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地枪王张绣-第2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绣听得,苦笑地望着那丑汉道:“你说该怎么办,累某成了罪人。”
那丑汉哈哈一笑,向着那掌柜躬身一礼说道:“掌柜误会了,在下学业已成,无须回乡苦读。”
掌柜听得,一瞪眼,疑惑道:“你学业已成?”
丑汉笑道:“掌柜若不信,在下背一段《管子》如何。”
说完自顾自地背了一段《管子》的内容。那掌柜也并非有学识之人,听得云里雾里,最后只得苦笑了一声,说道:“原来你已经学业已经,那缘何流连于长安市中,不若去投靠科举,搏个出身亦好。”
说完之后又回身向张绣行了一礼,说道:“方才误会客官了,在下向客官赔个不是。”
张绣笑了笑,说道:“无妨,不知掌柜可有厢房,在下想与这年轻人详谈一二。”
掌柜笑了笑,说道:“两位,请跟老夫来。”说完引着二人上了二楼。
张绣跟着掌柜走在前面,却是偷眼望见那丑汉将桌案上张绣喝剩下的酒也取上来,见得他如此心中只能苦笑,此人嗜酒如命,恐怕比之郭嘉亦分毫不差。
进到厢房之中,掌柜命人将酒菜取来,张绣没有立即试他才学,只是不停地劝他吃酒吃菜。
不过出乎张绣意料的是,方才这个嗜酒如命的年轻人此时竟然滴酒不沾,张绣相劝也只是喝了几口,主要还是吃些小菜。而张绣此时也注意到此人神采奕奕,根本不似方才那般醉醺醺,显然刚才的醉态是装出来的。
张绣见得,笑道:“先生这醉真是装得惟妙惟肖,连在下都瞒了过去。”
这丑汉哈哈笑道:“大将军言重了。”
张绣听得丑汉知道自己身份,却是轻“哦”了一声,算是小小地惊讶了一番,转而笑问道:“想来先生是特地来寻本将的吧,而方才所吟那诗,应该也是说给本将知的吧?”
那丑汉笑着拱手道:“大将军果然英明。”
张绣笑问道:“那不知先生有何指教?”
丑汉笑道:“大将军武人出身,果然是快人快语,某也不客气。此次来寻大将军,乃是为献计而来。”
张绣听得,疑惑道:“献计?不知是何计策?”
丑汉笑着点头道:“某所献乃是取益州之计。”
张绣听得,神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问道:“未知先生之计……”
丑汉拿起酒盏,喝了几口,而后自顾自地说道:“谋之计乃是先取江油、再攻涪关、陷绵竹,最后直取成都,如此益州大定矣。”
张绣听得却是皱了皱眉,说道:“先生此计虽妙,但恐怕难以施行,须知道阴平大道已为张任所绝,由汉中通往江油已经没有道路。”
丑汉听得,哈哈大笑道:“大将军不知道,天下道路皆为人所开?”
张绣点了点头,叹道:“话虽如此,但……”
张绣还未说完,丑汉却是打断道:“莫不是大将军无胆开山?”
张绣听得,冷哼一声,说道:“本将南征北讨十数年,大小战历数百场,岂会怕开山此小事!”
丑汉听得,眼中精芒暴射,同时大笑道:“好胆!某之策还是从阴平向南进兵,然只走部分大将军所控之阴平大道,之后转而向群山,开山凿壁,修建栈道,越七百里无人之地偷袭江油,如此益州可定!”
第四百七十五章 凤雏庞统
张绣一听,倒吸了一口冷气,眼前这个丑汉所提出的计策极险,开凿山壁,修建栈道,谈何容易,而且还要越七百里无人之地。这里没有两三万大军根本完成不了,而且还有运粮的问题,要完成这个计策,除了主帅要有胆识之外,兵卒的素质也十分重要,此策随时会面对粮尽的危机,还有修建栈道兵卒可能会出现的死伤。
然而此策一旦成功,好处将数之不尽,正如眼前这个丑汉所说一般,此策一成,益州基本大定。
用凝重的目光望着眼前这个已经变成醉态的丑汉,张绣凝声问道:“未请教先生名讳?”
丑汉自顾自地吃着小菜,淡然地回道:“在下庞统,草字士元,大将军想来也没有听过在下姓名。”
张绣听得,眼睛睁得老大,失声道:“凤雏庞士元?”
庞统听得,望着张绣笑道:“不想大将军也听到在下名号。”
张绣叹道:“水镜先生曾言,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如今卧龙出仕于荆州,本将正欲寻先生,不想先生早就来到长安。本将不识贤才,先生莫怪。”
庞统听得,哈哈一笑道:“大将军谬赞了,凤雏名号也只是老师抬爱而起,天下智谋之士多如天上繁星,各诸侯麾下谋士,多有不逊于在下者。得一可安天下,纯属抬爱之言罢了,大将军莫要当真。”
张绣听得,笑道:“话虽如此,但水镜先生有识人之名,得其如此盛赞,先生当可谓旷世之才。况且只凭方才先生所献之策,就足以当得起凤雏之名。”
庞统微微一笑,不再纠缠于这话题,转而问张绣道:“听闻大将军这几天为孔明之事而烦恼,统应该可以为大将军解开心结。”
张绣听得,心中更为惊讶,连忙问道:“先生莫不是有鬼神之能?”
庞统摇头笑道:“非也,只不过统与法孝直相熟,故而知道此事罢了。”
张绣听得庞统此言,哪里还不明白事情因由,恐怕庞统与法正早就认识,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带庞统来见自己,而是暗示自己到城中,安排自己与庞统相遇。
庞统却是看出了张绣所想,笑道:“大将军勿恼,此事不干孝直之事,是统不让他将统荐给大将军。至于今日偶遇,乃是巧合,统完本只在西市那边,今日闲极无聊来到东市,不想却是遇到了大将军,这可是天意,绝非人为。”
张绣笑了笑,转而问道:“不知先生如何解本将心中郁结?”说完眼中充满好奇。
庞统哈哈一笑,说道:“听孝直言,大将军对孔明极为忌惮。”
张绣点了点头,叹道:“诸葛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天文地理、内政军略无一不通且无一不精,做事算无遗策,用兵如神。刘玄德得其相助,有如鱼跃龙门,龙腾九天,本将如何能不忌。”
庞统听得,笑道:“大将军对孔明之赞誉未免太过了,只论内政军略,大将军就不逊于孔明。统已从孝直那里见到大将军所立新制,此制远胜于汉制,与汉制相较就有如天上皓月与地下明火。大将军所立之制,利在千秋万代。但凭此制,以孔明之才,亦未能建立如此完善之制,治理民政大将军可能不如孔明,但法制既立,大将军手下人才济济,钟元常、诸葛子瑜、张德容、杜伯侯等人虽逊于孔明,然取天下不可凭一人之力,孔明虽强然亦一人矣。”
顿了一顿,庞统继续说道:“至于军略,孔明为人谨慎,用兵确是算无遗策,然算无遗策之人亦注定其用兵只会用堂堂正兵。大将军领兵十余年,也知道用兵须奇正结合,只用堂堂之兵,自可据险而守,其或可得寸土,然亦难以扭转不利战局。”
见得张绣听得认真,庞统笑了笑,继续说道:“至于知天文地理,孔明倒是唬人罢了。大将军也莫要想得太神异,其实大将军治下许多百姓都能做到知天文地理。”
张绣这次听得,是真正的惊讶了,失声道:“什么?”
庞统微笑道:“大将军既对孔明了解,可知道孔明出仕之前居住在何处,以何为生?”
张绣不知庞统的葫芦里面卖什么药,听得他问便自然地答道:“其住在襄阳以西的隆中,却是以……以躬耕为生。”后面张绣却是想了一下,才说了出来。
庞统听得大笑道:“大将军既然知道孔明以前是以躬耕务农为生,应该知道他为何懂天文和地理了吧。”
张绣听得,有些不确定地问道:“这是他以躬耕为生有关?”
庞统点头道:“对。躬耕为生,必先熟悉泥土、地形、阳光、风向等,其中泥土、地形等属地理,孔明躬耕,只尝其土便知是否肥沃,适合种何作物,观山中树木生长,就能将地形猜出八九。除此之外,其只观山中树木生长可测阳光、风向,观日出日落天时,可知未来天气如何,此就是懂天时了。大将军治下随便找些上了年纪的老农,也能做到,不过孔明天资聪颖,观察比普通老农更入木三分罢了。”
听了庞统之言,张绣就立即记起当年与马腾、韩遂联军在长安进行的大战,那场大战本来自己已经处于劣势,最后却是得了一老农的提醒,提前得知大雪要降临,才借着大雪扭转败局,夺回长安。如若那次不能将长安夺回,那张绣的形势就陷于被动之境了,可以说那场大战最关键的就是那个老农。事后张绣还亲自登门道谢,长安建好之后张绣还请老农到长安城住,不过老人不愿离开世代居住的村落,张绣也没有勉强,而这老人却是在两年前去世了,张绣每年都去那小村一次,就算没有时间,也派心腹去一趟,以示对老人的感激。
这时却听见庞统说道:“故此大将军不须对孔明过于忌惮,在统看来,他只是一名书读得比较好的农人罢了。”
张绣听得,亦忍不住露出笑意,名垂千古的诸葛孔明他的好友庞统看来竟然只是一名书读得比较好的农人,这若是让后人知道,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好。不过听完庞统的一席话,张绣倒是完全放下了对诸葛亮的忌惮。在这时代,若说对诸葛亮了解最深的人,应该是他的老师司马徽还有眼前这个嬉皮笑脸,没个正形,但智谋丝毫不逊色于他的好友庞统了。
张绣听完,疑惑地问道:“士元家在荆州,缘何来到长安?”
庞统呵呵笑道:“来长安,自然是找大将军讨饭吃还有要酒喝了,不知大将军肯不肯收下某。”
张绣听得,笑道:“士元能相投,本将自然求之不得,至于那酒菜,士元要多少有多少。”
庞统听得,大笑道:“统就是喜欢大将军这样爽快的人。”
张绣继续问道:“据本将所知,士元乃是荆州名士庞德公之侄,来投本将却是让本将大为不解。”
庞统笑了笑,也没有在意张绣的查探,毕竟自己是荆州人,又与诸葛亮相熟,突然来投张绣自然会有疑惑。但庞统不知道的是,张绣通过历史知道,庞统这人就曾经到曹操那里献了一计,让周瑜赤壁那把大火烧得曹操仓惶北逃,所以对于庞统突然来献计,张绣自然会有所防备。
只听见庞统说道:“现在天下诸侯仅剩寥寥几家,其中以关东曹孟德、江东孙文台还有占关西的大将军势力最强,刚夺荆州的刘玄德虽然不错,但已经错过时机,难成大器。至于幽州袁家残部还有益州的刘璋等犹如冢中枯骨,不必多言。再看最强的三家诸侯中,曹孟德有中原、河北名士,手下人才济济,统一个外人相投,必不能得到重用。江东孙坚,其势虽盛,然其依靠立足者乃是江东世家,江东世家之排外,天下皆闻,且其又与荆州交恶,统若相投亦不能得到重用。”
顿了一顿,庞统继续说道:“而大将军这里,领兵大将虽多,然善谋之士却甚少,真正能做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非是统妄言,大将军麾下恐怕只有贾文和、法孝直还有陈公台三人罢了。至于其余诸葛子瑜、杨义山、成公英等,只能守城或辅助。加上大将军不拘一格降人才,统自问才学不输于贾文和三人,若是相投大将军自然会重用于某。”
张绣听得,击掌大笑,笑罢问道:“那荆州刘玄德呢?士元可是荆州人,况且士元好友诸葛孔明亦投刘玄德,汝何不投他?”说到这里,张绣定定地望着庞统脸上的变化。
庞统不在意一笑,说道:“刘玄德,统可看不出他能如何。其虽拥荆州之地,然东有孙氏,北有曹孟德以及大将军,估其所能攻略之处,仅西进益州。然而益州门户已为大将军所据,其要讨益州,必先与大将军交手,而大将军若是用统之计,开凿山壁,越七百里无人之境而修山路袭江油,再直取成都,益州可定矣。益州既定,刘玄德、诸葛孔明纵有大能,其势已衰,又能如何。孔明助刘玄德,在统看来只是逆天行事罢了,枉其自称懂天时顺逆,最后所为还不是逆天而行。”
张绣听得如何不知道庞统对自己的称赞,好话谁都爱听,故此张绣听完之后大笑。最后执着庞统的手,笑道:“士元相投,乃是大喜事,士元既然爱酒,本将今夜为士元设宴,以贺士元相投。”
庞统听得,一拱手说道:“多谢大将军。统尚有好友在长安,不知可否同来?”
张绣听得,笑道:“既然是士元好友,自然可以同来。”说完却是奇道:“只是本将可否知道士元好友是何人?”
庞统点头笑道:“乃是统鹿门书院之好友,崔州平、石(韬)广元、孟(建)公威。”
张绣听得庞统将他们请来,如何还不知道庞统的用意,心中大喜,这三人之才虽然不如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那么突出,但正如诸葛亮所说一般,都是可当一郡甚至一州之才。张绣手下文臣一直都缺乏,若是有此三人相投,那么情况就大为改观,于是大喜道:“士元定必要将他们请来。”
庞统听得,起身向着张绣拱手一礼,说道:“庞统见过主公,此事请主公放心,统定必办妥。”
张绣自然大喜,与庞统又闲聊了一会之后才分手,庞统自然是去寻石韬三人,张绣则是回府中让人准备晚宴,并派人通知手下文武以及商会、医馆、学宫等负责人来赴宴。
吩咐好之后,才步向内堂,刚转进去,就见到陈瑶和蔡琰陪着甄洛和糜贞在说话,见到张绣进来,糜贞立刻就投来幽怨的目光,旁边的甄洛则是用不怀好意的目光上下打量张绣。
张绣见得甄洛和糜贞同时在此,就开始头痛,自从今年春天的时候张绣将甘夫人和关凤送到荆州之后,张绣却是知道刘备派人送给了糜贞一封休书,以示夫妻缘尽,再无瓜葛。糜竺却是亲自将此事告诉张绣,并告知他糜贞为此事很不开心,希望张绣去安慰他。
张绣本来不愿去,但糜竺在旁苦劝,同时又想起自己对糜贞的承诺,心软之下却是去了糜府一趟。这一去安慰,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加上糜贞伤心时的可怜,激起了张绣大男人的保护欲,最后的结果自然又是云雨收场。
第一次还可以说是糜竺下的套,但第二次却是双方都自愿,这么一来二往,张绣和糜贞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异常暧昧了。糜贞对他的心意张绣也猜出不少,但张绣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糜贞,幸好此事之后没有多久,就要出征河套,这么一来算是让张绣逃了过去。但这逃避也不是办法,现在刚回来,糜贞就登门造访了,连带着还有甄洛这个让张绣极为头痛的人也一起来了。
第四百七十六章 定计取益州
正当张绣不知如何应付这两女的时候,脑海之中灵光一闪,急中生智对两女说道:“今晚本将在府中设宴,子仲和甄家主也在受邀之列,既然两位小姐在此,本将就不另外派人通知了,却是有劳两位小姐。”
蔡琰听得,有些不满地瞪了张绣一眼,甄洛和糜贞哪里不知道张绣想的是什么,二女同时瞪着张绣,不同的是甄洛那是恶狠狠的眼神,糜贞则是幽怨的目光。
甄洛轻哼了一声,说道:“本小姐原本是来探视一下未来的两位小将军,既然大将军不欢迎,那本小姐也不奉陪了。”说完拉着糜贞就要出门。
张绣听得,却是愣了一下,望着蔡琰问道:“琰儿,这是……”
蔡琰红着脸点了点头,说道:“今早华神医已经给琰和姐姐看过,我们都有了孩儿,已经有三个月了……”
张绣听得大喜,自从生完了张泉和张凤之后,也不知为何二女很久都没有怀孕,如若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