进来。而上海又是一个仅凭小钱,根本是玩不转的地方;二呢,那个时候刚回国,程妈就有了身孕,后来随着双胞胎的降生,夫妻感情的加深,家庭上的和美,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削减了他的那部分在事业上的锐气和进取心,有了那么点儿“死于安乐”的味道。

但是,这次“王氏美容”的成功,却是大大刺激了王爸那颗,原本就蠢蠢欲动的事业企图心,也是让他看见了进军上海商业圈的成功的希望。ZEi8。Com电子书

所以,回到上海,王爸可是大动干戈的,难得的高调了一回。

不仅是扩大了王家本来在上海就有的店铺的面积,还在东城区购置了一栋别墅,这一下子砸下去,王爸算是出了大血本,也算是变相的表明,他这回是了下定决心,要在上海好好的大干一番。

因为王爸提前就买好了房子,所以,王家人此一行,也就正式入住在位于上海东城区里的王公馆。

安得烈白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王公馆的管家。当然,出于对管家这个职位的敏感度的考虑,任何请得起管家的人家,都是只会选择家主人的心腹之人担任。所以,王公馆真正意义上的大管家,还是王爸的贴心老人儿王管家担任。白管家目前的工作,就只是负责接待的工作,说起来,请一个老外当管家,在上海,可是很能撑场面的事情。这么一来,实际上,白管家就是我们俗称的外管家了。

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暂时性的,白管家还被王爸拉着,让其给刚来上海的一行人上起了礼仪课。

原本,也是不用这么正式的上课的,不过,谁让这群孩子是来参加上海会所的开张仪式的呢,到时候可是有许多社会名流来的,这可以算说是一次,比较高规格的社交聚会了,本着不能失了礼数的想法,王爸和程妈商定,给孩子们补上礼仪课。

平日里,王家就很重视礼仪方面的东西,所以,也根本不用去特意的重新学习,就是把一些细微的地方,加以修正而已。毕竟,中国这么大,每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特有的习俗,哪些是需要注意并加以避讳的地方,王家作为此次活动的主办方,是需要提前准备的。

于是,在五星级管家的调理下,全家人都崩溃了。

碰上了一个严谨认真的白管家,就是王爸这个雇主,都没能逃脱被白管家说教的命运。

被白管家一番“榜样的力量”、“上行下效”之类的话语给说服,也一视同仁的参加了礼仪集训课程的王爸程妈,是充分享受了一把“榜样是如何炼成的”的待遇。把这对夫妻给折腾的不轻。

王爸事后还嘀咕:“一老外,用成语怎么能这么的顺溜?”

殊不知,人家白管家在中国话的使用上,那可是下过苦功夫的。其目的,就是为了不让王心怡有在他面前说脏话的机会。瞧瞧,这管家做的,多称职,连雇主的言行也是他的工作范围之列,照样是会被严格要求的。

所以,看着“榜样”的惨状,余下的王家人,可是不会存有任何的侥幸心理的。其他人的遭遇,可又怎生是一个惨字了得呀!

看着被白管家修理的惨兮兮的自家老爸,王心怡仿佛又回到了自己被白管家荼毒的岁月里,心里是五味杂瓶的,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天使的一边儿在哭诉:“终于找到了一名同志啊,不容易,真是不容易。”恶魔的一边儿在开怀:“哈哈,这就是你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结果。”

如果说,白管家的到来,是王家人苦难的开始。那么,玛丽亚姐妹的来临,则是家里人的甜心儿,特别是所有的王家女性成员的福音。

长相乖巧,心灵手巧的二人,很快的就赢得了全家人的一致喜爱。

厨艺了得的姐妹俩,一上来,就把全家人的胃给征服住了。而当得知她俩身上的西式礼服是她们自己制作的时候,更是能把为了一条普通的连衣裙就能兴奋上半天的,一大一小两个女人给乐疯掉了。

这原本就在王心怡的预料之中,但是,没想到的是,家里的男人们也能为了姐妹俩的制衣才能而疯狂。这让她有点儿不能小小的不解。

家里的大、小男人们都爱上了玛丽亚姐妹俩做的衣服。

如果说,“女人的衣橱永远装不满。”那么,闷骚的男人们一旦不闷骚了,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疯狂,就让人觉得可怕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男士们也是爱美的。喜华服的饮食男女,古来有之。

所以,现如今,王公馆的早晨,那是相当的热闹的。

“玛丽,我今天该穿什么?”

“玛亚,这件怎么搭配?”

“玛丽,今天我梳什么发型好呢?”

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这些人必找玛丽亚姐妹。把姐妹俩忙得是头头转的不可开交。一直要等到所有人出门了,姐妹俩才能得闲一会儿。俩人的种种表现,也让家里人认可了她俩形象顾问的地位。形象顾问一词,自然又是出自王心怡之口。

来上海后,家里人身上发生的种种变化,王心怡是欣慰的。

为家人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到了一个新地方,不是怨天尤人的抱怨,而是努力充实自身去适应新环境带来的变化;

因为他们很快的就接受了白管家一行人的加入,这也算是让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找到了落脚之地。

59 开业典礼

上海新开设的会所,位于东城区内,是一整栋的四层西式洋楼改建的。

外观上,外墙基本是保留了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