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第三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空间穿回来-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们俩个小家伙,也跟着沾沾老祖宗的福。”程妈听了这个决定,当下里如是说着。

王爸见程妈都没有异议了,他当然也不会为了这个决定,而和长辈们叫板了。

所以,小豆丁的王心怡,能有幸见证祖祖的大寿盛况。

在祖祖所在的内室,都是家里的直系亲属。没看见大伯母,估计在外面招待客人,今天可是王家的大日子,肯定会来许多人,那些重要的客人,还得有重量级身份的人,就比如王家未来当家主母的身份,来迎接,才合适。内室这里,由王心怡的亲奶奶主持大局。这样就能做到了内外兼顾。

“看这个小丫头,精神气儿真足。”奶奶看着被抱王爸抱着的王心怡,夸赞道。

“可不是嘛。今天一大早起床,就精神好的不行。不像她小哥哥,到现在还睡着呢!”程妈抱着呼呼大睡的王继礼,同奶奶抱怨着。

“这小子,还真是睡神投胎了,老这么睡,也不是办法。待会儿,不会叫不醒吧?”奶奶担忧的说道。

“没事儿。妈,您放心。这小子,随我。”王爸逗着王心怡玩儿,还不忘分心的对奶奶夸耀,“别看您小孙子,这时候睡得那叫一个香,该醒的时候,还是能醒过来的。”

“真像你说的那样儿。”

“那可不。我还能骗您哪!”

“玉梅,你说,这小子有没有吹牛。”

“妈,守业没骗您。 是真的。”

“好,我就信你。你说是真的,那就是真的。”奶奶看来还是很相信程妈的,“要真是这样儿,我这小孙子,还真是错不了。将来是个有出息的。”

“妈,您快别夸这小子了。整个一懒虫!能有多大的出息。将来,平平安安的,不惹是生非的气我,我就烧高香喽!”程妈还和奶奶谦虚上了,好像王继礼这时候就有了多大成就似地。

王心怡在旁边儿听着,只觉得泛酸。

“哟,我们的小公主,不高兴了。”王爸此时眼尖的看见了王心怡的撇嘴动作。

“怎么了?”

“小公主刚才撇嘴了。”

“是吗?你看错了吧!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撇嘴?”

“我想也是,肯定是我看错了。”

夫妻俩人多年的默契,不是瞎掰的,很快达成了共识,这个问题,是不好在此公众场合说白的。必须转入私下里,自家内院里解决。

“妈,我去外面看看大哥去。”王爸同奶奶请示。这是夫妻俩早就商量好的决定,王爸去外面帮忙,程妈在内,主要照看三个孩子。

“嗯,也好。今天来的人很多,你大哥大嫂两个人,是忙不过来的,你去外面帮把手,也好。你老婆孩子,就交给我来看着好了。”奶奶同意了王爸的提议,转身同程妈打趣,“玉梅,留你和孩子们,在这里陪我们这群老人儿,可好?”

“妈,我们娘儿四个,可是很乐意留在这里,陪老祖宗和您说话的。就是不放心我们家守业,他可别出去给大哥大嫂添乱,就好了。”

“就你讲究多、顾虑多。他们可是兄弟,这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守成和守业两兄弟的感情,好着呢!”奶奶宽慰程妈。

大人们在这个场合,有着自己的交际应酬,王心怡也是没闲着,忙啊!眼睛忙着认人呢!

于是,就见那该来的,不该来的。来了一大堆的人。

“姑奶奶回来了!”

“大姐回来了!”

这不,连远嫁上海的,王心怡的姑奶奶王美茹,和嫁去杭州的王爸的姐姐,王心怡的亲姑姑王凤娇,都赶回来了。

对于出嫁远离合肥的,王家的这两个娇客,王家人是很有感情的。

二女都是王家的嫡出女儿,姑奶奶和姑姑,没嫁人前,在王家的受宠程度,可见一斑。而且,姑奶奶可以说是看着王爸这辈人出生的,因为年岁相差不大的原因,所以两代人的感情很好。特别是大伯父和姑姑二人,对姑***感情,那可是比王爸对姑***感情,要深的多。

相比大人之间含蓄的感情表达方式,孩子们的反映最为直接,因为她们俩人带回来的礼物。因为都是不常见的两个亲戚,所以,借由祖祖八十大寿的理由,这次回娘家,可是很隆重的。表现在她们带回来的数量众多的礼物上。当然了,作为嫁过去的,都是已经当家的媳妇儿,本次回来给娘家,特别是本家这边亲戚的礼物,自然也是好的。

这些,还是小豆丁的王心怡,也就是听听八卦,目前的她,还不能参与其中。

那天的王心怡,就重点注意到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她自己亲自参与的抓周仪式了。

那些过程,王心怡那天,也无心理会。她一被放到,专为此次抓周准备的桌子上,就被眼前的宝贝给吸引住了全部的注意力。

这个时候,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面摆放: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帐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

望着眼前眼花缭乱的物件儿,王心怡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而此时的小哥王继礼,被程妈摇醒后,一上来,就左手官印,右手毛笔的抓着不放了。

等着挨个欣赏完毕,最后,王心怡恋恋不舍的选了算盘,作为自己的抓周礼物。

为什么是算盘,不是其它?一个原因,此算盘是上好的玉石所制,质地良好,声音好听。再一个原因,就是王心怡秉持着“盛世买房,乱世买金”的格言。总的来说,她所为的,不过是一个“钱”字。

这个是祖祖寿宴之前的开胃节目,之后,王心怡兄妹俩,就被抱下场子了。也是,那个是大人们吃喝的时间,不关小豆丁兄妹俩的事情。

所以,王心怡只能想象着那顿豪华盛宴的样子,具体的情况,她无从得知。

不过,寿宴的尾声,王心怡却是赶上了。那也是她对祖祖八十大寿,第二个重要的记忆。

那就是寿宴上表演的黄梅戏。台上响起了熟悉的淳朴流畅的唱腔。引发了王心怡多年未冒出头的乡愁。

前世今生

耳边响着她最爱听的戏曲之一的黄梅调,王心怡忽然不能自抑的泪流满面。

因为,她想起了自己,先后两次在地球的人生经历。

第一世的王心怡,还是个及其普通、平凡的女子。

第一世,留给王心怡的最后印象,是一大群平素无多大交集的后辈子侄们,前来奔丧的画面。

在或喜或悲的人群中,孙侄女欢欢恐怕是哭得最伤心的,也是最不舍得她离去的一人了。那时候已经离世的王心怡,魂魄最后的残念让她看见了那一幕。心中默念着安慰的话语:“别了,欢欢。30岁的你,还有很长的美好人生在前方等着你。”

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心灵感应,哭泣中的欢欢,当时,突然抬头。而望向的地方,正好是王心怡消散的地方。

如同“留守儿童”一样,王心怡被孙侄女欢欢,戏称为“留守女士”。

是的,她从出生到离世,都没有离开瑞典庄园的原因,除了自小身体不好的因素,还有一个重要的缘由,那就是,守护家族的财宝。这也是为什么,王心怡的葬礼上,会来那么多的不相干的人。

王心怡的祖上,用中国解放后家庭成分划分的话,算是买办资本家。世代聚居在广州,为满清政府打理对外出口的买卖,在广州本地也算是大家族了。后来,闹辛亥革命那会儿,眼看着满清政府要倒台了,一家人为了生路,才不得不避居海外。

而本家爷爷,因为一直接触对洋业务,可以说是最早的海派贵族了。选择迁到欧洲,当时的瑞典,并不属于强国之列。可是,瑞典与中国的贸易开展的很早。1731年在哥德堡成立的瑞典东印度公司是瑞典第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其与中国的贸易收益超过了当时瑞典国家预算,为瑞典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而且,两次世界大战,它均没有参战。

所以,王心怡对先祖的选择,那是佩服之至的。最大的好处,或者说是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让后代子孙免受战乱之苦,更不要说,瑞典还是后世里高福利的象征。

父亲是长子嫡孙,顺理成章的接掌家业。二叔一家在分家之后,去了英国,当时的世界第一强国。

王心怡是父亲最小的女儿,是在瑞典定居之后有她的。当王心怡出生时,哥哥、姐姐们也已长大成人,并各自成家立业。只她因打小身体不好,被养在长辈跟前。

尤其是王心怡得到了祖父的喜爱。也因此,她常常被祖父领着去地下的密室,去查看从中国带来的古董,大部分是瓷器。

那些瓷器的数量就不说了,那是相当的惊人。难得的是,瓷器的品质上佳,有一些还是后来难寻的珍品。也就是满清出口的大项目:瓷器、丝绸、茶叶。而王心怡家又是干这行的,要不然,还真是难以看见那些精美的瓷器,还能经常把玩。按常理,也就能在博物馆中能见到了,还可能是仿制品。甚或一些能见到图片,就是难得的了。

人说,“财帛动人心。”可当一个人整日地看着守着那些旁人望成莫及的珍宝时,这人也能以平常心对待那些价值连城的东西了。所以,尽管王心怡继承了庄园的土地及庄园内的所有物品,她仍然能保持平常心,对待它们。

人说,经常吃药的人,往往会活得比平时不常生病的人要长久。在王心怡看来,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没错,王心怡是长寿的人。130来岁的高龄,百岁老人当之无愧。

人说,人老成精。这个,王心怡倒是没觉得。因为她每天大多在重复做一些事情。

王心怡每天早起后,去室外打打太极,活动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回屋子洗漱,服用一碗燕窝,休憩一会,写写大字,就用正式的早餐。接着,去处理庄园的事物,或查账本,或去田间查看庄稼生长的情况等等。接着午餐后休息。下午自由支配,或读书,或画画,或弹琴,有时甚或上上网。晚上9点半准备休息。

因为随着长辈们生活,王心怡受他们的影响,也算是半个佛教徒。每晚临睡前总会诵经一个多小时,算是做晚课了。当然,随着逐渐长大后知事,王心怡并没有出家的打算,但已经被养成做晚课的习惯。改变不了行为的惯性,她也就把诵经,当成了催眠的道具。

第一世里,平淡而乏味的生活,也就只有孙侄女欢欢,偶尔能给王心怡带来一丝活力。王心怡一个百岁老人会上网,就是欢欢强拉着,学会的。也因此,王心怡虽然宅在庄园里,却能知道许多事情,不至于做一个睁眼瞎。当然,王心怡也感谢那段泡在网上的日子,那也令她,掌握了多方面的知识和增长了一些见识。

王心怡认为,网络,也不全是骗子,好人还是很多的。

而现在,当她回想起,自己平淡无味的第一世的地球人生经历,王心怡只觉得感激。

因为身体不好,尽管王心怡那一世里,没有接受正常的教育。但是,“在家学习”,以及在长辈们的熏陶下,却也使得,她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宗教、医术等各个方面,均有涉足。知识对那个时候的她来说,倒还是其次的。更为重要的是,接受那么多方面的东西,使得她在娱乐自身的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视野。这样的多方面、全方位的见识,也使得王心怡后来的异世界之行,能闯过一个又一个的难关。对此,王心怡是心存感激的。

“爷爷,父亲,你们在天国还好吗?孙侄女欢欢,你生活的那个时空,现在还存在着吗?”王心怡心中默默的,为前世的亲人们祈祷。

而这一世里,新的人生,虽然才刚刚开始。王心怡却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体会。

奇~!因为,越来越多的了解和认知,已经让王心怡察觉到了,她现在所处的,虽然,也还是地球,尽管,也有着她熟悉的场景,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也告诉她,她不能再自欺欺人了。

书~!因为,时空同王心怡开了一个玩笑,这里只不过是地球的另外一个平行空间。

网~!王心怡今生所处的地球空间,只不过是类似于第一世历史记载的清末民初时代。也就是说,这个时空的历史,与王心怡熟知的历史,有了很大的出入。

准确的说,这里的历史,应该是从明朝中期,就出现了分岔的。

在这里,明朝仍旧是被清朝所取代。我们所知道的清朝历史,虽然仍然是,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开始的,可是,却比王心怡熟读的历史,早了那么一百年的时间。

可别小看这短短的一百年,也就是这一百年的时间差,居然让王心怡的今生,她的新生活,产生了如此大的改变。要不是她现今还是一个小婴孩儿,有足够的时间给她,王心怡就要怀疑自己很是不能适应当下的状况了。

我们就单拿大事件来说说吧。

首先,这个世界的历史进程,也是在同样发生着变化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了。可是,这里的历史记载,却不是从英国开始的,而是始于中国。所以,尽管我们知道的两次鸦片战争,这里虽然也有发生。可是,在战争的性质上,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的两次战争,不再是中国被侵略的战争了,而是,中国的自卫保卫和对外扩张的战争性质。

王心怡听见此讯息的时候,虽然知道与自己熟知的历史,有了很大的反差,可是,内心却是高兴的。屈辱的历史没有了,国家强大了,人民的生活才能有盼头啊。她才不想过颠沛流离的苦日子。

其次,这个时空的中国,这个时代的中国,也并没有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而是走上了自主自强的道路。重要的是,也是让王心怡觉得奇怪的是,这里的中国,居然还保留了帝制。不过,比较好的是,国家的名称,并不是清朝政府或者是大清帝国之类的,而就是采用了“中国”这个简称。

不过,虽然,中国保留了帝制,但是,却并不是皇帝一言堂的时候了,而是类似于王心怡所熟知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立宪制。

而且,以王心怡后世之人的眼光看来,此种政治形态的产生,也导致了在权利和义务的分配比例,在现今,这个仍然存在的中国皇帝的身上,产生了明显的变动。

比之君主立宪制,这里的皇帝权力要更大一些,对国家的某些重要决定,皇帝仍然拥有绝对的发言权。比如对外战争的一票决定权,比如最高政府机关领导人的任命权等等。

比之封建君主制,这里的皇帝,义务要少一些。因为,这里的皇帝,不在需要对政府决策大量过问了。而是大部分移交给了行政部门,让其自行处理。而皇帝本人,因为保留了绝对的军权,所以他有管理好全国武装力量的义务。

王心怡越是了解她今生所处时空的历史,就越是有那么一个想法:某个让这个世界,发生如此改变的清朝皇帝,总是透着那么一点“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味道,而且,还很有这么一个可能,某位皇帝本人,就是王心怡的穿越同行。

不论这个大胆的推测,其真实性如何,却并不妨碍王心怡对某一任的,那个神秘皇帝的崇拜和敬仰。

因为他,让中国免受了那段屈辱的历史。没有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压迫;

因为他,让现如今的中国人民生活的更加富足。免受战乱之苦,使得在明朝就很是被世界人民羡慕的中国人民,其生活水准又是提高了一大截。

因为他,让王心怡所见的中国版图,要大上许多。虽然,和成吉思汗建立的元朝还是没法比的,但是,却也是:北到西伯利亚一带;南到台湾、琉球一线;东到马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